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空调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7973发布日期:2021-06-04 19:1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空调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汽车空调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为满足不断提高的汽车舒适性要求,整车设计时大都增加了后座出风功能,即在车内中央扶手或立柱位置增加出风口,用于后排乘员空调需求,从而提高后排乘员位置的舒适性。但出于成本考虑及受整车空间布置的限制,往往无法布置独立的鼓风机用于后排送风,而只能通过较长的引流风道将一部分空气从前部空调位置引流至后排风口,由于风道过长且受空间布置限制,形状不规则,往往造成风道风阻较大,风量损失严重,从而降低了后排的空调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汽车空调风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往往无法布置独立的鼓风机用于后排送风,而只能通过较长的引流风道将一部分空气从前部空调位置引流至后排风口,由于风道过长且受空间布置限制,形状不规则,往往造成风道风阻较大,风量损失严重,大大降低了后排的空调效果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新型汽车空调风道结构,包括空调风道、电子风扇及电子风扇安装管,所述空调风道包括风道i及风道ii,所述电子风扇安装管内侧与所述电子风扇安装管一体成型有一个驱动电机安装支架,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电子风扇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线路外接汽车中空板上的控制电路,所述电子风扇安装管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风道i内,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风道ii,所述电子风扇安装管与所述风道i及风道ii之间均为过盈配合。
6.进一步地,所述风道i及风道ii与所述电子风扇安装管匹配的一侧均匀设置有数个螺钉底座,所述螺钉底座上均开设有一个螺纹通孔。
7.进一步地,所述螺纹通孔均沿所述空调风道的轴向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螺纹通孔可插入与其匹配的固定螺钉将所述风道i及风道ii固定连接起来。
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通过电子风扇安装管内的电子风扇对空调风道内的冷风进行导流,提高了汽车后排空调出风口的出风量,保证了后排位置的空调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乘车体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子风扇安装管固定设置一个驱动电机安装支架,再将小型的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安装支架上,将电子风扇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最后将电子风扇安装管的两端过盈安装于风道i及风道ii的一端,在通过固定螺钉将风道i及风道ii固定连接起来,从而将电子风扇固定安装在空调风道内,安装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直接在空调风道内设置电子风扇的问题,保证了后排位置的空调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乘车体验。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装配结构爆炸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子风扇在电子风扇安装管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详图;
13.图中:1、空调风道,2、电子风扇,3、电子风扇安装管,4、风道i,5、风道ii,6、驱动电机安装支架,7、驱动电机,8、螺钉底座,9、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5.如图1

2所示的一种新型汽车空调风道结构,包括空调风道1、电子风扇2及电子风扇安装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风道1包括风道i4及风道ii5,所述电子风扇安装管3内侧与所述电子风扇安装管3一体成型有一个驱动电机安装支架6,所述驱动电机安装支架6上固定安装有一个驱动电机7,所述电子风扇2固定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7的转轴上,所述驱动电机7通过线路外接汽车中空板上的控制电路,所述电子风扇安装管3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风道i4内,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风道ii5,所述电子风扇安装管3与所述风道i4及风道ii5之间均为过盈配合;所述风道i4及风道ii5与所述电子风扇安装管3匹配的一侧均匀设置有数个螺钉底座8,所述螺钉底座8上均开设有一个螺纹通孔9;所述螺纹通孔9均沿所述空调风道1的轴向设置;所述螺纹通孔9可插入与其匹配的固定螺钉将所述风道i4及风道ii5固定连接起来。
1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通过电子风扇安装管3内的电子风扇2对空调风道1内的冷风进行导流,提高了汽车后排空调出风口的出风量,保证了后排位置的空调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乘车体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子风扇安装管3固定设置一个驱动电机安装支架6,再将小型的驱动电机7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安装支架6上,将电子风扇2固定在驱动电机7的转轴上,最后将电子风扇安装管3的两端过盈安装于风道i4及风道ii5的一端,在通过固定螺钉将风道i4及风道ii5固定连接起来,从而将电子风扇2固定安装在空调风道1内,安装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直接在空调风道1内设置电子风扇的问题,保证了后排位置的空调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乘车体验。
17.上述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