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生化防护指控车载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79579发布日期:2021-04-13 21:5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生化防护指控车载方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舱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生化防护指控车载方舱。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的方舱主要是在雷达通讯领域使用,现有方舱的设计、制作技术不具备三防功能。所谓的三防功能是指:依据《gjb1629

93军事后勤装备防核、生物、化学武器通用规范》的标准要求,(i)受染后,经洗消能在非受染地域正常使用;(ii)能为人员或物资通过或撤离受染地域提供所要求的防护;(iii)能为在受染地域进行作业或施展功能提供所要求的防护。
3.现有技术中还有与本实用新型相类似的环境监测车,它采用民用汽车底盘改装,配备环境试验检测仪器,进入工作环境取样,然后在试验室对取样进行分析、数据处理并得出相应结论。由于环境监测车内的空气与大气连通,同样不具备三防功能。因此其不能进入核污染区,不能提供人员和设备进入核污染区所需要的基本防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核生化防护指控车载方舱。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核生化防护指控车载方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的的一侧顶端设置有空调,所述舱体内部一侧设置有滤毒通风装置,所述滤毒通风装置与所述空调的进风口连接,所述舱体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气闸室,所述气闸室内设置有第一泄压阀与第二泄压阀,所述第一泄压阀设置在所述气闸室的一侧,用于连通气闸室与舱体内部,所述第二泄压阀设置在所述气闸室的另一侧,用于连通气闸室与外部环境,所述滤毒通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风机、过滤吸收器、流量测试管段和电动流量调节阀,所述舱体靠近空调一侧的外壁设置有维护舱门,所述维护舱门的前侧设置有h架,所述舱体底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朝维护舱门方向延伸出舱体一定长度,所述h架两侧下端分别设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铰接在加强筋上并且位于舱体靠近下端位置的前侧,所述h架下端外侧设置有避位,所述铰接部中心到h架下端最外侧的距离小于铰接部中心到方舱放置平面的距离。
7.优选的,所述舱体内设置有工作区,所述工作区的顶端设置有室内压力警示仪。
8.优选的,所述舱体的外壁设置有进入门。
9.优选的,所述舱体的外壳采用框架和大板结构组成。
10.优选的,所述大板结构采用防锈铝蒙皮夹铝制型材筋梁架和聚氨酯泡沫芯板。
11.优选的,所述铝制型材筋梁与内蒙皮之间垫隔热桥。
12.优选的,所述舱体外表面涂层做防腐处理。
13.优选的,还包括电控箱和手动蝶阀,所述手动蝶阀与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连接,所述电控箱与所述滤毒通风装置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当发生核生化袭击或事故时,通过电控箱启动滤毒通风装置,高压风机将经过过滤吸收器处理后的清洁空气送入方舱内部,调节电动流量调节阀的开度调整进风量大小,使工作、储存区100的压力保持在300pa以上,同时,调节气闸室200分别位于前、后气密壁上的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泄压阀,使气闸室的超压保持在约150pa以上,压力通过舱室内压力警示仪实时监测,舱室内压力警示仪也有危险和准危险报警的功能。如此,方舱外部、气闸室和工作区形成了一定的压力梯度,阻止了外界污染物进入方舱;在人员进出方舱时,由于压力梯度的存在,也防止了污染物顺势进入工作内,保证了舱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h架铰接部的位置设置为铰接部中心到h架下端最外侧的距离少于铰接部中心到方舱放置面的距离,使h架在打开的过程中,h架下侧的最外端不会触碰方舱的置放平面,即使不用垫高方舱前端,h架下端也不会因为受到方舱置放平面的阻碍而无法打开,使得维护舱门可以机动快速地打开,促进了车载方舱在使用中快速机动的目的,增强方舱的机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毒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舱体的正视图。
21.图中,1、舱体;2、空调;3、气闸室;4、第一泄压阀;5、第二泄压阀;6、高压风机;7、过滤吸收器;8、流量测试管段;9、电动流量调节阀;10、维护舱门;11、h架;12、加强筋;13、铰接部;14、工作区;15、室内压力警示仪;16、滤毒通风装置;17、电控箱;18、手动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3.一种核生化防护指控车载方舱,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的的一侧顶端设置有空调2,所述舱体1内部一侧设置有滤毒通风装置16,所述滤毒通风装置16与所述空调2的进风口连接,所述舱体1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气闸室3,所述气闸室3内设置有第一泄压阀4与第二泄压阀5,所述第一泄压阀4设置在所述气闸室3的一侧,用于连通气闸室3与舱体1内部,所述第二泄压阀5设置在所述气闸室3的另一侧,用于连通气闸室3与外部环境,所述滤毒通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高压风机6、过滤吸收器7、流量测试管段8和电动流量调节阀9,所述舱体1靠近空调2一侧的外壁设置有维护舱门10,所述维护舱门10的前侧设置有h架11,所述舱体1底部设置有加强筋12,所述加强筋12朝维护舱门10方向延伸出舱体1一定长度,所述h架11两侧下端分别设有铰接部13,所述铰接部13铰接在加强筋12上并且位于舱体1靠近下端位置的前侧,所述h架11下端外侧设置有避位,所述铰接部13中心到h架11下端最外侧的距离小于铰接部13中心到方舱放置平面的距离。
24.其中,还包括电控箱17和手动蝶阀18,所述手动蝶阀18与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9连接,所述电控箱17与所述滤毒通风装置16连接。
2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舱体1内设置有工作区14,所述工作区14的顶端设置有室内压力警示仪15。
26.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舱体1的外壁设置有进入门。
27.舱体1采用由框架和大板结构组成,大板结构来分散负载。采用防锈铝蒙皮夹铝制型材筋梁架和聚氨酯泡沫芯板,通过热压粘接制成大板结构,利用外包边型材和角件构成框架。在组舱的过程中均要求涂密封胶,然后用铆钉铆接型材;采用了具有防松装置的螺栓连接作为承载连接,紧固件全部经过三防处理;对进入或穿过舱壁的螺栓、铆钉等在装入前浸涂密封胶,铆钉及紧固螺母排列整齐,不允许有歪头、裂头和松动现象;在铝制型材筋梁等导热性好的金属与内蒙皮之间垫隔热桥,以使舱体1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在不同材料的接触部位采用有效的防接触腐蚀措施,所用夹芯板的泡沫板材不允许有断裂、空洞和边缘缺损现象。通过以上措施使舱体1实现较好的气密性。
28.通过在舱体1的型材中加丝网衬垫,在所有孔口缝隙、舱体1四周处加屏蔽材料以及通过接地棒和截止波导等技术设计加以综合来达到屏蔽性能要求
29.在舱体1外表面涂层做防腐处理,依次是:锌黄环氧底漆一次,面漆一次,防核生化涂料一次。其中防核生化涂料性能如下:浸入20℃~25℃10%naoh水溶液中八小时不起泡、不剥落,允许有轻微变色;能经受芥子气、g类、v类毒剂液滴的浸蚀。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