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8762发布日期:2022-06-08 10:0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所述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配置为根据车辆的姿态调整从前照灯发出的光的发射方向,使得光发射到准确的位置。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车灯包括尾灯、刹车时开启的刹车灯、方向指示灯等。
3.特别是,前照灯在行驶车辆的移动方向上发光,从而照亮前方路径。即,前照灯在夜间行驶期间沿向前方向发光,从而为驾驶员提供视觉信息。因此,在晚上确保前方视野,从而可以识别道路上的其他车辆和障碍物,从而确保安全行驶。
4.传统的前照灯存在的问题在于,如果车辆由于后排座椅上的乘客或行李箱中的货物而倾斜,或者如果车辆上坡/下坡行驶,则无法提供适合于确保驾驶员视野的照明。
5.以上关于背景技术的描述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应将其视为与已知现有技术相对应。


技术实现要素:

6.已经提出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其根据车辆的姿态调整从前照灯发出的光的发射方向,使得能够始终确保驾驶员的视野。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可以包括:前照灯控制器,其配置为调整从前照灯发出的光的发射方向;感测单元,其配置为测量地面上的感测区域,并测量所述感测区域的变化;以及控制器,其配置为:接收由感测单元测量的关于感测区域的信息,将测量的感测区域与预先存储的参考区域进行比较,以及当感测区域与参考区域不同时,向所述前照灯控制器传送控制信号,使得根据所述感测区域的变化来调整所述光的发射方向。
8.所述感测单元的感测区域和所述控制器的参考区域可以具有相同的图案形状,以及当所述参考区域的图案形状与感测区域的图案形状不同时,控制器可以向所述前照灯控制器传送控制信号。
9.当所述感测区域的图案形状相对于所述参考区域的图案形状向前移动或向前伸长时,所述控制器可以向所述前照灯控制器传送控制信号,使得光的发射方向向下校正。
10.当所述感测区域的图案形状相对于所述参考区域的图案形状向后移动或向后缩短时,所述控制器可以向所述前照灯控制器传送控制信号,使得光的发射方向向上校正。
11.当由所述感测单元感测到的感测区域的图案形状相对于所述参考区域的图案形状向左移动或向左增加角度时,所述控制器可以向所述前照灯控制器传送控制信号,使得光的发射方向向右校正。
12.当所述感测区域的图案形状相对于所述参考区域的图案形状向左移动或向左增加角度时,所述控制器可以向所述前照灯控制器传送控制信号,使得来自左前照灯的光的
发射方向向下校正,并且来自右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向上校正。
13.当感测区域的图案形状相对于参考区域的图案形状向右移动或向右增加角度时,所述控制器可以向前照灯控制器传送控制信号,使得来自左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向上校正,并且来自右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向下校正。
14.当由感测单元感测到的感测区域的图案形状相对于参考区域的图案形状向右移动或向右增加角度时,所述控制器可以向前照灯控制器传送控制信号,使得光的发射方向向左校正。
15.所述感测单元可以配置为在车辆下方形成感测区域。
16.所述感测单元可以配置为在车辆的行驶方向前方形成感测区域。
17.所述控制器还可以接收车辆的行驶速度的信息,并且基于行驶速度来推导车辆到达感测区域和参考区域不同的位置处的到达时间,使得前照灯控制器在推导出的到达时间处调整光的发射方向。
18.所述感测单元可以包括第一感测单元和第二感测单元,第一感测单元在车辆的行驶方向前方形成第一感测区域,第二感测单元在所述车辆下方形成第二感测区域。对应于所述第一感测区域的第一参考区域和对应于所述第二感测区域的第二参考区域可以预先存储在控制器中。
19.当车辆停止时,所述控制器可以首先将第二感测区域与第二参考区域相互比较,并且可以向所述前照灯控制器传送控制信号,使得当所述第二感测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二参考区域改变时,调整光的发射方向。
20.当车辆行驶时,所述控制器可以推导由于第一感测区域相对于第一参考区域的变化而待调整的光的发射角度的量,并且可以当第二感测区域相对于第二参考区域改变时,校正推导出的光的发射方向。
21.所述控制器还可以接收车辆的行驶速度信息,并且可以基于行驶速度来推导车辆到达第一感测区域与第一参考区域不同的位置处的到达时间,使得前照灯控制器在推导出的到达时间之前调整光的发射方向。
