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靠背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7392发布日期:2021-05-25 12:2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座椅靠背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改善机动车辆座椅总成的外观的设备,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于安装在以其他方式组建的座椅靠背总成上的上罩总成。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中提供的座椅总成被设计成提供支撑平台以容纳处于坐姿的乘员。当此类座椅总成安装在机动车辆中时,还期望座椅总成在制造和组装中表现出质量和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技术的这些技术问题通过以下实用新型来解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座椅靠背总成包括座椅靠背支撑框架、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可操作地联接的座椅靠背装饰总成,以及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可操作地联接的座椅靠背后面板。上罩总成与座椅靠背总成的上部可操作地联接,其中上罩总成包括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的上部与座椅靠背后面板的上部之间纵向延伸的罩板(bezel),罩板具有向下抵靠座椅靠背装饰总成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的前外边缘以及向下抵靠座椅靠背后面板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的后外边缘。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个或其组合:

罩板限定故意的过盈以隐藏座椅靠背总成的上部上的座椅靠背装饰总成与座椅靠背后面板之间的过渡线。

过渡线包括座椅靠背装饰总成与座椅靠背后面板之间的间隙。

座椅靠背装饰总成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的上边缘上的唇缘,其中唇缘被接收在罩板的前外边缘下面和后面。

上罩总成包括头枕支架(armature),并且头枕支架和罩板由聚合物材料一体地制成。

上罩总成包括被接收在头枕支架内的头枕。

座椅靠背装饰总成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的上边缘上的一对唇缘,并且上罩总成还包括一对罩板,其中该对唇缘中的每个唇缘和该对罩板中的每个罩板设置在头枕的相对侧上并且该对唇缘中的每个唇缘被接收在该对罩板中的一个的前外边缘下面和后面。

头枕还包括一对竖直悬垂的柱,并且上罩总成经由头枕的该对竖直悬垂的柱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的上部可操作地联接。

座椅靠背总成的座椅靠背支撑框架还包括一对头枕引导件,该对头枕引导件接收上罩总成的头枕的该对竖直悬垂的柱。

座椅靠背装饰总成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支撑框架的前部上的座椅靠背泡沫垫和设置在座椅靠背泡沫垫上方的装饰罩。

座椅靠背装饰总成的上部基本上是有弹性的,并且上罩总成的罩板在被组装时移位到座椅靠背装饰总成中,以隐藏座椅靠背装饰总成与座椅靠背后面板之间的上过渡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座椅靠背总成包括座椅靠背支撑框架、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的前部可操作地联接的座椅靠背装饰总成,以及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的后部可操作地联接的座椅靠背后面板。上罩总成与座椅靠背总成的上部可操作地联接,其中上罩总成包括被接收在头枕支架内的头枕和结合到上罩总成中的罩板,罩板设置在座椅装饰总成的上部与座椅靠背后面板的上部之间并在它们之间纵向延伸,并且罩板具有向下抵靠座椅靠背装饰总成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的前外边缘以及向下抵靠座椅靠背后面板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的后外边缘。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个或其组合:

上罩总成包括前蛤壳式壳体、后蛤壳式壳体和基本上u形的框架构件,所述基本上u形的框架构件具有一对竖直悬垂的柱,该对竖直悬垂的柱被接收在前蛤壳式壳体和后蛤壳式壳体内并固定在前蛤壳式壳体与后蛤壳式壳体之间,其中头枕与基本上u形的框架构件可操作地联接并由基本上u形的框架构件支撑。

当前蛤壳式壳体和后蛤壳式壳体被组装时,头枕支架和罩板各自一体地结合到前蛤壳式壳体和后蛤壳式壳体中的每一者中并且由前蛤壳式壳体和后蛤壳式壳体中的每一者限定。

上罩总成包括一对罩板,该对罩板限定一对翼部,该对翼部中的每个翼部从座椅靠背总成基本上横向向外延伸并且具有可隐藏的紧固件开口,该对翼部中的每个翼部通过可隐藏的紧固件开口附接到座椅靠背总成。

