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行李箱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变高度车顶行李箱。
背景技术: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收入的提高,私人汽车也成为许多现代化家庭都拥有的交通工具。基于提高生活品质的目标,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工作之余的休闲活动,尤其是在双休日开始实施之后,每逢周末假日,许多人都会自行开车到郊外或是风景区游玩,甚至到野外露营烤肉;一般而言,自行驾驶汽车外出旅游的同时,也会携带许多随身的用品、食物甚至自行车,对于一般的中小家庭使用的车辆而言,大部份皆为五人座的汽车,若是成员较多时可能会使用能乘坐较多人的休旅车;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有类似的经验,就是当全体成员都坐入汽车之后,汽车剩余可用的空间经常会有不够使用的困扰;为了解决此问题,一种可安装于汽车的车顶使用的车顶行李箱便应运而生,当汽车内部的空间不足以收纳更多的物品时,就能利用安装于汽车的车顶的车顶行李箱收纳许多需要随车携行的物品;但现有行李箱要么固定硬合设计,要么简单篷布包裹,具有高度、迎风面积不可调等缺点,导致行李空间和油耗双浪费和行车安全不能很好平衡;因此,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行李箱均衡行李及行车需求,降低油耗改善行车安全和临时适应道路限高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变高度车顶行李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变高度车顶行李箱:包括适配架、底板、盖板和框架,所述适配架转动设有第一立柱,所述框架和第一立柱转动连接,所述框架和适配架转动连接,所述底板设置在框架上,所述框架上转动设有第二立柱,所述盖板的一侧和框架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盖板的另一侧和框架另一侧通过行李箱锁连接;
所述行李箱锁包括拉杆套、l销套、拉杆和弹簧,所述拉杆套设置在盖板上,所述l销套设置在框架上,所述拉杆设置在拉杆套内,并和拉杆套滑动配合,所述拉杆上设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和l销套滑动配合,所述弹簧套在拉杆上并位于l形杆和拉杆套之间;
所述底板前后端均设有箱板,所述箱板下端和底板转动连接,所述箱板上端和框架转动连接;
所述框架的侧端均设有钢丝软网,所述钢丝软网上设有帆布;
所述底板两侧端均设有牵引固定装置,所述牵引固定装置上端和框架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牵引固定装置包括拉簧、拉簧扣、固定扣和拉簧固定杆,所述固定扣设置在拉簧的一端,所述拉簧扣设置在框架的侧端,所述拉簧固定杆设置在适配架侧端,所述拉簧的下端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和拉簧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扣上端和拉簧扣配合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框架的每一侧端的拉簧扣的数量设有三个以上,其中所述拉簧扣包括高位拉簧扣、中位拉簧扣和低位拉簧扣。
作为改进,所述牵引固定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所述上固定杆设置在框架的侧端,所述下固定杆设置在适配架侧端,所述电动伸缩杆下端和下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上端和上固定杆转动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拉杆的一端设有拉环。
作为改进,所述框架上对称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和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上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杆和卡槽配合。
作为改进,所述l形杆的数量设有设有多个,所述拉杆套的数量设有设有多个,所述l销套的数量设有设有多个,所述弹簧的数量设有设有多个。
作为改进,所述钢丝软网的材质是不锈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该方案的各部件之间均是可转动连接,因此可按行李需求降低车顶行李箱高度,同时降低迎风和侧风面积,降低风阻面积和油耗,提高行车安全性,不装行李时该行李箱高度只有顶板底板厚度,基本上能按原车高通过道路限高,极为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变高度车顶行李箱实施例1的前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可变高度车顶行李箱实施例1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可变高度车顶行李箱实施例1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可变高度车顶行李箱实施例1的盖板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可变高度车顶行李箱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可变高度车顶行李箱实施例2的前视图。
