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监测状态的污泥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7632发布日期:2021-02-26 22:07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监测状态的污泥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监测状态的污泥运输车。


背景技术:

[0002]
截止到2020年我国共有10000多座污水处理厂,预计污水处理量将达到855亿吨,随着迅速发展其中城镇污水排放量保守估计将会有4%的增长,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处理1万吨生活污水可产生含水率80%的污泥5-8吨,处理1万吨工业污水产生10-30吨污泥。分别按照7吨和20吨单位产出进行推算,则2020年我国污泥产生量共计8382万吨。
[0003]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80%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苯、氯酚、多氯联苯、多氯二苯并呋喃和多氯二苯并二恶英等;寄生虫卵等病原微生物;镉、铬、铜、锌等重金属,如处理不当,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0004]
目前产生的污泥通过不符合规范的改装卡车或者其他垃圾车进行运输。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缺乏对污泥处理信息和污泥运输过程的全过程监控的关键技术,因此当经过机械脱水后的污泥一旦离开污水处理厂,政府职能部门对污泥的真正去向便失去了控制,这就导致目前我国仅有约20%的污泥得到实际处理,约80%的污泥不知去向,从而造成二次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
[0005]
缺乏监管措施造成的问题也比比皆是:
[0006]
1、部分污水处理企业环保意识差,污泥处理随意性强。污水处理企业付钱随意找没有运输保障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将污泥清运出厂,对污泥处置不闻不问,偷倒、乱倒、随意掩埋现象严重,给环境带来污染。
[0007]
2、运输企业缺少污泥运输资质,非法运输现象严重。目前,很多运输企业没有专用污泥运输车辆,大多通过改装车进行运输。改装车辆由于不满足污泥运输要求,运输途中出现滴、撒、漏现象,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0008]
3、监管部门监管手段滞后,发现不及时。目前运输企业非法倾倒污泥大多靠市民举报,待发现违法倾泻污泥区域早被污染破坏,实时监管、全面监管、快速响应已经成为监管部门面对的重要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0009]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10]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监测状态的污泥运输车,其能够解决污泥行业中车厢不规范,污泥数据不清晰,污泥流向不可监管,箱体内部残留影响称重误差较大的问题。
[0011]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可监测状态的污泥运输车,包括车体以及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车厢,所述车厢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车体相连接,另
一端通过举升装置与所述车体相连接,所述车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称重装置,且所述称重装置位于所述车体支撑所述车厢的支撑面上。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称重装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称重装置中至少一个位于车体上对应所述车厢的底壁的任一边的中点位置处;或两个所述称重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位于车体上对应所述车厢的底壁的任一端点位置处。
[001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称重装置为三个,且三个所述称重装置位于所述车体上对应所述车厢的底壁的内接三角形的三个端点位置处。
[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称重装置为四个,且所述称重装置位于所述车体上对应所述车厢的底壁的四个端点位置处。
[0015]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车厢上设置有gps定位装置,所述gps定位装置与外部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gps定位装置能够显示所述车体从出发位置到终点位置的导航路线并向所述控制中心发送所述车体的实时位置。
[0016]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车厢内设置有多个污泥成分传感器,所述污泥成分传感器与外部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污泥成分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车厢内的污泥成分,并向所述控制中心发送污泥成分数据。
[0017]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污泥成分传感器设置为四个,且所述污泥成分传感器位于所述车厢内的四个端点位置处。
[0018]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车厢包括箱体以及与所述箱体相连接的箱门,所述箱门通过开闭装置打开或封闭所述箱体,所述开闭装置与外部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控制中心能够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闭装置打开或封闭所述车厢。
