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379223发布日期:2021-11-15 19:23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发展,能源的不断消耗,新能源事物得到大力的发展,在汽车领域,电力驱动取代燃油驱动是能源节约的主要形式,而新能源汽车关键问题在于充电上,充电状况将直接影响车辆的质量,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需要格外的关注。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基本使用充电枪和充电桩进行能源的补充,而目前的充电设备在实际的充电过程中发热严重,需要对充电设备进行有效散热才能保证充电过程的安全和充电效率的提升。
3.现有的充电设备自身体积较大,在操作时不便于人员进行操作,同时自身的散热设备需要具备多种使用条件才能进行散热,难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不便于在市场中进行竞争。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充电设备自身体积较大,在操作时不便于人员进行操作,同时自身的散热设备需要具备多种使用条件才能进行散热,难以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环境,不便于在市场中进行竞争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装置,具体包括:
8.充电插头,该充电插头具有柱状主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柱状主体顶部的分流装置,且安装在所述分流装置外表面中间位置的贴合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贴合装置内腔的制冷装置,且安装在所述柱状主体外表面且位于所述贴合装置下方的导温装置,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9.安装板,该安装板具有环形主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主板中间位置的涡流管,且安装在所述涡流管外表面的环形定位杆,以及安装在所述涡流管外表面顶部的压力气泵。通过涡流管的设置使得设备可以通过气体直接进行冷空气的产生,降低对设备对其他条件的需求,有效的提升设备自身的适用范围,同时涡流管构件占据体积小,可减少设备的整体体积,避免充电设备体积过大导致使用的不便捷。
10.优选的,所述分流装置包括:
11.隔温套板,该隔温套板具有环形板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环形板体内表面的l型导电内筒,且安装在所述l型导电内筒内表面的导能环,以及安装在所述导能环内表面的凸型通电柱。通过导能环和l型导电内筒的设置,对充电电源的电流进行分流,在实现充电的同时启用散热装置,避免进行多电源电流连接,降低电流的同时的流动量从而减少热量的产生,
对设备进行热疲劳防护。
12.优选的,所述隔温套板外表面与所述贴合装置连接,且所述l型导电内筒外表面与所述贴合装置连接,以及所述凸型通电柱底部与所述充电插头连接。通过隔温套板的设置将分流装置和导温装置相互之间的温度进行缓冲隔离,避免冷热相互交替导致构件损坏,实现构件使用寿命的保护,同时隔温套板的环形设计对外来冲击力进行分散,实现内部电子元件的保护。
13.优选的,所述贴合装置包括:
14.透气板,该透气板具有环状板体,以及开设在所述环状板体表面的冷气孔,且安装在所述环状板体顶部外侧的伸缩环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环状板体内表面的安装内筒,且安装在所述安装内筒顶部的l型封盖,以及安装在所述l型封盖顶部的弧形电杆。通过伸缩环板的设置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贴合新能源车辆的车体,避免自身棱角导致充电时对新能源车辆的车体产生划痕,同时弧形电杆的弧形设计可利用自身形变弹性促进构件相互之间的贴合,避免充电过程中因设备的运作导致构件脱落,确保设备的持续性工作。
15.优选的,所述导温装置包括:
