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模型的自适应调节驾驶员座椅位置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42393发布日期:2021-09-22 23:09阅读:5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汽车座椅位置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体模型的自适应调节驾驶员座椅位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共享汽车、租赁汽车的兴起,高频度更换驾驶车辆,每更换一台车,即需要调节驾驶员座椅位置,这成为用户的极大痛点。
3.目前现有技术方案通常为驾驶员手动设定驾驶座椅位置,部分利用存储位置等方式将已设定位置信息进行记忆,为下次驾驶提供自动控制依据,还有部分技术由人脸、重量信息进行辅助,自动匹配座椅位置等。以上提及的技术主要侧重单个车辆的自动控制调节,并且利用调节装置等成本较高的方案,没有做到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体模型的自适应调节驾驶员座椅位置的控制方法,通过人体模型,在用户驾驶车辆前,自适应为用户调节舒适的座椅驾驶位置,避免用户每次上车重复设定,节约时间并提升驾驶舒适性体验。
5.一种基于人体模型的自适应调节驾驶员座椅位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步骤一,控制器根据车辆信息和人体模型信息计算出座椅目标位置,并将座椅目标位置传输给车机;其中座椅目标位置为座椅目标位置的h点与座椅设计基准h点之间在x、y、z三个方向之间的距离xt、yt、zt,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7.xt=[m+l*a+w*b+h*c]

xmin
[0008]
yt=[w*e+h*f]+ymin
[0009]
zt=[w*g+h*h]+zmin
[0010]
其中:xmin,ymin,zmin分别为座椅位于最前端极限位置的h点与汽车设计基准h点在x、y、z三个方向之间的距离,m为座椅位于前端极限位置时的h点距离方向盘中心点之间的距离,l为驾驶员臂长,w为驾驶员体重,h为驾驶员身高,a、b、c、e、f、g、h为标定系数;
[0011]
步骤二,当该驾驶员解锁并进入该车辆后,车机控制座椅调节装置按照座椅目标位置对座椅进行调节;
[0012]
步骤三,当驾驶员进入车辆后,能够对当前的座椅目标位置进行手动修正,修正的内容包括座椅前后位置、高度位置和靠背角度的调节量。
[0013]
所述控制器从车机获取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含车型信息、座椅尺寸、座椅设计基准h点的位置、座椅设计基准h点距离方向盘中心点的距离。
[0014]
所述步骤一中控制器为手机app、车载媒体中的app或者云端服务器。
[0015]
向手机app、车载媒体中的app或者云端服务器中输入人体模型信息,其中人体模型信息包括身高、臂长、腿长和体重。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
本方法通过人体模型,在用户驾驶车辆前,自适应为用户调节舒适的座椅驾驶位置,避免用户每次上车重复设定,节约时间并提升驾驶舒适性体验。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0]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1]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22]
实施例1
[0023]
一种基于人体模型的自适应调节驾驶员座椅位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
步骤一,控制器根据车辆信息和人体模型信息计算出座椅目标位置,并将座椅目标位置传输给车机;
[0025]
其中座椅目标位置为座椅目标位置的h点与座椅设计基准h点之间在x、y、z三个方向之间的距离xt、yt、zt,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0026]
xt=[m+l*a+w*b+h*c]

xmin
[0027]
yt=[w*e+h*f]+ymin
[0028]
zt=[w*g+h*h]+zmin
[0029]
其中:xmin,ymin,zmin分别为座椅位于最前端极限位置的h点与汽车设计基准h点在x、y、z三个方向之间的距离,m为座椅位于前端极限位置时的h点距离方向盘中心点之间的距离,l为驾驶员臂长,w为驾驶员体重,h为驾驶员身高,a、b、c、e、f、g、h为标定系数;不同车型的标定系数不同,属于车辆的属性系数;
[0030]
步骤二,当该驾驶员解锁并进入该车辆后,车机控制座椅调节装置按照座椅目标位置对座椅的位置进行调节;
[0031]
步骤三,当驾驶员进入车辆后,能够对当前的座椅目标位置进行手动修正,修正的内容包括座椅前后位置、高度位置和靠背角度的调节量。
[0032]
所述步骤一中控制器从车机获取车辆信息,车辆信息包含车型信息、座椅尺寸、座
椅设计基准h点的位置、座椅设计基准h点距离方向盘中心点的距离。
[0033]
所述步骤一中控制器为手机app、车载媒体中的app或者云端服务器。
[0034]
向手机app、车载媒体中的app或者云端服务器中输入人体模型信息,其中人体模型信息包括身高、臂长、腿长和体重。
[0035]
实施例2
[0036]
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将人体模型信息输入至车机,车辆系统通过个人钥匙帐户、应用程序、云端信息或驾驶员手动输入的方式识别人体模型信息,再由车机计算出座椅目标位置。
[0037]
本发明中提及的共享汽车、租赁汽车,不限于此,可以是本人、非本人的任何人车辆,本发明中提及的个人钥匙账户、应用程序,不限于此,可以是任意可存储人体模型的媒介。
[0038]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9]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0]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