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枢转座椅靠背的座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97475发布日期:2021-03-30 21:25阅读:61来源:国知局
具有可枢转座椅靠背的座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具有可枢转座椅靠背的座椅组件。本公开还涉及一种衬套(bushing),该衬套可以具有衬套开口,该衬套开口可以具有椭圆形构型。

背景

具有枢转机构和衬套的座椅组件在第10,207,604号美国专利中公开。

概述

在至少一种构型中,提供了一种座椅组件。该座椅组件可包括座椅靠背和安装支架组件。座椅靠背可以具有可绕轴线旋转的枢轴销(pivotpin)。安装支架组件可包括基板、盖板和衬套。基板可适于安装到交通工具。盖板可安装到基板。盖板可限定孔和槽。孔可沿该轴线布置。槽可从孔延伸至盖板的周边。衬套可布置在孔中并可安装到盖板。衬套可限定衬套开口,该衬套开口可接纳枢轴销。枢轴销和衬套可与基板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开口具有椭圆形构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不绕轴线旋转,并且枢轴销和座椅靠背可相对于衬套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枢轴销具有轴和扩大的头部,扩大的头部布置在枢轴销的端部处并且与轴相比从轴线延伸得更远,其中,扩大的头部被接纳在基板和盖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具有支承壁、第一壁和第二壁,支承壁部分地围绕轴线延伸,第一壁远离轴线延伸并且从支承壁延伸,第二壁与第一壁间隔开、从支承壁延伸并远离轴线延伸,其中第一壁布置在盖板的第一侧上且第二壁布置在盖板的与第一侧相对布置的第二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的第一侧接触基板,并且盖板的第二侧与基板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大的头部接触衬套的第一壁并且与基板和盖板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盖板具有沿着配合平面安装到基板的安装面板、限定孔和槽的接纳面板(receivingpanel)以及从安装面板延伸到接纳面板的连接部分,并且连接部分远离基板延伸,使得接纳面板比安装面板更远离配合平面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纳面板具有弧形部分,弧形部分沿着圆弧朝向配合平面延伸并且延伸到面向配合平面的端表面,其中,槽由弧形部分和接纳面板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部分布置在枢轴销的扩大的头部上方并在扩大的头部上方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部分相对于轴线径向地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座椅靠背具有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可绕轴线旋转并且由基板枢转地支撑而不由盖板枢转地支撑。

在至少一种构型中,提供了一种座椅组件。该座椅组件可包括座椅靠背和安装支架组件。座椅靠背可绕轴线旋转。座椅靠背可具有枢轴销。安装支架组件可适于安装到交通工具。安装支架组件可具有孔、槽和衬套。孔可沿轴线布置。槽可从孔延伸到安装支架组件的周边。衬套可布置在孔中并可安装到安装支架。衬套可限定具有椭圆形构型的衬套开口。衬套开口可接纳枢轴销,使得枢轴销可相对于衬套绕轴线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具有部分地围绕轴线延伸的支承壁,支承壁包括第一端表面、与第一端表面相对布置并且与第一端表面间隔开的第二端表面以及面向轴线并从第一端表面延伸到第二端表面的内侧,其中内侧限定具有椭圆形构型的衬套开口,并且其中衬套槽布置在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枢轴销包括:轴,其沿轴线延伸并限定枢轴销的第一端表面;扩大的头部,其限定枢轴销的第二端表面,其中扩大的头部比轴从轴线延伸得更远;和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轴向地定位于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之间,使得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在轴向方向上从扩大的头部向第一端表面延伸,并且比轴从轴线延伸得更远,并且扩大的头部比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从轴线延伸得更远。

在一些实施例中,枢轴销具有第一平坦表面和第二平坦表面,第二平坦表面平行于第一平坦表面并且与第一平坦表面相对地布置,其中第一平坦表面和第二平坦表面从扩大的头部延伸到第一端表面并且至少部分地限定轴、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表面和第二连接表面彼此相对地布置并且从第一平坦表面延伸到第二平坦表面,其中,第一连接表面和第二连接表面布置成比第一平坦表面和第二平坦表面更远离轴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平坦表面和第二平坦表面以大体上竖直的定向布置时,枢轴销可经由槽插入衬套开口中并且可经由槽从衬套开口移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大的头部具有大体上平行于第一平坦表面布置的第一头部平坦表面和大体上平行于第二平坦表面布置的第二头部平坦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衬套具有支承壁,支承壁具有面向轴线并且部分地围绕轴线延伸的内侧,其中,内侧限定了具有椭圆形构型的衬套开口,并且椭圆形构型沿椭圆布置,椭圆具有垂直于轴线布置的短轴和长轴,其中短轴垂直于长轴布置并沿椭圆的最短直径布置,长轴沿椭圆的最长直径布置,并且长轴仅在一个端点处与内侧相交,其中,椭圆形构型在内侧与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中的至少一个之间提供自由游隙,以在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中的至少一个绕轴线旋转超过槽时,将枢轴销保持在衬套开口中。

