一种车辆的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电动汽车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87170发布日期:2021-09-28 21:2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的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电动汽车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2.能源短缺、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电动汽车作为一种降低石油消耗、低污染、低噪声的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
3.充电桩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在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通过充电枪和充电桩建立连接,充电桩将220v交流电输入到车载充电机(on-board charger,obc)内,再通过车载充电机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输入到动力电池中,为动力电池充电,使得车辆能够获得动力。
4.然而,本技术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在小电瓶馈电,且动力电池也没有电的情况下,需要先给12v小电瓶补电后,才能给整车充电,无法进行交流慢充。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车辆的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电动汽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动力电池也没有电的情况下,需要先给12v小电瓶补电后,才能给整车充电,无法进行交流慢充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充电方法,包括:
8.插枪后,接收充电设备端时钟脉冲信号,检测小电瓶电压,若检测到所述小电瓶供电馈电,则利用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
9.接收充电设备端输出的交流电,并整流出第一直流电压,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用于启动车载直流转换器和车载充电机;
10.通过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启动所述车载充电机和所述车载直流转换器,所述车载直流转换器启动后输出第二直流电压,通过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为所述小电瓶充电。
11.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为所述小电瓶充电之后,包括:
12.若检测到所述小电瓶电压正常,通过所述小电瓶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并闭合预充电路开关,为动力电池充电。
13.可选地,若检测到所述小电瓶供电正常,利用所述小电瓶的电能控制所述充电开关闭合。
14.可选地,所述利用所述小电瓶的电能控制所述充电开关闭合之后,包括:
15.闭合高压侧直流接触器,启动所述车载直流转换器和所述车载充电机。
16.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充电装置,包括:
17.检测控制电路,用于插枪后,接收充电设备端时钟脉冲信号,检测小电瓶电压,若检测到所述小电瓶供电馈电,则利用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
18.交流转直流电路,用于接收充电设备端输出的交流电,并整流出第一直流电压,所述第一直流电压用于启动车载直流转换器和车载充电机;
19.启动电路,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启动所述车载直流转换器和所述车载充电机;
20.充电电路,用于当所述启动电路启动车载直流转换器后,获取到第二直流电压,并通过所述第二直流电压为所述小电瓶充电。
21.可选地,所述检测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转换芯片和单片机;
22.所述电压转换芯片与所述充电设备端连接,用于在插枪后,接收充电设备端时钟脉冲信号,并将所述时钟脉冲信号转换为第三直流电压,所述第三直流电压用于为所述单片机供电;
23.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电压转换芯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直流电压后,检测所述小电瓶电压,若检测到所述小电瓶供电馈电,则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充电开关闭合。
24.可选地,所述交流转直流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开关控制电路、开关器件和正激变压器;
25.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充电设备端连接,用于在所述充电开关闭合后,接收充电设备端输出的交流电,并将所述交流电整流出第四直流电压;
26.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整流电路和所述开关器件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直流电压,并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波;
27.所述开关器件,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和所述正激变压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波,并在所述脉冲宽度调制波的电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或关断;
28.所述正激变压器,与所述开关器件连接,用于通过所述开关器件的导通或关断,产生第一直流电压。
29.可选地,所述检测控制电路还用于,在所述充电电路为所述小电瓶充电后,检测所述小电瓶电压,若检测到所述小电瓶电压正常,发送电压正常信号到所述启动电路;
30.所述启动电路,还用于通过所述小电瓶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
31.所述充电电路,还用于当所述启动电路通过所述小电瓶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后,闭合预充电路开关,为动力电池充电。
32.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充电装置。
33.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方法。
