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对接式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37821发布日期:2021-06-11 21:5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对接式轮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对接式轮毂。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铝合金轮毂的常用制造方法为重力铸造和低压精密铸造,现有的轮毂一般采用铸造方法制得的铝合金轮毂都是一体成型的,如果轮毂表面有砂眼、密度不均匀,轮毂只能报废,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一体成型的轮毂在使用过程中,如果轮毂发生故障,只能将轮毂整体更换掉;现有的轮毂一般是辐条受损比较厉害,而辐条一般是和中心盘一体形成的,而需要拆卸更换辐条时一般只能将中心盘一同更换,更换和维修的成本较高,所以需要开发一种辐条拆卸和安装便利、结构稳固的连接结构,另外需要提高结构装配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解决的问题为:提供一种装配灵活、辐条拆卸和安装便利、结构稳固的调节对接式轮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调节对接式轮毂,包括轮辋、中心盘、辐条、连接环体、内侧连接组件、调节对接组件;所述轮辋的内侧四周安装连接环体;所述轮辋的内侧中间安装中心盘;所述中心盘的中间设有车轴安装孔;所述中心盘的四周安装通过多个辐条与连接环体内侧四周连接;所述辐条的外端连接于连接环体的内侧;所述辐条的内端分别通过内侧连接组件连接于中心盘的外侧面;所述内侧连接组件包括插接块、内置式驱动螺杆、抵压限位板;所述辐条的内端一侧安装插接块;所述插接块的内部设有抵压空腔并且内端开口;所述插接块的一侧设有穿接开槽;所述中心盘的一侧四周分别均匀安装多个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外侧设有安装开口;所述插接槽的外端设有旋转卡接槽;所述旋转卡接槽的外端设有驱动开口;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旋转卡接安装于中心盘的插接槽内;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的外端旋转卡接于旋转卡接槽上,内置式驱动螺杆的外端设有调节开槽,调节开槽位于驱动开口的内侧;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上螺纹旋转连接抵压限位板;所述插接块从插接槽的安装开口插入,插接块通过一侧的穿接开槽穿接于内置式驱动螺杆后抵接插入插接槽内;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旋转驱动抵压限位板,抵压限位板向上移动进入插接块内部的抵压空腔内,抵压限位板向上移动并抵压插接块向外端移动并抵接于插接槽的内部外端,插接块被夹持安装于抵压限位板和插接槽的外端内壁之间;所述辐条的中间分别安装一个调节对接组件;所述调节对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导向柱、调节螺栓;所述辐条的中间设有缺口;所述辐条的缺口一侧安装第一连接板,辐条的缺口另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并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一侧上安装导向柱;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导向槽和锁紧螺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内部设有贯穿式的卡接旋转槽;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导向柱插入连接于第二连接板的导向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卡接旋转槽上旋转卡接安装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内端螺纹穿接于第二连接板的锁紧螺纹槽内。

进一步,所述内侧连接组件还包括抵接弹性体;所述抵接弹性体套接于内置式驱动螺杆上;所述抵接弹性体的两端分别弹性抵压于抵压限位板和插接槽的内端内壁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外侧连接组件;所述辐条的外端分别通过外侧连接组件连接于连接环体的内侧;所述连接环体的内侧均匀安装多个螺纹装配孔;所述外侧连接组件包括稳固弹性体、卡扣块、旋转定位螺杆;所述辐条的外端分别设有抵压槽;所述抵压槽的外端连通设有穿接通道;所述旋转定位螺杆穿接安装于穿接通道内;所述旋转定位螺杆的内端延伸至抵压槽内;所述旋转定位螺杆的内端安装卡扣块;所述卡扣块抵扣安装于抵压槽内;所述旋转定位螺杆的外端旋转安装于螺纹装配孔内;所述稳固弹性体安装于抵压槽内;所述稳固弹性体的两端弹性抵压连接于抵压槽内壁和卡扣块之间。

进一步,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的外端设有旋转卡接杆;所述旋转卡接杆旋转卡接于插接槽外侧的旋转卡接槽上;所述旋转卡接杆的外端设有调节开槽。

进一步,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的内端设有旋转卡接柱;所述插接槽的内端设有卡接旋转槽;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通过内端的旋转卡接柱旋转卡接于插接槽内端的卡接旋转槽上。