在至少一种构型中,提供了一种衬套。衬套可以包括支承壁。支承壁可以部分地围绕轴线延伸,并且可以包括第一端表面、第二端表面和内侧。第二端表面可以布置成与第一端表面相对,并且可以与第一端表面间隔开。内侧可以面向轴线,可以从第一端表面延伸到第二端表面,并且可以界定具有椭圆形构型的衬套开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椭圆形构型沿着椭圆布置,椭圆具有垂直于轴线布置的短轴和长轴,其中短轴垂直于长轴布置并且沿着椭圆的最短直径布置,长轴沿椭圆的最长直径布置,并且长轴仅在一个端点处与内侧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短轴具有第一短轴端点和第二短轴端点,第一短轴端点和第二短轴端点布置在短轴的相对端部处,其中第一短轴端点和第二短轴端点与内侧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相对于短轴不具有镜像对称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长轴具有第一长轴端点和第二长轴端点,第一长轴端点和第二长轴端点布置在长轴的相对端部处,其中第一长轴端点是与内侧相交的一个端点,并且第二长轴端点不与内侧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相对于长轴具有镜像对称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长轴端点与第一端表面和第二端表面等距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短轴端点布置成与距第一长轴端点相比更靠近第一端表面,并且第二短轴端点布置成与距第一长轴端点相比更靠近第二端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第一端表面到第二端表面的距离大于从第一长轴端点到轴线的距离。

在至少一种构型中,提供了一种衬套。衬套可以包括支承壁、第一壁和第二壁。支承壁可以部分地围绕轴线延伸,并且可以包括第一端表面、第二端表面、内侧和外侧。第二端表面可以布置成与第一端表面相对,并且可以与第一端表面间隔开。内侧可以面向轴线,可以从第一端表面延伸到第二端表面,并且可以界定具有椭圆形构型的衬套开口。外侧可以布置成与内侧相对。第一壁和第二壁可以远离轴线延伸,并且可以从支承壁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侧布置在离轴线大体上恒定的径向距离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与第二壁间隔开,并且外侧从第一壁延伸至第二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大体上平行于第二壁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壁比第一壁延伸得距轴线更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从支承壁的第一边缘延伸,并且第二壁从支承壁的第二边缘延伸,第二边缘布置成与第一边缘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具有第一壁第一端表面,第二壁具有第二壁第一端表面,并且第一端表面、第一壁第一端表面和第二壁第一端表面共面并且布置在第一端平面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具有与第一壁第一端表面相对布置的第一壁第二端表面,第二壁具有与第二壁第一端表面相对布置的第二壁第二端表面,并且第二端表面、第一壁第二端表面和第二壁第二端表面共面并布置在第二端平面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平面和第二端平面相对于彼此成钝角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椭圆形构型沿着椭圆布置,椭圆包括:长轴,其垂直于轴线布置并沿着椭圆的最长直径布置,其中长轴具有第一长轴端点和第二长轴端点,第一长轴端点与内侧相交,第二长轴端点布置在长轴的与第一长轴端点的相对的端部处,使得第二长轴端点不与衬套相交;以及短轴,其垂直于轴线和长轴布置,并且沿着椭圆的最短直径布置,其中第一端平面和第二端平面在端平面交点处与长轴相交。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平面交点布置成与距第一长轴端点相比更靠近第二长轴端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座椅组件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2是座椅组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分解图。

