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一保险轮圈及保险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4077发布日期:2021-02-03 13:1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二合一保险轮圈及保险轮胎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保险轮圈。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充气胎可缓和运动时的振动与冲击,具备较好的舒适度,使其普遍应用于汽车轮胎中。充气轮胎一般分为有内胎轮胎和真空胎。
[0003]
目前,一般的有内胎轮胎包括内胎和外胎,其具备较好的承重性能,且性价比较高,多用于货车(重型或轻型),但由于内胎被扎等造成爆胎后,其内气体容易从外胎与内胎之间快速泄漏,进而造成车辆失去平衡,尤其在高速行驶时很容易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二合一保险轮圈,轮圈本体槽底部外侧壁设置有径向外凸的保险圈,使该轮圈轴心高度在保险圈接触地面时与在轮胎正常时高度之差较小,有效降低轮胎在爆胎漏气后下沉高度,使得车辆在内胎漏气后倾斜幅度较小,从而可在内胎漏气后作为支撑使得车辆继续行驶距离。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二合一保险轮圈,包括槽底部、胎圈座及轮缘的轮圈本体,轮圈本体槽底部外侧壁设置有两个径向外凸的保险圈,且两个保险圈分别位于槽底部两侧紧靠胎圈座位置,保险圈外径大于轮圈本体轮缘外径。
[0007]
其中,轮圈本体胎圈座上安装有外胎,保险圈外径小于外胎外径。如此,将保险结构置于外胎内,在不影响轮胎外形尺寸情况下,保险圈凸出轮缘一定高度,使该轮圈轴心高度在保险圈接触地面时与在轮胎正常时高度之差较小,使得车辆在内胎漏气后倾斜幅度较小,从而可在内胎漏气后作为支撑使得车辆继续行驶距离。
[0008]
还提供一种基于前述轮圈的保险轮胎,包括内胎、外胎以及前述轮圈,外胎的胎缘处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开口,外胎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防护圈,防护圈径向向内延伸,且防护圈位于外胎开设开口侧紧靠胎侧段位置,防护圈内径大于外胎胎缘处内径,且防护圈内径小于保险圈外径,内胎置于槽底部外侧面上且处于两个保险圈之间位置,外胎胎缘安装于胎圈座上。
[0009]
其中,内胎上配置有气嘴,槽底部上配置有安装孔以安装气嘴。
[0010]
优选的,开口由外胎胎缘处径向向外延伸在外胎胎侧段上。在径向方向延伸,使外胎胎缘口径最大化。
[0011]
优选的,保险圈和与其同侧的防护圈相互紧贴,且保险圈位于与其同侧的防护圈和同侧的外胎胎侧段之间。防护圈错位置于保险圈内侧,起隔离作用,同时阻挡内胎从外胎胎侧段挤出。
[0012]
优选的,防护圈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防护圈分别位于紧靠外胎两侧胎侧段位置。防护圈起防止内胎从胎侧开口处爆出的作用,同时可保护内胎,防止利器从厚度较薄的胎
侧段扎入刺穿内胎。
[0013]
优选的,外胎胎缘开口两侧均设置有缺口以裸露其内钢丝线,在缺口内置有金属件,采用焊接连接金属件及钢丝线以封闭开口。将外胎包裹于轮圈本体外,并放置好防护圈位置后,焊接封闭开口,最后将外胎安装再轮圈本体胎圈座上,可牢固安装,防止外胎胎缘圆周向未固定而可能外翻,提高可靠性。
[0014]
优选的,轮圈本体为采用螺栓联成一体的对开式轮圈。内胎具备一定弹性,可向外拉伸后可套在两个保险圈内;而,采用对开式轮圈,便于直接套入内胎,而不用拉伸内胎经保险圈套入。
[0015]
优选的,保险圈为呈圆环形钢制品,防护圈为呈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防护圈套设于保险圈内侧。保险圈与轮圈本体一体成型的钢制品,在爆胎后起支撑作用;防护圈为弹性制品,利用其弹性套入保险圈内,然后起到隔离及保护内胎作用。
