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中控台用杯托。
背景技术:2.随着汽车的普及,消费者对汽车配件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的附件不仅要能满足人们的基本日常使用需求,又要能达到操控便利和不占用空间的需要。车辆杯托是汽车上重要的支撑附件,可以用来放置水杯或其他饮料容器,极大解决了消费者的饮水容器的放置问题。
3.授权公告号为cn205523851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托结构及汽车,该杯托结构包括:设有双层壳体的杯体结构,且杯体结构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形成真空空间,真空空间与车辆的空调风道通过一连通风道相连通,连通风道中设置有能够移动的挡风板;其中挡风板在第一状态时,真空空间与车辆的空调风道之间连通;挡风板在第二状态时,真空空间与车辆的空调风道之间断开,杯体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杯体放置空间,其中杯体放置空间的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温度传感器和挡风板连接的控制开关。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杯托在使用过程中,杯托对杯子的固定效果较差,放置在杯托内的水杯会发生晃动,杯子内的水会有倾洒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高杯托对水杯的固定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中控台用杯托。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中控台用杯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汽车中控台用杯托,包括杯托本体,所述杯托本体包括两个相同的杯桶,所述杯桶的内壁上设置有夹板,每个所述杯桶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夹板,夹板对称布置在杯桶的两侧,夹板靠近杯桶开口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杯桶的内壁上,夹板远离杯桶的开口的一端设置有一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远离夹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杯桶内壁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将水杯等其他容器放入杯托本体的杯桶内时,水杯的外柱面会抵压在夹板远离其与杯桶的转动连接中心的一端,从而使得夹板绕其与杯桶的转动连接中心进行转动,此时夹板远离其与杯桶的转动连接中心的一端向靠近杯桶的内壁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压缩弹簧被压缩。处于压缩状态的压缩弹簧对夹板施加一个远离杯托的方向的力,从而使得位于杯桶两侧的夹板将水杯进行夹紧,被夹紧的水杯与杯托发生相对运动的风险有所降低,从而使得杯托对水杯的固定效果有所提高。
9.可选的,所述夹板背对杯桶的内壁的表面上密集设置有凸起。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使得夹板背对杯桶内比的表面的粗糙程度增加,当水杯与夹板相互抵接时,夹板与水杯之间的摩擦力有所增加,从而使得水杯与杯托本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的风险进一步降低,进而使得杯托对水杯的固定效果进一步提高。
11.可选的,所述夹板远离其与杯桶的转动连接中心的一端的端面为弧形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面使得夹板远离其与杯桶的转动中心的一端的端面
形成一光滑的曲面。当使用者在将水杯放入至杯桶时,夹板远离其与被杯桶之间的转动连接中心的一端会与水杯的杯壁发生相会滑动。夹板远离其与杯桶的一端的弧形面使得其与水杯的杯壁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从而使得使用者在将水杯放入至杯桶内的过程可以更加便捷省力。
13.可选的,还包括调节盘,且调节盘的边缘处设置有一凸缘,凸缘的外柱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杯桶远离其开口的一侧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与凸缘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调节盘的凸缘与杯桶进行螺纹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调节盘的凸缘与杯桶的内壁进行螺纹配合,当使用者转动调节盘时,调节盘通过螺纹传动会在杯桶内进行直线运动,从而会使得调节盘与杯桶的开口之间的距离会发生改变,进而实现杯桶的深度调节。当使用者需要将易拉罐等高度较矮的容器放入杯托本体的杯桶内时,使用者可旋动调节盘以使得其上升,从而使得杯桶的深度变浅,当使用者需要将高度较高的容器放入杯桶内时,使用者可将调节盘旋动并使得调节盘的高度下架,从而使得杯桶的深度变深。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杯桶的深度进行调节,杯桶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容器,从而使得杯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15.可选的,所述调节盘的偏心处开设有将调节盘贯穿的通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调节盘与杯桶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因此使用者只能直接接触到调节盘背对凸缘的表面,从而使得使用者在转动调节盘的过程中较为不便。调节盘上设置有通孔后,当使用者需要转动调节盘以对杯桶的深度进行调节时,使用者可将手指插入至调节盘的通孔内以便于使用者对调节盘施加径向力,从而使得使用者在转动调节盘的过程中更加便利。
17.可选的,所述调节盘背对凸缘的表面上密集设置有凸棱。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棱使的调节盘的表面粗糙度增加,从而使得调节盘与放置在调节盘上的容器之间的摩擦力增加,进而使得容器可以被更加稳定地放置在杯桶内。且由于两条相邻的凸棱之间会形成一道缝隙,当使用者将盛装有热饮的杯子放在杯桶内时,杯子底部散发出的热量会从凸棱之间的缝隙排出,从而使得位于杯托的杯桶内的热饮可以更快地冷却以降低使用者被烫伤的风险。