图3是示出可旋转地支撑座椅靠背框架的安装支架组件的透视图。

图4是枢轴销的透视图。

图5是椭圆形衬套的透视图。

图6是椭圆形衬套的侧视图。

图7是沿剖面线7-7的截面视图。

图8是沿剖面线8-8的截面视图,示出了座椅靠背处于安装位置中。

图9是沿剖面线8-8的截面视图,示出了座椅靠背处于第一位置中。

图10是沿剖面线8-8的截面视图,示出了座椅靠背处于第二位置中。

详细描述

根据要求,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在本文被公开;然而,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其可以以各种各样的且可替代的形式体现。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的;一些特征可能被放大或最小化,以示出特定部件的细节。因此,本文所公开的特定的结构细节和功能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仅仅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采用本发明的代表性基础。

参考图1,示出了座椅组件10的示例。座椅组件10可以随交通工具提供,例如机动交通工具,像小汽车或卡车。座椅组件10可以被配置为后座椅,该后座椅可以定位在可被交通工具驾驶员占用的前排座椅或前座椅后方。座椅组件10可以包括座椅底部12以及座椅靠背14。如图2最佳所示,至少一个安装支架组件16和至少一个端部安装支架组件18可以有助于座椅组件10的安装。

参考图1,座椅底部12可配置成安装在支撑结构20(例如交通工具的底盘(floorpan))上。座椅底部12可以被配置成支撑座椅乘员。

座椅靠背14可接近座椅底部12布置,且可被配置成支撑座椅乘员的背部。座椅靠背14或其部分可相对于座椅底部12和支撑结构20围绕轴线30是可旋转的。轴线30可以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延伸。如图2最佳所示,座椅靠背14可以包括座椅靠背框架32、至少一个枢轴销34和至少一个辅助销36。

参考图2,所示的座椅靠背14没有装饰罩和座垫,以更清楚地示出座椅靠背框架32。座椅靠背框架32可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座椅靠背部分,该一个或更多个座椅靠背部分可绕轴线30从图1所示的大体上直立的就座位置(seatingposition)旋转到折叠位置,在折叠位置中,座椅靠背14和座椅靠背框架3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折叠在座椅底部12的顶部上方。就座位置可以是名义上的就座位置或正常使用位置,就坐位置可以允许人占据座椅组件10。这样,当处于就座位置时,座椅靠背14可以从竖直方向斜倚或稍微向后倾斜。当处于折叠位置时,座椅靠背14的一部分可以接触座椅底部12和/或可以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延伸。

在图2所示的构型中,座椅靠背框架32以及因此座椅靠背14被描述为分成可以绕轴线30枢转的三个部分。为了参考清楚起见,这些部分从左到右用附图标记40、40”和40’编号。部分40、部分40’、部分40”可以横向延伸跨越交通工具或者跨越座椅靠背14的宽度。部分40、部分40’、部分40”可以具有或可以不具有大体上相同的尺寸。例如,图1中的座椅靠背14设置有40/20/40的分离构型(splitconfiguration),其中部分40和部分40’具有大约相等的宽度,每个延伸跨越座椅靠背14的大约40%,而部分40”延伸跨越座椅靠背14的大约20%。还可设想座椅靠背框架32可以具有少于三个部分。例如,座椅靠背框架32可以被分成宽度相等或不等的两个部分。还可设想座椅靠背框架32可以不被分开。

枢轴销34可以固定到座椅靠背框架32。例如,枢轴销34可以固定地联接到座椅靠背框架32的一部分,例如部分40和部分40’。枢轴销34可以沿着轴线30延伸,并且可以围绕轴线30旋转。在如图4所示的至少一种构型中,枢轴销34可以包括轴50、扩大的头部52、第一突起54和第二突起56。枢轴销34还可包括第一平坦表面60和第二平坦表面62。

参考图3和图4,轴50可以沿着轴线30延伸并且可以固定地联接到座椅靠背框架32。轴50可以界定枢轴销34的第一端表面70。在至少一种构型中,轴50可以是圆柱形的,并且第一平坦表面60、第二平坦表面62或两者可以从轴50中省略。可选地,轴50可以由第一平坦表面60和第二平坦表面62部分地界定。轴50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表面72和第二连接表面74,并且可以由第一连接表面72和第二连接表面74部分地界定。

第一连接表面72可以从第一端表面70延伸到第一突起54。此外,第一连接表面72可以从第一平坦表面60延伸到第二平坦表面62。例如,第一连接表面72可以具有非平面构型,其可以沿着圆弧(例如可以布置在离轴线30恒定径向距离处的圆弧)延伸。第一连接表面72可以布置成比第一平坦表面60和第二平坦表面62更远离轴线30。