22.具有上述配置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随着车辆姿态改变通过感测单元来识别前照灯的光发射区域,并且相应地校正光发射区域,使得始终确保驾驶员的视野,从而确保驾驶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
24.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
25.图2至图5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中感测区域根据车辆的姿态的变化的示意图;
26.图6和图7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中感测单元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27.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以及
28.图9是示出在图8中所示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中感测单元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
30.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图2至图5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中感测区域根据车辆的姿态的变化的示意图,图6和图7是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中感测单元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的配置的示意图;以及图9是示出在图8中所示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中感测单元的安装位置的示意图。
31.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包括:前照灯控制器100、感测单元200和控制器300,前照灯控制器100调整从前照灯发出的光的发射方向;感测单元20在地面上形成感测区域a并测量感测区域a的变化;控制器300接收由感测单元测量的关于感测区域a的信息,将测量的感测区域a与预先存储的参考区域b进行比较,并且当感测区域a与参考区域b不同时,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光的发射方向根据感测区域a的变化进行调整。
32.前照灯配置为通过驱动致动器来调整光的发射方向。致动器响应于来自前照灯控制器100的控制信号而操作,从而改变光的发射方向。
33.感测单元200可以是深度传感器。即,感测单元200包括光源200a和衍射透镜200b,光源200a发射红外光,衍射透镜200b将从光源200a发射的红外光发送到具有图案的感测区域a。因此,感测单元200将具有结构化图案的红外光投射到地面并通过图像传感器发现图案的变化,从而能够发现路面的状态。激光雷达(lidar)、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等可以应用于深度传感器,并且深度传感器可以三维识别路面的状态和障碍物,从而能够精确地调整通过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
34.控制器300从感测单元200接收关于感测区域a的信息,并且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来自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被调整。当包括前照灯的车辆处于正常状态时,针对感测区域a的参考区域b存储在控制器300中。即,参考区域b可以在车辆从仓库交付时存储,可以基于参考区域b,通过检查由感测单元200测量的感测区域a与参考区域b之间的差异来分析车辆的姿态。
35.因此,控制器300将由感测单元200测量的感测区域与预先存储的参考区域b进行比较,并且当感测区域a与参考区域b不同时,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光的发射方向根据感测区域a的变化进行调整。即,控制器300检查由于感测区域a与参考区域b之间的差异而导致的车辆的姿态,并传送控制信号,使得根据车辆的姿态的变化而改变的光发射区域被校正为正常的光发射区域,从而确保前方视野。
36.在详细描述本发明时,感测单元200的感测区域a和控制器300的参考区域b可以具有相同的图案形状。因此,当车辆的姿态稳定时,参考区域b的图案与感测区域a的图案相同。当车辆的姿态不稳定时,感测区域a的图案会发生变化,并与参考区域b的图案不一致。因此,当参考区域b的图案形状与感测区域a的图案形状不同时,控制器300向前照灯控制器
