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周边构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8466发布日期:2020-12-29 09:3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周边构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周边构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主要用途是安装雨刮支架、支撑前罩装饰件、雨刮电机和排水。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作为承载体,雨刮支架与其焊接连接,以满足雨刮的安装;同时,前罩装饰件支撑板也与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焊接连接,与其同时达到支撑作用。汽车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自身与风窗前罩和前轮鼓包连接,和车身形成一个整体,以提高其强度和刚度。目前,市场许多车型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结构设计不合理,主要是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很多车型的暖风机压力室板在与身上其他零件连接后,排水结构不合理,导致后期车体漏水现象出现;翻边没有安装卡孔,使前罩装饰件固定不稳,等等。此外,在结构功用方面利用也比较少且空间优化不合理,没能使此结构发挥出最佳性能和功用状态,特别是由于造型不同而导致的cp点过于靠前的情况下,仍可以借用周边下车体零部件的问题亟待解决。(所谓cp点,就是指y0断面前罩的后端的点水平投影到前挡玻璃上的点,简单理解就是,沿着机舱前罩中部最后端的点水平画一条线,这条水平线与前挡风玻璃上的交点就是cp点,参见图1。)此外,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周边下车体零部件的焊接工艺顺序也需要优化。

cn208698894u公开了“一种前风窗下横梁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前风窗下横梁、暖风机压力室板和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暖风机压力室板上设有空调进风口,前风窗下横梁的前边对应空调进风口的正上方的部位设有帽檐;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位于空调进风口的前侧,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的上翻边与前风窗下横梁的帽檐焊接;前风窗下横梁支撑件的下翻边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侧面焊接。其保证了前窗下横梁刚度要求,防止了空调进风口漏水,减少了生锈风险,降低了成本和重量。

cn206812749u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风窗加强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暖风机压力室板、前风窗加强件,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暖风机压力室板与前风窗加强件的前风窗支撑件和暖风机压力室板加强件,暖风机压力室板上设有空调进风口,在暖风机压力室板上对应空调进风口的部位设有防水板,在前风窗加强件的前边对应空调进风口正上方的部位设有挡水部,挡水部包括挡水面、挡水翻边和排水孔。其能够增加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防止从前挡风玻璃切边与前罩装饰件之间的间隙漏进的水进入空调进风口,减小乘员舱进水现象;能够防止水从空调进风口的下端部流进,进一步降低空调进风口进水的风险;排水效果和挡水效果良好。

上述现有技术都是所述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周边构件的连接结构,其能够解决由于造型不同而导致的cp点过于靠前的情况下,仍能够借用周边的零部件的问题;还能够为主机厂的焊接车间省去了一道焊接工序,有效保证白车身总拼焊接时的焊接节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周边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其特征是: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后边下面的焊接位置与前壁板连接,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的前边与机舱边梁总成连接,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的后边上面与前风窗加强组件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风窗加强组件由第一加强件、第二加强件和支撑板连接组成,其断面呈上宽下窄的多边形;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上面与前挡风玻璃的里面对应;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上端与第一加强件的一端连接、下端与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的后边上面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第一加强件的另一端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中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机舱边梁总成上设有积水导出结构和两个底盘悬置安装孔,其中一个底盘悬置安装孔与前壁板在x向的间隙至少为70mm。

进一步,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靠近两个所述底盘悬置安装孔的部位分别设有翻边结构并在翻边结构处开设过孔,该过孔与所述机舱边梁总成上的积水导出结构搭接。

进一步,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为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通过自己身结构优化,有效的避免了新开发前壁板和机舱边梁总成,能够归于前壁板总成;而前壁板总成归于机舱总成,机舱总成又归于下车体总成,所以,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属于下车体总成;不同于一般车型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下车体总成平级的现象;

由于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结构的优化,解决了由于造型不同导致的cp过于靠前,仍能够借用周边下车体零部件的问题,降低了降本。其次,焊接工艺顺序上的优化:一般车型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需与下车体平级,及单独一个总成然后拼接到下车体总成上,或者将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中的部分零件改为总装件在总装车间安装,而本连接结构所提及的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属于下车体总成,无需单独上件,为主机厂焊接车间节省了焊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前罩的后端的点水平投影到前挡玻璃上的点—cp点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在机舱总成上)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视图;

图4是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前壁板的搭接关系的示意图(即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机舱边梁总成的搭接关系的示意图(即图3的b-b剖视图)。

图中:

1—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11—焊接边,12—翻边结构;

2—前壁板;

3—机舱边梁总成,31—积水导出结构,32—底盘悬置安装孔;

6—前风窗加强组件,61—第一加强件,62—第二加强件,63—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周边构件的连接结构,包括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1,其特征是: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1后边下面的焊接位置11与前壁板2连接,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1的前边与机舱边梁总成3连接,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1的后边上面与前风窗加强组件6的下端连接。这种连接结构,能够很好的用在前壁板和机舱边梁总成均不改动、新开发车型的cp点又过于靠前的车型中。

所述前风窗加强组件6由第一加强件61、第二加强件62和支撑板63连接组成,其断面呈上宽下窄的多边形;所述第一加强件61的上面与前挡风玻璃的里面对应;所述第二加强件62的上端与第一加强件61的一端连接、下端与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1的后边上面连接;所述支撑板63的上端与第一加强件61的另一端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二加强件62的中部连接。以给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与前壁板的焊接位置留出足够的焊接空间d。此外,前风窗加强组件采用分体结构,使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归于前壁板总成,就能够节省白车身工位的焊接时间,便于焊接工位更好的规划焊接节拍。

所述机舱边梁总成3上设有积水导出结构31和两个底盘悬置安装孔32,其中一个底盘悬置安装孔32与前壁板2在x向的间隙至少为70mm,以保证足够的空间设置积水导出结构。

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1靠近两个所述底盘悬置安装孔32的部位分别设有翻边结构12并在翻边结构处开设过孔,该过孔与所述机舱边梁总成3上的积水导出结构31搭接。设置翻边结构以避让底盘悬置安装孔,还能够很好的防止积水侵蚀底盘悬置安装孔。

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1为整体结构。其x向的宽度b为339mm,以更好的保证精度。

本连接结构通过自身的结构变化,能够解决由于造型引起的cp点过前的问题,并且为保证暖风机压力室板总成一次性上件,暖风机压力室板与前轮毂包总成(图中未表明)通过焊点z向连接。

以上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的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仅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方案的构思前提下,可以灵活多变,衍生出更多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的简单的替换或推演,都应视为属于由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