第二连接表面74可以布置成与第一连接表面72相对。第二连接表面74可以从第一端表面70延伸到第二突起56。此外,第二连接表面74可以从第一平坦表面60延伸到第二平坦表面62。例如,第二连接表面74可以具有非平面构型,其可以沿着圆弧(例如可以布置在离轴线30恒定径向距离处的圆弧)延伸。第二连接表面74可以布置成比第一平坦表面60和第二平坦表面62更远离轴线30。

扩大的头部52可以布置在枢轴销34的端部处,并且可以界定枢轴销34的第二端表面76。第二端表面76可以布置成与第一端表面70相对。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第二端表面76可以是大体上平面的表面,第二端表面76可以被布置成大体上平行于第一端表面70。扩大的头部52可以比轴50、第一突起54和第二突起56从轴线30延伸得更远。在至少一种构型中,扩大的头部52可以具有外部周边,该外部周边可以包括第一头部平坦表面80、第二头部平坦表面82、第一头部连接表面84和第二头部连接表面86。

第一头部平坦表面80和第二头部平坦表面82可以彼此相对布置,并且可以定位成比轴50、第一突起54和第二突起56更远离轴线30。在至少一种构型中,第一头部平坦表面80和第二头部平坦表面82可以大体上是平面的,并且可以彼此大致平行地布置。例如,第一头部平坦表面80可以大体平行于第一平坦表面60布置,而第二头部平坦表面82可以大体平行于第二平坦表面62布置。因此,第一头部平坦表面80和第二头部平坦表面82可以提供关于第一突起54和第二突起56或第一平坦表面60和第二平坦表面62的定向的视觉指示或视觉参考,这可以帮助座椅靠背安装者将座椅靠背14和枢轴销34旋转或定位在正确的定向,以允许组装到安装支架组件16,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

第一头部连接表面84和第二头部连接表面86可以布置成彼此相对,并且可以定位成比第一头部平坦表面80和第二头部平坦表面82更远离轴线30。第一头部连接表面84和第二头部连接表面86可以从第一头部平坦表面80延伸到第二头部平坦表面82。在至少一种构型中,第一头部连接表面84和第二头部连接表面86可以具有非平面构型,其可以沿着圆弧延伸,例如可以布置在离轴线30恒定径向距离处的圆弧。

第一突起54和第二突起56可以轴向地定位在枢轴销34的第一端表面70和第二端表面76之间。例如,第一突起54和第二突起56可以在轴向方向或沿着轴线30的方向从扩大的头部52朝向第一端表面70延伸。第一突起54和第二突起56可以比轴50从轴线30延伸得更远,并且可以比扩大的头部52的外部周边更靠近轴线30布置。第一突起54和第二突起56可以被配置为彼此的镜像,并且可以由第一平坦表面60和第二平坦表面62部分地界定。此外,第一突起54可以由第一突起连接表面90和第一突起台阶表面92部分地界定,而第二突起56可以由第二突起连接表面94和第二突起台阶表面96部分地界定。

第一突起连接表面90可以从第一平坦表面60延伸到第二平坦表面62。第一突起连接表面90也可以从扩大的头部52轴向延伸到第一突起台阶表面92。第一突起连接表面90可以比第一连接表面72更远离轴线30定位,并且可以布置成比第一头部连接表面84更靠近轴线30。在至少一种构型中,第一突起连接表面90可以具有非平面构型,其可以沿着圆弧(例如可以布置在离轴线30恒定径向距离处的圆弧)延伸。

第一突起台阶表面92可以布置在第一突起54的端部并且可以背对扩大的头部52。第一突起台阶表面92可以远离轴线30和轴50延伸。例如,第一突起台阶表面92可以从轴50的第一连接表面72延伸到第一突起连接表面90。在至少一种构型中,第一突起台阶表面92可以大体垂直于轴线30布置。第一突起台阶表面92也可以从第一平坦表面60延伸到第二平坦表面62。

第二突起连接表面94可以布置成与第一突起连接表面90相对。第二突起连接表面94可以从第一平坦表面60延伸到第二平坦表面62。第二突起连接表面94也可以从扩大的头部52轴向延伸到第二突起台阶表面96。第二突起连接表面94可以比第二连接表面74更远离轴线30定位,并且可以布置成比第二头部连接表面86更靠近轴线30。在至少一种构型中,第二突起连接表面94可以具有非平面构型,其可以沿着圆弧(例如可以布置在离轴线30恒定径向距离处的圆弧)延伸。