16.定位板,该定位板具有t型环板,以及安装在所述t型环板中间位置的导管,且安装在所述导管顶部的接触气板,以及安装在所述导管底部的散射气板,且安装在所述接触气板底部且位于所述导管外侧的复位弹簧。通过散射气板的设置降低设备整体与新能源汽车车体的接触面积,避免产生密封效果,同时自身出气孔的设置使得冷气流与车身呈现水平状态,避免气流冲击性的进行降温操作,大面积进行同时性降温,避免低温空气集中导致车身冷热差异。
17.优选的,所述导管贯穿所述定位板并延伸至所述定位板顶部和底部;且所述复位弹簧底端与所述定位板连接,以及所述接触气板顶部与所述贴合装置连接。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对设备构件进行复位,使得设备可以进行重复性的利用,同时复位弹簧对人员操作时产生的挤压力进行缓冲,降低其对新能源汽车车身和设备内部构件的损害。
18.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步骤一:将设备整体通过充电插头安装在新能源汽车上,利用充电插头进行连接固定;
20.步骤二:将外接的电能电缆与分流装置中的凸型通电柱进行连接,电流通过导能环进行分流,将电流分流传输到l型导电内筒内部,主电流持续性的为充电插头供电,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
21.步骤三:分电流进一步传输进入贴合装置中的弧形电杆,用于启动制冷装置上的压力气泵,使得压力气泵将外界气体增压注入涡流管,利用涡流管的特性制备冷气;
22.步骤四:将设备整体进行挤压,使得导温装置的散射气板与新能源车辆进行接触,进一步挤压,使得接触气板对透气板进行挤压,使得伸缩环板缩小,降低安装内筒内部体积;
23.步骤五:冷空气通过接触气板、导管和散射气板进行多方位流动,增加散热的面积,同时通过冷气孔辅助进行构件散热,完成充电保护。
24.(三)有益效果
2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6.(一)、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通过涡流管的设置使得设备可以通过气体直接进行冷空气的产生,降低对设备对其他条件的需求,有效的提升设备自身的适用范围,同时涡流管构件占据体积小,可减少设备的整体体积,避免充电设备体积过大导致使用的不便捷。
27.(二)、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通过导能环和l型导电内筒的设置,对充电电源的电流进行分流,在实现充电的同时启用散热装置,避免进行多电源电流连接,降低电流的同时的流动量从而减少热量的产生,对设备进行热疲劳防护。
28.(三)、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通过隔温套板的设置将分流装置和导温装置相互之间的温度进行缓冲隔离,避免冷热相互交替导致构件损坏,实现构件使用寿命的保护,同时隔温套板的环形设计对外来冲击力进行分散,实现内部电子元件的保护。
29.(四)、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通过伸缩环板的设置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贴合新能源车辆的车体,避免自身棱角导致充电时对新能源车辆的车体产生划痕,同时弧形电杆的弧形设计可利用自身形变弹性促进构件相互之间的贴合,避免充电过程中因设备的运作导致构件脱落,确保设备的持续性工作。
30.(五)、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通过散射气板的设置降低设备整体与新能源汽车车体的接触面积,避免产生密封效果,同时自身出气孔的设置使得冷气流与车身呈现水平状态,避免气流冲击性的进行降温操作,大面积进行同时性降温,避免低温空气集中导致车身冷热差异。
31.(六)、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对设备构件进行复位,使得设备可以进行重复性的利用,同时复位弹簧对人员操作时产生的挤压力进行缓冲,降低其对新能源汽车车身和设备内部构件的损害。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发明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本发明导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充电插头、2分流装置、21隔温套板、22l型导电内筒、23导能环、24凸型通电柱、3贴合装置、31透气板、32冷气孔、33伸缩环板、34安装内筒、35l型封盖、36弧形电杆、4制冷装置、41安装板、42涡流管、43环形定位杆、44压力气泵、5导温装置、51定位板、52导管、53接触气板、54散射气板、55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实施例一:
