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内扶手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2.车辆内扶手一般安装在车辆顶棚处,当汽车转向或经过颠簸路面时,乘客能通过抓住内扶手稳定身体,为了增强使用的便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还可在内扶手处设置挂钩,以便搭挂衣服帽子等小件杂物。现有的挂钩一般是与扶手的底座集成于一体,在非使用状态下,挂钩外露,影响扶手的美观性,同时,在抓握扶手时可能会误触碰挂钩,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扶手总成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挂钩外露影响扶手整体美观性,且影响扶手使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内扶手总成,包括:
5.连接座,连接于钣金结构;
6.扶手,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
7.挂钩转轴,固设于所述扶手,所述挂钩转轴上设有凹陷于所述挂钩转轴侧壁设置的多个第一限位面,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面环绕所述挂钩转轴的轴线分布;
8.挂钩,开设有与所述挂钩转轴转动配合的挂孔;以及
9.弹性限位件,设于所述挂钩,所述弹性限位件上设有多个第二限位面;
10.所述弹性限位件能随所述挂钩同步转动,当所述挂钩定位于隐藏位置或挂接工作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二限位面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限位面贴合,以使所述弹性限位件卡住所述挂钩转轴。
11.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挂钩转轴与所述扶手和所述连接座之间的转轴同轴设置。
12.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挂钩转轴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限位面,所述弹性限位件包括:
13.连接体,连接于所述挂钩;以及
14.弹性夹臂,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弹性夹臂相对设置且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体;
15.两个所述弹性夹臂的相向面为所述第二限位面,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面用于分别贴合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面,以使所述弹性限位件卡住所述挂钩转轴。
16.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面和所述第二限位面均为平面。
17.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挂钩与所述连接体可拆卸连接。
18.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夹臂包括:
19.夹臂本体,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体;以及
20.限位凸起,设于所述夹臂本体的另一端。
21.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钣金结构卡接配合。
22.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座包括:
23.座体,与所述扶手转动配合,所述座体为筒状结构,所述座体内设有第一卡扣;
24.u形卡,所述u形卡的两支臂用于插入所述座体中,所述u形卡的支臂上设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一卡口与所述第一卡扣卡接;以及
25.第二卡扣,设于所述u形卡的支臂上,所述第二卡扣位于所述第一卡口的后侧,所述第二卡扣用于在所述u形卡插入所述钣金结构后与所述钣金结构卡接。
26.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卡扣包括:
27.第一卡板,设于所述u形卡的支臂上,所述第一卡板位于所述第一卡口的后侧,所述第一卡板的后端向背离所述u形卡的方向翘起,所述第一卡板的后端用于与所述钣金结构的前侧面抵接;以及
28.第二卡板,设于所述u形卡的支臂上,所述第二卡板位于所述第一卡板的后侧,所述第二卡板的前端向背离所述u形卡的方向翘起,所述第二卡板的前端用于与所述钣金结构的后侧面抵接。
29.本发明提供的内扶手总成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扶手与挂钩转轴固接,当挂钩处于隐藏位置时,多个第二限位面分别贴合于多个第一限位面,进而弹性限位件卡住挂钩转轴;当需要使用挂钩的时候,通过外力转动挂钩,由于弹性限位件的弹性作用,第二限位面在外力作用下逐渐与第一限位面分离,随挂钩同步转动,直至达到另一个多个第二限位面分别贴合于多个第一限位面的状态,此时挂钩定位于挂接工作位置。本发明提供的内扶手总成中,挂钩通过上述结构能分别定位于隐藏位置或挂接工作位置,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这种定位状态不会改变,挂钩能随扶手同步转动,挂钩在非使用状态下处于隐藏位置,不影响扶手总成整体的美观性,同时在抓握扶手时也不会误触碰挂钩,不会影响扶手的使用,提高使用便捷性。