[0016]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本实用新型的二合一保险轮圈,在轮圈本体槽底部外侧壁设置有径向外凸的保险圈,有效降低轮胎在爆胎漏气后下沉高度,使得车辆在内胎漏气后倾斜幅度较小,不至于瞬间失去平衡,使得车辆继续行驶;在外胎胎缘处设置开口,可相应于保险圈设置外胎内侧安装口径,以便安装外胎;在外胎内设置错位的防护圈和保险圈,防止内胎从胎侧开口处爆出,同时可保护内胎,防止利器从厚度较薄的胎侧段扎入刺穿内胎。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轮圈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的轮圈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轮圈另一实例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轮胎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胎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是图5的外胎防护圈连接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胎开口侧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胎开口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胎开口处固定结构俯视示意图。
[0027]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满气状态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漏气状态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中,1-轮圈本体、11-保险圈、13-对开式轮圈本体、14-连接段、15-螺栓连接件、 2-外胎、20-胎冠段、21-胎侧段、22-开口、23-防护圈、24-固定件、3-内胎、31-气嘴、5
-ꢀ
钢丝线、6-缺口、7-金属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实施例1
[0031]
参见图1-图2,图2为图1虚线z1处径向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1的二合一保险轮圈包括槽底部、胎圈座及轮缘的轮圈本体1,轮圈本体槽底部外侧壁设置有两个径向外凸的保险圈11,且两个保险圈11分别位于槽底部两侧紧靠胎圈座位置,保险圈外径大于
轮圈本体轮缘外径。
[0032]
参见图2,保险圈呈圆环形板状,厚度如2cm,材质及制作可为与轮圈本体一体成型,如钢制,轮圈本体结构及材质等可参照相关行业标准,此处不再敖述。当然,也可以分别制作出轮圈及保险圈,保险圈设置有径向的开口,将保险圈撑开套在轮圈上,然后封口并焊接固定好。
[0033]
轮圈本体胎圈座上安装有外胎,保险圈外径小于外胎外径。
[0034]
该轮圈使用在具备内胎的情景下,如货车轮胎,内胎可利用其本身具备的弹性,拉伸后放入两个保险圈之间,而外胎则安装在胎圈座处。
[0035]
参见图3,为另一轮圈实例,轮圈本体采用螺栓联成一体的对开式轮圈;其为现有技术,在对开式轮圈本体13上设置连接段14并通过螺栓连接件(螺栓及螺母)15连接固定;采用对开式轮圈,可以直接套入内胎,而不用拉伸内胎经保险圈外缘套入。
[0036]
参见图1,保险圈外凸出轮缘的长度为a。如此,将保险结构置于外胎内,在不影响轮胎外形尺寸情况下,保险圈凸出轮缘一定高度a,使该轮圈轴心高度在保险圈接触地面时与在轮胎正常时高度之差较小,有效降低轮胎在爆胎漏气后下沉高度,使得车辆在内胎漏气后倾斜幅度较小,不至于在爆胎瞬间失去平衡,从而可在内胎漏气后作为支撑使得车辆继续行驶距离。
[0037]
实施例2
[0038]
参见图4,并请参见前述轮圈结构,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2的保险轮胎包括内胎3、外胎2以及前述轮圈,外胎2的胎缘处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开口 22,外胎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防护圈23,防护圈23径向向内延伸,且防护圈23位于外胎开设开口侧紧靠胎侧段21位置,防护圈23内径大于外胎2胎缘处内径,且防护圈23内径小于保险圈11外径,内胎3置于槽底部外侧面上且处于两个保险圈之间位置,外胎2胎缘安装于胎圈座上。
[0039]
其中,内胎3上配置有气嘴31,槽底部上配置有安装孔以安装气嘴。
[0040]
参见图5-图7,图6是图5虚线z1处剖开后俯视结构示意图。优选的,开口22由外胎胎缘处径向向外延伸在外胎胎侧段上,在径向方向延伸,使外胎胎缘安装口径最大化。开口数量为一组,此时一组开口设置于外胎一侧;或为两组,此时两组开口分别设置于外胎两侧胎缘处;如此,结合两个防护圈,将外胎安装在该轮圈本体上。
[0041]