40.请参阅图1

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装置,具体包括:
41.充电插头1,该充电插头1具有柱状主体,以及安装在柱状主体顶部的分流装置2,且安装在分流装置2外表面中间位置的贴合装置3,以及安装在贴合装置3内腔的制冷装置4,且安装在柱状主体外表面且位于贴合装置3下方的导温装置5,制冷装置4包括:
42.安装板41,该安装板41具有环形主板,以及安装在环形主板中间位置的涡流管42,且安装在涡流管42外表面的环形定位杆43,以及安装在涡流管42外表面顶部的压力气泵44。通过涡流管42的设置使得设备可以通过气体直接进行冷空气的产生,降低对设备对其他条件的需求,有效的提升设备自身的适用范围,同时涡流管42构件占据体积小,可减少设备的整体体积,避免充电设备体积过大导致使用的不便捷。
43.分流装置2包括:
44.隔温套板21,该隔温套板21具有环形板体,以及安装在环形板体内表面的l型导电内筒22,且安装在l型导电内筒22内表面的导能环23,以及安装在导能环23内表面的凸型通电柱24。通过导能环23和l型导电内筒22的设置,对充电电源的电流进行分流,在实现充电的同时启用散热装置,避免进行多电源电流连接,降低电流的同时的流动量从而减少热量的产生,对设备进行热疲劳防护。
45.隔温套板21外表面与贴合装置3连接,且l型导电内筒22外表面与贴合装置3连接,以及凸型通电柱24底部与充电插头1连接。通过隔温套板21的设置将分流装置2和导温装置5相互之间的温度进行缓冲隔离,避免冷热相互交替导致构件损坏,实现构件使用寿命的保护,同时隔温套板21的环形设计对外来冲击力进行分散,实现内部电子元件的保护。
46.贴合装置3包括:
47.透气板31,该透气板31具有环状板体,以及开设在环状板体表面的冷气孔32,且安装在环状板体顶部外侧的伸缩环板33,以及安装在环状板体内表面的安装内筒34,且安装在安装内筒34顶部的l型封盖35,以及安装在l型封盖35顶部的弧形电杆36。通过伸缩环板33的设置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贴合新能源车辆的车体,避免自身棱角导致充电时对新能源车辆的车体产生划痕,同时弧形电杆36的弧形设计可利用自身形变弹性促进构件相互之间的贴合,避免充电过程中因设备的运作导致构件脱落,确保设备的持续性工作。
48.导温装置5包括:
49.定位板51,该定位板51具有t型环板,以及安装在t型环板中间位置的导管52,且安装在导管52顶部的接触气板53,以及安装在导管52底部的散射气板54,且安装在接触气板53底部且位于导管52外侧的复位弹簧55。通过散射气板54的设置降低设备整体与新能源汽车车体的接触面积,避免产生密封效果,同时自身出气孔的设置使得冷气流与车身呈现水平状态,避免气流冲击性的进行降温操作,大面积进行同时性降温,避免低温空气集中导致车身冷热差异。
50.导管52贯穿定位板51并延伸至定位板51顶部和底部;且复位弹簧55底端与定位板51连接,以及接触气板53顶部与贴合装置3连接。通过复位弹簧55的设置对设备构件进行复位,使得设备可以进行重复性的利用,同时复位弹簧55对人员操作时产生的挤压力进行缓冲,降低其对新能源汽车车身和设备内部构件的损害。
51.实施例二:
52.请参阅图1

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散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3.步骤一:将设备整体通过充电插头1安装在新能源汽车上,利用充电插头1进行连接固定;
54.步骤二:将外接的电能电缆与分流装置2中的凸型通电柱24进行连接,电流通过导能环23进行分流,将电流分流传输到l型导电内筒22内部,主电流持续性的为充电插头1供电,进行新能源汽车充电;
55.步骤三:分电流进一步传输进入贴合装置3中的弧形电杆36,用于启动制冷装置4上的压力气泵44,使得压力气泵44将外界气体增压注入涡流管42,利用涡流管42的特性制备冷气;
56.步骤四:将设备整体进行挤压,使得导温装置5的散射气板54与新能源车辆进行接触,进一步挤压,使得接触气板53对透气板31进行挤压,使得伸缩环板33缩小,降低安装内筒34内部体积;
57.步骤五:冷空气通过接触气板53、导管52和散射气板54进行多方位流动,增加散热的面积,同时通过冷气孔32辅助进行构件散热,完成充电保护。
5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