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控制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2641发布日期:2021-07-23 21:20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控制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控制空调出风口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出风口是汽车必备的部件之一,为满足不同身高、不同体型、不同习惯的驾驶员对温度的要求,目前市场上汽车空调出风口一般是控制主叶片、次叶片、风门等部件实现风向调节。

传统汽车空调出风口操控结构一般由主叶片组件、次叶片组件及风门组件构成,其中,主叶片组和次叶片组用来导风,风门用来控制风量和控制出风口的开闭,但这种出风口结构,零件数量多,导致结构复杂,而且目前市场上的手动控制出风口大多通过固定在上层叶片的拨扭或旋钮控制上下左右导风,控制叶片转动的机构和控制风门开闭的机构一般是独立的,需要多个控制输入结构共同实现出风口风向和风量调节的功能,导致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手动控制空调出风口结构,通过手动控制第一半风门和第二半风门的分别转动,能够进行纵向导风以及控制风量大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动控制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导风机构和操作机构,所述壳体具有进风通道和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的上风道和下风道,所述上风道被配置为输出第一气流,所述下风道被配置为输出与所述第一气流相交的第二气流;所述导风机构包括设置于进风通道内的第一半风门和第二半风门以及设置于上风道和下风道内的导风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包括驱动杆、输入件和双层轨迹板,所述双层轨迹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半风门传动连接的上轨迹板以及与所述第二半风门传动连接的下轨迹板,所述输入件分别与所述上轨迹板和下轨迹板传动连接,所述上轨迹板和下轨迹板分别独立运动,所述驱动杆分别与所述输入件和导风叶片传动连接,且输入件带动所述输入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及沿第二方向转动,当输入件摆动时,带动所述导风叶片进行转动,当所述输入件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先通过上轨迹板推动第一半风门先与下风道的入口配合,再通过下轨迹板推动第二半风门再与上风道的入口配合,所述输入件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先与通过上轨迹板推动第一半风门与上风道的入口配合,再通过下轨迹板推动第二半风门与下风道的入口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出风口结构,初始状态下,第一半风门和第二半风门均水平设置,此时上风道的入口和下风道的入口均能完全进风,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互作用后沿水平吹出,使用时,手动控制旋转件转动,以带动输入件进行转动,当输入件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输入件先与上轨迹板的配合,推动上轨迹板向后移动,上轨迹板向后移动时,带动第一半风门向下翻转,以调节下风道的入口大小直至将下风道的入口封闭,使得输出的第二气流逐渐减小直至无第二气流输出,此时上风道的入口大小不变,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互作用后沿向下吹出,输入件再与下轨迹板配合,推动下轨迹板向后移动,下轨迹板向后移动时,带动第二半风门向上翻转,从而调节上风道的入口大小直至将上风道的入口封闭,使得上风道输出的第一气流逐渐减小直至无第一气流输出,从而实现关闭出风口;使得输入件在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先通过第一半风门向下转动,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由水平逐渐向下吹出,再通过第二半风门向上转动,使得出风口的出风量逐渐减小,直至关闭出风口;当输入件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输入件先与上轨迹板的配合,推动上轨迹板向前移动,上轨迹板向前移动时,带动第一半风门向上翻转,以调节上风道的入口大小直至将上风道的入口封闭,使得输出的第一气流逐渐减小直至无第一气流输出,此时下风道的入口大小不变,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互作用后沿向下吹出,输入件再与下轨迹板配合,推动下轨迹板向前移动,下轨迹板向后移动时,带动第二半风门向下翻转,从而调节下风道的入口大小直至将下风道的入口封闭,使得输出的第二气流逐渐减小直至无第二气流输出,从而实现关闭出风口;使得输入件在沿第二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先通过第一半风门向上转动,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由水平逐渐向上吹出,再通过第二半风门向下转动,使得出风口的出风量逐渐减小,直至关闭出风口;通过控制第一半风门和第二半风门分别先后转动,能够起到上下导风和风门启闭的功能,减少了导风叶片,优化了零件布局,减少空间占用,结构紧凑,控制方便,当驱动杆左右摆动时,带动所述导风叶片进行转动进行左右导风,使得通过操作驱动杆动作,能够实现左右导风、上下导风以及风门启闭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驱动杆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将第一段与第二段进行连接的万向节,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导风叶片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输入件传动连接,当所述第一段摆动时,所述第二段通过万向节不响应所述第一段动作,当所述第一段转动时,通过万向节带动所述第二段进行转动。通过上述改进,使得驱动杆的转动和摆动能够互不干涉。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导风叶片包括若干个通过连杆进行联动主叶片,所述连杆上形成有滑槽,所述第一段上套设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上设有伸入所述滑槽内的凸块,所述第二段上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输入件的上端设有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输入齿轮。