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乘客自由上下车的闸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39346发布日期:2021-05-04 11:3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乘客自由上下车的闸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观光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止乘客自由上下车的闸门。



背景技术:

智能驾驶观光车是在特定区域、固定路线和非公路行驶的智能无人驾驶低速车辆,车辆半敞开,供游客观光。智能驾驶观光车为半封闭低速非公路旅游观光车,无驾驶员及服务人员,其供乘客上下的通道一般没有设置阻挡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乘客跳上车或跳下车的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乘客在智能驾驶观光车行驶过程中跳上车或跳下车,在乘客上下通道中增加一种门或装置。但是使用安装常规车门的方法,对造型影响较大;

比如采用安装传统折叠门的方法,由于门泵较大,折叠门需导轨固定,若门做成车一样高,对造型影响很大,若门只做封闭侧围的高度,则导轨没有地方安装,因此安装折叠门的方法不适合该车型。

又如安装外摆门的方法,因外摆门的门泵体积较大,摆臂外露,很影响造型,故安装外摆门的方法也不适合该车型;

又如采用安装塞拉门的方法,因塞拉门需一套传动机构,其结构体积大,一般安装在顶部,破坏整车造型,且影响乘客上下车的头部空间,因此安装塞拉门的方法不适合该车型;

又如安装半截铰链门的方法,因铰链门不能自动打开,且往外打开在无人驾驶车辆中存在碰到车外人或物的情况,因此安装半截铰链门的方法也不适合该车型。

现有文献中也有在观光车中安装车门的结构,如中国专利cn211809600u公开的一种上翻车厢门,包括上厢门、下厢门、拉紧机构以及第一连接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和第一连接机构设置在车厢上,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拉紧机构和上厢门相连接,所述上厢门与下厢门转动连接,当拉紧机构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将上厢门拉动至开启状态时,所述下厢门垂直于地面,从而减少车厢门上翻时的占用空间,避免车厢门上翻给乘客上车带来不便的问题。又如中国专利cn203623336u公开的一种电动观光车侧门机构,在车门总成的左端设置旋转轴,旋转轴的上、下端装上轴承,两个轴承装在车厢架上,为了保证车门总成的安装牢靠,在轴承的下端装上轴安装板,轴安装板的左端使用两个m8x40螺杆固定在车厢架上,为了保证侧门总成能够关紧,在侧门总成的右上端装上插销,当上车后,将门关闭,侧门总成上的旋转轴在轴承上转动,然后将插销向下插进位于车厢架上的插孔里,使车门处于锁紧状态,当需要下车时,将插销向上提拉,推开侧门总成,侧门处于打开状态,方便上下车。但上述结构也存在在无人驾驶车辆中存在碰到车外人或物的情况,安全性较差,结构复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车门翻转结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车门翻转打开状态下,车门需要占用外部空间,占用体积较大,车门无法隐藏到车身内,且对原车造型造成破坏,且乘客上下车时车门对头部或左右侧空间占用较大,往外打开在无人驾驶车辆中存在碰到车外人或物的情况,不利于上下客的时候的乘客及过路行人的安全性,不适合于智能驾驶观光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乘客自由上下车的闸门,既减轻门板重量,改善旋转机构受力情况,也减小门板占用面积,同时达到关闭通道防止乘客上下车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止乘客自由上下车的闸门,包括立柱、旋转轴、轴套、电动推杆、门板和装饰罩;所述旋转轴、所述轴套和所述电动推杆均设置在所述装饰罩内部,所述装饰罩内部向人行通道方向开设有容纳所述门板的门槽,所述立柱一端设置在所述装饰罩内且另一端延伸出所述装饰罩上方,所述轴套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上部,所述旋转轴的轴体部分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套内,所述旋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门板固定座且另一端沿径向设置有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电动推杆一端铰接所述立柱的下部且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本发明采用长条形的立柱结构结合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和立柱的轴线近乎平行设置,且距离近,减小了车门旋转机构的空间,结构紧凑,车门旋转结构可整体设置车身内部,且对整车造型影响不大,占用车内外空间小,美观。采用翻转收纳结构,实现了车门收纳在车身内,有利于提高车门的通行空间,提高上下客的时候的乘客及过路行人的安全性。

