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9114发布日期:2022-01-29 01:0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集成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组件。


背景技术:

2.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贮液器和阀组件,贮液器和阀组件通常通过管路连接于系统中,如何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是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的可靠性的集成组件。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组件,能够用于车辆,包括板式换热组件、贮液部、连接部以及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与车辆连接,所述贮液部位于所述板式换热组件的一端,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板式换热组件的侧面,所述板式换热组件焊接为一整体,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板式换热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贮液部为一整体,所述贮液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包括抱箍和支架部,所述抱箍和支架部固定连接,所述抱箍位于所述贮液部周向并与所述贮液部的外周面紧配,所述支架部具有贯通孔,所述板式换热组件具有螺纹孔,所述集成组件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穿过贯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所述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支架部和所述板式换热组件。
5.本技术的集成组件包括板式换热组件、贮液部、连接部以及安装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板式换热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贮液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安装架包括抱箍和支架部,抱箍与贮液部的外周面紧配,支架部与板式换热组件通过螺钉连接,这样通过连接部连接贮液部和板式换热组件,安装架与贮液器以及板式换热组件连接,这样通过将安装架与贮液器和板式换热组件均连接的方式,可以将集成组件的重量转至贮液器与安装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板式换热器与安装架之间的连接处,提高集成组件的连接可靠性以及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6.图1是集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7.图2是图1的集成组件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8.图3是图2中板式换热组件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9.图4是图2中板式换热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0.图5是图2中板式换热组件的第三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6是图2中安装架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7是图2中安装架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8是集成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9是图8的集成组件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15.图10是图9中抱箍的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11是图9中抱箍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12是图8中除安装架以外的组合件的一个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13是集成组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14是图13的集成组件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15是图14中支架部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16是图14中抱箍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3.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集成组件100能够用于车辆,包括新能源汽车,具体可以用于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系统。
24.图1至图7为集成组件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7,集成组件100包括板式换热组件101、贮液部102、连接部103以及安装架104,集成组件100通过安装架104能够与车辆的车架连接,贮液部102位于板式换热组件101的端面1012,连接部103位于板式换热组件101的侧面1011,本实施例中,板式换热组件的端面1012是指板式换热组件最上层或最下层板片的对应位置;板式换热组件的侧面1011是沿板片的层叠方向,外周形成的面;板式换热组件101焊接为一整体,连接部103与板式换热组件101固定连接,贮液部102为一整体,贮液部102与连接部103固定连接,安装架104包括抱箍91和支架部92,本实施例中,安装架104为注塑件,抱箍91和支架部92一体注塑成型,注塑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与车辆应用的其他支架的材料可以相同,这样有利于减轻整体重量,抱箍91和支架部92均具有多条加强筋912,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安装架的强度。抱箍91位于贮液部102周向并与贮液部102的外周面紧配,支架部92具有贯通孔,板式换热组件101具有螺纹孔,集成组件100还包括螺钉,螺钉穿过贯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支架部92和板式换热组件101;这样通过将安装架与贮液器和板式换热组件均连接的方式,可以将集成组件的重量转至贮液器与安装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板式换热器与安装架之间的连接处,提高安装架的连接可靠性,以及集成组件的连接稳定性,也可以对集成组件的结构进一步加强,提高集成组件整体的强度。其中螺钉、贯通孔和螺纹孔后面做具体说明。集成组件100还包括接接螺栓110,连接螺栓110能够将抱箍91连接,并能够使得抱箍91抱紧贮液部102的外周面。