座椅靠背总成的座椅靠背支撑框架还包括一对头枕引导件,该对头枕引导件接收上罩总成的一对竖直悬垂的柱,并且座椅靠背装饰总成还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的上边缘上的一对唇缘,其中该对唇缘中的每个唇缘设置在该对竖直悬垂的柱的相对侧上,并且该对唇缘中的每个唇缘被接收在该对罩板中的一个的前外边缘下面和后面。

上罩总成的头枕支架和该对罩板还限定了一对把手,该对把手设置在头枕的附近并设置在头枕的相对侧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之后将理解并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目的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安装在机动车辆中的汽车座椅总成的前侧透视图;

图2是图1的汽车座椅总成的座椅靠背总成的上部的前侧透视图;

图3是图1的汽车座椅总成的座椅靠背总成的上罩总成的前侧透视分解图;

图4是图1的汽车座椅总成的座椅靠背总成的上部的侧视图;

图5是图1的汽车座椅总成的座椅靠背总成的上部的后视图;

图6是图1的汽车座椅总成的座椅靠背总成的上部的后侧透视图;

图7是图1的汽车座椅总成的座椅靠背总成的上罩总成和上部在组装之前的后侧透视图;

图8是图1的汽车座椅总成的座椅靠背总成的上罩总成和上部在组装之前的前视图;

图9是图1的汽车座椅总成的座椅靠背总成的上罩总成和上部的沿着图5中的线ix-ix截取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10是图1的汽车座椅总成的座椅靠背总成的上罩总成和上部的沿着图5中的线x-x截取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下”、“右”、“左”、“后”、“前”、“竖直”、“水平”、“内部”、“外部”及其派生词应与图1中取向那样来与实用新型联系起来。然而,应当理解,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否则本实用新型可采取各种替代的取向。还应当理解,在附图中示出以及在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装置和过程仅仅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创造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权利要求明确另外规定,否则不应当将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视为具有限制性。

参考图1,附图标记10总体表示用于机动车辆8的车厢6中的车辆座椅总成。机动车辆座椅总成10包括可枢转地联接到升高的座椅靠背总成14的下部座椅结构12。如图1所示,机动车辆座椅总成10可被构造为在各种机动车辆8中用于各种座椅位置,诸如机动车辆8的前排驾驶员座椅、前排乘客座椅或后排座椅,它们全部可包括前述下部座椅结构12和升高的座椅靠背总成14。头枕16也安装到升高的座椅靠背总成14的顶部,如以下进一步详细讨论的。

机动车辆座椅总成10可被构造成安装在支撑表面上,诸如在机动车辆8的底板18上。座椅轨道总成20可联接到下部座椅结构12,以便于如已知的那样前后定位机动车辆座椅总成10。机动车辆座椅总成10通常被设计用于使机动车辆乘员舒适。

如图2至图6和图9至图10所示,座椅靠背总成14通常包括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可操作地联接的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以及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可操作地联接的座椅靠背后面板26。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可由金属(诸如钢或铝合金)制成,或者其可由刚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也可形成为各种形状和构型,以便支撑如本文所述的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和座椅靠背后面板26。

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的前部30上的座椅靠背泡沫垫28和设置在座椅靠背泡沫垫28上方的装饰罩32,如图9至图10所示。如此组装的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限定暴露的前表面34。优选地,装饰罩32的暴露的前表面34包括局部柔性/拉伸装饰材料,诸如皮革、乙烯树脂或布,所述材料与座椅靠背泡沫垫28一起形成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的基本上有弹性的暴露前表面34。

座椅靠背后面板26也可由刚性聚合物复合材料制成,并且其也可形成为各种形状和构型。例如,座椅靠背后面板26可通过模压成型形成,并且可包括用单向带、织造织物、随机取向的纤维垫或短切原丝模压成型的复合热塑性塑料。

与本公开相反,现有的座椅靠背总成14可能已经采用了包围式座椅罩设计。这种设计方法要求在组装了座椅靠背泡沫和座椅靠背支撑框架之后,将包括前表面、后表面和侧表面的包围式装饰罩在座椅靠背泡沫垫和座椅靠背支撑框架的前部和后部顶上向下滑动以及沿所述两者向下滑动。由于装饰罩必须非常紧,因此使这种包围式装饰罩在组建的座椅靠背总成14的上部和竖直长度上方向下滑动是费力的,并且可能需要辅助机器来完成操作。

