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急制动按钮防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5969发布日期:2021-10-27 16:5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急制动按钮防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紧急制动按钮防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铁用防误触功能的紧急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2.紧急制动是指列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驾驶者迅速,正确的使用制动器,在最短距离内将车停住。传统的列车紧急制动装置没有防护装置,从而导致驾驶人员或者副驾驶人员误碰到紧急制动装置,从而导致汽车在行驶中紧急制动,进而加大了安全风险。
3.因此,亟待设计一种紧急制动按钮防碰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急制动按钮防碰装置,该紧急制动按钮防碰装置可有效降低误碰导致紧急制动的情况发生,具有良好的警示作用,使用效果明显。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紧急制动按钮防碰装置,包括主壳体、紧急制动按钮装配槽、紧急制动按钮、紧急制动控制器、按压保护罩、按压块、柔性护垫、缓冲柱、柔性按压圈、卡块、滑动腔、缓冲弹簧、压力检测模块、密封圈、按压提示灯、监控摄像头、前半壳、后半壳、报警器、指纹装置和固定卡槽,所述主壳体的内部还设有控制模块,所述主壳体的前侧设有紧急制动按钮装配槽,所述紧急制动按钮装配槽的内部设有紧急制动控制器以及触发紧急制动控制器紧急制动的紧急制动按钮,所述按压保护罩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底端滑动套接在所述卡块内部的滑动腔内,所述滑动腔的内部设有与缓冲柱底端连接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柱的顶部外侧套接固定有柔性按压圈,所述卡块的顶部位于所述缓冲柱的两侧均安装固定有压力检测模块,所述主壳体的前侧靠近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有报警器,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压力检测模块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报警器,所述主壳体的前侧还安装有指纹装置,所述指纹装置用于在指纹验证成功后断开所述报警器电源。
6.优选的,所述按压保护罩内设有按压提示灯,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压力检测模块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按压提示灯。
7.优选的,所述按压保护罩的外侧粘合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侧壁与所述紧急制动按钮装配槽的内壁贴合。
8.优选的,所述主壳体包括前半壳、后半壳,所述前半壳、后半壳可拆卸式卡接。
9.优选的,所述前半壳的前侧内嵌安装有监控摄像头,所述后半壳的内部设有与监控摄像头电连接的存储器。
10.优选的,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11.优选的,所述紧急制动按钮装配槽的内部设有若干固定卡槽,所述固定卡槽与所述卡块的底端适配卡接。
12.优选的,所述按压保护罩为透明pvc壳罩。
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紧急制动按钮防碰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通过按压保护罩、按压块、缓冲柱、柔性按压圈、卡块、缓冲弹簧、压力检测模块、按压提示灯和控制模块的设置使得驾驶人员在误触按压保护罩时,按压保护罩对缓冲弹簧进行挤压形成一定的缓冲力,在按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按压块并不会接触到紧急制动按钮从而不会使得紧急制动控制器开启制动功能,同时按压按压保护罩的过程中,在较小的压力情况下控制模块接收压力检测模块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按压提示灯使得提示灯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避免误触的行为的延续,在按压压力较大时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压力检测模块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报警器从而进行直接的声光报警从而直接有效提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通过指纹装置录入指纹,指纹装置在指纹验证成功后断开所述报警器电源解除报警,且工作人员在正常使用制动功能下主动按压按压保护罩使得按压块接触到紧急制动按钮从而使得紧急制动控制器开启制动功能前,可通过指纹装置对报警器电源解除报警避免影响乘客,在特殊如有危害到列车人员生命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直接按压按压保护罩使得按压块接触到紧急制动按钮从而使得紧急制动控制器开启制动功能的同时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压力检测模块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报警器从而进行直接的声光报警从而直接有效提示工作人员和乘客进行紧急防护,可靠且高效。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主壳体去除按压保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按压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主壳体、2紧急制动按钮装配槽、3紧急制动按钮、4紧急制动控制器、5按压保护罩、6按压块、7柔性护垫、8缓冲柱、9柔性按压圈、10卡块、11滑动腔、12缓冲弹簧、13压力检测模块、14密封圈、15按压提示灯、16监控摄像头、17前半壳、18后半壳、19报警器、20指纹装置、21固定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2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1.如图1

