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升降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出现与发展,许多厂家为了更好的服务车主会设立充电桩,但是这些充电桩很占用空间,并且这些充电桩的充电线在不使用时也全部裸露在外面,容易造成充电线的损坏,并且很多充电桩设备对于防雨、防积水问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升降充电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升降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升降充电桩,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中设有内箱,所述内箱中设有设有连接充电线的充电头,所述内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升降板啮合连接,且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根滑动杆,所述升降板与滑动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箱上开有收纳腔,所述充电头安装在收纳腔的侧壁上,所述收纳腔中转动连接有从动轴与主动轴,所述从动轴与主动轴通过皮带相互连接,所述从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滚线盘,所述主动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手轮,所述手轮固定连接在主动轴的外端。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在内箱上,所述固定轴通过弹片与主动轴相互连接,所述主动轴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斜齿,所述斜齿与单向片啮合连接,所述单向片铰接在滑块上的凹槽之中,所述单向片与凹槽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块与固定连接在固定轴上的方轴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与固定轴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从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柱形导块与环形导块,所述内箱上开有柱形导轨与环形导轨,所述柱形导块与柱形导轨转动接触,所述环形导块与环形导轨转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内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且所述盖板呈向下凹陷的伞状,并与设置于底面上且位于外壳四周的阻水墩匹配,所述阻水墩上开有倾斜的漏水槽。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设有感应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采用地埋式的设计,在不使用时做到了不占用地面空间;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内部设有滚线盘,在不使用时可将充电线收入内部,避免充电线裸露在外造成损坏;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顶部设有盖板,配合阻水墩能够在充电桩升起和落下时都具备较好的防雨和防积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箱与升降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电机、螺纹杆与滑动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轴、从动轴与手轮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片、斜齿与单向片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刷与滚线盘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的a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斜齿和单向齿啮合平面图。
图中:1、外壳,2、内箱,3、升降板,4、第一电机,5、螺纹杆,6、滑动杆,7、收纳腔,8、从动轴,9、滚线盘,10、主动轴,11、手轮,12、皮带,13、充电头,14、固定轴,15、弹片,16、斜齿,17、单向片,18、滑块,19、第一弹簧,20、第二弹簧,21、柱形导块,22、环形导块,23、柱形导轨,24、环形导轨,25、盖板,26、阻水墩,27、漏水槽,28、感应区,29、操作屏幕,30、凹槽,31、方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用地埋式升降充电桩,包括外壳1,如图1所示,外壳1埋入地下,所述外壳1中设有内箱2,所述内箱2中设有连接充电线的充电头13,内箱2在外壳1中受控的上下升降,所述内箱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3,如图2所示,升降板3位于内箱2的下端一侧,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与升降板3啮合连接,螺纹杆5的转动会带动升降板3上下移动,升降板3又会带动内箱2上下移动,且所述螺纹杆5的下端与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根滑动杆6,所述升降板3与滑动杆6滑动连接,两根滑动杆6保证了内箱2上下移动时的平稳,如图3所示,当需要升起内箱2时,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5顺时针旋转,从而螺纹杆5使升降板3向上方移动,升降板3就会带动内箱2升起,当内箱2到达一定高度时,第一电机4停止工作(例如第一电机4转动30圈,内箱2大部分从外壳1中伸出露出充电头13时);当需要落下内箱2时,第一电机4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5逆时针旋转,从而螺纹杆5使升降板3向下方移动,升降板3就会带动内箱2落下,当内箱2的底部接触外壳1时,第一电机4停止工作。