19.可选的,所述杯托本体的上边缘处设置有一镀铬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杯托本体的开口位于杯托本体的上边缘处,因此杯托本体的上边缘处的结构强度较差。设置于杯托本体的上边缘处的镀铬环对杯托本体的开口处起到支撑作用,从而使得杯托本体的结构强度有所提升,进而使得杯托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使用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杯托本体的上边缘处周向布置有连接孔,所属镀铬环面对杯托本体的表面上与连接孔对应设置有用于插入连接孔内的插脚,插脚插设在杯托本体的连接孔内,且插脚与杯托本体进行固定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需要将镀铬环装配至杯托本体上时,使用者可将镀铬环的插脚插入至杯托本体的连接孔内,从而实现插脚与杯托本体之间的预定位,随后使用者将镀铬环的插脚与杯托本体进行固定连接,进而实现镀铬环与杯托本体之间的固定离连接。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当使用者将水杯放入杯托内后,夹板会对水杯进行夹紧,从而使得杯托对水杯具有较好的固定作用;
25.2.杯托本体的开口处固定链接有镀铬环,镀铬环对杯托本体的结构强度有所加强,从而使得杯托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剖视图。
28.图3是本实施例中图2的a处放大图。
29.图4是本实施例中杯托本体1与镀铬环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实施例中图4的b处放大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杯托本体;11、连接孔;2、杯桶;21、连接块;3、调节盘;31、凸缘;32、通孔;33、凸棱;4、夹板;41、连接座;42、凸起;5、镀铬环;51、插脚;6、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中控台用杯托。参照图1,一种汽车中控台用杯托包括杯托本体1调节盘3、夹板4以及用于加强杯托本体1强度的镀铬环5,杯托本体1包括两个相同的杯桶2,使用者将水杯等饮水容器放入至杯桶2内以解决容器的放置的问题。调节盘3用于调节杯桶2的深度,从而使得杯托可以适应不同的容器。当使用者将水杯等容器放置在杯托本体1的杯体内时,夹板4会将容器进行夹紧,从而使得水杯被固定在杯托的杯桶2内。
34.如图1与图2所示,杯桶2靠近底部一侧的内壁面上开设有内螺纹,调节盘3的边缘处一体设有一凸缘31,凸缘31的外柱面上开设有与杯桶2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且调节盘3与杯桶2之间进行螺纹连接。调节盘3上开设有通孔32,通孔32将调节盘3沿其厚度延伸方向贯穿,通孔32的数目设置为两个,且通孔32关于调节盘3的圆心对称布置在调节盘3的两侧。调节盘3背对杯桶2的桶底的表面上一体设有凸棱33,且凸棱33在调节盘3的表面上密集布置。
35.当使用者将手指插入调节盘3的通孔32内并转动调节盘3时,调节盘3通过螺纹传动会在杯桶2内实现升降,从而使得杯桶2的深度发生改变,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杯桶2的深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容器,从而使得杯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调节盘3上的凸棱33使得调节盘3与容器底之间的摩擦力增加,从而使得容器可以被更加稳定的放置在调节盘3上,且相邻的两条凸棱33之间形成缝隙,盛装有热饮的容器底部产生的热量会从凸棱33之间的缝隙排出,热饮会尽快冷却,从而使得使用者被热饮烫伤的风险有所降低。
36.如图2与图3所示,杯桶2的内壁上焊接有连接块21,连接块21在每个杯桶2内的数目设置为两个,且连接块21对称布置在杯桶2的两侧内壁上,连接块21上开设有一将连接块21贯穿的圆孔,且连接块21的圆孔内穿设有一压缩弹簧6。夹板4铰接在杯桶2的内壁上,且夹板4与杯桶2之间的铰接点位于连接块21远离桶底的一侧,夹板4的数目设置为两个,且夹板4对称布置在杯桶2的两侧的内壁上。夹板4面对杯桶2内壁的一侧且位于远离其与杯桶2的铰接点的一端焊接有连接座41,连接座41上开设有将连接座41沿宽度延伸方向贯穿的圆
孔,压缩弹簧6远离连接块21的一端穿设在连接座41的圆孔内。夹板4背对杯桶2内壁的表面上密集一体设有半球状的凸起42,且夹板4远离其与杯桶2之间的铰接点的一端的端面为弧形面。
37.当使用者将盛水容器放置在杯桶2内时,容器的外壁对夹板4远离其与杯桶2之间的交接中心进行抵压,从而使得夹板4向靠近杯桶2的方向进行转动,此时压缩弹簧6被压缩。压缩状态下的压缩弹簧6对压板施加一个远离杯桶2方向的力,从而使得夹板4抵紧在杯桶2的外壁上,进而使得位于杯桶2两侧的夹板4将容器进行夹紧。杯托将位于杯桶2内的容器进行夹紧,从而使得杯托对容器的固定作用有所加强。且由于夹板4上密集布置有凸起42,从而使得夹板4在抵紧容器时,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有所增加,进而使得夹板4对容器的固定作用有所加强。
38.如图4与图5所示,杯托本体1的上边沿处开设有连接孔11,且连接孔11绕杯托本体1的上边沿周向布置有六个。镀铬环5上与连接孔11对应一体设有插脚51,使用者将镀铬环5的插脚51插入至杯托本体1的连接孔11内后,镀铬环5的插脚51从杯托本体1的另一侧伸出。随后使用者将插脚51与杯托本体1的表面进行点焊以实现插脚51与杯托本体1之间的固定连接。镀铬环5将杯托本体1的上边沿处的结构强度进行加强,从而使得杯托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杯托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汽车中控台用杯托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将调节盘3通过螺纹连接在杯桶2的底部以用来调节杯桶2深度。夹板4的一端铰接在杯桶2的内壁上,夹板4的另一端通过压缩弹簧6与杯桶2的内壁进行弹性连接,从而使得使用者在将容器放置到杯托内后,夹板4会将容器进行夹紧,进而使得杯托对容器具有较好的固定作用。镀铬条的插脚51插设在杯托本体1的连接孔11内,且插脚51通过点焊的方式与杯托本体1进行固定连接,镀铬条使得杯托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