参见图7,防护圈23设置胎侧段根部并沿着胎侧段内壁向胎缘延伸。防护圈具备伸缩弹性,材质典型如橡胶,可与外胎相同,可在其内设置径向加强线。包括胎冠段及其两侧胎侧段的外胎本体,其结构及材质等可参照行业标准制作,此处不再敖述。防护圈可与外胎一体成型;或者,先分别制作防护圈及外胎,然后将防护圈粘接在外胎上。然后,在外胎上开设开口,扩大安装口径,进而穿套轮圈本体保险圈,完成安装。最后,封装外胎开口固定。
[0042]
参见图5-图7,在一实例中,防护圈可以为1个,此时保险圈处于外胎设置开口侧,且该防护圈和与其同侧的防护圈相互紧贴,且保险圈位于与其同侧的防护圈和同侧的外胎胎侧段之间;防护圈错位置于保险圈内侧,受保险圈轴向限位,阻挡内胎从外胎胎侧段挤出。在另一实例中,防护圈2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防护圈分别位于紧靠外胎两侧胎侧段位置;防护圈起防止内胎从胎侧开口处爆出的作用,同时可保护内胎,防止利器从厚度较薄的胎侧段扎入刺穿内胎。
[0043]
如上述,设外胎径向长度由内向外在0-l范围由小变大,保险圈外缘向外延伸至l/2处,防护圈在完成安装后其内缘向内延伸至l/6处,将其与保险圈错位安装,对内胎进行隔离及防护。此时,爆胎前后高度差为l/2。
[0044]
参见图8-图9,在外胎胎缘开口22处设置有固定件24以封闭。在一实例中,外胎胎缘开口22两侧均设置有缺口6以裸露其内钢丝线5,在缺口6内置有金属件7,采用焊接连接金属件7及钢丝线5以封闭开口。安装时,将外胎包裹于轮圈本体外并放置好防护圈位置后,焊接封闭开口,最后将外胎安装再轮圈本体胎圈座上,可牢固安装,防止外胎胎缘圆周向未固定可能外翻问题,提高可靠性。
[0045]
另一实例可在开口两侧开设通孔,在通孔内穿置有绑带或钢丝绑紧。又一实例可采用热熔粘接方式,将开口处粘接。当然,还可以将轮圈本体轮缘及外胎胎缘的结构设成如u字形等钩子状结构,以相互勾卡固定外胎胎缘。
[0046]
其安装过程为:安装时,先将内胎安装于轮圈上;设外胎i侧设置开口,将外胎i侧外翻拉伸,形成安装口;将轮圈经外胎i侧安装口套入外胎内;将防护圈外撬套入两个保险圈之间位置;再将外胎两侧胎缘对应安装于轮圈胎圈座,完成安装。如此,外胎胎冠、轮圈本体槽底段、保险圈及防护圈围成内腔,内胎置于内腔内,利用外胎、轮圈本体槽底段、保险圈、防护圈及充气后的内胎相互限位,可以将外胎轮缘固定在胎圈座上。当然,还可以封装外胎i侧开口,如此可以使得外胎i侧稳固固定在胎圈座上。
[0047]
其原理与一般设置于外胎之外的保险钢圈结构相同,具体如下:
[0048]
保险圈凸出轮缘一定高度a,使该轮圈轴心高度在保险圈接触地面时与在轮胎正常时高度之差较小,使得车辆在内胎漏气后倾斜幅度较小,不至于在爆胎瞬间失去平衡,从而可在内胎漏气后作为支撑使得车辆继续行驶距离。
[0049]
参见图10,为充满气状态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在充气后,内胎紧贴于胎冠内侧壁、槽底壁、保险圈内壁及防护圈内壁上,设胎冠厚度为b,轮圈轮缘与地面的距离为h0,其颠簸形变的可允许的高度差至多可达h0-a-b,即外胎形变高度差在≤h0-a-b范围内,保险圈不与地面发生刚性接触,如此,在正常行驶时保险圈不会对内胎及外胎造成挤压等影响。
[0050]
参见图11,为爆胎漏气瞬间保险圈下压地面状态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爆胎漏气瞬间,因重力作用,保险圈下压,将外胎胎冠及防护圈挤压在地面上,轮圈轮缘与地面的距离为h1;由于保险圈下压及外胎形变,若是外胎及防护圈损毁,则保险圈将直接压在地面,轮圈轮缘与地面的距离变为a,该轮圈轴心高度在爆胎漏气后相对于漏气前位置下沉了h0-h1或h0-a,有效降低轮胎在爆胎漏气后下沉高度,减少了该轮胎爆胎造成车辆倾斜的幅度。
[0051]
如上述,该轮圈轴心高度在保险圈接触地面时与在轮胎正常时高度之差较小,使得车辆在内胎漏气后倾斜幅度较小,不至于在爆胎瞬间失去平衡,从而可在内胎漏气后作为临时支撑使得车辆继续行驶一定距离,以便更为安全的停车。
[0052]
如上述,在轮圈本体槽底部外侧壁设置有径向外凸的保险圈,有效降低轮胎在爆胎漏气后下降高度,使得车辆在内胎漏气后倾斜幅度较小,不至于瞬间失去平衡,使得车辆继续行驶;在外胎胎缘处设置开口,可相应于保险圈设置外胎内侧安装口径,以便安装外胎;在外胎内设置错位的防护圈和保险圈,防止内胎从胎侧开口处爆出,同时可保护内胎,防止利器从厚度较薄的胎侧段扎入刺穿内胎。
[0053]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径向是指沿轮圈或外胎的直径或半径方向;前述向内、向外、
内侧及外侧等是相对于轮圈及外胎的中心及中心轴说明。
[0054]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