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续航装置及新能源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9285发布日期:2021-09-29 01:36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续航装置及新能源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续航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2.纯电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中的一种,提升纯电汽车的续航里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电池的数量。
3.公开号为cn20359288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安装结构,包括容纳电池的电池盒,还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盒的外壳,外壳与汽车地板连接并于汽车地板上向外凸设,外壳的底部开有用于电池盒进出的外壳开口;连接机构,活动设置于电池盒和所述外壳之间;所述电池盒至少包括两个位置,第一位置时,电池盒由所述外壳开口进入外壳;第二位置时,电池盒裸露于外壳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如上所述的汽车电池安装结构的换装电池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汽车电池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电池安装结构简单易行,可以实现对电动车电池的快速装配和更换;采用直接更换电池的方式进行能量的补充,不用花时间等待电池充电。
4.其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池盒的外壳,并在外壳与汽车地板连接并于汽车地板上向外凸设,外壳的底部开有用于电池盒进出的外壳开口,实现了电池的可更换,然而此种更换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其一,一辆新能源汽车,为了提升续航里程,其中续航装置,也就是电池堆,需要充分设计汽车空间,以满足最大的续航装置安装量,可更换设计,能解决续航装置充电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但是,通过在外壳的底部开有用于电池盒进出的外壳开口,实现了电池的可更换,由于电池堆的数量并非单一,一辆车上会安装一组续航装置,并分布在车的不同位置,如果每一组续航装置都通过开口的方式更换,会造成汽车上开口过多,影响汽车强度,其二,如果只设计一组续航装置可更换,那么续航效果会大大降低。
5.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能源汽车续航装置及新能源汽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续航装置及新能源汽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安全可靠的提供可更换续航装置设计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续航装置,包括避震器,所述避震器安装在汽车悬挂上,所述避震器的侧面设置有续航装置,所述续航装置包括机壳、隔板和发电机,所述隔板固定于机壳的内部,所述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输入端贯穿隔板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飞轮,且所述飞轮背离隔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机壳转动连接,所述避震器的顶端固定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棘轮组,所述第一棘轮组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上固定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外表面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背离主动轮的一端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上通过连接轴连接有换向伞齿,且所述换向伞齿的底部啮合有从
动伞齿,所述从动伞齿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机壳活动连接并通过链轮和链条与飞轮联动。
8.优选的,所述第一棘轮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棘轮组分布于主动轮的两侧,所述第一棘轮组包括主动齿轮,所述齿条与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侧面固定有传动套筒,所述传动套筒通过轴承与机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棘轮,且棘轮套接在主动轴上。
9.优选的,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联动,所述从动轮的两侧皆通过转轴与机壳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轮的直径小于主动轮的直径。
