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链物流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7706发布日期:2021-05-11 14:4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链物流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卉物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链物流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花卉种植培育完成后需要采用冷链物流装置进行运输,当然在食品行业或其他需要进行保冷的领域也会使用到冷链物流装置进行运输,冷链物流运输装置一般为保冷运输车,保冷运输车内通过放置保冷箱实现花卉的放置,利用运输车的车厢内对产品进行运输,使花卉等能运输至全国各地,但是目前的运输车还存在保冷箱不易放置进运输车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链物流运输装置,解决保冷箱在车厢内不易传输,使保冷箱放置进车厢内的过程十分耗时耗力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链物流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车和设置于运输车后侧的车厢,所述车厢内部中空形成保冷腔,所述保冷腔的底部竖向设有若干隔板,隔板将保冷腔的腔底分隔为若干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有若干滑动辊,若干所述的滑动辊沿滑动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滑动辊上滑动连接有保冷箱。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车厢的后侧设有与保冷腔相连通的存取口,所述存取口处铰接有开关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保冷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内部中空并且在上端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呈阶梯形的连接槽,所述箱盖的下侧设有环形凸楞,所述箱盖卡设在开口内,且环形凸楞的外壁与连接槽相互卡接;

所述箱体的外侧转动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内侧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进机箱内并且连接有第一连接扣,所述环形凸楞的内侧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扣相互扣接的第二连接扣。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的外壁在第一把手的下侧竖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锁紧块,所述锁紧块的上侧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与第一把手下侧的形状相适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锁紧块包括相互连接的锁紧部和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滑动设置于滑槽内,所述锁紧部位于滑槽外,所述锁紧槽设置于锁紧部的上侧;

所述滑动部内竖向设有限位通道,所述滑槽内竖向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滑动设置于限位通道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的外壁上竖向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设置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滑槽的两侧,所述锁紧部的两侧均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纹槽相对齐,且通过锁紧螺栓相互固定位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的外壁设有用于便于搬运箱体的第二把手。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保温层。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车厢的内壁上设有第二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运输车对车厢进行运输,车厢内的保冷腔用于容置保冷箱,以使运输车能对保冷箱内放置的花卉进行运输,保冷腔底部设置隔板,隔板将保冷腔腔底分隔为若干滑动槽,滑动槽中设置滑动辊,通过保冷箱在滑动辊上的滑动,以使保冷箱能在车厢内进行滑动运输,进而使保冷箱的放置十分方便快捷,且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冷链物流运输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车厢竖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保冷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箱体上半部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锁紧块的剖视图。

图标:1-箱体,2-箱盖,3-连接槽,4-环形凸楞,5-第一把手,6-转动轴,7-第一连接扣,8-第二连接扣,9-滑槽,10-锁紧块,11-锁紧槽,12-锁紧部,13-滑动部,14-限位通道,15-限位杆,16-螺纹槽,17-连接耳,18-螺纹孔,23-第二把手,100-运输车,101-车厢,102-保冷腔,103-隔板,104-滑动槽,105-滑动辊,200-保冷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图1-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冷链物流运输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冷链物流运输装置具体包括运输车100和设置于运输车100后侧的车厢101,车厢101内部中空形成保冷腔102,保冷腔102的底部竖向设有若干隔板103,隔板103将保冷腔102的腔底分隔为若干滑动槽104,滑动槽104内设有若干滑动辊105,若干的滑动辊105沿滑动槽104的长度方向设置,滑动辊105上滑动连接有保冷箱200。

运输车100对车厢101进行运输,车厢101内的保冷腔102用于容置保冷箱200,以使运输车100能对保冷箱200内放置的花卉进行运输,保冷腔102底部设置隔板103,隔板103将保冷腔102腔底分隔为若干滑动槽104,滑动槽104中设置滑动辊105,通过保冷箱200在滑动辊105上的滑动,以使保冷箱200能在车厢101内进行滑动运输,进而使保冷箱200的放置十分方便快捷,且省时省力。

隔板103可以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车厢101的保冷腔102的腔底,其中隔板103具有一定的宽度,在需要将保冷箱200推进车厢101内部时,作业人员可以站在隔板103上推动保冷箱200。

