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运输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88340发布日期:2021-07-16 19:3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移动运输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运输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2.当前,随着人生们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购物的大步发展,以及全国物流网络的日趋成熟,针对生鲜、果蔬、糕点的快递运输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对于生鲜、果蔬和糕点这类不易存储的产品而言,快递运输的方案多采用冷链运输。所谓冷链运输,一般是指采用具备冷藏箱的车辆装载产品,保证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处于低温冷藏环境,之后进行远距离运送。冷藏箱类似于一个大型的冰箱,主要由箱体以及用于为箱体营造低温环境的制冷系统构成。
3.现有的冷链运输车辆通常装备有一个大型的一体式的冷藏箱,制冷系统安装在冷藏箱内部,使得冷藏箱的整体体积大,占用车辆安装空间大,导致运输成本升高。此外,对于生鲜、果蔬、糕点这些不同品种的产品而言,为了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保持品质和鲜度,一般要求的冷藏环境条件是不同的。而一体式的冷藏箱仅能营造出一种条件的冷藏环境,无法适应不同冷藏需求的多个不同产品的运输要求,存在较大的应用局限性,容易导致产品在运输途中变质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移动运输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占用空间大,单一冷藏环境无法满足不同产品冷藏条件要求的问题。
5.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运输系统,所述移动运输系统包括:
6.运输车辆,所述运输车辆上设置有运输箱;
7.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运输车辆上,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用于与云端数据库通信连接;
8.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所述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车辆上并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电连接;以及
9.多个保鲜装置,多个保鲜装置均设置于所述运输箱内,各所述保鲜装置均与所述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连接并分别用于存储种类各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产品;所述保鲜装置包括保鲜箱、分别安装在所述保鲜箱上的保鲜控制单元、信息传输单元和信息设定单元、及安装在所述保鲜箱内的冷藏条件监测单元,所述信息传输单元、所述信息设定单元和所述冷藏条件监测单元分别与所述保鲜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电连接。
10.上述方案的移动运输系统应用于对产品的长距离物流运输场合中,具体用以对各类常温环境下不宜久放的产品进行冷链运输。工作时,在运输车辆的运输箱内安装多个保鲜装置,并向多个保鲜装置的保鲜箱内分别装入各不相同或者不完全相同的产品;通过信息设定单元输入每个保鲜箱内装入的产品种类信息,保鲜控制单元将所有产品种类信息通
过信息传输单元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冷藏条件监测单元将实时监测到的各保鲜箱内的实时冷藏条件数据通过信息传输单元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各产品种类信息,从云端数据库内调取预设的各种产品对应的冷藏条件信息,并将各冷藏条件信息与接收到的实时冷藏条件数据进行比对;中央控制系统根据比对结果控制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向各保鲜箱内输送所需种类和数量的冷冻保鲜介质,调整各保鲜箱内的冷藏条件满足对应种类产品的冷藏保鲜需要。也即,相较于传统现有技术而言,本方案的移动运输系统采用了多个保鲜箱分别用于专门存放不同种类的产品,并且根据各种产品所需的冷藏条件以及保鲜箱内实时的冷藏环境参数,中央控制系统就能够控制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向各个保鲜箱内通入适量和适当种类的起到保鲜作用的冷冻保鲜介质,从而为各保鲜箱内营造出满足不同种类产品所需的冷藏环境条件,以确保长时间长途运输过程中产品保持较高的品质和鲜度。
11.下面对本使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包括介质存储容器、介质输出管路、介质输出控制阀、固定支架和多个介质输出接头,所述介质存储容器通过所述介质输出管路与多个所述介质输出接头连通,所述介质输出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介质输出管路中并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运输箱内,多个所述介质输出接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13.各所述保鲜箱均包括介质流入接口,所述介质流入接口与所述介质输出接头一一对应接通。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保鲜箱划分为多组保鲜箱纵列,多组所述保鲜箱纵列相互紧贴并呈阵列结构布置。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鲜箱包括介质传输管和介质流入阀门,所述介质传输管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保鲜箱的相对两侧面设置并分别形成介质流入接口和介质流出接口,所述介质传输管位于所述保鲜箱的内部区段开设有介质流出口,所述介质流入阀门安装于所述介质流出口处并与所述保鲜控制单元电连接。