3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充电方法,当检测到小电瓶供电馈电,则利用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充电开关闭合后,接收充电设备端输出的交流电,并整流出第一直流电压,通过第一直流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和车载直流转换器,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动力电池和小电瓶均馈电的情况下,车辆端可以通过充电设备端的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不需要先给小电瓶补电,再采用小电瓶的电压闭
合充电开关;且本技术实施例在获得第一直流电压,可以通过第一直流电压启动直流转换器,获取第二直流电压,并通过第二直流电压为小电瓶充电,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在小电瓶馈电时,也能够实现交流慢充。
36.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7.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3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充电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4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充电机和车载直流转换器的连接示意图;
4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
4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输出的cp信号自举产生12v直流电压控制充电开关s2闭合的电路示意图;
4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220v交流电转12v直流电的电路示意图;
44.图7是gbt18487.1中的交流慢充控制引导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6.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47.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48.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
49.首先对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到的几个名词进行解释说明。
50.车载直流转换器,即车载dc/dc,指把高压的直流电变换为低压的直流电,或把低压的直流电变化为高压的直流电。
51.车载充电机(on-board charger,obc),是指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充电机,具
有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自动充满电的能力,充电机依据电池管理系统(bms)提供的数据,能动态调节充电电流或电压参数,执行相应的动作,完成充电过程。
5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充电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53.s101、插枪后,接收充电设备端时钟脉冲信号,检测小电瓶电压,若检测到小电瓶供电馈电,则利用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
54.s102、接收充电设备端输出的交流电,并整流出第一直流电压,第一直流电压用于启动直流转换器和车载充电机;
55.s103、通过第一直流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和车载直流转换器,车载直流转换器启动后输出第二直流电压,通过第二直流电压为小电瓶充电。
5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充电方法,当检测到小电瓶供电馈电,则利用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充电开关闭合后,接收充电设备端输出的交流电,并整流出第一直流电压,通过第一直流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和车载直流转换器,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动力电池馈电和小电瓶均馈电的情况下,车辆端可以通过充电设备端的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不需要先给12v小电瓶补电,再采用小电瓶的电压闭合充电开关;且本技术实施例在获得第一直流电压后,可以通过第一直流电压启动直流转换器,获取第二直流电压,并通过第二直流电压为小电瓶充电,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在小电瓶馈电时,能够很好的实现交流慢充。
5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103中启动车载充电机和启动车载直流转换器可以同时进行,在获得了第一直流电压后,该第一直流电压可以启动直流转换器,该直流转换器启动后,可以输出第二直流电压,该第二直流电压可以为小电瓶充电,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在动力电池和小电瓶均馈电的情况下,不需要先给12v小电瓶补电,可以直接给动力电池充电。
58.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s102中,车辆接收充电设备端输出的220v的交流电,并通过车辆内部电路整流出12v直流电压,具体整流电路以及整流过程将在下面的充电装置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59.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s103中,通过12v直流电压启动直流转换器,直流转换器输出14v直流电压,通过14v的直流电压为小电瓶充电;14v直流电压的具体输出方式将在下面的充电装置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60.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二直流电压为小电瓶充电之后,包括:若检测到小电瓶电压正常,通过小电瓶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并闭合预充电路开关,为动力电池充电。当小电瓶电压正常后,可以通过小电瓶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能够进一步维持车载充电机处于启动状态,进而很好的为动力电池充电。
61.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若检测到小电瓶供电正常,利用小电瓶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这时不需要利用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
62.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利用小电瓶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之后,包括:闭合高压侧直流接触器,启动车载直流转换器和车载充电机,启动车载充电机后,可以为动力电池充电。
