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负压新风系统的检疫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7000发布日期:2021-04-30 09:2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负压新风系统的检疫方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负压新风系统的检疫方舱。



背景技术:

目前海关在各出入境口岸采取严格的“三查、三排、一转运”措施,排查工作大多安排在流动工作站进行。流动工作站采用帐篷搭建,防风、防雨及保温性能差,且不易杀菌消毒和重复使用。为此,需要一种可移动检疫方舱为口岸检疫业务提供适合的户外工作场所,由于检疫方舱内部空间有限、布局紧凑,为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稀释空气中的病毒浓度,为室内人员提供保护,现急需设计制作一种具有负压新风系统的检疫方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方舱内空气病毒和细菌含量,为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清洁空气,可移动的具有负压新风系统的检疫方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负压新风系统的检疫方舱,其设有挂车底盘和厢式车身,厢式车身设有设备间及两个以上功能室,厢式车身内设有排风系统和新风系统,排风系统设有排风集气口、排风输风管和排风风机,排风输风管一端与排风集气口连接,排风输风管另一端与排风风机入口连接,排风风机出口与厢式车身外部连通;新风系统设有新风出风口、新风输风管和新风风机,新风输风管一端与新风出风口连接,新风输风管另一端与新风风机出口连接,新风风机入口与厢式车身外部连通;排风风机与新风风机布置在设备间,排风集气口和新风出风口与功能室连通。

优选地,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分别装设有过滤装置和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优选地,排风风机出口通过排风出风口与检疫方舱外部连通;新风风机入口通过新风进风口与厢式车身外部连通。

优选地,新风出风口高于排风集气口,排风集气口位于厢式车身底部。

优选地,排风输风管和新风输风管为消音管,消音管内侧管壁装设有消音绵。

优选地,新风出风口装设有格栅,格栅上装设有拨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可移动检疫方舱各个检疫相关工作室内都设有排风及新风通道,通过负压新风系统,方舱内空气每60秒能够完成一次更换;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风机具有过滤和负离子消毒灭菌功能,使吸入和排出方舱的气体清洁;

3、本实用新型在方舱内各区域的新风出风口设有拨板,使方舱内各区域的负压梯度可调节;

4、本实用新型排风集气口靠近方舱纵向中心线、新风出风口远离方舱纵向中心线,空气由上向下、由外向内流动,换风效率高、覆盖全面,在第一工作室和第二工作室内形成的气体流动方向能够优先为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清洁空气;

5、本实用新型排风输风管管路靠近方舱纵向中心线集中固设在地板下方,新风输风管管路靠近墙壁固设在厢顶上方两侧,布置紧凑合理,避免了在狭小舱内对工作和活动区域的占用,最大程度保证有效使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系统管路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风系统管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系统管路布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系统管路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新风出风口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第一工作室;2.第二工作室;3.采样室;4.消毒室;5.更衣室;6.设备间;13.查验工位;14.排查工位;a11.排风风机;a12.排风出风口;a13.排风输风管;a14.排风集气口;a141.第一工作室查验工位排风集气口;a142.第二工作室查验工位排风集气口;a143.第一工作室排查工位排风集气口;a144.第二工作室排查工位排风集气口a145.采样室排风集气口;a146.消毒室排风集气口;a147.更衣室排风集气口;a21.新风风机;a22.新风进风口;a23.新风输风管;a24.新风出风口;a241.第一工作室查验工位新风出风口;a242.第二工作室查验工位新风出风口;a243.第一工作室排查工位新风出风口;a244.第二工作室排查工位新风出风口;a245.采样室新风出风口;a246.消毒室新风出风口;a247.更衣室新风出风口;a2411.新风出风口格栅;a2412.新风出风口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具有负压新风系统的可移动式检疫方舱,检疫方舱由中置轴挂车底盘和厢式车身组成,为疫情防控中检疫关员执行查验健康申报、体温筛查、流行病学排查、样本采集等业务流程提供安全可靠的、可移动的工作场所。厢体内部以墙板间隔出6个独立空间,包括:第一工作室1、第二工作室2、采样室3、消毒室4、更衣室5、设备间6。在车厢后部右侧设置第一工作室1,左侧对称设置第二工作室2。第一工作室1前侧设置消毒室4,第二工作室2前侧设置采样室3;消毒室4前侧设置更衣室5,采样室3前侧为设备间6。本实用新型在方舱内设有一套排风系统和一套新风系统,排风系统与新风系统相互独立。如图2-3所示,排风系统设有排风风机a11、排风出风口a12、排风输风管a13和排风集气口a14,排风风机a11安装在设备间6内,排风风机a11包含高效过滤装置和负氧离子产生装置,能够过滤和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使空气清洁;排风出风口a12固设在地板下;排风出风口a12一侧与室外环境相通,另一侧与排风风机a11出口相通,在地板上固设排风集气口a14,排风集气口a14向下与固设在地板下方的排风输风管a13相通。排风输风管a13末端与排风风机a11进风口连接。

如图4-5所示,新风系统设有新风风机a21、新风进风口a22、新风输风管a23和新风出风口a24,新风风机a21安装在设备间6内,新风风机包含高效过滤装置和负氧离子产生装置,能够过滤和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使空气清洁。

新风进风口a22固设在设备间前墙上方,新风进风口a22一侧与室外环境相通,另一侧与新风风机a21入口相通。新风输风管a23沿更衣室5后侧墙顶部左右方向架设,然后穿过墙体沿厢体左右侧墙顶部向后架设至第一工作室1和第二工作室2的查验工位13。

排风输风管a13、新风输风管a23由消音管和三通、弯头连接组装。第一工作室查验工位排风集气口a141、第二工作室查验工位排风集气口a142、第一工作室排查工位排风集气口a143、第二工作室排查工位排风集气口a144固设在查验工位13、排查工位14工作桌或座椅下方的地板上,且靠近方舱纵向中心线。第一工作室查验工位新风出风口a241、第二工作室查验工位新风出风口a242、第一工作室排查工位新风出风口243、第二工作室排查工位新风出风口244通过三通或弯头固设在新风输风管a23下侧,出风口靠近方舱左右侧墙顶部且远离方舱纵向中心线。

排风风机a11运转时,将室内空气从方舱底部抽出排到车外,在舱内产生负压;新风风机a21能够快速将室外空气吸入从方舱顶部向下输送。因排风集气口a14靠近方舱纵向中心线、新风出风口a24远离方舱纵向中心线,所以空气由上向下、由外向内流动,换风效率高、覆盖全面;排风集气口a14位于工位下方能够使新风空气更接近工作人员流动,优先为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清洁空气。

排风输风管a13靠近方舱纵向中心线集中固设在地板下方,新风输风管a23靠近墙壁固设在厢顶上方,避免了对工作和活动区域的占用;排风输风管a13和新风输风管a23采用三通、弯头与消音管连接,排布简洁合理、占用空间小。

如图6所示,新风出风口a24采用可调节通风量的设置,在新风出风口a24处设置新风出风口格栅a2411,新风出风口格栅a2411上装设有新风出风口拨板a2412。通过调整新风出风口拨板a2412开口大小能够调节工作室、采样室、消毒室、更衣室的进风流量从而使各区域产生适宜的负压梯度,达到污染区换气效率更高、半污染区换气效适中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限定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