[0019]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车厢内设置有刮板、推动所述刮板的多个推杆以及与所述推杆相连接的电机,所述刮板与所述车厢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推杆推动所述刮板清理所述车厢的内壁上残留的污泥。
[0020]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车厢的侧壁上形成有用于走线的凹槽,在所述车厢的顶壁上开设有污泥入口,并在所述污泥入口处设置入口门阀。
[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监测状态的污泥运输车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能够从污泥装载至卸载间对污泥数据的监测;并在卸载时通过刮板将车厢内残余的污泥清理干净,减少下次污泥运输车的称重和污泥成分数据的误差;从源头修补了污泥监管不严的漏洞,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监管依据,最大化的杜绝了污泥违规倾倒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2]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污泥运输车的结构图;
[0024]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车厢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
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可监测状态的污泥运输车。
[0028]
如图1和图2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监测状态的污泥运输车,包括车体1以及安装在所述车体1上的车厢2,所述车厢2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车体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举升装置3与所述车体1相连接,所述车体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称重装置4,且所述称重装置4位于所述车体1支撑所述车厢2的支撑面上。
[0029]
在该实施例中,称重装置4分布在车体1上承载车厢2的着力点的位置,通过称重装置4中惠斯登电桥上的弹性体承受载荷的变化获取称重数据,通过通讯接口发送至外部控制中心通信连接,并将获得的称重数据发送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能够监控污泥运输车是否违规卸载污泥;初始设置举升装置的举升报警临界值为100毫米,无需供电通过磁铁控制吸合断开,通过通讯接口发送至控制中心。
[003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称重装置4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称重传感器,如型号为sdm80、nos-p509等,该装置可用于各个厂家生产的载重汽车、翻斗卡车、液体罐车、垃圾回收车及拖拉机、拖车等车辆的静态或动态自动称重和偏载检测。在车辆超载﹑超限和超偏载的情况下屏幕显示,声讯报警,甚至可限制汽车启动。对提高车辆安全驾驶,高等级公路的保护,防止人为私自装卸货物,盗取货物,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
[0031]
具体而言,称重装置4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方案:
[0032]
实施例1
[0033]
所述称重装置4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称重装置4中至少一个位于车体1上对应所述车厢2的底壁的任一边的中点位置处;或两个所述称重装置4中的至少一个位于车体1上对应所述车厢2的底壁的任一端点位置处。
[0034]
在该实施例中,两个称重装置4中的一个位于车体1上对应所述车厢2的底壁的任一边的中点位置处,另一个位于车体1上对应所述车厢2的底壁的任一端点位置处;或者两个称重装置4分别位于车体1上对应所述车厢2的底壁的任一边的中点位置处;或者两个称重装置4分别位于车体1上对应所述车厢2的底壁的任一端点位置处;称重装置4的位置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保证称重装置4测量的重量数据的准确性。
[0035]
实施例2
[0036]
所述称重装置4为三个,且三个所述称重装置4位于所述车体1上对应所述车厢2的底壁的内接三角形的三个端点位置处。
[0037]
在该实施例中,称重装置4的位置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保证称重装置4测量的重量数据的准确性。
[0038]
实施例3
[0039]
所述称重装置4为四个,且所述称重装置4位于所述车体1上对应所述车厢2的底壁的四个端点位置处。
[0040]
在该实施例中,称重装置4的位置采用上述方案,能够保证称重装置4测量的重量数据的准确性。
[0041]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车厢2上设置有gps定位装置5,所述gps定位装置5与外部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gps定位装置5能够显示所述车体1从出发位置到终点位置的导航路线并向所述控制中心发送所述车体1的实时位置。
[0042]
在该实施例中,gps定位装置5默认5秒/次的信号传递频次传递给外部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基于定位装置的规划路线与污泥运输车的实际路线进行校验比对,并将比对结果返回给外部控制中心,本实施例采用的定位装置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定位装置,如bbzd02型北斗rnss交通部部标终端是一款支持北斗/gps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状态数据记录设备,可对车辆运行参数进行实时记录、显示、查询与打印。该设备通过无线数据通讯接口与监控中心进行数据上报及指令下发,为车辆管理提供真实的原始数据,便于监控中心对车辆的集中管控。其工作原理和结构均为常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43]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车厢2内设置有多个污泥成分传感器6,所述污泥成分传感器6与外部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污泥成分传感器6能够检测所述车厢2内的污泥成分,并向所述控制中心发送污泥成分数据。