10.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底盘、驱动装置和滚动装置,所述底盘的两侧皆安装有悬挂,且所述滚动装置安装在悬挂上,所述避震器安装在滚动装置的侧面,所述续航装置安装在底盘上,所述底盘的左侧表面固定有驱动装置,且驱动装置与滚动装置联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固定有笼式加强架和立体电池盒,所述立体电池盒安装于笼式加强架的内部,所述立体电池盒由第一电池盒和第二电池盒组合而成,所述第一电池盒和第二电池盒的底部皆与底盘的上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第一电池盒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穿透底盘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池盒和第二电池盒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所述第二电池盒的两侧皆开设有导槽,且导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提升架。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池盒的侧面内嵌有第一导电触点,所述第二电池盒的侧面内嵌有第二导电触点,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通过导线串联。
12.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池盒的侧面设置有第二电推杆,且第二电推杆通过螺栓固定有底盘上,所述第二电推杆的输出端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定位套,定位套固定在底盘的外表面上,所述活塞杆与第一电池盒的内部伸缩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池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呈梯形,且所述底座的四周皆内嵌有密封条,密封条与底盘相抵,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内嵌有电池堆,所述防护壳的侧面开设有连接槽,且所述连接槽设置于电池堆的下方,所述活塞杆与连接槽插合固定,所述底座的侧面内嵌有第一放电触点,第一放电触点与第一导电触点相抵。
14.优选的,所述提升架的一端呈“l”形,且所述提升架的底端内嵌于第二电池盒的底部,所述提升架的底部与第二电池盒的底部齐平,所述提升架的另一端呈“t”形,所述提升架的另一端与导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盒的侧面固定有第一电推杆,且所述第一电推杆的输出端与提升架的侧边底部连接固定。
15.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池组由第二外壳、第二电堆组成和第二放电触点,第二电堆安装在第二外壳内,第二放电触点内嵌于第二外壳的侧面,且第二电堆与第二放电触点电连接,第二外壳的一侧与防护壳相抵,第二外壳的另一侧与第二电池盒的内壁相抵,第二放电触点第二导电触点相抵。
16.优选的,第二外壳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触点,所述支撑触点通过导线与第二放电触点串联,所述第三电池组的整体结构与第二电池组相同,所述第三电池组的底部分别与提升架和支撑触点相抵,且第三电池组通过支撑触点与第二电池组串联。
17.优选的,所述笼式加强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笼式加强架的高度相差一倍,所述笼式加强架包括第一侧支撑架、第二侧支撑架和支撑杆,所述第一侧支撑架和第二侧支撑架呈支撑杆的两侧分布并与支撑杆焊接固定,所述第一侧支撑架和第二侧支撑架的底端
皆与底盘的上表面焊接固定。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能源汽车续航装置及新能源汽车在续航装置安放处采用笼式架构,保证车身强度,具有立体更换机构,满足全部电池组的更换。
19.(1)通过将立体电池盒安装在笼式加强架内部,通过第一侧支撑架、第二侧支撑架和支撑杆组合成笼式支撑架,与底盘焊接呈一体结构,保障了车身的整体强度。
20.(2)通过在第二电池盒的两侧皆开设有导槽,并在导槽内活动安装有提升架,在第一电池盒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的内部宽度大于第二电池组设计,在更换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或第三电池组时,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或第三电池组皆可从安装口取出,解决了多组电堆更换,需要在车身多开口的问题,装配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和第三电池组时,先安装第三电池组,通过第二电推杆驱动活塞杆将第三电池组推入第二电池盒内,再通过提升架提升第三电池组,接着装入第二电池组,通过活塞杆推动至第三电池组底部,最后装入第一电池组,通过活塞杆插入连接槽内,使第一电池组与底盘连接固定,从而达到立体更换的效果,实现单开口满足全部续航装置的更换。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1中底盘和立体电池盒的结构整体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1中笼式加强架的结构整体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图1中底盘和立体电池盒的结构侧视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图2中立体电池盒的结构整体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图5中提升架的结构整体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续航装置示意图;图8为第一棘轮组与主动轮、主动轴的关系示意图;图9为第一棘轮组侧视图。