车厢101的后侧设有与保冷腔102相连通的存取口,存取口处铰接有开关门,存放口用于保冷箱200的放置和取下,开关门用于控制存取口的开合。

其中保冷箱200可以重叠式设置,在存取口处即将保冷箱200进行重叠,然后将重叠放置的保冷箱200推进车厢101的保冷腔102中,进而便于保冷箱200的整体放置。保冷箱200的箱盖上可以设置卡槽,保冷箱200的箱体底部可以设置底座,将底座卡设在卡槽实现相邻两个保冷箱200之间重叠式的稳定连接。

保冷箱200包括箱体1和箱盖2,箱体1内部中空并且在上端形成开口,开口处设有呈阶梯形的连接槽3,箱盖2的下侧设有环形凸楞4,箱盖2卡设在开口内,且环形凸楞4的外壁与连接槽3相互卡接,箱体1的外侧转动设有第一把手5,第一把手5的内侧设有转动轴6,转动轴6穿进机箱内并且连接有第一连接扣7,环形凸楞4的内侧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扣7相互扣接的第二连接扣8。

通过箱盖2盖住箱体1的开口使箱体1内壁形成保冷空腔,所需冷藏的花卉或实物等便可放置于保冷腔中进行冷藏,通过在箱体1的开口处设置阶梯型的连接槽3,并在箱盖2的下侧设置环形凸楞4,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实现箱体1和箱盖2之间的连接,同时通过此方式可以便于箱体1和箱盖2之间进行快速的定位,在初步卡接后通过转动第一把手5,第一把手5的转动将带动转动轴6进行转动,转动轴6的转动便会带动第一连接扣7进行转动,并使第一连接扣7扣接在环形凸楞4内壁上的第二连接扣8中,以通过第一连接扣7和第二连接扣8之间的相互扣接实现箱体1和箱盖2之间进一步的稳固连接,从而避免箱体1和箱盖2之间的连接发生分离,且通过此方式固定箱体1和箱盖2会十分的方便和快捷。

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扣7和第二连接扣8均包括连接柱和呈u型的连接勾,且第一连接扣7和第二连接扣8的连接勾朝向相反,进而使第一连接扣7和第二连接扣8能形成相互的卡接。

箱体1的外壁在第一把手5的下侧竖向设有滑槽9,滑槽9内滑动连接有锁紧块10,锁紧块10的上侧设有锁紧槽11,锁紧槽11与第一把手5下侧的形状相适配。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把手5处于横向状态时第一连接扣7和第二连接扣8未连接,第一把手5处于竖向状态时第一连接扣7和第二连接扣8相互卡接,将第一把手5向下转动便可实现第一连接扣7和第二连接扣8之间的相互卡设,通过锁紧块10在滑槽9内进行竖向滑动,使锁紧块10的锁紧槽11卡设进第一把手5的下侧,进而利用锁紧槽11来对第一把手5进行转动限位,以避免第一连接扣7和第二连接扣8之间的连接发生分离。

锁紧块10包括相互连接的锁紧部12和滑动部13,滑动部13滑动设置于滑槽9内,锁紧部12位于滑槽9外,锁紧槽11设置于锁紧部12的上侧,滑动部13内竖向设有限位通道14,滑槽9内竖向设有限位杆15,限位杆15滑动设置于限位通道14内。

滑动部13用于实现锁紧块10与滑槽9之间的滑动相连,锁紧部12用于实现对第一把手5进行转动限位,其中滑槽9内的限位杆15用于稳固滑动部13的位置,进而避免滑动部13从滑槽9中跌落出去。

箱体1的外壁上竖向设有螺纹槽16,螺纹槽16设置为两个并且分别位于滑槽9的两侧,锁紧部12的两侧均设有连接耳17,连接耳17上均设有螺纹孔18,螺纹孔18与螺纹槽16相对齐,且通过锁紧螺栓相互固定位置。

在锁紧块10竖向滑动后需要对锁紧块10的位置进行固定,由于连接耳17上的螺纹孔18时刻与螺纹孔18相对齐,在调节好锁紧块10位置后通过锁紧螺栓之间拧进螺纹孔18和螺纹通道中,以实现锁紧块10与箱体1外壁之间的稳固连接,进而对锁紧块10进行定位。

在箱体1内可以设置有减震底座,用于对花卉进行保护,避免所冷藏的物品受损。

箱体1的外壁设有用于便于搬运箱体1的第二把手23,在搬运箱体1使便可通过握住第二把手23对箱体1进行转运,其中第二把手23设置为两个并且在箱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

箱体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保温层,以使箱体1能更好的起到保冷效果。

车厢100的内壁上设有第二保温层,以使车厢100能更好的起到保冷效果。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