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装置的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7722发布日期:2021-05-25 12:2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探测装置的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探测装置的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设有探测装置,例如探测装置为车辆的辅助驾驶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但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用于安装探测装置的安装结构的强度不足,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探测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探测装置的安装支架,该探测装置的安装支架具有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所述探测装置的安装支架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探测装置的安装支架,所述探测装置的安装支架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适于与外部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设有加强筋;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所述安装部具有安装位,所述安装位适于安装所述探测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探测装置的安装支架,具有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探测装置的安装支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筋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加强筋由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朝向靠近所述安装部的一端延伸,多个所述加强筋在所述连接部上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加强筋由形成于所述连接部上表面的凹槽或凸台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为5-10毫米,所述加强筋的宽度为15-30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的两侧边沿分别设有加强翻边,所述加强翻边由所述连接部延伸至所述安装部,所述加强翻边的高度为5-10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位包括安装孔和定位孔,所述安装孔为多个且在所述安装部上间隔设置,所述定位孔为多个且在所述安装部上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部包括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设于所述安装部的两侧边沿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安装部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安装部由所述连接部向下弯折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位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且分别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安装部相连,所述过渡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45度,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45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探测装置;前防撞横梁;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安装于所述前防撞横梁,所述探测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探测装置的安装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探测装置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具有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探测装置和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探测装置和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探测装置和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探测装置和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安装支架1、连接部100、连接位101、加强筋110、加强翻边120、安装部200、安装孔210、定位孔220、避让缺口230、过渡部300、探测装置2、前防撞横梁3、吸能盒4、吸能盒安装板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探测装置2的安装支架1。

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探测装置2的安装支架1包括连接部100和安装部200。

连接部100适于与外部连接结构固定连接,连接部100设有加强筋110。安装部200与连接部100相连,安装部200具有安装位,安装位适于安装探测装置2。

举例而言,车辆可以设有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driverassistancesystem,简称adas),车辆的探测装置2可以为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辅助驾驶设备,用于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以便于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辅助驾驶设备作为一个电子控制单元,采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像头、雷达、激光和超声波等,可以探测光、热、压力或其它用于监测汽车状态的变量,通常位于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侧视镜、驾驶杆内或者挡风玻璃上。adas可以进行被动式报警,当车辆检测到潜在危险时,会发出警报提醒驾车者注意异常的车辆或道路情况。当然,最新的adas也可以进行主动式干预。

下面以探测装置2设置在车辆的前防撞横梁3上为例进行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探测装置2的安装支架1,通过设置连接部100,可以利用连接部100与外部连接结构相连,例如实现安装支架1与前防撞横梁3的固定连接,提高安装支架1的设置可靠性。通过设置安装部200,可以将探测装置2牢固地安装在安装位,提高探测装置2的设置可靠性。由此,通过安装支架1可以实现探测装置2与前防撞横梁3的可靠固连,提高探测装置2的设置稳定性和可靠性。

并且,通过在连接部100设置加强筋110,可以增强安装支架1的结构强度和刚性,提高安装支架1的承载能力,使安装支架1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能。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可以提高探测装置2的稳定性,避免探测装置2发生过大的振动而导致稳定性变差,从而可以降低探测装置2内的电子元件发生损坏的风险,便于提高探测装置2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和用户的乘车舒适性。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探测装置2的安装支架1具有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探测装置2的安装支架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探测装置2的安装支架1包括连接部100和安装部200。

具体地,如图3所示,加强筋110包括一个或多个,加强筋110由连接部100的远离安装部200的一端朝向靠近安装部200的一端延伸。更为具体地,加强筋110包括多个时,多个加强筋110在连接部100上间隔设置。这样可以加强连接部100在加强筋110的延伸方向上的结构强度,避免连接部100出现受压薄弱点,提高连接部100的强度和刚性。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连接部100的远离安装部200的一端为自由端,连接部100的靠近安装部200的一端与安装部200相连。