本公开通过使用座椅靠背总成14来避免上述组装过程及其缺点,座椅靠背总成14包括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和座椅靠背后面板26中的每一者依序且可操作地联接到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因此,座椅靠背后面板26成为辅助部件,并且不与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结合。因此,座椅靠背后面板26可与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分开安装和移除,从而使得座椅靠背总成14的组装更加容易。

作为本公开的另一精加工特征,上罩总成36可与座椅靠背总成14的上部38可操作地联接。由于座椅靠背总成14的上部38通常是在潜在客户第一次进入车辆时潜在客户视线中的第一件东西,因此特别期望机动车辆座椅总成10的该部分在美学上令人愉悦并且外观精美。

为此,上罩总成36可包括一体式罩板40,所述一体式罩板40相对于机动车辆8的长度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的上部42与座椅靠背后面板26的上部44之间纵向延伸。可能如图10最佳所示,罩板40具有向下抵靠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的上部42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的前外边缘46以及向下抵靠座椅靠背后面板26的上部44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的后外边缘48。

因此,罩板40限定故意的过盈以隐藏在座椅靠背总成14的上部38上的座椅靠背装饰总成的上部42与座椅靠背后面板26的上部44之间的过渡线t,如图7中所见。这在过渡线t包括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的上部42与座椅靠背后面板26的上部44之间的间隙g的情况下特别有利。即,由于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的上部42基本上是有弹性的,所以上罩总成36的罩板40在被组装时移位到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中,以隐藏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与座椅靠背后面板26之间的过渡线t。

另外,为了提供更加精加工的外观,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还可包括唇缘50,唇缘50设置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的上边缘52上,其中唇缘50被接收在罩板40的前外边缘46下面和后面,如图10所示。替代地或另外,唇缘50、上罩总成36的罩板40、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和座椅靠背后面板26以如下方式设计:上罩总成36向下咬入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中并且经由设计的过盈与座椅靠背后面板26完全接触并重叠,以隐藏相对有弹性的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与相对较硬的座椅靠背后面板26之间的过渡线t,如图10所示。

为了促进其构造,上罩总成36可包括前蛤壳式壳体54、后蛤壳式壳体56和基本上u形的框架构件58,所述基本上u形的框架构件58具有一对竖直悬垂的柱60,该对竖直悬垂的柱60被接收在前蛤壳式壳体54和后蛤壳式壳体56内并经由罩紧固件62固定在前蛤壳式壳体54与后蛤壳式壳体56之间,如图3所示。此外,如图3所示,头枕16可与上罩总成36的基本上u形的框架构件58可操作地联接并由所述基本上u形的框架构件58支撑。座椅靠背总成14的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还可包括一对头枕引导件70,该对头枕引导件70接收上罩总成36的该对竖直悬垂的柱60,上罩总成36可通过该对竖直悬垂的柱60组装到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上并且在座椅靠背总成14的上部38附近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可操作地联接。另外,上罩总成36的上部72可适于限定头枕支架74,头枕16被接收在头枕支架74内。

取决于机动车辆座椅总成10的工作室设计目标,座椅靠背总成14可包括限定一对翼部64的一对罩板40,该对翼部64中的每个翼部从座椅靠背总成14基本上向外横向延伸并且具有可隐藏的紧固件开口66,该对翼部64中的每个翼部经由翼部紧固件68附接到座椅靠背总成14。类似地,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可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的上边缘52的任一侧上的一对唇缘50,其中该对唇缘50中的每个唇缘设置在上罩总成36的该对竖直悬垂的柱60的相对侧上,并且该对唇缘50中的每个唇缘被接收在该对罩板40中的一个的前外边缘46下面和后面。

位于座椅靠背总成14的上部38的中间区域m处并且在头枕16下面的过渡线t(如图9所示)可在不存在罩板40的情况下组装,并且替代地依赖于座椅靠背后面板26的上部44来与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的上部42重叠。中间区域m通常具有相对窄的宽度,通常不易受到干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头枕16和头枕支架74而言隐藏而看不见。

另外,如图1至图2、图4至图8和图9所示,头枕支架74和上罩总成36的该对罩板40的实施例还可限定一对把手76,该对把手76设置在头枕16的附近且在头枕16的相对侧上,座椅靠背总成14可通过把手76被用户抓握并向前或向后移动,特别是在机动车辆座椅总成10放置在双门机动车辆8的前排座椅位置的情况下。图3的实施例不包括把手76。