22.图中:1、底盘;2、驱动装置;3、滚动装置;4、笼式加强架;41、第一侧支撑架;42、第二侧支撑架;43、支撑杆;5、立体电池盒;51、第一电池盒;52、第二电池盒;53、安装口;54、导槽;55、提升架;56、第一电推杆;6、续航装置;61、机壳;62、隔板;63、发电机;64、第一棘轮组;641、主动齿轮;642、传动套筒;643、棘轮;65、齿条;66、主动轴;67、主动轮;68、皮带;69、从动轮;610、换向伞齿;611、从动伞齿;612、飞轮;7、活塞杆;8、第一电池组;81、底座;82、防护壳;83、连接槽;84、电池堆;9、第二电池组;10、支撑触点;11、第三电池组;12、避震器;13、第二电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

图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新能源汽车续航装置,包括避震器12,避震器12安装在汽车悬挂上,避震器12的侧面设置有续航装置6,续航装置6包括机壳61、隔板62和发电机63,隔板62固定于机壳61的内部,隔板62的上表面设置有发电机63,发电机63的输入端贯穿隔板62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飞轮612,且飞轮612背离隔板62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机壳61转动连接避震器12的顶端固定有齿条65,齿条65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棘轮组64,第一棘轮组6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动轴66,主动轴66上固定有主动轮67,主动轮67的外表面套设有皮带68,皮带68背离主动轮67的一端连接有从动轮69,从动轮69上通过连接轴连接有换向伞齿610,且换向伞齿610的底部啮合有从动伞齿611,从动伞齿611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机壳61活动连接并通过链轮和链条与飞轮612联动,与飞轮612配合的链轮与飞轮612之间装有第二棘轮机构,使链轮只能驱动飞轮612顺时针旋转,这样设计好处在于,链轮停止后,飞轮612能继续转动,利用惯性持续驱动发电机63工作,发电效果更好,齿条65上下运动能带动第一棘轮组64旋转,使第一棘轮组64通过主动轴66驱动主动轮67旋转,从而使主动轮67通过皮带68带动从动轮69旋转,从动轮69通过换向伞齿610和从动伞齿611配合换向,再驱动飞轮612旋转,使飞轮612带动发电机63工作发电,为汽车提供续航。
25.进一步的,如图7

图9所示,第一棘轮组6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棘轮组64分布于主动轮67的两侧,第一棘轮组64包括主动齿轮641,齿条65与主动齿轮641啮合,主动齿轮641的侧面固定有传动套筒642,传动套筒642通过轴承与机壳61的内壁转动连接,传动套筒64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棘轮643,且棘轮643套接在主动轴66上,传动套筒642内壁上开设有齿槽,棘轮643活动连接有配合齿槽的齿块,齿块装在棘轮643表面的限位槽内,齿块只能在限位槽内逆时针转动,齿槽顺时针旋转时能卡住齿块,使齿块带动棘轮643顺时针旋转,限位槽顺时针旋转,会推动齿块缩入限位槽内,限位槽固定有弹簧,使齿轮转动后能恢复原位,通过在主动齿轮641和主动轴66之间通过传动套筒642和棘轮643配合传动,使主动齿轮641只会单向传动至主动轴66上,齿条65向下的运动,可以驱动第一个主动齿轮641顺时针旋转,主动齿轮641通过传动套筒642带动棘轮643顺时针转动,使主动轴66顺时针旋转,当齿条65向上的运动时,主动齿轮641可以随着逆时针转动,但无法驱动棘轮643旋转,只能在棘轮643上空转,避免齿条65向上运动干扰主动轴66。
26.进一步的,如图7

图9所示,主动轮67通过皮带68与从动轮69联动,从动轮69的两侧皆通过转轴与机壳61的内壁转动连接,从动轮69的直径小于主动轮67的直径,这样能对从动轮69进行加速,提高传动效率。
27.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底盘1、驱动装置2和滚动装置3,底盘1的两侧皆安装有悬挂,且滚动装置3安装在悬挂上,避震器12安装在滚动装置3的侧面,续航装置6安装在底盘1上,底盘1的左侧表面固定有驱动装置2,且驱动装置2与滚动装置3联动,底盘1的上表面固定有笼式加强架4和立体电池盒5,立体电池盒5安装于笼式加强架4的内部,立体电池盒5由第一电池盒51和第二电池盒52组合而成,第一电池盒51和第二电池盒52的底部皆与底盘1的上表面连接固定,第一电池盒5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口53,且安装口53穿透底盘1的底部,第一电池盒51和第二电池盒52内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池组8、第二电池组9和第三电池组11,第二电池盒52的两侧皆开设有导槽54,且导槽5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提升架55。
28.进一步的,如图1