进一步,所述插接槽和插接块均呈立体矩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调节开槽为可通过螺丝刀旋转带动的一字形或者十字形开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增设了调节对接组件,通过调节螺栓的旋转,使得第二连接板获得一个在第一连接板一侧移动的驱动力,从而可以调节辐条外端和内端在截面方向的位置,使得辐条的内外端与中心盘和轮辋连接更加灵活;另外通过旋转调节螺栓,使得第二连接板获得一个远离第一连接板的推力,通过力的相互作用,使得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中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紧绷力,如此使得辐条的内外端分别与中心盘和轮辋连接时获得紧密的抵接力,增加了结构的平稳性。

本发明将辐条的内端通过内置式的夹持结构安装于中心盘的内部,保证了拆卸和安装的便利以及结构的稳固性;本发明将插接块从插接槽的安装开口插入,插接块通过一侧的穿接开槽穿接于内置式驱动螺杆后抵接插入插接槽内,然后内置式驱动螺杆旋转驱动抵压限位板,使得抵压限位板向上移动进入插接块内部的抵压空腔内,抵压限位板向上移动并抵压插接块向外端移动并抵接于插接槽的内部外端,如此形成插接块被夹持安装于抵压限位板和插接槽的外端内壁之间,如此形成稳固的夹持结构;本发明拆卸时,反向转动内置式驱动螺杆,带动抵压限位板向下移动,同时将插接块向下推动,当插接块到达插接槽的安装开口时,将插接块从安装开口抽出,实现拆卸。

本发明将内置式驱动螺杆的外端旋转卡接于插接槽外端的旋转卡接槽上,在内置式驱动螺杆的外端设置调节开槽,调节开槽位于驱动开口的内侧,如此形成了内置式驱动螺杆的内置式的驱动结构,通过外部的螺丝刀插入旋转驱动调节开槽实现内置式驱动螺杆的旋转,内置式的旋转卡接结构保证了结构不受外部的冲击,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辐条与中心盘连接的径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插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调节对接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7所示,一种调节对接式轮毂,包括轮辋1、中心盘2、辐条3、连接环体4、内侧连接组件6、调节对接组件7;所述轮辋1的内侧四周安装连接环体4;所述轮辋1的内侧中间安装中心盘2;所述中心盘2的中间设有车轴安装孔21;所述中心盘2的四周安装通过多个辐条3与连接环体4内侧四周连接;所述辐条3的外端连接于连接环体4的内侧;所述辐条3的内端分别通过内侧连接组件6连接于中心盘2的外侧面;所述内侧连接组件6包括插接块61、内置式驱动螺杆62、抵压限位板63;所述辐条3的内端一侧安装插接块61;所述插接块61的内部设有抵压空腔611并且内端开口;所述插接块61的一侧设有穿接开槽612,穿接开槽612从插接块61的外端中间延伸至一侧底部,如图5所示;所述中心盘2的一侧四周分别均匀安装多个插接槽22;所述插接槽22的外侧设有安装开口221;所述插接槽22的外端设有旋转卡接槽24;所述旋转卡接槽24的外端设有驱动开口23;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62旋转卡接安装于中心盘2的插接槽22内;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62的外端旋转卡接于旋转卡接槽24上,内置式驱动螺杆62的外端设有调节开槽6211,调节开槽6211位于驱动开口23的内侧;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62上螺纹旋转连接抵压限位板63;所述插接块61从插接槽22的安装开口221插入,插接块61通过一侧的穿接开槽612穿接于内置式驱动螺杆62后抵接插入插接槽22内;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62旋转驱动抵压限位板63,抵压限位板63向上移动进入插接块61内部的抵压空腔611内,抵压限位板63向上移动并抵压插接块61向外端移动并抵接于插接槽22的内部外端,插接块61被夹持安装于抵压限位板63和插接槽22的外端内壁之间;所述辐条3的中间分别安装一个调节对接组件7;所述调节对接组件7包括第一连接板71、第二连接板72、导向柱73、调节螺栓74;所述辐条3的中间设有缺口;所述辐条3的缺口一侧安装第一连接板71,辐条3的缺口另一侧安装第二连接板72;所述第一连接板71和第二连接板72并排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71一侧上安装导向柱73;所述第二连接板72上设有导向槽721和锁紧螺纹槽722;所述第一连接板71内部设有贯穿式的卡接旋转槽711;所述第一连接板71通过导向柱73插入连接于第二连接板72的导向槽721内,所述第一连接板71的卡接旋转槽711上旋转卡接安装调节螺栓74;所述调节螺栓74的内端螺纹穿接于第二连接板72的锁紧螺纹槽722内。