3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内扶手总成。
31.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内扶手总成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扶手总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一;
34.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扶手总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二;
35.图3为图2的e向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扶手、挂钩和连接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扶手和挂钩转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弹性限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图4的a向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图7的b-b剖视图;
41.图9为图8中挂钩转动的状态示意图;
42.图10为图8中的挂钩处于挂接工作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43.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连接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4.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u形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5.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座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封堵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7.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座体和u形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48.图16为图11的c向结构示意图;
49.图17为图16的d-d剖视图。
50.图中:100、连接座;110、座体;120、u形卡;130、第二卡扣;131、第一卡板;132、第二卡板;140、第一卡扣;150、第一卡口;160、封堵盖;161、盖体;162、第三卡扣;200、扶手;300、挂钩转轴;310、第一限位面;320、卡接限位段;400、挂钩;410、挂孔;500、弹性限位件;510、第二限位面;520、连接体;530、弹性夹臂;531、夹臂本体;532、限位凸起;600、钣金结构;700、顶棚。
具体实施方式
51.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52.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0,现对本发明提供的内扶手总成进行说明。所述内扶手总成,包括连接座100、扶手200、挂钩转轴300、挂钩400和弹性限位件500;连接座100连接于钣金结构600;扶手200转动连接于连接座100;挂钩转轴300固设于扶手200,挂钩转轴300上设有凹陷于挂钩转轴300侧壁设置的多个第一限位面310,多个第一限位面310环绕挂钩转轴300的轴线分布;挂钩400开设有与挂钩转轴300转动配合的挂孔410;弹性限位件500设于挂钩500,弹性限位件500上设有多个第二限位面510。
53.弹性限位件500能随挂钩400同步转动,进而使第二限位面510能随挂钩400同步转动,当挂钩400定位于隐藏位置或挂接工作位置时,多个第二限位面510分别与多个第一限位面310贴合,以使弹性限位件500卡住挂钩转轴300。
54.本发明提供的内扶手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扶手200与挂钩转轴300固接,当挂钩400处于隐藏位置时,多个第二限位面510分别贴合于多个第一限位面310,进而弹性限位件500卡住挂钩转轴300;当需要使用挂钩400的时候,通过外力转动挂钩400,由于弹性限位件500的弹性作用,第二限位面510在外力作用下逐渐与第一限位面310分离,随挂钩同步转动,直至达到另一个多个第二限位面510分别贴合于多个第一限位面310的状态,此时挂钩410定位于挂接工作位置。本发明提供的内扶手总成中,挂钩400能随扶手200同步转动,挂钩400通过上述结构能分别定位于隐藏位置或挂接工作位置,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这种定位状态不会改变,使得挂钩400在隐藏位置不受重力影响而向下翻转,挂钩400在非使用状态下处于隐藏位置,不影响扶手总成整体的美观性,同时在抓握扶手200时也不会误触碰挂钩,不会影响扶手200的使用,提高使用便捷性。
5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隐藏位置,指的是当扶手200贴合于顶棚700
的时候,挂钩410所处的贴合于顶棚700且挂接端朝上的位置(如图1、图4、图7及图8所示):挂接工作位置,指的是挂钩410向下翻转,直至挂接端朝下,挂接开口完全暴露的位置(如图10所示)。前述的“上”指的是从车辆底盘指向顶棚的方向,“下”指的是从顶棚指向车辆底盘的方向。