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来自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被调整。各种形状可以应用至感测区域a和参考区域b的图案形状,但是可以提供多个网格图案,使得图案之间不产生间隙并且可以直观地知道图案的变化。
37.详细而言,当感测区域a的图案形状相对于参考区域b的图案形状向前移动或向前伸长时,控制器300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光的发射方向向下校正。
38.即,如在图2中可以看出,当通过感测单元200输入的图案形状相对于存储在控制器300中的参考区域b的图案形状向前移动或向前伸长时,控制器300确定出车辆的姿态改变,使得前部被升起。因此,控制器300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从前照灯向上发出的光的发射方向被校正,从而光的发射方向向下改变。如上所述,控制器300通过推导由于由感测单元200测量的感测区域a的图案变化而导致的车辆倾斜度的变化来检查车辆的姿态,推导用于校正由于车辆的姿态的变化而改变的光的发射方向,并且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因此,前照灯控制器100响应于控制信号来控制致动器,由此调整从前照灯发出的光的发射方向,使光行进到正常位置。
39.当感测区域a的图案形状相对于参考区域b的图案形状向后移动或向后缩短时,控制器300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从而光的发射方向向上校正。
40.即,如在图3中可以看出,当通过感测单元200输入的图案形状相对于存储在控制器300中的参考区域b的图案形状向后移动或向后缩短时,控制器300确定出车辆的姿态改变,使得后部被升起。因此,控制器300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从前照灯向下发出的光的发射方向被校正,从而光的发射方向向上改变。
41.当由感测单元200感测到的感测区域a的图案形状相对于参考区域b的图案形状向左移动或向左增加角度时,控制器300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光的发射方向向左校正。
42.即,如在图4中可以看出,当通过感测单元200输入的图案形状相对于存储在控制器300中的参考区域b的图案形状向左移动或向左增加角度时,控制器300确定出车辆的姿态改变,使得左侧被升起。因此,控制器300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从前照灯向左发出的光的发射方向被校正,由此使光的发射方向向左校正。
43.当车辆的左侧被升起时,感测区域a的左侧图案向前移动或向前改变,右侧图案向后移动或向后改变。因此,当感测区域a的图案形状相对于参考区域b的图案形状向左移动或向左增加角度时,控制器300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来自左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向下校正,而来自右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向上校正。即,当车辆左侧被升起时,来自左前照灯的光发射区域扩大,而来自右前照灯的光的发射区域减小。因此,前照灯向右校正,来自左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向下校正,而来自右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向上校正。如上所述,调整了从前照灯发出的光的发射方向,从左前照灯和右前照灯发出的光可以行进到正常位置。
44.当由感测单元200感测到的感测区域a的图案形状相对于参考区域b的图案形状向右移动或向右增加角度时,控制器300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光的发射方向向右校正。
45.即,如在图5中可以看出,当通过感测单元200输入的感测区域a的图案形状相对于存储在控制器300中的参考区域b的图案形状向右移动或向右增加角度时,控制器300确定
出车辆的姿态改变,使得右侧被升起。因此,控制器300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从前照灯向右发出的光的发射方向被校正,由此光的发射方向向右调整。
46.当车辆右侧被升起时,感测区域a的右侧图案向前移动或向前改变,左侧图案向后移动或向后改变。因此,当感测区域a的图案形状相对于参考区域b的图案形状向右移动或向右增加角度时,控制器300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来自左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向上校正,来自右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向下校正。即,当车辆右侧被升起时,来自右前照灯的光的发射区域扩大,而来自左前照灯的光的发射区域减小。因此,前照灯向左校正,来自左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向上校正,并且来自右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向下校正。