第一平坦表面60可以从扩大的头部52朝向第一端表面70延伸。例如,第一平坦表面60可以延伸到轴50和/或第一端表面70。第一平坦表面60可以是平面的或大体平面的,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界定轴50、第一突起54、第二突起56或其组合。

第二平坦表面62可以布置成与第一平坦表面60相对,并且可以从扩大的头部52朝向第一端表面70延伸。例如,第二平坦表面62可以延伸到轴50和/或第一端表面70。第二平坦表面62可以被布置为大体上平行于第一平坦表面60。这样,第二平坦表面62可以是平面的或大体平面的,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界定轴50、第一突起54、第二突起56或其组合。

参考图2,辅助销36可以固定到座椅靠背框架32。例如,辅助销36可以固定地联接到座椅靠背框架32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部分40、部分40’和部分40”。辅助销36可以沿着轴线30延伸,并且可以围绕轴线30旋转。在所示的构型中,与部分40和部分40’一起设置的助销36可以远离相应的枢轴销34延伸,并且可以被接纳在相应的端部安装支架组件18中。两个辅助销36可与部分40”一起设置,使得每个辅助销36可以可旋转地安装到相应的安装支架组件16。

参考图2、图3和图7,至少一个安装支架组件16可旋转地支撑座椅靠背14。在至少一种构型中,安装支架组件16可包括基板100、盖板102和衬套104。

主要参考图3和图7,基板100可以适于安装到交通工具的支撑结构20。基板100可以接纳并枢转地支撑座椅靠背14的一部分的辅助销36,但是可以与枢轴销34间隔开。这样,基板100可以接纳并可旋转地支撑辅助销36和座椅靠背框架32的相应部分,例如部分40”,但是不可以接纳并可旋转地支撑枢轴销34和座椅靠背框架32的相应部分,例如部分40或部分40’。枢轴销34和衬套104可以与基板100间隔开,如图7中最佳示出的。在至少一种构型中,基板100可以具有大致l形的构型,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凸缘110和直立凸缘112。

至少一个安装凸缘110可以布置在支撑结构20上,并且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通过一个或更多个紧固件)联接至支撑结构20。

直立凸缘112可以从一个或更多个安装凸缘110向上延伸。如图7最佳所示,直立凸缘112可以具有开口,该开口可以接纳并可旋转地支撑辅助销36。此外,直立凸缘112可以远离盖板102弯曲,使得直立凸缘112和盖板102可以在轴线30附近彼此间隔开。

盖板102可以固定地安装到基板100。例如,盖板102可以固定地安装到基板100的直立凸缘112。盖板102可接纳并枢转地支撑枢轴销34,但不可接纳并枢转地支撑辅助销36,例如座椅靠背框架32的部分40”的辅助销。如图7最佳所示,枢轴销34的扩大的头部52可以被接纳在基板100和盖板102之间。在至少一种构型中,盖板102可以包括第一侧120、第二侧122、安装面板124、连接部分126和接纳面板128。

第一侧120可以面向基板100的直立凸缘112。此外,第一侧120的随安装面板124提供的部分可以接触基板100的直立凸缘112。

第二侧122可以布置成与第一侧120相对。这样,盖板102的第二侧122可以与基板100间隔开,并且可以背离直立凸缘112。

安装面板124可以固定地附接到基板100的直立凸缘112。在至少一种构型中,安装面板124可以是大体上平面的,并且可以沿着配合平面130安装到基板100的直立凸缘112。

连接部分126可以从安装面板124向上延伸到接纳面板128。例如,连接部分126可以从安装面板124的端部延伸到接纳面板128的端部。此外,连接部分126可以远离配合平面130延伸。这样,连接部分126可以远离基板100的直立凸缘112延伸,使得接纳面板128布置成比安装面板124更远离配合平面130,从而有助于将枢轴销34与基板100间隔开。

接纳面板128可以从连接部分126的端部向上延伸。接纳面板128可被配置成接纳并可旋转地支撑枢轴销34。在至少一种构型中,并且如参考图7和图8最佳示出的,接纳面板128可以包括弧形部分140、孔142和槽144。