5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面310和第二限位面510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二限位面510全部一一贴合到不同的第一限位面310上;或者,第一限位面310的数量多于第二限位面510的数量,在卡接时有部分第一限位面310不能与第二限位面510贴合,而所有第二限位面510均能够与第一限位面310贴合;或者,第一限位面310的数量少于第二限位面510的数量,在卡接时有部分第二限位面510不能与第一限位面310贴合,而所有第一限位面310均能够与第二限位面510贴合。
57.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内扶手总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图7至图10,挂钩转轴300与扶手200和连接座100之间的转轴同轴设置。扶手200和连接座100之间的转轴靠近扶手200的根部,便于扶手200转动,可见,挂钩转轴300也是靠近扶手200的根部设置的,当挂钩400处于隐藏位置时,不影响扶手200的抓握空间,当挂钩400向下翻转至挂接工作位置时,挂接端头距离扶手200较远,扶手200不会对挂接产生遮挡干涉,使用更加方便。
58.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图6、图8至图10,挂钩转轴300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面310,弹性限位件500包括连接体520和弹性夹臂530;连接体520连接于挂钩400;弹性夹臂530设有两个,两个弹性夹臂530相对设置且一端分别连接于连接体520;两个弹性夹臂530的相向面为第二限位面510,两个第二限位面510用于分别贴合两个第一限位面310,以使弹性限位件500卡住挂钩转轴300。
59.以图8的视角为例,当挂钩400处于隐藏位置时(如图8所示),两个弹性夹臂530分别贴合于上下两个第一限位面310;当挂钩400沿逆时针方向向下翻转时,弹性限位件500同步转动,弹性夹臂530受到挂钩转轴300侧壁的挤压产生弹性形变,弹性夹臂530上的第二限位面510逐渐与第一限位面310分离,并沿挂钩转轴300的侧壁转动(如图9所示);当挂钩400处于挂接工作位置时(如图10所示),挂钩400已经进行了180
°
的翻转,两个弹性夹臂530位置相对于图8中上下颠倒,但仍然分别贴合于上下两个第一限位面310。
60.本实施方式中,弹性限位件500结构简单紧凑,能够保证第二限位面510充分的与第一限位面310接触,也能保证弹性夹臂530能随挂钩400同步转动,使用方便,定位效果好。
61.具体地,弹性限位件500整体为塑料构件,重量轻、便于制造、弹性好。
62.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图8至图10,挂钩转轴300中部设有一端外径小于挂钩转轴300外径的卡接限位段320,第一限位面310设于卡接限位段320上。通过设置卡接限位段320,能够在挂钩转轴300上形成一个具有限位作用的环状槽,使弹性夹臂530只能在这个环状槽内转动,避免弹性限位件500沿挂钩转轴300的轴向发生位移,对挂钩400整体也起到定位作用;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在挂钩400与挂钩转轴300之间可无需再设置其他限位结构,使得挂钩400与挂钩转轴300之间的装配结构更加简单。
63.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图中未示出,第一限位面310和第二限位面510均为弧面,较为平缓的弧面也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
64.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5、图6、图8至图10,为了便于制造,同时便于第一限位面310和第二限位面510的充分贴合,第一限位面310和第二限位面
510均为平面。
65.第一限位面310和第二限位面510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弧面和平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面,只要能达到充分贴合限位、且能使弹性限位件500整体随挂钩400同步转动即可。
66.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挂钩400与连接体52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挂孔410侧壁上设有插孔,安装时,先将挂孔410套在挂钩转手300上,随后,弹性夹臂530穿过插孔直至连接体520插入插孔中。这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对弹性限位件500和挂钩400的拆卸更换,降低检修难度。
67.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图8至图10,弹性夹臂530包括夹臂本体531和限位凸起532;夹臂本体531一端连接于连接体520;限位凸起532设于夹臂本体531的另一端。限位凸起532能够对弹性限位件500整体在挂钩转轴300的径向上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弹性限位件500从上述的插孔中松动脱落。本实施方式中的弹性限位件500环绕挂钩转轴300设置,其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无需再在连接座100上另外设置与挂钩400配合的结构,提高内扶手总成整体结构的简洁性及紧凑性。
68.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弹性限位件500还可以是如下结构(图中未示出):
