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刚度的电动汽车独立悬架互联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0825发布日期:2021-05-07 19:4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刚度的电动汽车独立悬架互联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由轮毂电机驱动的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刚度的电动汽车独立悬架互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为解决传统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每侧车轮受到地面的冲击载荷不均匀而引起的车身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差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四轮独立空气弹簧悬架。虽然该结构能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每侧车轮受到的冲击载荷不会影响其余三侧悬架的振动,但这种结构只能在地面冲击载荷不大能实现车辆的稳定性控制,当冲击过大,一样会引起车身振动,使得每侧车轮受载不等,从而影响车身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这一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变刚度的电动汽车独立悬架互联控制装置,某一侧车轮受到的地面冲击载荷可使该侧空气弹簧卸压而降低高度,使其余三侧空气弹簧升压而抬高悬架高度,从而维持车身平衡,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可变刚度的电动汽车独立悬架互联控制装置,包括车架、4组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和4个独立空气悬架。所述车架包括6根1a杆、10根1b杆、10根1c杆、4根1d杆、4根1e杆、5根1f杆等6种不同长短的车架杆;所述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包括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底板、储气罐、储气罐气孔、导管、气孔接头、卸压阀、单向阀、导管支架底板、4个导管支架;所述独立空气悬架包括车轮、悬架连接件、下摆臂、上摆臂、空气弹簧;所述4组互联气压控制回路通过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底板与车架相连,4个独立空气悬架通过空气弹簧气压缸气孔与互联气压控制回路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车架分上、中、下三层布置,每层各两根a杆件;上层通过左右两根a杆通过前后各2根d杆焊接固定,中层两根a杆通过前后各2根e杆焊接固定,下层两根a杆通过前后各2根f杆焊接固定;上中两层通过左右各5根b杆焊接固定,中下两层通过左右各5根c杆焊接固定;各层左右两个a杆水平在同一平面内,竖直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从车架的前后方向看,车架呈现2个倒立且重叠的梯形,上梯形下底边与下梯形上底边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4组互联气压控制回路结构相同,前后、左右对称布置在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底板上;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底板通过焊接与车架a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互联气压控制回路中储气罐和导管支架底板通过螺栓与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底板相连;储气罐通过储气罐气孔与导管a相连,导管a通过气孔接头a分别与连接卸压阀的导管c和连接单向阀的导管b连接;卸压阀连接导管e和单向阀连接导管d与气孔接头b相连;气孔接头b再连接导管f并通过气压缸气孔与空气弹簧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独立空气悬架中空气弹簧通过气压缸气孔与互联气压控制回路中的导管相连,空气弹簧的上端与上层车架a的c段相连,下端与下摆臂相连;下摆臂一端与下层车架a的a段相连,另一端与悬架连接件相连;上摆臂一段与中层车架a的b段相连,另一端与悬架连接件相连;悬架连接件连接上摆臂、下摆臂和车轮。4个独立空气悬架结构相同,在车架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刚度独立悬架互联装置可以自动协调控制调节每侧独立悬架刚度的大小,从而调节相应的悬架高度,维持车身的平衡。

(2)本实用新型采用空气弹簧和气压回路,有利于减低由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簧载质量,从而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车架;2-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底板;3-储气罐;4-储气罐气孔;5-导管;6-气孔接头;7-卸压阀;8-单向阀;9-导管支架底板;10-导管支架;11-车轮;12-悬架连接件;13-下摆臂;14-气压缸气孔;15-空气弹簧;16-上摆臂;a-下摆臂连接端;b-上摆臂连接端;c-空气弹簧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装置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变刚度独立悬架互联装置包括车架、4组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和4个独立空气悬架组成。4组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和4个独立空气悬架与车架前后、左右分别对称相连。

所述车架如图2所示,分别由6根1a杆、10根1b杆、10根1c杆、4根1d杆、4根1e杆、5根1f杆等6种不同长短的车架杆焊接组成;6根1a车架杆分上、中、下三层布置,每层各两根1a杆件;上层通过左右两根1a杆通过前后各2根1d杆焊接固定,中层两根1a杆通过前后各2根1e杆焊接固定,下层两根1a杆通过前后各2根1f杆焊接固定;上中两层通过左右各5根1b杆焊接固定,中下两层通过左右各5根1c杆焊接固定;各层左右两个1a杆水平在同一平面内,竖直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从车架的前后方向看,车架呈现2个倒立且重叠的梯形,上梯形下底边与下梯形上底边重合。

所述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包括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底板2、储气罐3、储气罐气孔4、导管5、气孔接头6、卸压阀7、单向阀8、导管支架底板9、4个导管支架10。如图1所示,储气罐3和导管支架底板9通过螺栓与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底板2相连;储气罐3通过储气罐气孔4与导管5a相连,导管5a通过气孔接头6a分别与连接卸压阀7的导管5c和连接单向阀8的导管5b连接;卸压阀7连接导管5e和单向阀8连接导管5d与气孔接头6b相连;气孔接头6b再连接导管5f并通过气压缸气孔14与空气弹簧相连。4个互联气压控制回路结构相同,前后、左右对称布置在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底板2上;互联气压控制回路底板2通过焊接与车架1a相连。

所述独立空气悬架包括车轮11、悬架连接件12、下摆臂13、上摆臂16、空气弹簧15。如图3和图1所示,空气弹簧15通过气压缸气孔14与互联气压控制回路中的导管5f相连,空气弹簧15的上端与上层车架1a的c段相连,下端与下摆臂13相连;下摆臂13一段与下层车架1a的a段相连,另一端与悬架连接件12相连;上摆臂16一段与中层车架1a的b段相连,另一端与悬架连接件13相连;悬架连接件12上端与上摆臂16的底端铰接相连,下端与下摆臂13的底端铰接相连,中间开有通孔与车轮11的轮毂通过螺纹相连。4个独立空气悬架结构相同,在车架1呈前后、左右对称分布。

一种可变刚度的电动汽车独立悬架互联控制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当某侧车轮11受到地面冲击载荷而抬高时,卸压阀7气压达到预定阈值而打开使气体由空气弹簧15经过气压缸气孔14、导管5f、气孔接头6b、导管5e、卸压阀7、导管5c、气孔接头6a、导管5a、储气罐气孔4流入储气罐3,储气罐3内气压升高,从而打开其余三路气压回路的单向阀8,气体便从储气罐3经过其余三路气压回路的储气罐气孔4、导管5a、气孔接头6a、导管5c、卸压阀7、导管5e、气孔接头6b、导管5f、气压缸气孔14从而流入其余3个独立空气悬架的空气弹簧15,使受载荷冲击侧空气悬架降低其余三侧空气悬架抬高而维持车身平衡。

所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