弧形部分140可以布置在盖板102的可与安装面板124相对地布置的端部处。如图7最佳示出的,弧形部分140可以沿着圆弧朝向配合平面130延伸。例如,弧形部分140可以沿着圆弧延伸到端表面146,端表面146可以面向配合平面130。此外,弧形部分140可以布置在枢轴销34的扩大的头部52上方并且可以在其上方延伸。如图8最佳所示,弧形部分140也可以相对于轴线30沿弧线延伸,并且可以相对于轴线30径向布置。

参考图8,孔142可以由接纳面板128界定并且可以沿着轴线30布置。孔142可以具有圆形或大致圆形的构型,并且可以围绕轴线30居中。孔142可以接纳衬套104。

槽144可以从孔142延伸到盖板102的周边。例如,槽144可以从孔142向上延伸,并且可以由接纳面板128及其弧形部分140界定。枢轴销34可通过槽144插入孔142中或从孔142中移除。

参考图3和图8,衬套104可以布置在盖板102中的孔142中。衬套104可以被安装到盖板102,使得衬套104可以不绕轴线30旋转。衬套104可以布置在枢轴销34和盖板102之间,并且可以接纳枢轴销34。这样,枢轴销34以及因此座椅靠背14可以相对于衬套104旋转。衬套104的示例在图5和图6中更详细地示出。在至少一种构型中,衬套104可以包括支承壁150、第一壁152和第二壁154,并且可以界定衬套开口156和衬套槽158。

支承壁150可以围绕轴线30部分地延伸。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支承壁150可以围绕轴线30在230°和330°之间延伸。在至少一种构型中,支承壁150可包括第一端表面160、第二端表面162、内侧164和外侧166。

第一端表面160可以布置在支承壁150的第一远端处。第一端表面160可以从内侧164延伸到外侧166。

第二端表面162可以布置在支承壁150的第二远端处。这样,第二端表面162可以布置在支承壁150的与第一端表面160相对的端部处。第二端表面162可以与第一端表面160间隔开,并且可以从内侧164延伸到外侧166。

内侧164可以面向轴线30,并且可以从第一端表面160延伸到第二端表面162。内侧164可以界定衬套开口156。衬套开口156可以具有椭圆形构型,并且可以接纳枢轴销34的第一突起54和第二突起56,使得枢轴销34可以相对于衬套104绕轴线30旋转。

椭圆形构型可以沿着椭圆170布置。如图6最佳所示,椭圆170可以具有长轴172和短轴174。长轴172和短轴174可以是可以彼此垂直布置并且可以在轴线30处相交的线性轴线。

长轴172可以沿着椭圆170的最大直径或最大长度布置。作为示例,长轴172可以具有27.0mm的长度l长轴。衬套104可以相对于长轴172具有镜像对称性。这样,长轴172可以与支承壁150的第一端表面160和第二端表面162等距地定位。长轴172可以具有第一长轴端点180和第二长轴端点182,它们可以布置在长轴172的相对端部处。第一长轴端点180和第二长轴端点182可以与轴线30等距隔开。

第一长轴端点180可以与内侧164相交。此外,第一长轴端点180可以与短轴174的端点等距隔开。

第二长轴端点182可以与支承壁150间隔开并且可以不与内侧164相交。这样,长轴172可以仅在一个端点处与内侧164相交。第二长轴端点182可以定位在衬套槽158中,并且可以与衬套104的第一端表面160和第二端表面162等距隔开。

短轴174可以沿着椭圆170的最短直径或最短长度布置。作为示例,短轴174可以具有26.2mm的长度l短轴。衬套104相对于短轴174可以不具有镜像对称性。短轴174可以具有第一短轴端点190和第二短轴端点192,它们可以布置在短轴174的相对端部处。第一短轴端点190和第二短轴端点192可以与轴线30等距隔开。

第一短轴端点190可以与内侧164相交。第一短轴端点190可以布置成比第一长轴端点180更靠近第一端表面160。

第二短轴端点192也可以与内侧164相交。第二短轴端点192可以布置成比第一长轴端点180更靠近第二端表面162。

参考图5和图6,外侧166可以布置成与内侧164相对。这样,外侧166可以背对轴线30。外侧166可以从第一端表面160延伸到第二端表面162。外侧166也可以从第一壁152延伸到第二壁154,并且可以接合或接触安装支架组件16的盖板102的接纳面板128。在至少一种构型中,外侧166可以布置在距轴线30大体上恒定的径向距离处。在这种构型中,外侧166可以具有圆形横截面,而内侧164可以具有椭圆形构型,并且可以不平行于外侧166布置。