通过上述改进,使得驱动杆能够带动输入件和传动块分别进行动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上轨迹板上形成有上轨迹槽,所述下轨迹板上形成有下轨迹槽,所述输入件的下端形成有伸入上轨迹槽内的上传动杆和伸入下轨迹槽内的下传动杆。所述输入件由初始位置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输入件先通过上传动杆与上轨迹槽的配合,推动上轨迹板向后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半风门向下翻转,所述输入件沿第一方向继续转动时,所述输入件再通过下推杆与下轨迹槽的配合,推动下轨迹板向后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半风门向上翻转;所述输入件由初始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输入件先通过上传动杆与上轨迹槽的配合,推动上轨迹板向前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半风门向上翻转,所述输入件沿第二方向继续转动时,所述输入件再通过下推杆与下轨迹槽的配合,推动下轨迹板向前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半风门向下翻转。通过上述改进,使得第一半风门和第二半风门能够先后运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上轨迹槽沿直线设置,所述下轨迹槽包括呈弧形的空转段、以及与空转段的端部连接的第一推移段和第二推移段,第一推移段和第二推移段分别呈直线设置,使得下轨迹槽整体呈u形。当所述下传动杆在空转段内转动时,所述下轨迹板不响应所述下传动杆动作,当所述下传动杆在第一推移段或第二推移段内移动时,所述下传动杆推动所述下轨迹板移动。当所述输入件由初始位置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上传动杆在上轨迹槽内转动,所述下传动杆在空转段内转动;当所述输入件由第一位置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上传动杆从所述上轨迹槽内脱离,所述下传动杆由空转段转动至第一推移段内;当所述输入件由初始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三位置时,所述上传动杆在上轨迹槽内转动,所述下传动杆在空转段内转动;当所述输入件由第三位置继续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四位置时,所述上传动杆从所述上轨迹槽内脱离,所述下传动杆由空转段转动至第二推移段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上轨迹板上设有避让槽,所述第二推杆穿过避让槽伸入第二轨迹槽内,所述避让槽的形状与第二推杆的转动路径相适配,使得所述调节件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推杆沿避让槽内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输入件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先通过上传动杆与上轨迹槽配合带动上轨迹板向后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半风门向下翻转,再通过下传动杆与下轨迹槽配合带动下轨迹板向后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半风门向上翻转;所述输入件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先通过上传动杆与上轨迹槽配合带动上轨迹板向前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半风门向上翻转,再通过下传动杆与下轨迹槽配合带动下轨迹板向前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半风门向下翻转。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上轨迹板与下轨迹板堆叠设置,所述上轨迹板底部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呈直线设置所述下轨迹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去除壳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操作机构与导风机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操作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输入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上轨迹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下轨迹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驱动杆、传动块、主动齿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输入件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输入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的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输入件转动至第三位置时,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输入件转动至第四位置时,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进风通道;1.2、上风道;1.3、下风道;2、导风机构;2.1、第一半风门;2.2、第二半风门;2.3、导风叶片;3、操作机构;3.1、输入件;3.11、第一推杆;3.12、第二推杆;3.13、输入齿轮;3.2、上轨迹板;3.21、第一轨迹槽;3.22、避让槽;3.23、导向槽;3.3、下轨迹板;3.31、第二轨迹槽;3.311、空转段;3.312、第一推移段;3.313、第二推移段;3.4、驱动杆;3.41、第一段;3.42、第二段;3.43、万向节;3.5、传动块;3.51、凸块;3.6、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阐释。