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鲜箱包括箱体和可启闭安装在所述箱体上的箱盖;所述箱盖的顶面设置有滑轨,所述箱体的底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轨用于与相邻设置的所述保鲜箱的底部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槽用于与相邻设置的所述保鲜箱的顶部的滑轨滑动配合。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盖的顶面位于所述滑轨的一端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用于与相邻设置的所述保鲜箱的底侧限位抵接。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盖的侧面还凹设有锁紧孔,所述箱体的侧面还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有锁紧销,所述锁紧销能够插接于所述锁紧孔内以将上下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保鲜箱连接固定。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藏条件监测单元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惰性气体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氧气传感器和所述惰性气体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保鲜箱的内壁上。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界面、主控cpu、信息接收单元、导航定位单元、云通讯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安装在所述运输车辆的驾
驶室内并与所述主控cpu通信连接,所述信息接收单元分别与所述信息传输单元和所述主控cpu通信连接,所述导航定位单元、所述云通讯单元和所述报警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cpu通信连接;
21.所述保鲜装置还包括人机交互单元、电源模块和执行单元,所述人机交互单元、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执行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保鲜箱上,且所述人机交互单元、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执行单元分别与所述保鲜控制单元电连接。
22.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运输系统的工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23.在运输车辆的运输箱内安装多个保鲜装置,并向多个保鲜装置的保鲜箱内分别装入各不相同或者不完全相同的产品;
24.通过信息设定单元输入每个保鲜箱内装入的产品种类信息,保鲜控制单元将所有产品种类信息通过信息传输单元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
25.冷藏条件监测单元将实时监测到的各保鲜箱内的实时冷藏条件数据通过信息传输单元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
26.中央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各产品种类信息,从云端数据库内调取预设的各种产品对应的冷藏条件信息,并将各冷藏条件信息与接收到的实时冷藏条件数据进行比对;
27.中央控制系统根据比对结果控制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向各保鲜箱内输送所需种类和数量的冷冻保鲜介质,调整各保鲜箱内的冷藏条件满足对应种类产品的冷藏保鲜需要。
附图说明
2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移动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中保鲜箱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中移动运输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0、运输车辆;20、运输箱;30、中央控制系统;40、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50、保鲜装置;51、保鲜箱;511、介质流入接口;512、介质流出接口;513、箱体;514、箱盖;515、滑轨;516、滑槽;517、限位凸块;518、锁紧孔;519、锁紧销。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6.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展示的一种移动运输系统,其应用于物流快递行业中,用以将网购商品运输至目的地的顾客手中。
37.请继续参阅图1,示例性地,所述移动运输系统包括:运输车辆10、中央控制系统30、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40以及多个保鲜装置50。其中,运输车辆10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汽车,而本实施例中出于降低成本考虑,可以由旧的箱式货车通过改装得到。例如,运输车辆10包括车主体和安装在车主体的靠前端的驾驶室。此外,所述运输车辆10上设置有运输箱20。运输箱20布置在车主体的中后部区域,以增加单次运输的产品量,提高运载能力。