可选地,加强筋110与连接部100一体成型,加强筋110由形成于连接部100上表面的凹槽或凸台构成(上下方向如图2所示)。这样不仅便于安装支架1的加工制造,而且便于提高安装支架1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加强筋110由形成于连接部100上表面的凹槽构成。这样便于连接部100的上表面与外部连接结构相连。

可选地,加强筋110的高度为5-10毫米,加强筋110的宽度为15-30毫米。这样可以使加强筋110具有合适的尺寸范围,以便于加强筋110可以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加强筋110包括多个,每个加强筋110由连接部100的远离安装部200的一端朝向靠近安装部200的一端延伸,多个加强筋110在连接部100上间隔设置。加强筋110与连接部100一体成型,加强筋110由形成于连接部100上表面的凹槽构成。凹槽的槽深为5-10毫米,凹槽的宽度为15-30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部100的两侧边沿分别设有加强翻边120,加强翻边120由连接部100延伸至安装部200,加强翻边120的高度为5-10毫米。这样可以使安装支架1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和刚性,边沿提高安装支架1的抗振性能。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连接部100的两侧边沿”是指连接部100的从远离安装部200的一端至靠近安装部200的一端延伸的边沿。也就是说,加强翻边120从连接部100的远离安装部200的一端一直延伸到连接部100的靠近安装部200的一端,然后继续延伸到安装部200的边沿的至少一部分。“加强翻边120的高度”是指加强翻边120由与连接部100相连的一端向加强翻边120的另一端延伸的尺寸。

可选地,如图3所示,安装位包括安装孔210和定位孔220,安装孔210为多个且在安装部200上间隔设置,定位孔220为多个且在安装部200上间隔设置。这样可以利用定位孔220在安装时对探测装置2进行定位,便于调节探测装置2的安装位置和角度,保证了探测装置2的精准安装。利用配合在安装孔210内的紧固件连接探测装置2和安装部200,从而实现探测装置2的可靠设置,同时便于对探测装置2进行拆卸和维护。

可选地,如图3所示,安装部200包括避让缺口230,避让缺口230设于安装部200的两侧边沿中的至少一个。这样可以利用避让缺口230对探测装置2的线束进行避让,便于探测装置2的线束进行连接和走线。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安装部200的两侧边沿”是指安装部200的从与连接部100相连的一端至远离连接部100的一端延伸的边沿。

具体而言,避让缺口230的形状和尺寸与探测装置2的线束相适配。

具体地,连接部100与安装部200一体成型,连接部100沿水平方向延伸,安装部200沿竖直方向延伸,安装部200由连接部100向下弯折而成。这样便于安装支架1的加工制造,提高安装支架1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便于安装支架1与车辆的前防撞横梁3连接,便于探测装置2的安装设置。

更为具体地,连接部100与安装部200由整块的金属板加工而成。

可选地,连接部100的上表面与前防撞横梁3的下表面焊接相连,探测装置2设置在安装部200的前表面。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安装支架1还包括过渡部300,过渡部300位于连接部100与安装部200之间且分别与连接部100和安装部200相连,过渡部300与连接部100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45度,过渡部300与安装部200之间的锐角夹角为30-45度。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安装支架1整体的刚度和强度性能,大大提升安装支架1的抗弯抗扭性能,降低安装支架1的疲劳耐久风险。

更为具体地,连接部100、安装部200和过渡部300一体成型,安装支架1由整块的金属板加工而成。连接部100沿水平方向延伸,安装部200沿竖直方向延伸,过渡部300由连接部100朝向安装部200弯折,安装部200由过渡部300向下弯折。

可选地,如图3所示,连接部100具有连接位101,连接部100适于通过连接位101与外部连接结构焊接相连。连接位101包括多个,多个连接位101等间隔设置在连接部100的上表面。这样便于提高连接部100与外部连接结构的连接强度和可靠性。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探测装置2、前防撞横梁3和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1安装于前防撞横梁3,探测装置2安装于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探测装置2的安装支架1。