所述门板包括框架和成对安装在所述框架两侧面的封板,所述框架结构为梯形结构,所述框架的上底边上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成对设置在所述门板固定座的上下方且和所述门板固定座固定连接;本发明针对对应悬臂结构,转轴部位受力最大,要求强度足够大,框架的刚度也要足够大的特点,采用加强板和固定板结构,对门板进行加强,悬臂刚度好,体积小,重量轻,满足智能驾驶车辆要求。

所述立柱上部螺栓连接有上固定座,所述轴套安装在所述上固定座上,所述上固定座上设置有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本发明采用限位开关对门板的开闭角度进行限位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本发明是针对智能驾驶观光车的车型的特点,增加一种内藏式旋转车门结构,以满足该车型的造型、空间布置要求,利用电动推杆的伸缩推动内藏式旋转车门关闭和开启,内藏式旋转车门为左右对称。并解决防止乘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跳上车或跳下车的问题。在乘客上下的通道两侧立柱上固定两个可以绕车身横向旋转的门板,利用电动推杆推动门板做旋转运动,实现门板的打开、关闭动作。电动推杆一端固定在门板旋转轴上,一端固定在立柱上,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不会破坏车辆整体造型,占用太多车内空间,满足造型、布置及功能需求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两条腰线的中部通过加强板连接,所述框架的下底边内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框架的上底边内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加强板均为u型折弯板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加强板的两侧均和所述封板粘接配合。所述封板粘接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上,采用结构胶粘合在框架上,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且门板强度高,有利于实现轻量化,降低加工成本。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包括电机、减速器、丝杆和导环,所述上行程开关和所述行程开关均和所述电动推杆电性连接。电动推杆有自锁功能,采用丝杆结构,门板翻转控制精准,使整个机构简单、紧凑,占用车内空间小,外观不影响整体造型。

优选的,固定支架和所述门板固定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和门板通过螺栓连接。是为了使门板可以通过大孔的间隙,微调左右两门组件y向的平齐度(即绕z向微调一定的角度);上固定座与立柱使用螺栓连接的目的,是为了使门板通过上固定座的大孔,微调左右两门组件z向的平齐度(即上下移动),微调门板的垂直度(即绕x向微调一定的角度)。门板通过这三方面微调,利于消除制造误差,使两门板能完全对齐,整齐美观。

优选的,所述轴套的两端面位置对应的旋转轴外壁上均有尼龙垫圈,既防止门板轴向窜动,也消除门板旋转过程中金属与金属的摩擦声,提高感官效果。

优选的,所述框架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封板为亚克力塑料板。采用轻质非金属材质,既达到强度要求,又达到轻量化和美观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轴套和所述电动推杆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门板之间的位置。该设计能使得整个结构的轴向距离紧凑,进一步减小车门旋转结构的占用空间。

优选的,所述门板固定座构造为口型结构。结构轻便,强度好。

优选的,所述上行程开关设置高度高于所述行程开关,所述上行程开关设置在远离所述立柱朝向人行通道的一侧,所述下行程开关设置在所述立柱一侧,在所述门板关闭状态下所述上行程开关和所述门板触碰,在所述门板打开状态下所述下行程开关和所述门板的上底边的触碰。采用门板自身机构和行程开关抵触,实现电动推杆的停止,可实现门板精准开合定位,控制精准。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下部设置有下固定座,所述下固定座上设置有球头销,所述球头销和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配合连接。结构简单,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成本低。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框架式门板,增加了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加强板,刚度更好,且均采用u型折弯板,也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车门旋转机构可内藏于装饰罩中,采用翻转收纳结构,实现了车门收纳在车身内,有利于提高车门的通行空间,提高上下客的时候的乘客及过路行人的安全性,不会破坏车辆整体造型,占用太多车内空间,满足造型、布置及功能需求的要求。