参考图5和图6,第一壁152可以从支承壁150延伸。例如,第一壁152可从支承壁150的第一端或第一边缘沿远离轴线30延伸的方向延伸。如图5最佳所示,第一壁152可以与第二壁154间隔开。此外,在一种或更多种构型中,第一壁152可以与第二壁154大体平行地布置。如图7中最佳示出的,第一壁152可以布置在盖板102的接纳面板128的第一侧120上或抵靠盖板102的接纳面板128的第一侧120,并且可以定位在枢轴销34的扩大的头部52和盖板102之间,并且可以接触枢轴销34的扩大的头部52和盖板102。这样,第一壁152可以帮助将扩大的头部52从接纳面板128分离,并且可以阻止枢轴销34朝向接纳面板128的轴向运动,或者从图7所示的角度看向右的轴向运动。

参考图5和图6,第一壁152可具有第一壁第一端表面200和第一壁第二端表面202。

第一壁第一端表面200可以布置在第一壁152的第一远端处。第一壁第一端表面200可以从支承壁150的第一端表面160延伸,并且可以与支承壁150的第一端表面160共面。例如,第一端表面160和第一壁第一端表面200可以布置在第一端平面210中,如图6最佳所示。

第一壁第二端表面202可以布置在第一壁152的第二远端处。这样,第一壁第二端表面202可以布置在第一壁152的与第一壁第一端表面200相对的端部处。第一壁第二端表面202可以从支承壁150的第二端表面162延伸,并且可以与支承壁150的第二端表面162共面。例如,第二端表面162和第一壁第二端表面202可以布置在第二端平面212中,如图6最佳所示。

参考图5和图6,第二壁154可以从支承壁150延伸。例如,第二壁154可以在远离轴线30延伸的方向上从支承壁150的第二端或第二边缘延伸,该第二壁154可以布置成与第一壁152相对。如图5最佳所示,第二壁154可以比第一壁152从轴线30延伸得更多。如图7最佳所示,第二壁154可以布置在盖板102的接纳面板128的第二侧122上或抵靠盖板102的接纳面板128的第二侧122。这样,第一壁152和第二壁154可以配合以接纳接纳面板128,并且可以阻止衬套104相对于盖板102的轴向运动。

参考图5和图6,第二壁154可具有第二壁第一端表面220和第二壁第二端表面222。

第二壁第一端表面220可以布置在第二壁154的第一远端处。第二壁第一端表面220可以从支承壁150的第一端表面160延伸,并且可以与第一端表面160共面。例如,第二壁第一端表面220可以布置在第一端平面210中,如图6最佳所示。

第二壁第二端表面222可以布置在第二壁154的第二远端处。这样,第二壁第二端表面222可以布置在第二壁154的与第二壁第一端表面220相对的端部处。第二壁第二端表面222可以从支承壁150的第二端表面162延伸,并且可以与第二端表面162共面。例如,第二壁第二端表面222可以布置在第二端平面212中,如图6最佳所示。

参考图6,第一端平面210和第二端平面212可以以不平行的关系和不垂直的关系布置。例如,第一端平面210和第二端平面212可以相对于彼此成钝角α布置。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钝角可以大于120°且小于180°。第一端平面210和第二端平面212可以在端平面交点230处与长轴172相交。端平面交点230可以布置成与距第一长轴端点180相比更靠近第二长轴端点182。端平面交点230也可以布置成与距轴线30相比更靠近第二长轴端点182。可选地,端平面交点230可以布置成距轴线30相比更靠近支承壁150的第一端表面160和第二端表面162。

衬套槽158可以布置在第一端表面160和第二端表面162之间。衬套槽158可以具有宽度w,该宽度w可以小于短轴174的长度。例如,如图6最佳所示,从支承壁150的第一端表面160到支承壁150的第二端表面162的宽度w可以大于从第一长轴端点180到轴线30的距离。

