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面隐藏式充电桩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80040发布日期:2020-06-12 16:26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面隐藏式充电桩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桩,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面隐藏式充电桩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cn107351718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充电桩保护罩,所述充电桩保护罩的前表面设置有保护罩折叠挡板,且充电桩保护罩的前表面靠近保护罩折叠挡板的内部设置有挡板转轴,相邻的所述保护罩折叠挡板通过挡板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充电器滑轨,且充电桩本体与充电器滑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将充电桩的顶部设计了保护罩,当遇到阴雨天气时,将充电桩的充电器通过卡槽移动到保护罩内部,防止雨水进入充电桩内部,当雨停后或是充电桩在使用时,将充电桩充电器从保护罩内部向下移动,这时方便对汽车进行充电,保护罩不会妨碍充电线的收放,但其设置在地面,长时间经受日晒雨淋,容易损坏。

现有的充电桩,大多安装在地面,会长时间遭受日晒雨淋,长时间遭受日晒导致充电桩外壳老化加速,并且外壳温度过高会对其内部电子零部件造成损坏,雨淋会导致充电桩内部进水,在充电过程中存在着短路的状况发生,从而大大缩短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在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面隐藏式充电桩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充电桩大多安装在地面,会长时间遭受日晒雨淋,长时间遭受日晒导致充电桩外壳老化加速,并且外壳温度过高会对其内部电子零部件造成损坏,雨淋会导致充电桩内部进水,在充电过程中存在着短路的状况发生,从而缩短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并且充电桩检修不够方便,防护效果不够好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面隐藏式充电桩及其工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面隐藏式充电桩,包括预埋箱体和充电桩本体,所述预埋箱体的内部开设有预设腔体,所述预设腔体的内部插接有承重盒,所述充电桩本体设置在承重盒内部,所述预埋箱体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压槽,所述压槽的内部镶嵌有压板,所述预埋箱体的上端外表面远离压槽的一侧螺栓连接有制动盒与安装座,所述制动盒与安装座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标识牌,所述制动盒的内部设置有制动电机;

所述承重盒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液压升降台,所述压板的下端外表面螺纹连有复位柱,所述压槽内部底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感应头,所述压板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导力柱;

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底座和桩体,所述充电桩本体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桩体的外表面设置插卡口与充电口,所述插卡口设置在充电口的一侧,所述桩体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镶嵌有显示屏;

所述液压升降台包括顶板与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液压柱,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组支撑横杆,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靠近两侧的位置焊接有限位柱,所述顶板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卡座;

所述底座设置在两组卡座之间的位置,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内部设置有卡柱与顶出弹簧,所述卡座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柱远离顶出弹簧的一端插接在预留孔内部。

进一步在于:所述复位柱由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组成,所述第一柱体套接在第二柱体的外部,所述第二柱体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二柱体的外表面焊接有限位块。

进一步在于:所述封盖的两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封盖的一端插接在安装座的内部,所述第一转轴远离封盖的一端套接有连轴器,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连轴器与制动电机的制动轴连接。

进一步在于:所述承重盒的内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导流孔,所述预设腔体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排水孔。

进一步在于:所述复位柱的数量至少为四组,且复位柱均呈等距离平行放置。

进一步在于:所述标识牌的外表面胶接有夜光标识,所述封盖的翻转角度范围为0°到90°。

进一步在于:所述压槽设置在预设腔体的一侧,且压槽与预设腔体之间的距离为2.5m到4m。

进一步在于:所述顶板的外表面开设有轮槽,且轮槽的内部转轴连接有辅助滑轮,所述轮槽与辅助滑轮的数量为四组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面隐藏式充电桩工作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预埋箱体整体安装在预先挖好的基坑中,再将缝隙填实使得预埋箱体被固定起来,当车辆需要进行充电时,先观通过察标识牌的位置来了解到充电桩的安装位置;

步骤二:通过观察标识牌了解到充电桩的位置后,新能源汽车从压槽内部的压板上驶过,压板上的导力柱会下压,压力传感器上的感应头将压力信息传导回压力传感器,当传导回的压力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液压升降台即开始运作,底板上的液压柱顶动顶板上升,顶板上升同时会带动安装在顶板上的充电桩本体上升;

步骤三:在充电桩本体上升的同时,制动盒内部的制动电机运作带动封盖翻转,使得封盖在充电桩本体上升的时候进行翻转;

步骤四:充电桩本体升起后,使用者通过显示屏选择充电时长,通过插卡口插入计费卡进行扣费,扣费后,使用者将新能源车辆充电线的接头插入到充电口中即可进行充电;

步骤五:充电结束后,用户通过显示屏选择停止的充电,将新能源车辆充电线的接头从充电口中拔出,车辆再从压槽中的压板上驶过,使得压力传感器再次感受到超过阈值的压力后,液压柱收缩,使得顶板下降将充电桩本体缩回到预设腔体上的承重盒中;