38.所述中央控制系统30设置于所述运输车辆10上,所述中央控制系统30用于与云端数据库通信连接;所述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40设置于所述运输车辆10上并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30电连接;多个保鲜装置50均设置于所述运输箱20内,各所述保鲜装置50均与所述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40连接并分别用于存储种类各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的产品;所述保鲜装置50包括保鲜箱51、分别安装在所述保鲜箱51上的保鲜控制单元、信息传输单元和信息设定单元、及安装在所述保鲜箱51内的冷藏条件监测单元,所述信息传输单元、所述信息设定单元和所述冷藏条件监测单元分别与所述保鲜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信息传输单元还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30电连接。
39.综上,实施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移动运输系统应用于对产品的长距离物流运输场合中,具体用以对各类常温环境下不宜久放的产品进行冷链运输。工作时,在运输车辆10的运输箱20内安装多个保鲜装置50,并向多个保鲜装置50的保鲜箱51内分别装入各不相同或者不完全相同的产品;通过信息设定单元输入每个保鲜箱51内装入的产品种类信息,保鲜控制单元将所有产品种类信息通过信息传输单元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30;冷藏条件监测单元将实时监测到的各保鲜箱51内的实时冷藏条件数据通过信息传输单元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30;中央控制系统30根据接收到的各产品种类信息,从云端数据库内调取预设的各种产品对应的冷藏条件信息,并将各冷藏条件信息与接收到的实时冷藏条件数据进行比对;中央控制系统30根据比对结果控制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40向各保鲜箱51内输送所需种类和数量的冷冻保鲜介质,调整各保鲜箱51内的冷藏条件满足对应种类产品的冷藏保鲜需要。也即,相较于传统现有技术而言,本方案的移动运输系统采用了多个保鲜箱51分别用于专门存放不同种类的产品,并且根据各种产品所需的冷藏条件以及保鲜箱51内实时的冷藏环境参数,中央控制系统30就能够控制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40向各个保鲜箱51内通入适量和适当种类的起到保鲜作用的冷冻保鲜介质,从而为各保鲜箱51内营造出满足不同种类产品所需的冷藏环境条件,以确保长时间长途运输过程中产品保持较高的品质和鲜度。
40.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保鲜箱51划分为多组保鲜箱51纵列,多组所述保鲜箱51纵列相互紧贴并呈阵列结构布置。这样能够充分利用运输箱20内的空间而布置尽量多数量的保鲜箱51,从而满足多品种、多数量产品的冷链运输要求。
41.也即可以理解的,运输箱20内布置有多层保鲜箱51,每层保鲜箱51都包含m*n个保鲜箱51。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自然数。
42.所述的保鲜箱51为密闭保温保湿的方形箱体513,保鲜箱51由保温材料组成,内部可存放产品,箱体513尺寸可以有多种标准规格。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鲜箱51包括介质传输管和介质流入阀门,所述介质传输
管的两端分别穿出所述保鲜箱51的相对两侧面设置并分别形成介质流入接口511和介质流出接口512,所述介质传输管位于所述保鲜箱51的内部区段开设有介质流出口,所述介质流入阀门安装于所述介质流出口处并与所述保鲜控制单元电连接。
44.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40输出的冷冻保鲜介质可通过介质流入接口511流入介质传输管内,保鲜控制单元控制介质流入阀门打开,冷冻保鲜介质便能够流入保鲜箱51内,达到调节和改善冷藏环境条件的作用。此外,部分流入介质传输管的冷冻保鲜介质会进一步通过介质流出接口512流出,并通过相邻的保鲜箱51外伸出来的介质流入接口511流入相邻的介质传输管内。也即处于同一排的多个保鲜箱51可通过相互连通的介质传输管实现冷冻保鲜介质在不同保鲜箱51内的流动,从而使保鲜箱51都能够进行冷藏环境的调节,以满足不同种类产品的冷藏运输要求。
45.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鲜箱51包括箱体513和可启闭安装在所述箱体513上的箱盖514。如此,箱盖514便于打开或关闭,方便产品从保鲜箱51内装入或取出。
46.所述箱盖514的顶面设置有滑轨515,所述箱体513的底面设置有滑槽516,所述滑轨515用于与相邻设置的所述保鲜箱51的底部的滑槽516滑动配合,所述滑槽516用于与相邻设置的所述保鲜箱51的顶部的滑轨515滑动配合。
47.多个保鲜箱51装入运输箱20内时,可以按照由上至下的水平组装方式进行:首先摆入最底层的一层保鲜箱51,之后朝最底层的一层保鲜箱51上摆放倒数第二层保鲜箱51,且安装时将保鲜箱51以水平方向滑动,使底部的滑槽516与下方保鲜箱51的顶部的滑轨515配合插接。这样一来,滑轨515在滑槽516内滑动,不仅可在安装过程中对上方的保鲜箱51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安装到位后能够有效固定上下相邻的保鲜箱51,保证各层保鲜箱51组装稳固安全。
48.请继续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箱盖514的顶面位于所述滑轨515的一端位置设置有限位凸块517,所述限位凸块517用于与相邻设置的所述保鲜箱51的底侧限位抵接。限位凸块517与保鲜箱51的侧面抵接,可对上方滑动安装过程中的保鲜箱51起到定位作用,保证堆叠安装的各层保鲜箱51规整有序。
49.请继续参阅图2,更进一步地,所述箱盖514的侧面还凹设有锁紧孔518,所述箱体513的侧面还通过转轴可转动设置有锁紧销519,所述锁紧销519能够插接于所述锁紧孔518内以将上下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保鲜箱51连接固定。
50.当上下相邻的两个保鲜箱51组装到位后,将上方保鲜箱51侧面的锁紧销519向下转动,锁紧销519便可扣入下方保鲜箱51的侧面上预设的锁紧孔518内,借助锁紧销519与锁紧孔518的锁扣作用,可进一步保证相邻两个保鲜箱51组装连接稳固,不会在运输途中因道路颠簸、车辆加减速、急转弯等原因发生跌落,导致内部盛装的产品损坏。