[0044]
在该实施例中,污泥成分传感器6监测污泥成分,20秒后污泥成分传感器6将结果收集,如有监测失败的传感器并记录该传感器的编号,监测结果同字段数值类内容取整,不同字段类汇总并去重,获取污泥热值、含水率、体积、有害金属种类含量等数据,传给外部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分析污泥成分,与污泥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处理类型、远近距离规划出最佳路线。
[004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污泥成分传感器6为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污泥成分传感器6,如型号为zs-280g的污泥浓度计,产品特点为:全智能、多功能、测量性能高、环境适应性强;多光束rd测量技术,补偿环境光、沾污、元件老化产生的影响;多参数同时显示、浓度值、输出电流、时间、状态等。
[0046]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污泥成分传感器6设置为四个,且所述污泥成分传感器6位于所述车厢2内的四个端点位置处。
[0047]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车厢2包括箱体21以及与所述箱体21相连接的箱门22,所述箱门22通过开闭装置23打开或封闭所述箱体21,所述开闭装置23与外部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控制中心能够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闭装置23打开或封闭所述车厢2。
[0048]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车厢2内设置有刮板24、推动所述刮板24的多个推杆25以及与所述推杆25相连接的电机(未图示),所述刮板24与所述车厢2的内壁相接触,所述电机通过所述推杆25推动所述刮板24清理所述车厢2的内壁上残留的污泥。
[0049]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车厢2的侧壁上形成有用于走线的凹槽26,在所述车厢2的顶壁上开设有污泥入口,并在所述污泥入口处设置入口门阀27,其中,入口门阀27为电磁阀,入口门阀27可与外部控制中心进行通信。
[0050]
在该实施例中,入口门阀27与外部的污泥传送装置的接口相连,将经过初步脱水后的污泥输送到车厢2内,通过称重置监测污泥装载情况,当达到重量或体积上限时将状态传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给入口门阀27发送关闭指令,入口门阀27接受到指令后通过蓝牙传递给传送装置接口,接口关闭并将状态返回给入口门阀27,入口门阀27将关闭结果返回
控制中心,停止污泥输送。
[005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监测状态的污泥运输车的工作原理为:
[0052]
1)入口门阀与外部的污泥传送装置接口相连,将经过初步脱水后的污泥输送到车厢内,通过称重装置监测污泥装载情况,当达到重量或体积上限时将状态传给数据采集端,数据采集端给入口门阀发送关闭指令,入口门阀接受到指令后通过蓝牙传递给传送装置接口,接口关闭并将状态返回给入口门阀,门阀将关闭结果返回控制中心,停止污泥输送。
[0053]
2)控制中心获取入口门阀关闭成功结果后,向污泥成分传感器发送监测指令,20秒后污4个污泥成分传感器将结果收集,如有监测失败记录该传感器的编号,监测结果中同字段数值类内容取整,不同字段类汇总并去重,获取污泥热值、含水率、体积、有害金属种类含量等数据发送至控制中心。
[0054]
3)控制中心分析污泥成分污泥信息,结合污泥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处理类型和远近距离规划出最佳路线。
[0055]
4)车辆行驶出污水处理厂后,控制中心向举升装置和开闭装置发出指令,箱体密闭锁死,举升装置锁死,并将规划路线发送到gps定位装置。
[0056]
5)车辆在运输中,称重装置、举升装置、开闭装置和gps定位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发生车厢异常开合、箱体举升幅度超过临界值、路线偏移立刻告警,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控制中心。
[0057]
6)车辆驶入污泥处置厂后,控制中心向举升装置、开闭装置发出指令,告警设置解除。此时gps定位装置的实际行驶路线返回到控制中心归档。
[0058]
7)车辆行驶至指定区域车厢开始举升进行卸载,卸载完成后回降车厢。称重装置器监测积存污泥重量,将数值返回给外部控制中心,当数值不为零时控制中心向电机发送指令,电机通过推杆控制刮板由内侧向外侧匀速推动,当刮板触碰复位传感器开始匀速收回。
[005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监测状态的污泥运输车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能够从污泥装载至卸载间对污泥数据的监测;并在卸载时通过刮板24将车厢2内残余的污泥清理干净,减少下次污泥运输车的称重和污泥成分分析时的误差;从源头修补了污泥监管不严的漏洞,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实时准确的监管依据,最大化的杜绝了污泥违规倾倒的现象。
[0060]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1]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6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
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