步骤六:充电桩本体被收回后,制动盒内部的制动电机反转,将封盖复位到初始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新能源汽车驾驶员驾驶车辆从压槽内部的压板上驶过后,压板上的导力柱会下压,压力传感器上的感应头将压力信息传导回压力传感器,当传导回的压力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液压升降台即开始运作,底板上的液压柱顶动顶板上升,顶板上升同时会带动安装在顶板上的充电桩本体上升,从而将设置在承重盒中的充电桩本体升起,一系列结构的设置让该充电桩能够实现即时升降,也实现了充电桩的隐藏式设置,充电桩隐藏式的设置,能够避免充电桩长时间经受风水日晒,避免了充电桩长时间遭受风吹日晒导致的充电桩损坏故障和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使得该种隐藏式充电桩更加值得推广使用。

2、通过设置的复位柱,复位柱能够在车辆从压板上驶过后提供防护保护压力传感器,复位柱由第一柱体与第二柱体组成第一柱体主体套接在第二柱体的外部,当车辆从压板上驶过时第一柱体下压,使得第一柱体与第一柱体平行,压板下压到第一柱体与第一柱体的高度后,得到了第一柱体与第一柱体的支撑,不会再下压,车辆从压板上驶过后,第二柱体中的复位弹簧将第一柱体复位,即将压板复位,该种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车辆过重在驶压板时,压板下降过多导致压力传感器损坏的状况发生,更进一步的延长了该充电桩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压力传感器损坏导致的充电桩无法正常升降的状况发生。

3、充电桩本体与液压升降台均设置在承重盒中,承重盒卡接在预设腔体内部,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该充电桩进行检修维护时,工作人员只要将承重盒从预设腔体内提起即可将液压升降台与充电桩本体取出,来对其进行维护检修,方便的检修也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频繁的对充电桩进行维护,更多的检修维护可以更好的延长该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同时承重盒上开设了导流孔,其可以将渗入到承重盒中的雨水排出,避免了承重盒内部积水导致的缩短充电桩使用寿命的状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预埋箱体内部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2中b处的放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封盖安装结构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充电桩本体与液压升降平台连接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的液压升降平台整体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顶板整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复位柱整体结构图。

图中:1、预埋箱体;2、压槽;3、压板;4、制动盒;401、制动电机;5、安装座;6、封盖;601、第一转轴;602、第二转轴;603、连轴器;7、标识牌;8、预设腔体;9、承重盒;901、导流孔;10、充电桩本体;101、底座;102、桩体;103、插卡口;104、充电口;105、显示屏;106、预留孔;107、卡柱;108、顶出弹簧;11、液压升降台;111、顶板;112、底板;113、液压柱;114、支撑横杆;115、限位柱;116、卡座;117、卡槽;118、轮槽;119、辅助滑轮;12、复位柱;121、第一柱体;122、第二柱体;123、复位弹簧;124、限位块;13、压力传感器;14、感应头;15、导力柱;16、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面隐藏式充电桩,包括预埋箱体1和充电桩本体10,预埋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预设腔体8,预设腔体8的内部插接有承重盒9,充电桩本体10设置在承重盒9内部,预埋箱体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压槽2,压槽2的内部镶嵌有压板3,预埋箱体1的上端外表面远离压槽2的一侧螺栓连接有制动盒4与安装座5,制动盒4与安装座5之间的位置设置有封盖6,封盖6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标识牌7,制动盒4的内部设置有制动电机401;

承重盒9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液压升降台11,压板3的下端外表面螺纹连有复位柱12,压槽2内部底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感应头14,压板3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焊接有导力柱15,导力柱15用来传导力;

充电桩本体10包括底座101和桩体102,充电桩本体10固定安装在底座101的上端外表面,桩体102的外表面设置插卡口103与充电口104,插卡口103设置在充电口104的一侧,桩体102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镶嵌有显示屏105;

液压升降台11包括顶板111与底板112,底板112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液压柱113,顶板111与底板11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若干组支撑横杆114,支撑横杆114起到了支持加固的作用,顶板111与底板112之间靠近两侧的位置焊接有限位柱115,限位柱115能够防止顶板111过度下降导致的液压升降平台11损坏,顶板111的上端外表面焊接有卡座116;

底座101设置在两组卡座116之间的位置,底座101的内部开设有预留孔106,预留孔106的内部设置有卡柱107与顶出弹簧108,卡座116的内表面开设有卡槽117,卡柱107远离顶出弹簧108的一端插接在预留孔106内部,顶柱弹簧108将卡柱107顶出,使得其卡入到卡槽117中,从而将底座101与卡座116稳定的连接,同时卡柱107的一端成半球状,卡槽117也呈半球状,使得底座101的拆卸也更加方便。

进一步在于:复位柱12由第一柱体121与第二柱体122组成,第一柱体121套接在第二柱体122的外部,第二柱体122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123,第二柱体122的外表面焊接有限位块124,限位块124起到了限位防脱的作用。

进一步在于:封盖6的两侧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601与第二转轴602,第二转轴602远离封盖6的一端插接在安装座5的内部,第一转轴601远离封盖6的一端套接有连轴器603,第一转轴601通过连轴器603与制动电机401的制动轴连接。

