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1613发布日期:2020-12-18 13:0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约束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在汽车正面碰撞过程中,乘员的动能被两个部分吸收:一个是汽车前部结构变形来吸收,另一个是当乘员被约束时约束系统吸收。对于儿童乘员来说,其乘坐于儿童安全座椅中,其约束系统吸收的能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当儿童安全座椅相对于汽车移动时儿童安全座椅的背带所吸收的能量,另一部分是当儿童安全座椅相对于汽车移动时儿童安全座椅的固定系统吸收的能量,如安全座椅安全带或isofix安装点吸收的能量以及上拉带吸收的能量。

由于背带所吸收的能量与被约束的儿童的胸部加速度、头部加速度以及颈部弯曲角度呈正相关,因此背带吸收的能量越小,儿童的胸部加速度、头部加速度以及颈部弯曲角度值均可降低从而保护儿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安全座椅,以降低背带吸收的能量进而保护儿童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包括:

座椅本体,包括连接槽,连接槽包括位于槽底一端的限位腔;

上拉带组件,包括上拉带和分别设置于上拉带的两端的卡接件和连接件,卡接件卡接于限位腔内,连接件用于与车辆上的固定点固定连接;和

吸能件,吸能件设置于限位腔内且位于卡接件与限位腔的开口端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能件包括吸能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能块上设置有通孔,上拉带穿过通孔并沿连接槽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能块包括蜂窝铝或吸能泡沫。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能块可替换地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吸能件包括吸能弹簧,吸能弹簧沿限位腔的周向盘绕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槽的截面形状为u形且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直线槽段以及连接两个延伸槽段的弧形槽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直线槽段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件为日型环,上拉带的端部套设于日型环的中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为连接钩。

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上拉带组件和吸能件,座椅本体包括连接槽,连接槽包括位于槽底一端的限位腔,上拉带组件包括上拉带和分别设置于上拉带的两端的卡接件和连接件,卡接件卡接于限位腔内,连接件用于与车辆上的固定点固定连接;和吸能件,吸能件设置于限位腔内且位于卡接件与限位腔的开口端之间。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本体的底部已被固定不动,顶部向前运动,上拉带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卡接件会被上拉带拉动且对吸能件产生推力作用,卡接件对吸能件进行压溃的过程即为吸能过程。在总能量一定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上拉带组件吸收的能量增高进而使得背带吸收的能量降低,达到降低胸部加速度、头部加速度以及颈部弯曲角度值的目的。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拆掉上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拆掉吸能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吸能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中的上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日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拆掉上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所示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中的吸能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1、座椅本体;11、限位腔;12、开口;

2、上拉带组件;

21、上拉带;22、卡接件;23、连接件;

3、吸能块;

4、吸能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

座椅本体1,包括连接槽,连接槽包括位于槽底一端的限位腔11;

上拉带组件2,包括上拉带21和分别设置于上拉带21的两端的卡接件22和连接件23,卡接件22卡接于限位腔11内,连接件23用于与车辆上的固定点固定连接;和

吸能件,吸能件设置于限位腔内且位于卡接件22与限位腔11的开口端之间。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座椅本体的底部已被固定不动,顶部向前运动,上拉带21的一端通过连接件23固定连接,另一端卡接件22会被上拉带21拉动且对吸能件产生推力作用,卡接件22对吸能件进行压溃的过程即为吸能过程。总能量一定,本实施例的上拉带组件吸收的能量增高进而使得背带吸收的能量降低,达到降低胸部加速度、头部加速度以及颈部弯曲角度值的目的。而且在车辆通过颠簸路面或复杂路况时,吸能件的设置对座椅的震动也有缓解作用。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5所示,座椅本体1的靠背部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的截面形状为u形。且连接槽的槽底位于靠背部内,连接槽的槽口12位于靠背部的背面。连接槽的底端设置有限位腔11。

本实施例的连接槽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直线槽段以及连接两个直线槽段的弧形槽段。且直线槽段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如此使得上拉带组件2的卡接件22既能跟随靠背顶部有向前运动的空间,且与水平设置相比,与靠背后侧的固定点连接的连接件23更利于拉动卡接件22移动,进而更好地固定安全座椅的顶部。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上拉带组件2包括上拉带21和分别设置于上拉带21两端的卡接件22和连接件23。其中,卡接件22为日型环,上拉带21的端部套设于日型环的中部。连接件23为连接钩。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吸能件包括吸能块3。具体地,吸能块3为蜂窝铝或吸能泡沫等吸能材料。吸能块3设置于限位腔11的开口端。如图3所示,卡接件22卡接于吸能块3的靠近槽底端的一侧。

本实施例的吸能块3在受到压溃后,用户可根据情况替换该吸能块3。为方便更换,可以在靠背的背面设置更换口。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吸能块3上设置有通孔,上拉带21的卡接件22穿过吸能块3的通孔延伸至连接槽的槽口12处并通过连接件22与车辆上的固定点连接。

如图9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吸能件包括吸能弹簧4,吸能弹簧4沿限位腔11的周向盘绕设置。吸能弹簧4在被卡接件22压缩后还能变形回原长度,因此可以反复利用进而节省成本。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