图7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6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4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2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所示:1、适配架,2、底板,3、盖板,4、框架,5、第一立柱,6、第二立柱,7、拉杆套,8、l销套,9、拉杆,10、弹簧,11、l形杆,12、箱板,13、钢丝软网,14、帆布,15、拉簧,16、拉簧扣,17、固定扣,18、拉簧固定杆,19、电动伸缩杆,20、上固定杆,21、下固定杆,22、拉环,23、高位拉簧扣,24、中位拉簧扣,25、低位拉簧扣,26、支撑杆,27、卡槽,28、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可变高度车顶行李箱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12,一种可变高度车顶行李箱,包括适配架1、底板2、盖板3和框架4,所述适配架1转动设有第一立柱5,所述框架4和第一立柱5转动连接,所述框架4和适配架1转动连接,所述底板2设置在框架4上,所述框架4上转动设有第二立柱6,所述盖板3的一侧和框架4一侧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盖板3的另一侧和框架4另一侧通过行李箱锁连接;
所述行李箱锁包括拉杆套7、l销套8、拉杆9和弹簧10,所述拉杆套7设置在盖板3上,所述l销套8设置在框架4上,所述拉杆9设置在拉杆套7内,并和拉杆套7滑动配合,所述拉杆9上设有l形杆11,所述l形杆11的另一端和l销套8滑动配合,所述弹簧10套在拉杆9上并位于l形杆11和拉杆套7之间;
所述底板2前后端均设有箱板12,所述箱板12下端和底板2转动连接,所述箱板12上端和框架4转动连接;
所述框架4的侧端均设有钢丝软网13,所述钢丝软网13上设有帆布14;
所述底板2两侧端均设有牵引固定装置,所述牵引固定装置上端和框架4连接。
所述牵引固定装置包括拉簧15、拉簧扣16、固定扣17和拉簧固定杆18,所述固定扣17设置在拉簧15的一端,所述拉簧扣16设置在框架4的侧端,所述拉簧固定杆18设置在适配架1侧端,所述拉簧15的下端设有套管28,所述套管28和拉簧固定杆18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扣17上端和拉簧扣16配合连接。
所述框架4的每一侧端的拉簧扣16的数量设有三个以上,其中所述拉簧扣16包括高位拉簧扣23、中位拉簧扣24和低位拉簧扣25。
所述牵引固定装置包括电动伸缩杆19、上固定杆20和下固定杆21,所述上固定杆20设置在框架4的侧端,所述下固定杆21设置在适配架1侧端,所述电动伸缩杆19下端和下固定杆21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19上端和上固定杆20转动连接。
所述拉杆9的一端设有拉环22。
所述框架4上对称设有支撑杆26,所述支撑杆26和框架4转动连接,所述盖板3上设有卡槽27,所述支撑杆26和卡槽27配合。
所述l形杆11的数量设有设有多个,所述拉杆套7的数量设有设有多个,所述l销套8的数量设有设有多个,所述弹簧10的数量设有设有多个。
所述钢丝软网13的材质是不锈钢。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实施例1,使用时,要装物品时,首先释放2边拉簧扣16上的拉簧15,让变形箱处于自由变形状态,这时行李箱会变为竖直状态,然后拉动拉环22,把l形杆11拉出l销套8外,然后打开盖板3,由于盖板3另一端和框架4通过合页连接,所以这时就可以把盖板3一侧掀起来,然后把支撑杆26立起来卡在卡槽27内,随后把物品放到行李箱内;然后收起支撑杆26,盖上盖板3,拉动拉环22,使l形杆11和l销套8对准,当l形杆11和l销套8对准后松开拉环22,l形杆11就会进入l销套8内,这时盖板3就锁住了,然后根据行李高度在2边框架4上选择相应拉簧扣16把拉簧15上的固定扣17扣在拉簧扣16上,框架4在拉簧15弹力下自然压缩行李变矮;
当不装物品时,就将固定扣17扣在低位拉簧扣25上,这时整个行李箱就在拉簧15拉力下完全压缩行李高度直至盖板3和底板2相贴,不会影响车子过限高。
实施例2,使用时,可以通过调节电动伸缩杆19收缩,把行李箱会调整为竖直状态,然后然后拉动拉环22,把l形杆11拉出l销套8外,然后打开盖板3,由于盖板3另一端和框架4通过合页连接,所以这时就可以把盖板3一侧掀起来,然后把支撑杆26立起来卡在卡槽27内,把物品放到行李箱内;然后收起支撑杆26,盖上盖板3,拉动拉环22,使l形杆11和l销套8对准,当l形杆11和l销套8对准后松开拉环22,l形杆11就会进入l销套8内,这时盖板3就锁住了,随后调节电动伸缩杆19伸长,框架4就会在电动伸缩杆19的作用下压缩行李变矮;
当不装物品时,就把电动伸缩杆19调节成最长状态,这时整个行李箱就在电动伸缩杆19的作用下完全压缩行李高度直至盖板3和底板2相贴,不会影响车子过限高。
可以通过适配架1把行李箱固定到车顶上。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