进一步在于:承重盒9的内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导流孔901,预设腔体8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排水孔16,排水孔16余外部连通,起到了排水的作用。

进一步在于:复位柱12的数量至少为四组,且复位柱12均呈等距离平行放置,多组复位柱12的设置起到了稳定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在于:标识牌7的外表面胶接有夜光标识,方便了驾驶人员在夜间观察到充电桩的占位置,封盖6的翻转角度范围为0°到90°。

进一步在于:压槽2设置在预设腔体8的一侧,且压槽2与预设腔体8之间的距离为2.5m到4m,让车辆可以停放在充电桩前。

进一步在于:顶板111的外表面开设有轮槽118,且轮槽118的内部转轴连接有辅助滑轮119,轮槽118与辅助滑轮119的数量为四组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地面隐藏式充电桩工作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预埋箱体1整体安装在预先挖好的基坑中,再将缝隙填实使得预埋箱体1被固定起来,当车辆需要进行充电时,先观通过察标识牌7的位置来了解到充电桩的安装位置;

步骤二:通过观察标识牌7了解到充电桩的位置后,新能源汽车从压槽2内部的压板3上驶过,压板3上的导力柱15会下压,压力传感器13上的感应头14将压力信息传导回压力传感器13,当传导回的压力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液压升降台11即开始运作,底板112上的液压柱113顶动顶板111上升,顶板111上升同时会带动安装在顶板111上的充电桩本体10上升;

步骤三:在充电桩本体10上升的同时,制动盒4内部的制动电机401运作带动封盖6翻转,使得封盖6在充电桩本体10上升的时候进行翻转;

步骤四:充电桩本体10升起后,使用者通过显示屏105选择充电时长,通过插卡口103插入计费卡进行扣费,扣费后,使用者将新能源车辆充电线的接头插入到充电口104中即可进行充电;

步骤五:充电结束后,用户通过显示屏105选择停止的充电,将新能源车辆充电线的接头从充电口104中拔出,车辆再从压槽2中的压板3上驶过,使得压力传感器13再次感受到超过阈值的压力后,液压柱113收缩,使得顶板111下降将充电桩本体10缩回到预设腔体8上的承重盒9中;

步骤六:充电桩本体10被收回后,制动盒4内部的制动电机401反转,将封盖6复位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预埋箱体1整体安装在预先挖好的基坑中,再将缝隙填实使得预埋箱体1被固定起来,当车辆需要进行充电时,先观通过察标识牌7的位置来了解到充电桩的安装位置,通过观察标识牌7了解到充电桩的位置后,新能源汽车从压槽2内部的压板3上驶过,压板3上的导力柱15会下压,压力传感器13上的感应头14将压力信息传导回压力传感器13,当传导回的压力大小超过预设阈值时,液压升降台11即开始运作,底板112上的液压柱113顶动顶板111上升,顶板111上升同时会带动安装在顶板111上的充电桩本体10上升,压板3下压时,复位柱12会起到防护盒复位的作用,复位柱12能够在车辆从压板3上驶过后提供防护保护压力传感器13,复位柱12由第一柱体121与第二柱体122组成第一柱体121主体套接在第二柱体122的外部,当车辆从压板3上驶过时第一柱体121下压,使得第一柱体121与第一柱体121平行,压板3下压到第一柱体121与第一柱体121的高度后,得到了第一柱体121与第一柱体121的支撑,不会再下压,车辆从压板3上驶过后,第二柱体122中的复位弹簧123将第一柱体121复位,即将压板3复位,该种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车辆过重在驶压板3时,压板3下降过多导致压力传感器13损坏的状况发生,更进一步的延长了该充电桩的使用寿命,避免了压力传感器13损坏导致的充电桩无法正常升降的状况发生,在充电桩本体10上升的同时,制动盒4内部的制动电机401运作带动封盖6翻转,使得封盖6在充电桩本体10上升的时候进行翻转,充电桩本体10升起后,使用者通过显示屏105选择充电时长,通过插卡口103插入计费卡进行扣费,扣费后,使用者将新能源车辆充电线的接头插入到充电口104中即可进行充电,充电结束后,用户通过显示屏105选择停止的充电,将新能源车辆充电线的接头从充电口104中拔出,车辆再从压槽2中的压板3上驶过,使得压力传感器13再次感受到超过阈值的压力后,液压柱113收缩,使得顶板111下降将充电桩本体10缩回到预设腔体8上的承重盒9中,充电桩本体10被收回后,制动盒4内部的制动电机401反转,将封盖6复位到初始位置,充电桩本体10与液压升降台11均设置在承重盒9中,承重盒9卡接在预设腔体8内部,当工作人员需要对该充电桩进行检修维护时,工作人员只要将承重盒9从预设腔体8内提起即可将液压升降台11与充电桩本体10取出,来对其进行维护检修,方便的检修也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频繁的对充电桩进行维护,更多的检修维护可以更好的延长该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同时承重盒9上开设了导流孔901,其可以将渗入到承重盒9中的雨水排出,避免了承重盒9内部积水导致的缩短充电桩使用寿命的状况发生。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