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行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0876发布日期:2020-12-22 10:33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交车行李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内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行李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乘坐公交车,有时会携带行李箱,当汽车行驶时,行李箱会随之摆动,给乘客和他人带来不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3078423u中公开了一种公交车行李固定装置,在座椅的两条支撑腿上分别设有固定装置a和固定装置b,固定装置a和固定装置b上都设有活动夹a和活动夹b开口方向相对。所述的控制活动夹a和活动夹b开口大小的转钮a和转钮b设在支架a和支架b上。该装置固定行李时,需同时调节活动夹a和活动夹b,操作比较繁琐,调整时间较长。

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能够快速固定的用于公交车行李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行李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采用齿条传动结构和棘齿结构,缩短了固定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公交车行李固定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下端面设置有两个前支撑腿和两个后支撑腿,该固定装置还包括:横向活动件和竖向活动件,所述两个后支撑腿之间开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与所述横向活动件可滑动连接,所述横向活动件上设有与所述横向活动件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齿条部,所述后支撑腿上设有与所述齿条部相啮合的转动组件,所述横向活动件与所述竖向活动件通过定位组件可上升/下降连接,所述竖向活动件与所述定位组件通过棘齿结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竖向活动件靠近所述第一凹槽侧设有多个沿着所述竖向活动件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布的棘齿,所述棘齿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垂直与所述竖向活动件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竖向活动件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所述定位组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配合的第三表面,和与所述第二表面相配合的第四表面。

优选地,所述转轮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后支撑腿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内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摇柄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后支撑腿开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轴向同心的第四通孔,所述摇柄的插入端与所述第四通孔插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销和复位弹簧,所述定位销与横向活动件可滑动连接,所述定位销的前端与所述竖向活动件上的棘齿卡合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定位销相抵、第二端与所述竖向活动件相抵,用于提供使所述定位销伸出的弹性力。

优选地,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连接轴和手柄,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定位销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可拆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套装在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复位弹簧的所述第二端与第一内孔的孔底相抵。

优选地,所述前支撑腿朝向后支撑腿的一侧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与横向活动件的上端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横向活动件与后支撑腿通过齿条传动结构连接;横向活动件和竖向活动件可滑动连接,竖向活动件与定位组件棘齿连接,通过齿条传动结构调节横向空间,通过棘齿结构调节竖向空间,缩短了固定时间,能够有效的降低乘车人员的碰伤的几率,起到对乘车人员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行李固定装置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行李固定装置的侧视图及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行李固定装置的后视图;

图4为图2的a向剖视图;

图5为图4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行李固定装置转轮内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椅,2-后支撑腿,3-横向活动件,4-竖向活动件,5-固定板,6-转轮,7-定位组件,8-摇柄,9-前支撑腿,201-第一内孔,202-第一通槽,203-第四通孔,301-第一凹槽,302-齿条部,304-第二内孔,401-第一表面,402-第二表面,602-转动轴,603-第三通孔,701-定位销,7011-第三表面,7012-第四表面,702-复位弹簧,703-连接轴,70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公交车行李固定装置,包括座椅1,座椅1下端面安装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前支撑腿9和两个后支撑腿2,该固定装置还包括:横向活动件3和竖向活动件4,两个后支撑腿2之间开有第一通槽202,第一通槽202与横向活动件3可滑动连接,横向活动件3上设有与横向活动件3的延伸方向相同的第一凹槽301,第一凹槽301内设有齿条部302,后支撑腿2上设有与齿条部302相啮合的转动组件6,横向活动件3与竖向活动件4通过定位组件7可上升/下降连接,竖向活动件4与定位组件7通过棘齿结构连接,横向活动件3与后支撑腿2通过齿条传动结构连接;横向活动件3和竖向活动件4可滑动连接,竖向活动件4与定位组件7棘齿连接,通过齿条传动结构调节横向空间,通过棘齿结构调节竖向空间,缩短了固定时间,能够有效的降低乘车人员的碰伤的几率,起到对乘车人员的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图5所示,竖向活动件4靠近第一凹槽301侧设有多个沿着竖向活动件4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布的棘齿,棘齿包括第一表面401和第二表面402,第一表面401垂直与竖向活动件4的延伸方向,第二表面402与竖向活动件4的延伸方向形成夹角,定位组件7上设有与第一表面401相配合的第三表面7011,和与第二表面402相配合的第四表面7012,定位组件7通过第三表面7011和第四表面7012对竖向活动件4进行锁止。