参考图2,至少一个端部安装支架组件18可以有助于座椅靠背14的一部分绕轴线30枢转。例如,端部安装支架组件18可以枢转地支撑座椅靠背14的左侧部分40和右侧部分40’。每个端部安装支架组件18可以固定地定位在支撑结构20上。例如,端部安装支架组件18可以用一个或更多个紧固件(如螺栓)以阻止或防止座椅靠背框架32或其一部分轴向移动的方式附接到支撑结构20。

参考图8-图10,示出了相对于安装支架组件16处于不同旋转位置的座椅靠背框架32。

参考图8,所示的座椅靠背框架32处于安装位置。当座椅靠背框架32处于安装位置时,枢轴销34可以安装到安装支架组件16或者从安装支架组件16上移除。当枢轴销34的第一平坦表面60和第二平坦表面62与槽144和衬套槽158对齐时,枢轴销34可以经由槽144、盖板102和衬套槽158插入衬套开口156中。例如,当第一平坦表面60和第二平坦表面62定向成大体平行于衬套104的椭圆形开口的长轴172和/或定位成使得第一平坦表面60和第二平坦表面62可以穿过槽144和衬套槽158装配时,枢轴销34可以经由槽144和衬套槽158被插入衬套开口156中。在至少一种构型中,当座椅靠背框架32或其一部分与相关联的端部安装支架组件18分离并且第一平坦表面60和第二平坦表面62布置在大体上竖直的方向上时,枢轴销34可以经由槽144和衬套槽158插入衬套开口156中或者从衬套开口156移除。枢轴销34可以通过以下过程插入:将扩大的头部52轴向定位成使得扩大的头部52可以装配在安装支架组件16的基板100和盖板102之间,然后将枢轴销34穿过槽144、衬套槽158并插入衬套开口156中。枢轴销34和座椅靠背框架32的相关部分然后可以朝向盖板102轴向移动到图7所示的位置,然后通过附接端部安装支架组件18进一步固定。当第一突起54和第二突起56被接纳在衬套开口156中时,扩大的头部52可以与基板100和盖板102间隔开。

参考图9,所示的座椅靠背框架32处于第一位置。第一位置可以对应于图1和图2所示的大致直立的就座位置。在第一位置,从所示的角度来看,座椅靠背框架32及其枢轴销34绕轴线30相对于安装位置逆时针旋转。这样,与安装位置相比,第一突起连接表面90和第二突起连接表面94可以朝向短轴174旋转。

参考图10,所示的座椅靠背框架32处于第二位置。第二位置可以对应于折叠位置,在该折叠位置中,座椅靠背1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折叠在座椅底部12的顶部上方。在第二位置,从所示的角度来看,座椅靠背框架32及其枢轴销34绕轴线30相对于安装位置顺时针旋转。这样,与安装位置相比,第一突起连接表面90和第二突起连接表面94可以朝向短轴174旋转。

衬套开口156的椭圆形构型可以有助于将枢轴销34保持在衬套开口156中,并且可以有助于枢轴销34围绕轴线30的平滑旋转运动,例如当座椅靠背框架32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时,反之亦然。例如,将椭圆形开口的长轴172与衬套开口156对准可以提供少量的间隙或自由游隙(freeplay),当枢轴销34从安装位置或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旋转时,该间隙或自由游隙可以阻止或防止第一突起54卡在衬套104的第一端表面160上,并且当枢轴销34从安装位置或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旋转时,该间隙或自由游隙可以阻止第一突起54卡在衬套104的第二端表面162上。这样,第一突起54的第一突起连接表面90可以与支承壁150的端部或边缘(内侧164在该端部或边缘处与第一端表面160或第二端表面162相交)间隔开,并且可以不卡在支承壁150的该端部或边缘上,因此枢轴销34不会被衬套104阻止旋转。枢轴销34在突起处或从第一突起连接表面90到第二突起连接表面94的径向长度可以与从第一短轴端点190到第二短轴端点192的短轴174的长度l短轴相同或大体相同。这样,随着突起朝向短轴174旋转,支承壁150与第一突起54和第二突起56之间的自由游隙可以减小,从而可以沿着短轴174不提供自由游隙或大体上不提供自由游隙。因此,与安装位置相比,当座椅靠背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衬套104的椭圆形构型可以阻止枢轴销34和座椅靠背框架32的前/后或向前/向后运动。

虽然上面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不意图描述本发明的所有可能的形式。而是,在说明书中使用的词语是描述的词语而非限制的词语,并且应理解,可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此外,各种实施的实施例的特征可被组合以形成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