具体地,如图1所示,安装支架1与探测装置2采用三个m6螺栓连接,安装支架1与前防撞横梁3通过焊点连接。前防撞横梁3与吸能盒4及吸能盒安装板5之间采用焊缝连接。吸能盒安装板5与车身采用螺栓连接。安装支架1的设计结构紧凑,轻量化效果显著,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材料的使用,同时使得安装支架1的利用率最大化。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上表面设置有两条较大的加强筋110。加强筋110高度为5-10毫米,宽度为15-30毫米,加强筋110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结构尺寸和安装位置的不同适当调整。加强筋110的设置有利于整体结构强度的提升,提升结构整体的抗弯抗扭性能。安装支架1与车身之间采用焊点连接,保证了连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比较恶劣的路况情况下,安装支架1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安装支架1两侧均设置了加强翻边120,加强翻边120由连接部100延伸到安装部200,加强翻边120的高度为5-10毫米。加强翻边120的设置提升了安装支架1整体的刚度和强度性能,提升结构整体的抗弯抗扭性能。

安装支架1与探测装置2采用螺栓连接,在安装和拆卸探测装置2时,不用完全拆卸安装支架1,仅仅需要松动此处安装的螺栓,就可以轻松更换探测装置2。采用螺栓连接,不仅方便探测装置2的安装和拆卸,而且能够保证连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三个螺栓在整个安装平面呈“品”字型布局,此种安装固定布局方式,能够同时保证安装稳定性和承载均匀。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支架1上表面设置有两条较大的加强筋110。加强筋110高度为5-10毫米,宽度为15-30毫米,加强筋110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结构尺寸和安装位置的不同适当调整,加强筋110的高度已经达到冲压工艺的极限,加强筋110延伸到安装支架1的竖面,大大提升了结构的整体强度和抗弯抗扭性能。加强筋110设置经过冲压工艺评估可行性高,加强筋110的设置有利于整体结构强度的提升,提升结构整体的抗弯抗扭性能。

如图6所示,在连接部100和安装部200之间设置过渡部300,过渡部300形成为弯折结构。弯折结构与连接部100的上表面和安装部200的前表面的角度在30-45°之间。具体弯折角度可根据实际安装空间和结构的尺寸进行适当的调整。过渡部300与连接部100和安装部200的连接处均设置了倒圆角,较大半径的倒圆角的设置大大降低了结构的强度风险。弯折结构大大提升了结构整体的刚度和强度性能,大大提升了结构的抗弯抗扭性能,降低了安装结构疲劳耐久风险。

安装支架1与车身之间采用焊点连接,保证了连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在比较恶劣的路况情况下,安装支架1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结构稳定性。汽车驾驶辅助系统安装支架1两侧均设置了加强翻边120,加强翻边120由连接部100延伸到安装部200。加强翻边120的高度为5-10毫米,宽度为15-30毫米,加强筋110的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结构尺寸和安装位置的不同适当调整。此加强翻边120的设置大大提升了安装支架1整体的刚度和强度性能,提升结构整体的抗弯抗扭性能。安装支架1与探测装置2采用螺栓连接,在安装和拆卸探测装置2时,不用完全拆卸安装支架1,仅仅需要松动此处安装螺栓,就可以轻松更换探测装置2。采用螺栓连接,不仅方便探测装置2的安装和拆卸,而且能够保证连接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支架1,设置有两个定位孔220,便于调节探测装置2的安装位置和角度,保证了探测装置2的精准安装。基于轻量化设计思路,最大化的减少材料使用。同时,通过设置加强筋110和加强翻边120,增强了安装支架1的结构强度。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结构的性能,满足了自动驾驶技术苛刻的结构强度性能要求。安装支架1的结构紧凑,装配方便,结构强度高,空间利用率高,轻量化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探测装置2的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1具有制造加工简单、结构强度高、稳定性好、通用性强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安装支架1的结构紧凑,装配方便,结构强度高,空间利用率高,轻量化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