后支撑腿2上设有转轮6,转轮6上设有与横向活动件3上设有的齿条部302相啮合的齿,通过转动转轮6,带动横向活动件3横向滑动,定位组件7阻止竖向活动件4向下滑动,使竖向活动件4只能单向向上滑动,从而锁紧固定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转轮6套设在转动轴602上,转动轴602与后支撑腿2可转动连接。

具体地,后支撑腿2开设有第一内孔201,第一内孔201的轴向方向镶嵌有轴承,第一内孔201内插入转动轴602,转动轴602外径上套设有转轮6,转轮6与横向活动件3的齿条部302齿条结构相啮合,通过转动转轮6来带动横向活动件3的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转动轴602内设有第三通孔603,第三通孔603为方形孔,摇柄8设有与第三通孔603相配合的方形体,第三通孔603与摇柄8可拆卸连接,当需夹紧行李时,将摇柄8的方形体部分插入第三通孔603内,摇动摇柄8,带动套设在转动轴602上的转轮6转动,转轮6带动横向活动件3向横向移动,从而达到夹紧行李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后支撑腿2开设有与第三通孔603轴向同心的第四通孔203,第四通孔203为与摇柄8的方形体相配合的方形孔,摇柄8的方形体与所述第四通孔203可固定连接,摇柄8插入第三通孔603时,摇动摇柄8,带动套设在转动轴602上的转轮6转动,转轮6带动横向活动件3向横向移动,当横向活动件3移动到设定位置后,将摇柄8的方形体沿第三通孔603的轴向方向插入到第四通孔203内,第四通孔203为与摇柄8的方形体相配合的方形孔,对转轮6进行固定,防止转轮6回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5所示,定位组件7包括定位销701和复位弹簧702,定位销701与横向活动件3可滑动连接,横向活动件3设有与定位销701可滑动连接的第二内孔304,定位销701的前端与竖向活动件4上的棘齿卡合连接,复位弹簧702的第一端与定位销701相抵、第二端与横向活动件3相抵,用于提供使定位销701伸出的弹性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和5所示,定位组件7还包括连接轴703和手柄704,连接轴703的一端与定位销7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手柄704螺纹连接,连接轴703的外径小于定位销401,外径,定位销401与第一内孔202为轴孔滑动配合。连接轴703外径小于复位弹簧702的内径,复位弹簧702套装在连接轴703上,定位销701的外径大于复位弹簧702的外径,复位弹簧702的一端可与定位销701相抵、另一端与第二内孔304孔底相抵。

具体地,复位弹簧702可选用圆柱形的压缩等节距弹簧,需要调节竖向活动件4时,按压竖向活动件4,竖向活动件4与定位销701棘齿卡合,使定位销701压缩复位弹簧702,复位弹簧702的第二端与第二内孔304的孔底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2所示,前支撑腿9朝向后支撑腿2的一侧与固定板5固定连接,前支撑腿9与后支撑腿2相对设置,前支撑腿9朝向后支撑腿2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5,优选地,固定板5为l型,该固定板5与横向活动件3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2所示,固定板5的上表面与横向活动件3的上表面平齐,固定板5的上端面与横向活动件3的上端面平齐,保证了放置行李时的平稳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供热系统中泄漏处理的带压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固定装置时,横向活动件3与后支撑腿2通过齿条传动结构连接;横向活动件3和竖向活动件4可滑动连接,竖向活动件4与定位组件7棘齿连接,通过齿条传动结构调节横向空间,对放置的行李进行横向收紧,通过棘齿结构调节竖向空间,对放置的行李进行竖向收紧,缩短了固定时间,能够有效的降低乘车人员的碰伤的几率,起到对乘车人员的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