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排靠背与行李箱盖板搭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9852发布日期:2021-11-15 23:20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排靠背与行李箱盖板搭配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后排靠背与行李箱盖板搭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当今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座椅不仅要满足零件本身配合功能,还要满足与其他零件搭配的功能,在很多车型中,后排座椅靠背与行李箱之间存在间隙,一般的处理方式为采用保持短距离间隙,不增加其他处理方式,若采用此种方式,后排靠背翻倒使用时,后排靠背与行李箱的间隙内仍旧可以塞入薄物体,无法拿出,且间隙暴露,可看到座椅靠背底部,不美观,易积灰;此外,也有通过在后排靠背连接地毯布并直接搭向行李箱盖板,无任何固定,此种配合方式,汽车行驶过程中,遮物帘易颠簸掀起,产生异响,靠背翻倒时,易将遮物帘搭入间隙中,起不到遮物作用,物体同样易坠入车体内。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后排靠背与行李箱盖板搭配固定装置,该结构简单、可靠,有效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适合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4.一种后排靠背与行李箱盖板搭配固定装置,包括后排座椅、与所述后排座椅转动连接的后排靠背、位于后排座椅后侧的行李箱盖板,所述后排座椅与行李箱盖板之间具有间隙,还包括第一遮挡帘、第二遮挡帘,所述第一遮挡帘的第一端固连于后排靠背的后侧,第二端固连于行李箱盖板的前端,所述第二遮挡帘位于第一遮挡帘的上方且一端与第一遮挡帘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后排靠背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第一遮挡帘的中部折叠,所述第二遮挡帘用于遮盖第一遮挡帘,所述后排靠背处于翻倒状态时,所述第一遮挡帘用于遮挡第二遮挡帘与行李箱盖板之间的缝隙。
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遮挡帘的第一端设有第一魔术贴母贴,所述第一遮挡帘的第二端设有第二魔术贴母贴,所述后排靠背的后侧在与第一遮挡帘的第一端相应位置设有第一魔术贴子贴,所述第一遮挡帘的第一端通过第一魔术贴母贴与第一魔术贴子贴的配合固定在后排靠背上,所述行李箱盖板的前端在于第一遮挡帘的第二端相应位置设有第二魔术贴母贴,所述第一遮挡帘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魔术贴母贴与第二魔术贴子贴的配合固定在行李箱盖板上。
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遮挡帘的一端设有第三魔术贴母贴,所述第一遮挡帘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魔术贴母贴配合的第三魔术贴子贴,所述第二遮挡帘通过第三魔术贴母贴与第三魔术贴子贴的配合固定在第一遮挡帘上。
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魔术贴母贴、第一魔术贴子贴、第二魔术贴母贴、第二魔术贴子贴、第三魔术贴母贴及第三魔术贴子贴均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固定。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遮挡帘、第二遮挡帘均由植绒布制成。
9.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当后排靠背处于锁止状态时,第一遮挡帘的中部朝向间隙一侧弯曲折叠,第二遮挡帘的底端自然搭贴在第一遮挡帘的第二端处,自然平滑因而较为美观,遮盖住呈折叠状态的第一遮挡帘以及间隙,当后排靠背处于翻倒状态时,第一遮挡帘用于遮挡第二遮挡帘与行李箱盖板之间的缝隙,由于第一遮挡帘的第二端与行李箱盖板的前端为固定连接,可以避免物体从该处缝隙落入车体内。
附图说明
10.图1是后排靠背锁止状态示意图;
11.图2是后排靠背翻倒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15.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排靠背2与行李箱盖板3搭配固定装置,包括后排座椅1、与所述后排座椅1转动连接的后排靠背2、位于后排座椅1后侧的行李箱盖板3,所述后排座椅1与行李箱盖板3之间具有间隙4,由于间隙4的存在导致容易落入物体而无法拿出,间隙4暴露,可看到座椅靠背底部,不美观,易积灰。具体地,设有第一遮挡帘5、第二遮挡帘6,所述第一遮挡帘5的第一端51固连于后排靠背2的后侧,第二端52固连于行李箱盖板3的前端,所述第二遮挡帘6位于第一遮挡帘5的上方且一端与第一遮挡帘5的第一端51相连,第二遮挡帘6的另一端为自由状态,如图1所示,当所述后排靠背2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第一遮挡帘5的中部朝向间隙4一侧弯曲折叠,所述第二遮挡帘6的底端自然搭贴在第一遮挡帘5的第二端52处,自然平滑因而较为美观,遮盖住呈折叠状态的第一遮挡帘5以及间隙4,如图2所示,所述后排靠背2处于翻倒状态时,所述第一遮挡帘5用于遮挡第二遮挡帘6与行李箱盖板3之间的缝隙,由于第一遮挡帘5的第二端52与行李箱盖板3的前端为固定连接,可以避免物体从该处缝隙落入车体内。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挡帘5的第一端51设有第一魔术贴母贴71,所述第一遮挡帘5的第二端52设有第二魔术贴母贴81,所述后排靠背2的后侧在与第一遮挡帘5的第一端51相应位置设有第一魔术贴子贴72,所述第一遮挡帘5的第一端51通过第一魔术贴母贴71与第一魔术贴子贴72的配合固定在后排靠背2上,所述行李箱盖板3的前端在与第一遮挡帘5
的第二端52相应位置设有第二魔术贴母贴81,所述第一遮挡帘5的第二端52通过第二魔术贴母贴81与第二魔术贴子贴82的配合固定在行李箱盖板3上,所述第二遮挡帘6的一端设有第三魔术贴母贴91,所述第一遮挡帘5的第一端51设有与所述第三魔术贴母贴91配合的第三魔术贴子贴92,所述第二遮挡帘6通过第三魔术贴母贴91与第三魔术贴子贴92的配合固定在第一遮挡帘5上,通过魔术贴连接的方式使得第一遮挡帘5与第二遮挡帘6、第一遮挡帘5与后排靠背2及行李箱盖板3的连接与分离都较为便利,只有施加一定力量才可以打开连接,此外也可以方便的选择性取下第一遮挡帘5或者第二遮挡帘6进行清洗。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魔术贴母贴71、第一魔术贴子贴72、第二魔术贴母贴81、第二魔术贴子贴82、第三魔术贴母贴91及第三魔术贴子贴92均通过缝制的方式进行固定,缝制的方式固定稳定且便利。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挡帘5、第二遮挡帘6均由植绒布制成,植绒布具有立体感强、颜色鲜艳、手感柔和、豪华高贵、无毒无味、保温防潮、耐摩擦、平整无隙等优点。
19.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