63.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车辆的充电方法。
64.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车辆充电的具体流程图,包括:
65.s201、外部插枪;
66.具体地,车辆充电时,首先需要进行外部插枪,插枪后建立了车辆与充电设备(如充电桩)的连接,充电设备给出时钟脉冲信号(clock pulse,cp),车辆接收充电设备端的时钟脉冲信号。
67.s202、判断小电瓶供电是否馈电;若小电瓶供电馈电,则执行步骤s203,否则执行步骤s209。
68.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充电设备以充电桩为例,插枪后,充电桩输出cp信号到车辆端,车辆端通过内部电路检测小电瓶电压,进而判断小电瓶供电是否馈电,若小电瓶供电馈电,则执行步骤s203,否则执行步骤s209。
69.s203、利用cp信号电能闭合充电开关(s2)。
70.具体地,由于本技术实施例车辆端可以利用充电桩发送的cp信号的电能闭合充电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不通过小电瓶闭合充电开关,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在小电瓶馈电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闭合充电开关,进而在小电瓶馈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交流慢充。
71.s204、充电桩输出220v交流电,车辆获得220v交流电。
72.具体地,当充电开关闭合后,充电桩向车辆输出220v交流电,该220v交流电由电网提供。
73.s205、车辆端整流出12v直流电压。车辆端整流出12v直流电压的具体过程将在下面充电装置部分进行详细描述。
74.s206、启动车载充电机和车载直流转换器,获取14v直流电压,并给小电瓶充电。
75.具体地,通过车辆端整流出的12v直流电压同时启动车载充电机和车载直流转换器,启动车载充电机后,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且能够闭合高压侧直流接触器;启动车载直流转换器后,直流转换器输出14v直流电压,该14v的直流电压可以给小电瓶充电。
76.如图3所示,获取到12v直流电压后,闭合高压回路,在电动汽车中,车载充电机和车载直流转换器在高压直流侧并联,且车载充电机经过预充电路30和电池包连接,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同时启动车载充电机和车载直流转换器,车载充电机启动后,可以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续当预充电路开关300闭合后,可以为动力电池充电。
77.s207、判断小电瓶电压是否正常;若小电瓶电压正常,则执行步骤s208,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206。
78.s208、启动车载充电机,并闭合预充电路开关,为动力电池充电。
79.具体地,当小电瓶电压恢复正常时,此时可以通过小电瓶启动车载充电机,而不再需要通过s206整流出的12v直流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这样能够降低整车的功耗。另外,本技术实施例当小电瓶电压恢复正常时,启动车载充电机后需要闭合预充电路开关,如图3所示,当预充电路开关闭合后,可以为动力电池充电。
80.s209、利用小电瓶的电能闭合充电开关(s2)。
81.具体地,若车辆端通过内部电路检测到小电瓶电压正常,即小电瓶供电正常时,可以利用小电瓶的电能闭合充电开关,利用小电瓶的电能闭合充电开关的具体方法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82.s210、闭合高压侧直流接触器。
83.s211、启动车载直流转换器。
84.s212、启动车载充电机。
85.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s212中启动车载充电机后,可以直接给动力电池充电。具体实施时,s210、s211和s212的具体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8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充电方法,能够利用cp信号中剩余电流,给车载充电机供电,然后车载充电机闭合充电开关,使交流电进入车载充电机,然后通过一交流转直流电路,整流出12v直流电压,之后通过该12v直流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和车载直流转换器,车载直流转换器启动后,将高压直流电转换为14v直流电,该14v直流电为小电瓶充电,当小电瓶电压正常后,启动车载充电机给动力电池充电。
8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充电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88.检测控制电路31,用于插枪后,接收充电设备端时钟脉冲信号,检测小电瓶电压,若检测到小电瓶供电馈电,则利用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
89.交流转直流电路32,用于接收充电设备端输出的交流电,并整流出第一直流电压,第一直流电压用于启动车载直流转换器和车载充电机;
90.启动电路33,用于通过第一直流电压启动车载直流转换器和车载充电机;
91.充电电路34,用于当启动电路33启动车载直流转换器后,获取到第二直流电压,并通过第二直流电压为小电瓶充电。
92.可选地,如图5所示,检测控制电路31包括电压转换芯片311和单片机312;
93.电压转换芯片311与充电设备端连接,用于在插枪后,接收充电设备端时钟脉冲信号,并将时钟脉冲信号转换为第三直流电压,第三直流电压用于为单片机312供电;
94.单片机312与电压转换芯片311连接,用于接收第三直流电压后,检测小电瓶电压,若检测到小电瓶供电馈电,则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充电开关闭合。
95.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直流电压为5v直流电压,图5为充电桩输出的cp信号自举产生12v直流电压控制充电开关s2闭合的电路示意图。如图5所示,插枪后,充电桩输出cp信号,并将cp信号的pwm波(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输入到车辆端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内部电压转换芯片311接收该cp信号的pwm波,该电压转换芯片311将cp信号转换为5v直流电压,5v直流电压给单片机312供电,单片机312工作后,检测小电瓶电压,如果小电瓶电压过低(小电瓶馈电),通过单片机312的io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充电开关s2闭合。充电桩端检测到充电开关s2闭合后,给出220v交流电。
96.具体实施时,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压转换芯片311可以为ncv551sn50t1g芯片,单片机312可以为s9s08qd4,插枪后,充电桩输出cp信号,并将cp信号的pwm波输入到车辆端车载充电机,车载充电机内部通过ncv551sn50t1g芯片将cp信号转换为5v直流电压,5v直流电压给低功耗单片机s9s08qd4供电,单片机s9s08qd4工作后,检测小电瓶电压,如果小电瓶电压过低(小电瓶馈电),通过单片机s9s08qd4的io输出控制s2闭合。充电桩端检测到s2闭合后,给出220v交流电。