本发明采用限位开关对门板的开闭角度进行限位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本发明中下固定座、上固定座、固定支架和门板固定座均采用螺栓连接,可实现微调,微调左右两门组件y向的平齐度,微调左右两门组件z向的平齐度,微调门板的垂直度,利于消除制造误差,使两门板能完全对齐,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止乘客自由上下车的闸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止乘客自由上下车的闸门在关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止乘客自由上下车的闸门在开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的装饰罩内部的安装结构图。

图5是图4中拆除门板后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的旋转轴和轴套的剖视结构安装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的门板的爆炸装配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的门板的装配后的结构图。

图9是图8的a-a方向剖视图。

图中:1-立柱,2-旋转轴,3-轴套,4-电动推杆,5-门板,501-框架,502-封板,503-加强板,504-第一固定板,505-第二固定板,6-连接板,7-固定支架,8-门板固定座,9-装饰罩,901-门槽,10-上固定座,11-上行程开关,12-下行程开关,13-下固定座,14-尼龙垫圈,15-球头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结构必须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是参照通道闸机原理,通道闸机一般由主机、闸杆、叉杆组成,而主机主要由电机、减速器、皮带轮、曲轴、连杆、摇杆、主轴、平衡弹簧、控制盒、接近开关、机箱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减速器、曲柄摇杆机构实现闸杆的升降,利用接近开关实现闸杆水平、垂直位置的自动定位。闸机的工作原理一般是电机通过减速器后直接驱动闸门做旋转运动,闸门通过导槽定位起止位置。但上述闸机机构是不能应用在观光车上的,通道闸机的主机因结构因素导致体积大,向上打开闸杆外露不美观,不适合智能驾驶观光车。道闸主机因结构因素导致体积大,占用太多乘客空间,也不适合智能驾驶观光车。

因此本实施例进行了改进,如图1~图3所示,一种防止乘客自由上下车的闸门,包括立柱1、旋转轴2、轴套3、电动推杆4、门板5和装饰罩9;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旋转轴2、所述轴套3和所述电动推杆4均设置在所述装饰罩9内部,所述装饰罩9内部向人行通道方向开设有容纳所述门板5的门槽901,所述立柱1一端设置在所述装饰罩9内且另一端延伸出所述装饰罩9上方,所述轴套3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1的上部,所述旋转轴2的轴体部分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套3内,所述旋转轴2一端固定连接有门板固定座8且另一端沿径向设置有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电动推杆4一端铰接所述立柱1的下部且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6;

如图7所示,所述门板5包括框架501和成对安装在所述框架501两侧面的封板502,所述框架501结构为梯形结构,所述框架501的上底边上设置有固定支架7,所述固定支架7成对设置在所述门板固定座8的上下方且和所述门板固定座8固定连接;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示所述立柱1上部螺栓连接有上固定座10,所述轴套3安装在所述上固定座10上,所述上固定座10上设置有上行程开关11和下行程开关1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立柱1、旋转轴2、轴套3、电动推杆4、门板5和装饰罩9等部件均成对设置,分为左右两部分,本实施例利用电动推杆的伸缩推动内藏式旋转结构,实现门板5的关闭和开启。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接收到自动驾驶控制器的关门控制指令后,电动推杆4伸长时,带动连接板6向上转动,进而带动旋转轴2逆时针转动,最后带动门板5向上转动,碰到上行程开关11后停止实现关门,此时状态如图2所示。相反,接收到自动驾驶控制器的开门控制指令后,电动推杆4收缩,拉着旋转轴2做顺时针旋转,门板5向下旋转,碰到下行程开关12后停止,实现开门,此时状态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实现了自动控制开关门,在乘客上下的通道两侧的立柱1上固定两个可以绕车身横向旋转的门板5,利用电动推杆4推动门板做旋转运动,实现门板的打开、关闭动作。电动推杆4一端固定在门板5的旋转轴2上,一端固定在立柱1上,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不会破坏车辆整体造型,占用太多车内空间,满足造型、布置及功能需求的要求。