具体而言,所述内箱2上开有收纳腔7,收纳腔7中设置有操作屏幕29,所述充电头13通过安装在收纳腔7的侧壁的支架进行放置,所述收纳腔7中转动连接有从动轴8与主动轴10,所述从动轴8与主动轴10通过皮带12相互连接,皮带12使从动轴8与主动轴10保持传动转动,所述从动轴8上固定连接有滚线盘9,充电线绕在从动轴8上并且位于两个滚线盘9之间,所述主动轴10通过驱动机构驱动。
具体而言,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手轮11,所述手轮11固定连接在主动轴10的外端,如图4所示,当需要拉出充电线时,只需要拖拽充电头13,使从动轴8顺时针旋转松动充电线,即可将充电线从滚线盘9之间拉出;当需要收起充电线时,逆时针转动手轮11带动主动轴10逆时针转动,通过皮带12的连接,主动轴10将带动从动轴8逆时针转动,从而收起充电线。
具体而言,所述驱动机构13包括固定轴14,所述固定轴1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内箱2的侧壁上,主动轴10的内部中空,并且固定轴14位于主动轴10的中空内部中,所述固定轴14通过弹片15与外侧的主动轴10相互连接,弹片15的两端分别与固定轴14与主动轴10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10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斜齿16,所述斜齿16与单向片17啮合连接,当斜齿16与单向片17啮合连接时,主动轴10只能顺时针旋转(如图9示),所述单向片17铰接在滑块18上的凹槽30之中,所述单向片17与凹槽30的槽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9,当斜齿16顺时针旋转拨动单向片17时,第一弹簧19会给单向片17一个逆时针的力,使得单向片17与每一个斜齿16都可啮合连接,所述滑块18与固定连接在固定轴14上的方轴3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8与固定轴14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20,按压滑块18可使单向片17与斜齿16相互错开,松开按压后,第二弹簧20会使滑块18复位,使单向片17与斜齿16恢复啮合连接;
当单向片17与斜齿16啮合连接时,单向片17远离第一弹簧19的一侧顶在凹槽30的槽壁上,使得斜齿16无法逆时针旋转,单向片17可挤压第一弹簧19从而使斜齿16可以顺时针旋转,当拉出充电线时,从动轴8通过皮带12带动主动轴10顺时针旋转,主动轴10会将弹片15收紧,使得弹片15会给主动轴10一个逆时针的力,而由于单向片17与斜齿16的配合,主动轴10无法逆时针旋转,从而使拉出的充电线长度保持不变,当需要收回充电线时,按压滑块18使单向片17与斜齿16相互错开,这时收紧后弹片15会使主动轴10逆时针旋转,主动轴10通过皮带12带动从动轴8逆时针旋转,从而可以自动收回充电线,方便人员操作,收回充电线后松开滑块18,第二弹簧20会使滑块18复位,从而使单向片17与斜齿16恢复啮合连接。
充电线与外部电源的连接方式如图6所示,具体而言,所述从动轴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柱形导块21与环形导块22,所述内箱2上开有柱形导轨23与环形导轨24,所述柱形导块21与柱形导轨23转动接触,形成电刷结构,所述环形导块22与环形导轨24转动接触,形成环形电刷,在从动轴8转动时,电刷可以使电流稳定输出,如图7仅为两条电路的示意图,如要增加电路,只需增加环形电刷个数即可。
具体而言,所述内箱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25,所述内箱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盖板25,且所述盖板25呈向下凹陷的伞状,并与设置于底面上且位于外壳1四周的阻水墩26匹配,如图8所示,当充电桩升起使用时,通过设置阻水墩26可放置地面积水进入;另外外壳1的安装高度高于地面低于阻水墩26,通过阻水墩26上开有倾斜的漏水槽27,让随风吹落进入外壳1上方的水能够及时排走,盖板25的边缘包覆有凸出的密封圈,内箱2下落后与安装本申请装置的地面形成紧密贴合,在大雨环境积水严重,没过整体阻水墩26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另外为了方便对内箱2进行升起操作,所述盖板25上设有感应区28,感应区28可为rfid传感器,只有持rfid卡在感应区28上刷一下才能使内箱2升起,即满足了防水效果,并且也防止他人误操作,rfid卡及其感应原理目前有诸多现有技术,故不做赘述。
本申请的内箱2中还包含控制充电桩充电的相关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机4以及感应区28电连接,用于控制其运行和工作。
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充电时,可手持rfid卡在感应区28靠近,让第一电机4运行,从而驱动升降板3上升,之后将充电头13取下,拉动足够的距离,通过操作屏幕29进行相关操作进行充电,结束后可通过驱动机构对充电线进行收卷,之后通过操作屏幕29让内箱2落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