97.可选地,如图6所示,交流转直流电路32包括整流电路321、开关控制电路322、开关器件323和正激变压器324;
98.整流电路321与充电设备端连接,用于在充电开关闭合后,接收充电设备端输出的交流电,并将交流电整流出第四直流电压;
99.开关控制电路322,与整流电路321和开关器件323连接,用于接收第四直流电压,并输出脉冲宽度调制波;
100.开关器件323,与开关控制电路322和正激变压器324连接,用于接收脉冲宽度调制波,并在脉冲宽度调制波的电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或关断;
101.正激变压器324,与开关器件323连接,用于通过开关器件323的导通或关断,产生第一直流电压。
102.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四直流电压为vdc_out,该第四直流电压的具体值根据整流电路321的具体设定方式得到,图6为220v交流电转12v直流电的电路示意图。如图6所示,当充电开关s2闭合后,整流电路321接收充电桩输出的220v交流电,并将该220v交流电整流出第四直流电压,开关控制电路322接收该第四直流电压,并输出pwm波,该pwm波的电压信号用于控制开关器件323的导通或关断;开关器件323在脉冲宽度调制波的电压信号的作用下导通或关断,正激变压器324通过开关器件323的导通或关断产生12v直流电压。
103.如图6所示,整流电路321包括q1、q2、q3、q4四个mos管,开关控制电路322为fan604mx芯片,开关器件323为mos管q5,若q5为n型mos管时,其在脉冲宽度调制波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导通,在脉冲宽度调制波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关断;具体实施时,在220v交流电输入后,由q1、q2、q3、q4,4个mos管的寄生二极管,整流出vdc_out,使用fan604mx在4脚产生pwm波,pwm波控制q5的导通或关断,通过q5的开通闭合输出正激变压器,由此产生12v直流电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流转直流电路32的功率可以控制在20瓦特(w)左右,对于整车的成本较低,且通过该电路的增加,使得小电瓶馈电时仍能充电。
104.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检测控制电路31还用于,在充电电路为小电瓶充电后,检测小电瓶电压,若检测到小电瓶电压正常,发送电压正常信号到启动电路;启动电路,还用于通过小电瓶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启动电路的具体工作方式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充电电路,还用于当启动电路通过小电瓶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后,闭合预充电路开关,为动力电池充电,具体充电过程与现有技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105.具体实施时,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检测控制电路31包括电压转换芯片311和单片机312,车载充电机内部电压转换芯片311接收该cp信号的pwm波,该电压转换芯片311将cp信号转换为5v直流电压,5v直流电压给单片机312供电,单片机312工作后,检测小电瓶电压,如果小电瓶电压正常,发送电压正常信号到启动电路。
106.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电动车接口电路中的充电开关s2的闭合原理。如图7所示,图7为gbt18487.1中的交流慢充控制引导电路图,插上枪后,电动汽车检测点2变为9v,然后电动汽车闭合s2,供电设备检测点1变为6v,由此,供电设备闭合k1和k2释放出220v交流电,本技术实施例当小电瓶馈电时,通过供电设备端输出的cp信号的电压闭合s2,当小电瓶正常时,通过小电瓶的电压闭合s2。
10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充电装置。当电动汽车检测到小电瓶供电馈电时,则利用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充电开关闭合后,接收充电设备端输出的交流电,并整流出第一直流电压,通过第一直流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和车载直流转换器,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动力电池馈电和小电瓶均馈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充电设备端的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不需要先给12v小电瓶补电,能够很好的实现交流慢充。
10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的充电方法。
109.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车辆的充电方法及充电装置、电动汽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充电方法,当检测到小电瓶供电馈电,则利用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充电开关闭合后,接收充电设备端输出的交流电,并整流出第一直流电压,通过第一直流电压启动车载充电机和车载直流转换器,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动力电池馈电和小电瓶均馈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充电设备端的时钟脉冲信号的电能控制充电开关闭合,不需要先给12v小电瓶补电,再采用小电瓶的电压闭合充电开关;且本技术实施例在获得第一直流电压后,也可以通过第一直流电压启动直流转换器,获取第二直流电压,并通过第二直流电压为小电瓶充电,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在小电瓶馈电时,也能够很好的实现交流慢充。
111.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技术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技术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技术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11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1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14.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11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