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0002]
电动汽车具有环保、节能、轻便、安全等优点,同时电动汽车解决了能源的危机和环境的污染,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以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原则;电动汽车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低碳性、节源性、安全性的电动汽车越来越被广大用户认可。
[0003]
现有的充电桩大多缺少对充电桩内部的充电装置进行散热的功能,从而造成充电装置使用寿命降低的缺点,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充电桩大多缺少对充电桩内部的充电装置进行散热的功能,从而造成充电装置使用寿命降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内侧顶部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扇叶,充电桩壳体的外侧转动安装有不完全蜗杆与蜗轮,不完全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蜗轮的前侧固定安装有齿轮,齿轮的外侧啮合有齿条的一侧,齿条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擦拭棉的一侧,齿条的后侧滑动安装在充电桩壳体的外侧,擦拭棉的另一侧与充电桩壳体的外侧活动连接,不完全蜗杆的顶端与转轴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皮带。
[0007]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充电桩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散热孔,通过设置的多个散热孔,使得充电桩壳体内部的热量能够排出充电桩壳体的外部,从而保护了充电装置。
[0008]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玻璃,玻璃的外侧与擦拭棉另一侧活动连接,擦拭棉的设置使得玻璃的外表面能够干净明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清除的查看充电装置的充电情况。
[0009]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转轴的另一端延伸至充电桩壳体的外侧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的设置使得扇叶转动,从而完成对充电装置的散热。
[0010]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的底部,四个支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充电装置,支撑柱的设置给充电装置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
[0011]
优选的,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外侧顶部开设有通孔,皮带的外侧与通孔的内侧活动
连接,通孔的设置使得皮带能够正常的运作。
[001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通过设置的扇叶,当启动电机的时候,扇叶会发生转动,使得充电装置在充电的时候可以进行散热,保护了整个装置,提高装置的使用年限;
[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不完全蜗杆,不完全蜗杆转动的时候从而带动蜗轮转动,从而使得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得到竖直方向的运动,从而带动擦拭棉得到同样的运动,从而使得玻璃的表面得到擦拭的处理,使得工作人员更加清晰的观察充电装置的充电情况。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1、底座;2、充电桩壳体;3、散热孔;4、玻璃;5、充电装置;6、电机;7、转轴;8、不完全蜗杆;9、皮带轮;10、皮带;11、扇叶;12、蜗轮;13、齿轮;14、齿条;15、擦拭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
参照图1-3,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2,充电桩壳体2的内侧顶部转动安装有转轴7,转轴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扇叶11,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转动安装有不完全蜗杆8与蜗轮12,不完全蜗杆8与蜗轮12相互啮合,蜗轮1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齿轮13,齿轮13的外侧啮合有齿条14的一侧,齿条14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擦拭棉15的一侧,齿条14的后侧滑动安装在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擦拭棉15的另一侧与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活动连接,不完全蜗杆8的顶端与转轴7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9,两个皮带轮9上传动连接有同一皮带10。
[0020]
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壳体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充电桩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散热孔3,通过设置的多个散热孔3,使得充电桩壳体2内部的热量能够排出充电桩壳体2的外部,从而保护了充电装置5。
[0021]
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壳体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玻璃4,玻璃4的外侧与擦拭棉15另一侧活动连接,擦拭棉15的设置使得玻璃4的外表面能够干净明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清除的查看充电装置5的充电情况。
[0022]
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壳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6,转轴7的另一端延伸至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并与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6的设置使得扇叶11转动,从而完成对充电装置5的散热。
[0023]
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壳体2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的底部,四个支
撑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充电装置5,支撑柱的设置给充电装置5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
[0024]
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壳体2的外侧顶部开设有通孔,皮带10的外侧与通孔的内侧活动连接,通孔的设置使得皮带10能够正常的运作。
[0025]
该充电桩的工作原理如下:充电装置5在进行充电的时候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充电桩壳体2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通过设置的扇叶11可以有效的对充电桩壳体2的内部环境进行降温处理,首先启动电机6,电机6带动与之直接连接的转轴7转动,从而使得扇叶11开始转动,从而进行散热处理,其次通过设置的皮带轮9使得不完全蜗杆8随着转轴7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蜗轮12转动,蜗轮12的转动带动齿轮13的转动,从而使得齿条14得到向上或者向下的运动,使得擦拭棉15同样的运动,当擦拭棉15向上运动的时候,擦拭棉15与玻璃4的顶部接触完成擦拭的时候,控制电机6开始反向转动,从而使得不完全蜗杆8与蜗轮12同样进行相反的转动,从而使得齿条14与擦拭棉15得到向下的运动,擦拭棉15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对玻璃4表面的擦拭处理,使得工作人员更加清晰的观察充电装置5的充电情况,使得装置灵活性增大,实现装置的多样性,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