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按摩腰部加热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7979发布日期:2021-08-13 16:0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按摩腰部加热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按摩腰部加热座椅。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现有的汽车座椅,其坐垫的部分,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回弹性较差,导致降低了坐垫的舒适感,并且一般的汽车座椅并不具备按摩和加热的功能,导致使用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按摩腰部加热座椅,提高坐垫的弹性和回弹效果,增强其舒适性,并实现对腰部进行加热按摩的功能,同时坐垫也具备按摩功能,提高使用汽车作用是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按摩腰部加热座椅,包括靠背底板、坐垫底板、靠背以及坐垫,所述坐垫底板固定于靠背底板左侧下方并与其为一体,且所述靠背位于靠背底板内壁,所述坐垫位于坐垫底板上表面;

所述坐垫下表面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半圆槽二,且所述坐垫底板上表面开有若干个与半圆槽二上下对应的半圆槽一,所述半圆槽二和半圆槽一之间卡入有弹性球,且所述坐垫下表面与坐垫底板上表面之间固定有若干根弹簧;

所述靠背内部开有内腔,且所述内腔内壁靠外的一侧下方设有三个垂直等距排布的按摩滚轴,所述按摩滚轴前面中心贯穿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杆,且所述按摩滚轴与转杆转动连接,所述内腔内壁靠外的一侧贴合有加热片。

优选的,所述弹簧与弹性球错位排布。

优选的,所述坐垫下表面左侧和靠背与靠背底板之间均粘合有塑形条,且所述靠背通过塑形条与靠背底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弹性球由弹性橡胶制成,且所述塑形条由橡胶制成,所述坐垫通过塑形条、弹性球以及弹簧与坐垫底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按摩滚轴通过转杆与靠背转动连接,且所述按摩滚轴左侧凸出于靠背左面。

优选的,所述坐垫上表面嵌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按摩凸块,且所述按摩凸块上方凸出于坐垫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靠背上方设有头枕,且所述头枕底部与靠背顶部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贯穿出靠背下表面并与靠背底板顶部固定,且所述头枕通过连接杆与靠背和靠背底板连接,所述头枕表面贴合有海绵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坐垫和坐垫底板之间的弹性球和弹簧,当使用者坐在坐垫上时,坐垫受到向下的压力,并挤压弹性球和弹簧,弹性球在受到压力后便开始收缩,弹簧也同时跟着收缩,利用弹性球和弹簧的弹性,能够有效提高使用者坐在坐垫上的舒适性,并且利用塑形条能够提高坐垫与坐垫底板之间的连接性;

当使用者从坐垫上起来时,利用弹性球和弹簧的弹性,整个坐垫将会向上弹起,并实现回弹,这样坐垫便可以恢复原状,避免坐垫出现回弹性较差的现象;

使用者将后背依靠在靠背上,并与按摩滚轴接触,通过转杆可以带动按摩滚轴转动,并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按摩,再与加热片配合使用,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进行按摩同时还可以进行加热,促进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靠背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靠背底板1、坐垫底板101、半圆槽一102、靠背2、坐垫201、按摩凸块202、半圆槽二203、弹性球204、塑形条205、弹簧206、内腔207、加热片208、按摩滚轴209、转杆210、头枕3、海绵垫301、连接杆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至图3,本申请是一种汽车按摩腰部加热座椅,包括靠背底板1、坐垫底板101、靠背2以及坐垫201,坐垫底板101固定于靠背底板1左侧下方并与其为一体,且靠背2位于靠背底板1内壁,坐垫201位于坐垫底板101上表面,坐垫201下表面左侧和靠背2与靠背底板1之间均粘合有塑形条205,且靠背2通过塑形条205与靠背底板1相连;

坐垫201下表面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半圆槽二203,且坐垫底板101上表面开有若干个与半圆槽二203上下对应的半圆槽一102,半圆槽二203和半圆槽一102之间卡入有弹性球204,且坐垫201下表面与坐垫底板101上表面之间固定有若干根弹簧206,弹性球204由弹性橡胶制成,且塑形条205由橡胶制成,坐垫201通过塑形条205、弹性球204以及弹簧206与坐垫底板101相连,弹簧206与弹性球204错位排布;

具体的,将靠背2和坐垫201分别贴合在靠背底板1的内壁和坐垫底板101的上表面,并利用塑形条205可以将靠背2和靠背底板1连接在一起,而且由于塑形条205由橡胶制成,所以通过塑形条205可以增强靠背2与靠背底板1之间的弹性空间;

再通过坐垫201和坐垫底板101之间的弹性球204和弹簧206,当使用者坐在坐垫201上时,坐垫201受到向下的压力,并挤压弹性球204和弹簧206,由于弹性球204由弹性橡胶制成,所以弹性球204在受到压力后便开始收缩,弹簧206也同时跟着收缩,利用弹性球204和弹簧206的弹性,能够有效提高使用者坐在坐垫201上的舒适性,并且利用塑形条205能够提高坐垫201与坐垫底板101之间的连接性;

当使用者从坐垫201上起来时,利用弹性球204和弹簧206的弹性,整个坐垫201将会向上弹起,并实现回弹,这样坐垫201便可以恢复原状,避免坐垫201出现回弹性较差的现象;

靠背2内部开有内腔207,且内腔207内壁靠外的一侧下方设有三个垂直等距排布的按摩滚轴209,按摩滚轴209前面中心贯穿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杆210,且按摩滚轴209与转杆210转动连接,内腔207内壁靠外的一侧贴合有加热片208,按摩滚轴209通过转杆210与靠背2转动连接,且按摩滚轴209左侧凸出于靠背2左面;

具体的,使用者将加热片208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的电源,加热片208发热,并将热量传递给按摩滚轴209,使用者将后背依靠在靠背2上,并与按摩滚轴209接触,由于按摩滚轴209中心转动连接有转杆210,通过转杆210可以带动按摩滚轴209转动,并对使用者的背部进行按摩,再与加热片208配合使用,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进行按摩同时还可以进行加热,促进血液循环。

坐垫201上表面嵌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按摩凸块202,且按摩凸块202上方凸出于坐垫201上表面,通过坐垫201上的按摩凸块202,当使用者坐在坐垫201上时,按摩凸块202也能起到辅助按摩的作用。

靠背2上方设有头枕3,且头枕3底部与靠背2顶部之间设有连接杆302,连接杆302末端贯穿出靠背2下表面并与靠背底板1顶部固定,且头枕3通过连接杆302与靠背2和靠背底板1连接,头枕3表面贴合有海绵垫301,利用头枕3表面的海绵垫301,使用者可以将头部依靠在头枕3上并与海绵垫301接触,通过海绵垫301可以增加头枕3的柔软性。

本说明书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各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