上罩总成36的前蛤壳式壳体54和后蛤壳式壳体56(包括罩板40和头枕支架74)可由复合聚合物材料(诸如聚苯醚(ppo))制成。因此,当前蛤壳式壳体54和后蛤壳式壳体56被组装时,罩板40和头枕支架74各自一体地结合到前蛤壳式壳体54和后蛤壳式壳体56中并且由前蛤壳式壳体54和后蛤壳式壳体56中的每一者限定。

一旦已组装,上罩总成36就可安装在组建的座椅靠背总成14中。即,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附接在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的前部30上方,并且座椅靠背后面板26附接在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的后部78上方。通过以下动作来安装其内结合有罩板40的上罩总成36:将上罩总成36的该对竖直悬垂的柱60插入该对头枕引导件70中,直到上罩总成36的竖直悬垂的柱60安置在该对头枕引导件70内,并且上罩总成36的罩板40的前外边缘46移位到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中并且被向下推抵于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的唇缘50并且后外边缘48向下抵靠座椅靠背后面板26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以隐藏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与座椅靠背后面板26之间的过渡线t。然后,可将翼部紧固件68安装在翼部64中的每个翼部中以固定上罩总成36。盖塞80可插入可隐藏的紧固件开口66中以隐藏翼部紧固件68,并且从而产生美学上更令人愉悦和精美的外观。

这样描述的座椅靠背总成14通过使用上罩总成36独特地解决了座椅靠背总成14的组装问题,上罩总成36包括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的上部42与座椅靠背后部26的上部44之间纵向延伸的罩板40,罩板40具有向下抵靠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的前外边缘46以及向下抵靠座椅靠背后面板26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的后外边缘48。

上罩总成36可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和座椅靠背后面板26已经安装在座椅靠背支撑框架22上之后安装。上罩总成36可以类似于传统头枕的方式滑入头枕引导件70中,并且可另外用于为座椅靠背总成14的上部38提供美学上更令人愉悦和精美的外观。这样描述的座椅靠背总成14允许机动车辆座椅总成10的独特造型,同时还通过减少组建机动车辆座椅总成10的工作量而使机动车辆座椅总成10的座椅靠背总成14在组装厂的组装更容易,同时消除座椅靠背装饰总成24与座椅靠背后面板26之间的可见接缝和间隙。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构造和其他部件不限于任何具体材料。除非本文另有描述,否则本文所公开的本公开的其他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由多种材料形成。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联接”(以其所有形式:联接、联接的、被联接的等)通常意指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彼此直接或间接地连接。这种连接本质上可以是固定的或者本质上是可移动的。这种连接可以通过两个部件(电气的或机械的)实现,并且任何另外的中间构件彼此或与两个部件一体地形成为单个整体。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这种连接本质上可以是永久性的,或者本质上可以是可移除的或可释放的。

出于本公开的目的,术语“可操作地连接”通常意味着一个部件相对于另一个部件起作用,即使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存在其他部件,并且术语“可操作的”限定部件之间的功能关系。

同样重要的是要注意,如示例性实施例中所示的本公开的元件的构造和布置仅是说明性的。虽然在本公开中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创新的仅若干实施例,但是审查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除非另有描述,在实质上不脱离所叙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情况下,许多修改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参数的值、安装布置、使用材料、颜色、取向等的变化)。例如,示出为一体地形成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零件构成,或者示出为多个零件的元件可以一体地形成,接口的操作可以颠倒或以其他方式变化,结构和/或构件的长度或宽度或连接器或者系统的其他元件可以改变,可以改变元件之间提供的调整位置的性质或数量。应该注意的是,系统的元件和/或总成可以由提供足够强度或耐用性的多种材料中的任何一种以各种颜色、纹理和组合中的任何一种构成。因此,所有此类修改旨在被包括在本创新的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创新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期望的和其他示例性实施例的设计、操作位置和布置方面进行其他替换、修改、改变和省略。

应当理解,任何所描述的过程或所描述的过程内的步骤可以与其他公开的过程或步骤组合以形成本公开范围内的结构。本文公开的示例性结构和过程用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解释为限制性。