参见图1至图9所示的一种手动控制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壳体1、导风机构2和操作机构3,所述壳体1具有进风通道1.1、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包括上风道1.2和下风道1.3,所述上风道1.2的入口和下风道1.3的入口分别与所述进风通道1.1连通,所述上风道1.2被配置为输出第一气流,所述下风道1.3被配置为输出与所述第一气流相交的第二气流;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互作用,最终沿水平吹出。

所述导风机构2包括绕x轴转动设置于进风通道1.1内的第一半风门2.1和第二半风门2.2,导风机构2还包括导风叶片2.3,导风叶片2.3包括若干个绕y轴转动设置的叶片,叶片上端伸入上风道1.2内,叶片下端伸入下风道1.3内,若干叶片通过连杆进行联动。

所述操作机构3包括驱动杆3.4、输入件3.1和双层轨迹板,所述双层轨迹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半风门2.1传动连接的上轨迹板3.2以及与所述第二半风门2.2传动连接的下轨迹板3.3,所述输入件3.1分别与所述上轨迹板3.2和下轨迹板3.3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3.4与所述输入件3.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3.4包括第一段3.41、第二段3.42以及将第一段3.41与第二段3.42进行连接的十字万向节3.43,第一段3.41的一端通过十字万向节3.43与第二段3.42进行连接,第一段3.41的另一端伸出于壳体1外以供用户操作,当第一段3.41转动时,通过十字万向节3.43能够带动第二段3.42同步进行转动,当第一段3.41摆动时,第二段3.42通过十字万向节3.43不响应第一段3.41动作,从而保持不动,第一段3.41上套设有传动块3.5,所述连杆上形成有滑槽,所述传动块3.5上设有伸入所述滑槽内的凸块3.51,第二段3.42的端部形成有主动齿轮3.6,所述输入件3.1的上端形成有与主动齿轮3.6相啮合的输入齿轮3.13。

当第一段3.41左右摆动时,带动传动块3.5进行同步摆动,第二段3.42不响应第一段3.41动作,传动块3.5摆动时,通过凸块3.51与滑槽的配合,带动连杆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导风叶片2.3转动,实现横向左右导风,当第一段3.41转动时,传动块3.5不响应第一段3.41的动作,第一段3.41通过十字万向节3.43能够带动第二段3.42同步进行转动,通过主动齿轮3.6与输入齿轮3.13的配合,带动输入件3.1进行转动。

上轨迹板3.2上形成有上滑槽,所述第一半风门2.1的端部形成有伸入上滑槽内的上偏心块,使得当上轨迹板3.2向后移动时,通过上滑槽与上偏心块的配合,带动第一半风门2.1向下进行转动,当上轨迹板3.2向前移动时,通过上滑槽与上偏心块的配合,带动第一半风门2.1向上进行转动;其中下轨迹板3.3上形成有下滑槽,所述第二半风门2.2的端部形成有伸入下滑槽内的下偏心块,使得当下轨迹板3.3后移动时,通过下滑槽与下偏心块的配合,带动第二半风门2.2向上进行转动;使得当下轨迹板3.3前移动时,通过下滑槽与下偏心块的配合,带动第二半风门2.2向下进行转动。

所述上轨迹板3.2上设有第一轨迹槽3.21,所述下轨迹板3.3上设有第二轨迹槽3.31,其中第一轨迹槽3.21沿直线设置,所述第二轨迹槽3.31包括空转段3.311、以及与空转段3.311的端部连接的第一推移段3.312和第二推移段3.313,其中空转段3.311呈弧形,第一推移段3.312和第二推移段3.313分别呈直线设置,使得第二轨迹槽3.31整体呈u形。

所述输入件3.1的下端设有伸入第一轨迹槽3.21内的第一推杆3.11以及伸入第二轨迹槽3.31内的第二推杆3.12,第一推杆3.11和第二推杆3.12均偏心设置,并且第一推杆3.11和第二推杆3.12以所述输入件3.1的旋转中心呈对称设置,当所述第二推杆3.12在空转段3.311内移动时,所述下轨迹板3.3不响应所述第二推杆3.12动作,当所述第二推杆3.12在第一推移段3.312或第二推移段3.313内移动时,所述第二推杆3.12推动所述下轨迹板3.3移动。

参见图10所示,当输入件3.1由初始位置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推杆3.11由初始位置向后移动,从而与第一轨迹槽3.21配合,推动上轨迹板3.2向后移动,此时第二推杆3.12在第二轨迹槽3.31内的空转段3.311进行转动,使得下轨迹板3.3保持不动,此时仅上轨迹板3.2推动第一半风门2.1向下转动。

参见图11所示,当输入件3.1由由第一位置继续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推杆3.11从第一轨迹槽3.21内脱落,第二推杆3.12进入第二轨迹槽3.31的推移段,此时第一推杆3.11不再与上轨迹板3.2配合,上轨迹板3.2保持不动,第二推杆3.12通过第二轨迹槽3.31与下轨迹板3.3配合推动下轨迹板3.3向后移动,下轨迹板3.3推动第二半风门2.2向上转动;使得输入件3.1在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半风门2.1先向下转动与下风道1.3配合,第二半风门2.2再向上转动与上风道1.2配合。

本实施例中,输入件3.1由初始位置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位置指的是,输入件3.1沿第一方向由0度转动90度,输入件3.1由第一位置沿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二位置指的是,输入件3.1沿第一方向由90度转动180度。

参见图12所示,当输入件3.1由初始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三位置时,第一推杆3.11由初始位置向前移动,从而与第一轨迹槽3.21配合,推动上轨迹板3.2向前移动,此时第二推杆3.12在第二轨迹槽3.31内的空转段3.311进行转动,使得下轨迹板3.3保持不动,此时仅上轨迹板3.2推动第一半风门2.1向上转动。