25.板式换热组件101包括第一换热部81、第二换热部82以及内连接桥83,内连接桥83位于第一换热部81和第二换热部82之间,内连接桥83具有连通通道,该连通通道能够连通第一换热部81和第二换热部82的内部通道;第一换热部81和第二换热部82均为板片叠加并焊接形成,这样有利于板式换热组件的组装,为集成组件的其他部件的安装提供更多的安装空间。
26.至少部分螺纹孔位于内连接桥83,位于内连接桥83的螺纹孔包括第一螺纹孔10、第二螺纹孔20以及第三螺纹孔30,第一螺纹孔10和第二螺纹孔20位于内连接桥83同一侧面,第三螺纹孔30位于内连接桥83另一侧面,第一螺纹孔10所在侧面与第三螺纹孔30所在侧面垂直并相邻设置,或者说第一螺纹孔10和第二螺纹孔20的开口朝向相同,第一螺纹孔10与第三螺纹孔30的开口朝向垂直;板式换热组件101还包括第一支耳1001,第一支耳1001包括第一主体部1002和第一固定部1003,第一主体部1002与第二换热部82的端部垂直,第
一固定部与第二换热部焊接固定,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比如螺定连接等;板式换热组件101还具有第四螺纹孔40,第四螺纹孔40位于第一主体部1002。本实施例中,第一支耳1001所在端部与贮液部102所在端部不同,当然第一支耳1001也可以为压块,压块与第二换热部的端部焊接固定,压块具有第四螺纹孔,如第二种实施方式。
27.支架部92具有第一部921、第二部922以及第三部923,第一部921、第二部922以及第三部923沿抱箍91周向排布并自抱箍91向外延伸;集成组件100具有第一安装孔210、第二安装孔220、第三安装孔230以及第四安装孔240,第三安装孔230位于第一部921,第一安装孔210和第二安装孔220位于第二部922,第四安装孔240位于第三部923,通过为了第一安装孔210、第二安装孔220、第三安装孔230以及第四安装孔240与车架的安装位置对应,将集成组件100与车架组装,为了保证集成组件与车架的连接稳定性,集成组件还包括金属套和减震套,减震套为橡胶材料,金属套为金属材料,减震套位于第一安装孔210、第二安装孔220、第三安装孔230以及第四安装孔240,金属套位于减震套内,这样螺钉可以穿过金属套与车架连接,这样可以防止螺钉将支架部压溃或失效;同时减震套还可以降低安装架104与车辆在连接处由于外力作用产生的震动噪音。
28.第一部921包括第一安装部61、第二安装部62以及第三安装部63,安装架104的贯通孔包括第一贯通孔1、第二贯通孔2、第三贯通孔3以及第四贯通孔4,第一贯通孔1与第二贯通孔2位于第一安装部61且位于同一平面,第三贯通孔3位于第二安装部62且所在的平面与第一贯通孔1所在的平面垂直,第四贯通孔4位于第三安装部63且所在的平面与第一贯通孔1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一安装部61与第三安装部63形成台阶,第三安装部63比第一安装部61更靠近。第一贯通孔1与第一螺纹孔10配对,第二贯通孔2与第二螺纹孔20配对,第三贯通孔3与第三螺纹孔30配对,第四贯通孔4与第四螺纹孔40配对,螺钉包括第一螺钉51、第二螺钉52、第三螺钉53以及第四螺钉54,第一螺钉51穿过第一贯通孔1与第一螺纹孔10连接,第二螺钉52穿过第二贯通孔2与第二螺纹孔20连接,第三螺钉53穿过第三贯通孔3与第三螺纹孔30连接,第四螺钉54穿过第四贯通孔4与第四螺纹孔40连接。这样安装架104呈l形,安装架104对板式换热组件101形成半包围结构,提高连接架对板式换热组件的连接可靠性。
29.为了保证连接部103与内连接桥83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连接部103具有第二支耳1031和第三支耳1032,第二支耳1031和第三支耳1032向连接部的外侧凸出,内连接桥83具有第一凸起831和第二凸起832,第一凸起831和第二凸起832高出内连接桥83的其他部分,第二支耳1031和第三支耳1032具有贯通孔1033,第一凸起831和第二凸起832具有螺纹孔803,集成组件100还包括连接螺钉104,连接螺钉104穿过贯通孔1033与螺纹孔803螺纹连接。
30.贮液部102具有贮液螺纹孔7,连接部103具有连接贯通孔70,集成组件还包括固定螺钉77,固定螺钉77穿过连接贯通孔70与贮液螺纹孔7螺纹连接,固定螺钉77连接贮液部102和连接部103,集成组件100还包括定位销8,定位销8位于贮液部102和连接部103之间,能够与固定螺钉77配合限定贮液部102相对于连接部103的转动。
31.参阅图7,定义第一安装孔210的中心为点o2,第三安装孔230的中心为点o3以及第四安装孔240的中心为点o1,三个点围绕成一个三角形,集成组件100的质心位于该三角局域内,这样有利于集成组件100与车架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安装架104受力最小。图8至图12为集成组件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点在于:安装架104为分体结
构,包括抱箍91和支架部92,支架部92为铸件,抱箍91为注塑件,支架部92具有贯通孔901,抱箍91具有螺纹孔902,通过螺钉903穿过贯通孔901与螺纹孔902螺纹连接,进而通过螺钉903连接支架部92和抱箍91。
32.螺纹孔包括第一螺纹孔10、第二螺纹孔20,第一螺纹孔10和第二螺纹孔20位于内连接桥83的不同侧,支架部92具有第一贯通孔1,抱箍具有第二贯通孔2,集成组件100包括第一螺钉131和第二螺钉132,第一螺钉131穿过第一贯通孔2与第一螺纹孔10连接,第二螺钉132穿过第二贯通孔1与第二螺纹孔20连接。板式换热组件101还包括一压块86,压块86与板式换热组件101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压块86具有第三螺纹孔30,支架部92具有第三贯通孔3,集成组件100包括第三螺钉33,第三螺钉33穿过第三贯通孔3与第三螺纹孔30连接。
33.图13至图16为集成组件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支架部为钣金件,所述抱箍为注塑件,所述支架部具有贯通孔,所述抱箍具有螺纹孔,通过螺钉穿过贯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进而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支架部和所述抱箍。
34.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