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概念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结构和方法进行变化和修改,并且还应当理解,此类概念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覆盖,除非这些权利要求以其语言以其他方式明确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靠背总成,其具有座椅靠背支撑框架、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可操作地联接的座椅靠背装饰总成、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可操作地联接的座椅靠背后面板,以及与座椅靠背总成的上部可操作地联接的上罩总成,其中上罩总成包括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的上部与座椅靠背后面板的上部之间纵向延伸的罩板,罩板具有向下抵靠座椅靠背装饰总成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的前外边缘以及向下抵靠座椅靠背后面板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的后外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罩板限定故意的过盈以隐藏座椅靠背总成的上部上的座椅靠背装饰总成与座椅靠背后面板之间的过渡线。

根据一个实施例,过渡线包括座椅靠背装饰总成与座椅靠背后面板之间的间隙。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靠背装饰总成还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的上边缘上的唇缘,其中唇缘被接收在罩板的前外边缘下面和后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罩总成还包括头枕支架,并且头枕支架和罩板由聚合物材料一体地制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罩总成还包括被接收在头枕支架内的头枕。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靠背装饰总成还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的上边缘上的一对唇缘,并且上罩总成还包括一对罩板,其中该对唇缘中的每个唇缘和该对罩板中的每个罩板设置在头枕的相对侧上并且该对唇缘中的每个唇缘被接收在该对罩板中的一个的前外边缘下面和后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头枕还包括一对竖直悬垂的柱,并且上罩总成经由头枕的该对竖直悬垂的柱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的上部可操作地联接。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靠背总成的座椅靠背支撑框架还包括一对头枕引导件,该对头枕引导件接收上罩总成的头枕的该对竖直悬垂的柱。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靠背装饰总成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支撑框架的前部上的座椅靠背泡沫垫和设置在座椅靠背泡沫垫上方的装饰罩。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靠背装饰总成的上部基本上是有弹性的,并且上罩总成的罩板在被组装时移位到座椅靠背装饰总成中以隐藏座椅靠背装饰总成与座椅靠背后面板之间的上过渡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靠背总成,其具有座椅靠背支撑框架、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的前部可操作地联接的座椅靠背装饰总成、与座椅靠背支撑框架的后部可操作地联接的座椅靠背后面板,以及与座椅靠背总成的上部可操作地联接的上罩总成,其中上罩总成包括被接收在头枕支架内的头枕和结合到上罩总成中的罩板,罩板设置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的上部与座椅靠背后面板的上部之间并且在它们之间纵向延伸,并且罩板具有向下抵靠座椅靠背装饰总成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的前外边缘以及向下抵靠座椅靠背后面板设置并与之呈并置关系的后外边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罩总成还包括前蛤壳式壳体、后蛤壳式壳体和基本上u形的框架构件,所述基本上u形的框架构件具有一对竖直悬垂的柱,该对竖直悬垂的柱被接收在前蛤壳式壳体和后蛤壳式壳体内并固定在前蛤壳式壳体与后蛤壳式壳体之间,其中头枕与基本上u形的框架构件可操作地联接并由基本上u形的框架构件支撑。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前蛤壳式壳体和后蛤壳式壳体被组装时,头枕支架和罩板各自一体地结合到前蛤壳式壳体和后蛤壳式壳体中的每一者中并且由前蛤壳式壳体和后蛤壳式壳体中的每一者限定。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罩总成还包括一对罩板,该对罩板限定一对翼部,该对翼部中的每个翼部从座椅靠背总成基本上横向向外延伸并且具有可隐藏的紧固件开口,该对翼部中的每个翼部通过可隐藏的紧固件开口附接到座椅靠背总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座椅靠背总成的座椅靠背支撑框架还包括一对头枕引导件,该对头枕引导件接收上罩总成的该对竖直悬垂的柱,并且座椅靠背装饰总成还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装饰总成的上边缘上的一对唇缘,其中该对唇缘中的每个唇缘设置在该对竖直悬垂的柱的相对侧上,并且该对唇缘中的每个唇缘被接收在该对罩板中的一个的前外边缘下面和后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罩总成的头枕支架和该对罩板还限定一对把手,该对把手设置在头枕的附近并设置在头枕的相对侧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