69.挂钩转轴300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面310,弹性限位件500包括两个与挂孔410内壁连接的弹性块,两个弹性块相对设置,弹性块朝向挂钩转轴300的侧面为第二限位面510,第二限位面510与弹性块一一对应。
70.当然,弹性限位件50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只要是能够实现使第二限位面510与第一限位面310贴合,且使第二限位面510能够随挂钩400同步转动的结构均可;同时,第一限位面310的分布方式也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还可以是环绕挂钩转轴300设置四个第一限位面310,只要能够实现与第二限位面510贴合以使挂钩转轴300被卡住即可。
71.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图7至图17,连接座100与钣金结构600卡接配合。传统的扶手底座一般通过螺纹连接件(例如螺钉)与钣金结构连接,整车装配繁琐,浪费工时;本实施方式中,与本金结构600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连接,避免使用螺钉的螺纹连接件,使得扶手的装配更加简单,操作便捷,节省工时。
72.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图7至图17,连接座100包括座体110、u形卡120和第二卡扣130;座体110与扶手200转动配合,座体110为筒状结构,座体110内设有第一卡扣140;u形卡120的两支臂用于插入座体110中,u形卡120的支臂上设有第一卡口150,第一卡口150与第一卡扣140卡接;第二卡扣130设于u形卡120的支臂上,第二卡扣130位于第一卡口150的后侧,第二卡扣130用于在u形卡120插入钣金结构600后与钣金结构600卡接。
7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所述的“前”指的是朝向乘员舱的方向,“后”指的是背离乘员舱的方向。
74.本实施方式的内扶手总成具体安装过程如下:
75.将u形卡120的两支臂插入座体110内,直至第一卡扣140卡住第一卡口150;
76.将扶手200与座体110连接,并将挂钩400与扶手200连接,形成内扶手总成;
77.将u形卡120贯穿顶棚700,插入钣金结构600的安装孔中,直至第二卡扣130与钣金结构600卡接,即完成了内扶手总成的组装。
78.上述连接座100的结构简单,组装时,先将内扶手总成整体组装好,随后通过将u形卡120插入便能完成内扶手总成的组装,组装过程无需使用螺钉等螺纹连接件,组装过程十分简便,能够有效提高组装效率,缩短工时。
79.具体地,u形卡120为金属构件,弹性、结构强度均适合扶手200与钣金结构600的卡接安装。
80.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图7至图12、图16及图17,第二卡扣130包括第一卡板131和第二卡板132;第一卡板131设于u形卡120的支臂上,第一卡板131位于第一卡口140的后侧,第一卡板131的后端向背离u形卡120的方向翘起,第一卡板131的后端用于与钣金结构600的前侧面抵接;第二卡板132设于u形卡120的支臂上,第二卡板132位于第一卡板131的后侧,第二卡板132的前端向背离u形卡120的方向翘起,第二卡板132的前端用于与钣金结构600的后侧面抵接。
81.第一卡板131和第二卡板132可经冲压工艺在u形卡120的支臂上形成,第一卡板131的后端和第二卡板132的前端间隔设置。在组装时,第二卡板132首先与钣金结构600的安装孔侧壁接触并受到挤压,当第二卡板132完全通过钣金结构600的安装孔时,第二卡板132复位,第一卡板131和第二卡板132对钣金结构600形成卡接限位的状态。第二卡扣130整体结构简单,卡接稳定性好,制造便捷,且成本较低,能够有效提高卡接组装工艺的组装效率。
82.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1、图14、图16及图17,连接座100还包括用于封堵座体110前侧开口的封堵盖160,封堵盖160与座体110卡接。在上述内扶手总成的具体安装过程中,将u形卡120与座体110卡接之后还包括:将封堵盖160卡接于座体110上,封堵盖160主要起到封堵座体110前侧开口的作用,不仅使内扶手总成整体更加美观,还能够防尘。
83.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至图17,座体110内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扣140,封堵盖160包括盖体161和第三卡扣162;第三卡扣162设有两个,两个第三卡扣162相对设置且分别连接于盖体161,两个第三卡扣162用于在座体110内与第一卡扣140卡接。组装完成后,第三卡扣162位于u形卡120两支臂之间,由于u形卡120通过卡口套接的方式与第一卡扣140实现卡接,第三卡扣162通过凸起结构卡入的方式与第一卡扣140实现卡接,第三卡扣162与u形卡120之间相互不干涉,座体110内通过设置一组第一卡扣140就能实现各个部件的组装,使得连接座100整体结构简单紧凑;第三卡扣162对u形卡120还能起到限位作用,防止u形卡120从第一卡扣140上脱落,因此,连接座10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更好。
8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内扶手总成。
85.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内扶手总成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8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