47.如图6所示,感测单元200可以配置为在车辆下方形成感测区域a。当感测单元200设置于车辆下部并在车辆下方形成感测区域a且车辆的姿态发生变化时,感测区域a也发生变化,从而可以立即找出感测区域a与参考区域b之间的差异。
48.作为另一实施方案,如图7所示,感测单元200可以配置为在车辆的行驶方向前方形成感测区域a。即,感测单元200可以安装为在车辆前方形成感测区域a,并且可以找出行驶方向的路面状态。由于预先检查行驶方向的路面状态,所以能够根据路面状态更迅速地调整前照灯的光的发射方向。
49.具体地,当感测单元200配置为在车辆的行驶方向前方形成感测区域a时,控制器300还接收车辆的行驶速度的信息,并且基于行驶速度来推导车辆到达感测区域a与参考区域b不同的位置处的到达时间。也就是说,由于感测单元200配置为在车辆的行驶方向前方形成感测区域a,因此控制器300可以预先找出测量的感测区域a与参考区域b不同的位置。进一步,控制器300基于行驶速度来推导车辆到达感测区域a与参考区域b不同的位置处的到达时间,从而能够在车辆到达该位置时调整光的发射方向。
50.作为另一实施方案,如图8和图9所示,感测单元200可以包括第一感测单元210和第二感测单元220,第一感测单元210在车辆的行驶方向前方形成第一感测区域a1,第二感测单元220在车辆下方形成第二感测区域a2。由于感测单元200包括第一感测单元210和第二感测单元220,并且第一感测单元210和第二感测单元220在车辆前方和下方形成感测区域,因此可以通过组合来自感测单元的信息来更精确地调整前照灯的发射方向。因此,对应于第一感测区域a1的第一参考区域b1和对应于第二感测区域a2的第二参考区域b2被预先存储在控制器300中。
51.详细而言,当车辆停止时,控制器300首先将第二感测区域a2与第二参考区域b2相互比较,并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当第二感测区域a2相对于第二参考区域b2改变时改变光的发射方向。也就是说,由于第二感测单元220在车辆下方形成第二感测区域a2,所以当车辆的姿态改变时,第二感测区域a2也会改变。特别地,由于第二感测单元220直观地检查车辆当前所在道路的状态,所以当车辆停止时,控制器300首先将由第二感测单元220测量的第二感测区域a2与第二参考区域b2进行比较。因此,当车辆停止并且第二参考区域b2与第二感测区域a2彼此不一致时,控制器300向前照灯控制器100传送控制信号,使得光的发射方向根据第二参考区域b2与第二感测区域a2之间的差异而改变。
52.当车辆行驶时,控制器300推导由于第一感测区域a1相对于第一参考区域b1的改变而改变的光的发射方向的量,并且在第二感测区域a2相对于第二参考区域b2改变时,校
正推导出的光的发射方向。如上所述,通过将由第一感测单元210测量的第一感测区域a1与第一参考区域b1进行比较,预先找出行驶方向的路面状态,从而预先找出待调整的光的发射方向的量。此外,当由第二感测单元220测量的第二感测区域a2与第二参考区域b2之间的差异随着车辆的行驶而产生时,通过比较第一感测区域a1与第一参考区域b1而推导出的光的发射方向的量被校正,从而更精确地调整光的发射方向。
53.进一步地,控制器300还接收车辆的行驶速度的信息,并且基于行驶速度来推导车辆到达第一感测区域a1与第一参考区域b1不同的位置处的到达时间,使得前照灯控制器100在该到达时间之前调整光的发射方向。也就是说,由于第一感测单元210配置为在车辆的行驶方向前方形成第一感测区域a1,因此控制器300可以预先找出由第一感测单元210测量的第一感测区域a1与第一参考区域b1不同的位置。因此,控制器300基于行驶速度来推导车辆到达第一感测区域a1与第一参考区域b1不同的位置处的到达时间,并在设定为早于到达时间的设置时间处调整光的发射方向。因此,在车辆的姿态改变之前立即调整光的发射方向,因此提前控制前照灯,并且相应地可以确保前方视野。之后,当由第二感测单元220测量的第二感测区域a2与第二参考区域b2之间产生差异时,通过第一感测区域a1与第一参考区域b1进行比较而推导出的待调整的光的发射方向的量被校正,从而可以更精确地调整光的发射方向。
54.具有上述配置的车辆前照灯瞄准调整系统通过感测单元根据车辆的姿态的变化来测量前照灯的光发射区域,并且通过校正光发射区域来始终确保驾驶员的视野,从而确保驾驶稳定性。
55.尽管以上结合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方案提供了本发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改变和修改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描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