如图1至7所示,进一步,所述内侧连接组件6还包括抵接弹性体64;所述抵接弹性体64套接于内置式驱动螺杆62上;所述抵接弹性体64的两端分别弹性抵压于抵压限位板63和插接槽22的内端内壁之间。进一步,还包括外侧连接组件5;所述辐条3的外端分别通过外侧连接组件5连接于连接环体4的内侧;所述连接环体4的内侧均匀安装多个螺纹装配孔41;所述外侧连接组件5包括稳固弹性体53、卡扣块52、旋转定位螺杆51;所述辐条3的外端分别设有抵压31槽;所述抵压槽31的外端连通设有穿接通道32;所述旋转定位螺杆51穿接安装于穿接通道32内;所述旋转定位螺杆51的内端延伸至抵压槽31内;所述旋转定位螺杆51的内端安装卡扣块52;所述卡扣块52抵扣安装于抵压槽31内;所述旋转定位螺杆51的外端旋转安装于螺纹装配孔41内;所述稳固弹性体53安装于抵压槽31内;所述稳固弹性体53的两端弹性抵压连接于抵压槽31内壁和卡扣块52之间。进一步,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62的外端设有旋转卡接杆621;所述旋转卡接杆621旋转卡接于插接槽22外侧的旋转卡接槽24上;所述旋转卡接杆621的外端设有调节开槽6211。进一步,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62的内端设有旋转卡接柱622;所述插接槽22的内端设有卡接旋转槽25;所述内置式驱动螺杆62通过内端的旋转卡接柱622旋转卡接于插接槽22内端的卡接旋转槽25上。进一步,所述插接槽22和插接块61均呈立体矩形结构。进一步,所述调节开槽6211为可通过螺丝刀旋转带动的一字形或者十字形开槽。

本发明增设了调节对接组件7,通过调节螺栓74的旋转,使得第二连接板72获得一个在第一连接板71一侧移动的驱动力,从而可以调节辐条3外端和内端在截面方向的位置,使得辐条3的内外端与中心盘2和轮辋1连接更加灵活;另外通过旋转调节螺栓74,使得第二连接板72获得一个远离第一连接板71的推力,通过力的相互作用,使得第一连接板71和第二连接板72中间产生相互排斥的紧绷力,如此使得辐条3的内外端分别与中心盘2和轮辋1连接时获得紧密的抵接力,增加了结构的平稳性。

本发明将辐条3的内端通过内置式的夹持结构安装于中心盘2的内部,保证了拆卸和安装的便利以及结构的稳固性;本发明将插接块61从插接槽22的安装开口221插入,插接块61通过一侧的穿接开槽611穿接于内置式驱动螺杆62后抵接插入插接槽22内,然后内置式驱动螺杆62旋转驱动抵压限位板63,使得抵压限位板63向上移动进入插接块61内部的抵压空腔611内,抵压限位板63向上移动并抵压插接块61向外端移动并抵接于插接槽22的内部外端,如此形成插接块61被夹持安装于抵压限位板63和插接槽22的外端内壁之间,如此形成稳固的夹持结构;本发明拆卸时,反向转动内置式驱动螺杆62,带动抵压限位板63向下移动,同时将插接块61向下推动,当插接块61到达插接槽22的安装开口221时,将插接块61从安装开口抽出,实现拆卸。

本发明将内置式驱动螺杆62的外端旋转卡接于插接槽22外端的旋转卡接槽24上,在内置式驱动螺杆62的外端设置调节开槽6211,调节开槽6211位于驱动开口23的内侧,如此形成了内置式驱动螺杆62的内置式的驱动结构,通过外部的螺丝刀插入旋转驱动调节开槽6211实现内置式驱动螺杆62的旋转,内置式的旋转卡接结构保证了结构不受外部的冲击,结构更加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