参见图13所示,当输入件3.1由第三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四位置时,第一推杆3.11从第一轨迹槽3.21内脱落,第二推杆3.12进入第二轨迹槽3.31的推移段,此时第一推杆3.11不再与上轨迹板3.2配合,上轨迹板3.2保持不动,第二推杆3.12通过第二轨迹槽3.31与下轨迹板3.3配合推动下轨迹板3.3向前移动,下轨迹板3.3推动第二半风门2.2向下转动;使得输入件3.1在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半风门2.1先向上转动与上风道1.2配合,第二半风门2.2再向下转动与下风道1.3配合。

本实施例中,输入件3.1由初始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三位置指的是,输入件3.1沿第二方向由0度转动90度,输入件3.1由第三位置沿第二方向转动至第四位置指的是,输入件3.1沿第二方向由90度转动180度。第一方向为顺时针方向,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所述上轨迹板3.2上设有避让槽3.22,所述第二推杆3.12穿过避让槽3.22伸入第二轨迹槽3.31内,所述避让槽3.22的形状与第二推杆3.12的转动路径相适配,使得第二推杆3.12在转动时,不会与上轨迹板3.2发生干涉,而且通过设置避让槽3.22,能够保证输入件3.1在转动时,第二推杆3.12始终位于避让槽3.22内,输入件3.1不会从上轨迹板3.2上脱出。

所述上轨迹板3.2与下轨迹板3.3堆叠设置,所述上轨迹板3.2底部设有导向槽3.23,所述导向槽3.23呈直线设置,所述下轨迹板3.3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3.23内,使得上轨迹板3.2与下轨迹板3.3在相对移动时,上轨迹板3.2与下轨迹板3.3之间不会发生偏移,保证了上轨迹板3.2和下轨迹板3.3能够稳定移动。

本发明的出风口结构,初始状态下,第一半风门2.1和第二半风门2.2均水平设置,此时上风道1.2的入口和下风道1.3的入口均能完全进风,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互作用后沿水平吹出,使用时,手动控制旋转件转动,以带动输入件3.1进行转动,当输入件3.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输入件3.1先与上轨迹板3.2的配合,推动上轨迹板3.2向后移动,上轨迹板3.2向后移动时,带动第一半风门2.1向下翻转,以调节下风道1.3的入口大小直至将下风道1.3的入口封闭,使得输出的第二气流逐渐减小直至无第二气流输出,此时上风道1.2的入口大小不变,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互作用后沿向下吹出,输入件3.1再与下轨迹板3.3配合,推动下轨迹板3.3向后移动,下轨迹板3.3向后移动时,带动第二半风门2.2向上翻转,从而调节上风道1.2的入口大小直至将上风道1.2的入口封闭,使得上风道1.2输出的第一气流逐渐减小直至无第一气流输出,从而实现关闭出风口;使得输入件3.1在沿第一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先通过第一半风门2.1向下转动,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由水平逐渐向下吹出,再通过第二半风门2.2向上转动,使得出风口的出风量逐渐减小,直至关闭出风口;当输入件3.1沿第二方向转动时,输入件3.1先与上轨迹板3.2的配合,推动上轨迹板3.2向前移动,上轨迹板3.2向前移动时,带动第一半风门2.1向上翻转,以调节上风道1.2的入口大小直至将上风道1.2的入口封闭,使得输出的第一气流逐渐减小直至无第一气流输出,此时下风道1.3的入口大小不变,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互作用后沿向下吹出,输入件3.1再与下轨迹板3.3配合,推动下轨迹板3.3向前移动,下轨迹板3.3向后移动时,带动第二半风门2.2向下翻转,从而调节下风道1.3的入口大小直至将下风道1.3的入口封闭,使得输出的第二气流逐渐减小直至无第二气流输出,从而实现关闭出风口;使得输入件3.1在沿第二方向转动的过程中,先通过第一半风门2.1向上转动,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方向由水平逐渐向上吹出,再通过第二半风门2.2向下转动,使得出风口的出风量逐渐减小,直至关闭出风口;通过控制第一半风门2.1和第二半风门2.2分别先后转动,能够起到上下导风和风门启闭的功能,减少了导风叶片2.3,优化了零件布局,减少空间占用,结构紧凑,控制方便,手动控制输入件3.1左右摆动,能够带动导风叶片2.3的转动,实现横向左右导风,使得通过操作驱动杆3.4动作,能够实现左右导风、上下导风以及风门启闭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