图2所示,第一电池盒51的侧面内嵌有第一导电触点,第二电池盒52的侧面内嵌有第二导电触点,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通过导线串联,驱动装置2
通过导线与第一导电触点电连接,通过第一电池组8、第二电池组9和第三电池组11给驱动装置2提供电力,使驱动装置2能驱动滚动装置3滚动,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阐述。
29.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一电池盒5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电推杆13,且第二电推杆13通过螺栓固定有底盘1上,第二电推杆13的输出端固定有活塞杆7,活塞杆7的外表面套设有定位套,定位套固定在底盘1的外表面上,活塞杆7与第一电池盒51的内部伸缩连接,第二电推杆13驱动活塞杆7在第一电池盒51内伸缩,不但起到推动第二电池组9或第三电池组11进入第二电池盒52内的作用,还起到第一电池组8与第一电池盒51连接固定的作用。
30.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一电池组8包括底座81,底座81呈梯形,且底座81的四周皆内嵌有密封条,密封条与底盘1相抵,提高底座81与底盘1之间的密封性,底座81的上表面固定有防护壳82,防护壳82的内部内嵌有电池堆84,防护壳82的侧面开设有连接槽83,且连接槽83设置于电池堆84的下方,活塞杆7与连接槽83插合固定,底座81的侧面内嵌有第一放电触点,第一放电触点与第一导电触点相抵,满足电力输出要求。
31.进一步的,如图5

图6所示,提升架55的一端呈“l”形,且提升架55的底端内嵌于第二电池盒52的底部,提升架55的底部与第二电池盒52的底部齐平,不影响第二电池组9或第三电池组11在第二电池盒52内左右移动,提升架55的另一端呈“t”形,提升架55的另一端与导槽54滑动连接,第二电池盒52的侧面固定有第一电推杆56,且第一电推杆56的输出端与提升架55的侧边底部连接固定,第一电推杆56驱动提升架55在导槽54内升降,即可托起第三电池组11。
32.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二电池组9由第二外壳、第二电堆组成和第二放电触点,第二电堆安装在第二外壳内,第二放电触点内嵌于第二外壳的侧面,且第二电堆与第二放电触点电连接,第二外壳的一侧与防护壳82相抵,第二外壳的另一侧与第二电池盒52的内壁相抵,第二放电触点第二导电触点相抵,第二外壳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触点10,支撑触点10通过导线与第二放电触点串联,第三电池组11的整体结构与第二电池组9相同,第三电池组11的底部分别与提升架55和支撑触点10相抵,且第三电池组11通过支撑触点10与第二电池组9串联,使第一电池组8、第二电池组9和第三电池组11三者能串联供电。
33.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3所示,笼式加强架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笼式加强架4的高度相差一倍,第一电池盒51和第二电池盒52的高度也相差一倍,这样第二电池盒52能装入第二电池组9和第三电池组11,第一电池盒51内仅安装第一电池组8,第一电池盒51低于第二电池盒52设计,是满足汽车后排的空间设计,第一电池盒51的上方是腿部位置,笼式加强架4包括第一侧支撑架41、第二侧支撑架42和支撑杆43,第一侧支撑架41和第二侧支撑架42呈支撑杆43的两侧分布并与支撑杆43焊接固定,第一侧支撑架41和第二侧支撑架42的底端皆与底盘1的上表面焊接固定,第二侧支撑架42、第二侧支撑架42和支撑杆43组成笼式结构,并与底盘1焊接在一起,提升车身强度。
34.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一电池组8、第二电池组9和第三电池组11装入第一电池组8内,通过第一电池组8、第二电池组9和第三电池组11给驱动装置2供电,使驱动装置2驱动滚动装置3滚动,即可驱动底盘1行驶,底盘1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无法做到完全平整,因此会影响滚动装置3,使连接滚动装置3的悬挂会上下滑动,从而使避震器12中的减震杆上下滑动,连带着齿条65上下滑动,齿条65上下运动能带动第一棘轮组64旋转,使第一棘轮组64通过主动轴66驱动主动轮67旋转,从而使主动轮67通过皮带68带动从动轮69旋转,从动轮
69通过换向伞齿610和从动伞齿611配合换向,再驱动飞轮612旋转,使飞轮612带动发电机63工作发电,为汽车提供续航。
35.需要更换第一电池组8、第二电池组9和第三电池组11时,借助外部更换工具操作,通过操作汽车内控制系统控制第二电推杆13工作时活塞杆7收缩,解除第一电池组8的限位,使第一电池组8能先从第一电池盒51内取出,再将第二电池组9从第二电池盒52拉到第一电池盒51内,再从安装口53取出,最后,通过第一电推杆56工作收缩,使提升架55托着第三电池组11降低,再将第三电池组11从第二电池盒52拉到第一电池盒51内后从安装口53取出。
36.接着先安装第三电池组11,将第三电池组11装入第一电池盒51内后,通过第二电推杆13驱动活塞杆7将第三电池组11推入第二电池盒52内,再通过第一电推杆56驱动提升架55提升第三电池组11,接着装入第二电池组9,通过活塞杆7推动至第三电池组11底部,最后装入第一电池组8,通过第二电推杆13驱动活塞杆7插入连接槽83内,使第一电池组8与底盘1连接固定,即可完成第一电池组8、第二电池组9和第三电池组11的更换。
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再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