实施例2: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防止乘客自由上下车的闸门,包括立柱1、旋转轴2、轴套3、电动推杆4、门板5和装饰罩9;所述旋转轴2、所述轴套3和所述电动推杆4均设置在所述装饰罩9内部,所述装饰罩9内部向人行通道方向开设有容纳所述门板5的门槽901,所述立柱1一端设置在所述装饰罩9内且另一端延伸出所述装饰罩9上方,所述轴套3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1的上部,所述旋转轴2的轴体部分转动设置在所述轴套3内,所述旋转轴2一端固定连接有门板固定座8且另一端沿径向设置有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电动推杆4一端铰接所述立柱1的下部且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板6;

如图7~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门板5包括框架501和成对安装在所述框架501两侧面的封板502,所述框架501结构为梯形结构,所述框架501的上底边上设置有固定支架7,所述固定支架7成对设置在所述门板固定座8的上下方且和所述门板固定座8固定连接;本发明针对对应悬臂结构,转轴部位受力最大,要求强度足够大,框架501的刚度也要足够大的特点,采用加强板503和固定板结构,对门板进行加强,悬臂刚度好,体积小,重量轻,满足智能驾驶车辆要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上部螺栓连接有上固定座10,所述轴套3安装在所述上固定座10上,所述上固定座10上设置有上行程开关11和下行程开关12。本发明采用限位开关对门板5的开闭角度进行限位控制,智能化程度高。

如图7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501的两条腰线的中部通过加强板503连接,所述框架501的下底边内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504,所述框架501的上底边内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505,所述第一固定板504、所述第二固定板505和加强板503均为u型折弯板结构,所述第一固定板504、所述第二固定板505和加强板503的两侧均和所述封板502粘接配合。所述封板502粘接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板504和所述第二固定板505上,采用结构胶粘合在框架501上,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且门板5强度高,有利于实现轻量化,降低加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推杆4包括电机、减速器、丝杆和导环,所述上行程开关11和所述行程开关12均和所述电动推杆4电性连接,电动推杆4和自动驾驶控制器电性连接,电动推杆4接收自动驾驶控制器的开关或关门指令,并控制活塞杆伸缩实现开门,所述上行程开关11和所述行程开关12给电动推杆4发送停止指令,控制开关门旋转角度。电动推杆有自锁功能,采用丝杆结构,门板翻转控制精准,使整个机构简单、紧凑,占用车内空间小,外观不影响整体造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7和所述门板固定座8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支架7和门板5通过螺栓连接。该设置是为了使门板可以通过大孔的间隙,本实施例中,x方向是车身的纵向方向,y方向是车身的横向方向,z方向是竖直方向,微调左右两门组件y向的平齐度即绕z向微调一定的角度;上固定座与立柱使用螺栓连接的目的,是为了使门板通过上固定座的大孔,微调左右两门组件z向的平齐度即上下移动,微调门板的垂直度即绕x向微调一定的角度。门板通过这三方面微调,利于消除制造误差,使两门板能完全对齐,整齐美观。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套3的两端面位置对应的旋转轴2外壁上均有尼龙垫圈14,既防止门板轴向窜动,也消除门板旋转过程中金属与金属的摩擦声,提高感官效果。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501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封板502为亚克力塑料板。采用轻质非金属材质,既达到强度要求,又达到轻量化和美观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套3和所述电动推杆4均设置在所述连接板6和所述门板5之间的位置。该设计能使得整个结构的轴向距离紧凑,进一步减小车门旋转结构的占用空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门板固定座8构造为口型结构。结构轻便,强度好。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行程开关11设置高度高于所述行程开关12,所述上行程开关11设置在远离所述立柱1朝向人行通道的一侧,所述下行程开关12设置在所述立柱1一侧,在所述门板5关闭状态下所述上行程开关11和所述门板5触碰,在所述门板5打开状态下所述下行程开关12和所述门板5的上底边的触碰。采用门板自身机构和行程开关抵触,实现电动推杆的停止,可实现门板精准开合定位,控制精准。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的下部设置有下固定座13,所述下固定座13上设置有球头销15,所述球头销15和所述电动推杆4的下端配合连接。结构简单,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成本低。所述立柱1可为方钢或槽钢结构,且为不锈钢材质,便于设置通孔,实现螺栓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