51.本方案中,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40主要用于供给冷气、水、氧气、惰性气体等能够对产品起到冷藏保鲜作用的介质。相应地,所述冷藏条件监测单元包括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和惰性气体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氧气传感器和所述惰性气体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所述保鲜箱51的内壁上。各种传感器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保鲜箱51内的不同冷藏参数进行实时精准监测,从而便于反馈信号给中央控制系统30和保鲜控制单元,以将所需流量和种类的冷冻保鲜介质能够及时通入各个保鲜箱51内,保证
各种类产品冷藏可靠。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40包括介质存储容器、介质输出管路、介质输出控制阀、固定支架和多个介质输出接头,所述介质存储容器通过所述介质输出管路与多个所述介质输出接头连通,所述介质输出控制阀设置于所述介质输出管路中并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30电连接,所述固定支架设置于所述运输箱20内,多个所述介质输出接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各所述保鲜箱51均包括介质流入接口511,所述介质流入接口511与所述介质输出接头一一对应接通。
53.当中央控制系统30得到比对结果之后,也就表明系统已经获知各个保鲜箱51中需要通入何种冷冻保鲜介质以及所需冷冻保鲜介质的流量。此时,中央控制系统30向介质输出控制阀发出指令,介质输出控制阀打开,介质存储容器内的冷冻保鲜介质便会通过介质输出管路流向各个介质输出接头,并最终通过各个介质流入接口511流入各保鲜箱51中,对产品起到冷藏保鲜作用。
54.固定支架对多个介质输出接头起到固定作用,且使不同介质输出接头可以固定在不同高度位置,从而便于与处于不同高度层的保鲜箱51的介质流入接口511相连。
55.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中央控制系统30包括人机交互界面、主控cpu、信息接收单元、导航定位单元、云通讯单元和报警单元,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安装在所述运输车辆10的驾驶室内并与所述主控cpu通信连接,所述信息接收单元分别与所述信息传输单元和所述主控cpu通信连接,所述导航定位单元、所述云通讯单元和所述报警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cpu通信连接。
56.信息传输单元利用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实时接收各个保鲜箱51的产品码(每个保鲜箱51在云端数据库内都有一个产品代码)和环境数据,通过数据线传送给主控cpu;接收主控cpu从云端数据库下载的所需运输的产品对应代码的保鲜参数,发送给各保温箱的保鲜控制单元。云通讯单元负责与远程控制系统通讯及根据产品码下载云端数据库的产品保鲜数据。报警单元的作用是在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40异常、保鲜箱51中的环境参数变化发生异常等情况时及时通知运输人员排除故障。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鲜装置50还包括人机交互单元、电源模块和执行单元,所述人机交互单元、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执行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保鲜箱51上,且所述人机交互单元、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执行单元分别与所述保鲜控制单元电连接。
58.信息传输单元用于与运输车辆10的信息接收单元进行信息交换,交互的信息包括产品种类信息、箱内的冷藏环境参数信息、冷冻保鲜介质需求等。保温箱的保鲜控制单元由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电源模块供电,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无线充电技术充电模块、电平转换模块;人机交互单元用于录入产品信息;执行单元主要由多个继电器和电磁阀体组成,用于控制冷冻保鲜介质输送回路与箱体513内部的通断,进而调整箱内环境。
59.如图3所示,综上之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运输系统的工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60.s100:在运输车辆10的运输箱20内安装多个保鲜装置50,并向多个保鲜装置50的保鲜箱51内分别装入各不相同或者不完全相同的产品。
61.s200:通过信息设定单元输入每个保鲜箱51内装入的产品种类信息,保鲜控制单元将所有产品种类信息通过信息传输单元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30。
62.s300:冷藏条件监测单元将实时监测到的各保鲜箱51内的实时冷藏条件数据通过信息传输单元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30。
63.s400:中央控制系统30根据接收到的各产品种类信息,从云端数据库内调取预设的各种产品对应的冷藏条件信息,并将各冷藏条件信息与接收到的实时冷藏条件数据进行比对。
64.s500:中央控制系统30根据比对结果控制冷冻保鲜介质供给装置40向各保鲜箱51内输送所需种类和数量的冷冻保鲜介质,调整各保鲜箱51内的冷藏条件满足对应种类产品的冷藏保鲜需要。
65.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6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6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7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7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