3所示,一种紧急制动按钮防碰装置,包括主壳体1、紧急制动按钮装配槽2、紧急制动按钮3、紧急制动控制器4、按压保护罩5、按压块6、柔性护垫7、缓冲柱8、柔性按压
圈9、卡块10、滑动腔11、缓冲弹簧12、压力检测模块13、密封圈14、按压提示灯15、监控摄像头16、前半壳17、后半壳18、报警器19、指纹装置20和固定卡槽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内部还设有控制模块,所述主壳体1的前侧设有紧急制动按钮装配槽2,所述紧急制动按钮装配槽2的内部设有紧急制动控制器4以及触发紧急制动控制器4紧急制动的紧急制动按钮3,所述按压保护罩5的底端两侧均固定有缓冲柱8,所述缓冲柱8的底端滑动套接在所述卡块10内部的滑动腔11内,所述滑动腔11的内部设有与缓冲柱8底端连接的缓冲弹簧12,所述缓冲柱8的顶部外侧套接固定有柔性按压圈9,所述卡块10的顶部位于所述缓冲柱8的两侧均安装固定有压力检测模块13,所述主壳体1的前侧靠近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有报警器19,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压力检测模块13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报警器19,所述主壳体1的前侧还安装有指纹装置20,所述指纹装置20用于在指纹验证成功后断开所述报警器19电源。
22.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按压保护罩5内设有按压提示灯15,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压力检测模块13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按压提示灯15用于在较小压力情况下进行指示提示工作人员。
23.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按压保护罩5的外侧粘合固定有密封圈14,所述密封圈14的侧壁与所述紧急制动按钮装配槽2的内壁贴合用于增加按压保护罩5处的防水防尘性能。
24.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主壳体1包括前半壳17、后半壳18,所述前半壳17、后半壳18可拆卸式卡接便于拆除对内部进行检修。
25.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前半壳17的前侧内嵌安装有监控摄像头16,所述后半壳18的内部设有与监控摄像头16电连接的存储器用于存储监控摄像头16的监控内容,通过监控摄像头16可对按压的每一次操作进行摄像记录,便于进行事后调取录像。
26.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报警器19为声光报警器报警效果好。
27.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紧急制动按钮装配槽2的内部设有若干固定卡槽21,所述固定卡槽21与所述卡块10的底端适配卡接便于对按压保护罩5进行快速便捷装配。
28.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所述按压保护罩5为透明pvc壳罩可观察内部情况。
29.具体原理,本发明通过按压保护罩5、按压块6、缓冲柱8、柔性按压圈9、卡块10、缓冲弹簧12、压力检测模块13、按压提示灯15和控制模块的设置使得驾驶人员在误触按压保护罩5时,按压保护罩5对缓冲弹簧12进行挤压形成一定的缓冲力,在按压力不大的情况下按压块6并不会接触到紧急制动按钮3从而不会使得紧急制动控制器4开启制动功能,同时按压按压保护罩5的过程中,在较小的压力情况下控制模块接收压力检测模块13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按压提示灯15使得提示灯15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避免误触的行为的延续,此时柔性按压圈9对压力检测模块13施压,柔性按压圈9同时避免压力检测模块13的损伤,在按压块6的底部增设柔性护垫7降低其对紧急制动按钮3的损伤,在按压压力较大时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压力检测模块13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报警器19从而进行直接的声光报警从而直接有效提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可通过指纹装置20录入指纹,指纹装置20在指纹验证成功后断开所述报警器19电源解除报警,且工作人员在正常使用制动功能下主动按压按压保护罩使得按压块接触到紧急制动按钮3从而使得紧急制动控制器4开启制动功能前,可通过指纹装置20对报警器19电源解除报警避免影响乘客,在特殊如有危害到列车人员生
命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直接按压按压保护罩使得按压块接触到紧急制动按钮3从而使得紧急制动控制器4开启制动功能的同时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压力检测模块13信号并将输出信号传输给报警器19从而进行直接的声光报警从而直接有效提示工作人员和乘客进行紧急防护,可靠且高效。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