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投车辆的整车下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6117发布日期:2022-01-12 03:23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投车辆的整车下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军用车辆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空投车辆的整车下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因为某些特殊地形和使用要求,车辆无法直接到达指定区域,此种情况需要使用运输机将车辆空投至地面,这类车辆称为空投车辆。对于空投车辆而言,其在着陆瞬间的加速度和受到的冲击力非常之大,车辆极易受到损坏引起使用功能异常,因此空投车辆都需要保护装置。
3.目前对空投车辆在空投着陆的保护装置主要有降落伞和缓冲气囊,降落伞的作用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着陆时的加速度,缓冲气囊的作用是通过气囊来吸收着陆时产生的冲击能量。以上方式主要是通过外部装置来降低空投车辆受到的冲击以保护车辆,而忽略了空投车辆自身的防护能力,且目前关于增强空投车辆自身防护能力的相关技术和结构很少。
4.有专利号为“cn200420076422.9”的名为“突击车”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突击车结构的方案,该结构的突击车在底部设置有一整块的防护底板,通过底部骨架地底部外表面布设整体结构的防护底板,通过铆焊与底部骨架相连,具有防地雷、障碍物的能力。由此可见,该突击车中的防护底板主要是起到防护作用,是在行驶过程中的防护作用,并不是用于空投防护的,而且该突击车中的防护底板是一整块结构,这种整块结构不利于安装,也不利于后期的检修围护。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投车辆的整车下防护装置。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投车辆的整车下防护装置,包括,
7.前部下防护结构,固定在整车前车架上且悬置于前桥部分的下方用于保护前桥部分;
8.中部下防护结构,固定在整车车身底部且悬置于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和消声器的下方用于保护上述部件;
9.后部下防护结构,固定在整车后车架上且悬置于后桥部分的下方用于保护后桥部分;
10.所述前部下防护结构、中部下防护结构和后部下防护结构沿纵向依次间隔布置,前部下防护结构、中部下防护结构和后部下防护结构上设置有对所保护部件进行维修的检修通道。
11.进一步的所述前部下防护结构包括前部防护板;所述前部防护板的横向两端设置有沿竖向布置的第一翻边,前部防护板上开设有用于检修前桥部分的第一检修孔,前部防
护板位于第一检修孔四周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条用于加强板体的第一凸起筋条。
12.进一步的所述中部防护结构包括固定于车身上的中部下防护框架以及安装在中部下防护框架上的第一中部下防护板、第二中部下防护板、第三中部下防护板;所述第一中部下防护板、第二中部下防护板、第三中部下防护板沿纵向间隔布置,第一中部下防护板悬置于发动机下方,第二中部下防护板悬置于变速箱下方,第三中部下防护板悬置于分动箱和消声器下方。
13.进一步的所述中部下防护框架包括沿纵向布置的两根中部下纵梁和设置于两根中部下纵梁之间的四根中部下横梁;所述四根中部下横梁沿纵向间隔布置,将两根中部下纵梁之间到的空间分割为分别固定第一中部下防护板、第二中部下防护板、第三中部下防护板的三个区间;所述中部下纵梁上安装有多组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竖向连接结构。
14.进一步的所述竖向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中部下纵梁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侧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所述支架是由一块与立柱侧部连接的竖板和一块与车身连接的横板形成的l型支架结构。
15.进一步的所述中部下纵梁包括中部下前纵梁和中部下后纵梁;所述中部下横梁包括设置于中部下前纵梁和中部下后纵梁之间的中部下连接横梁、设置于两根中部下前纵梁之间的两根中部下前横梁以及设置于两根中部下后纵梁端部的中部下后横梁;所述两根中部下前横梁之间设置有一根沿纵向布置的中部下前支撑梁;所述中部下连接横梁和中部下后横梁之间设置有一根沿纵向布置的中部下后支撑梁。
16.进一步的所述中部下连接横梁是沿横向布置且开口朝下的槽钢结构,中部下连接横梁两端高、中间低,两端向上弯折形成与车身连接的凸起,中部下连接横梁纵向两端设置有连接翻边;所述第二中部下防护板、第三中部下防护板分别固定在中部下连接横梁的两侧连接翻边上。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中部下防护板的横向两侧和纵向前端一侧设置有第二翻边,第一中部下防护板上开设有用于检修发动机的第二检修孔,第一中部下防护板位于第二检修孔四周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条用于加强板体的第二凸起筋条;
18.所述第二中部下防护板上开设有用于检修变速箱的第三检修孔,第二中部下防护板位于第三检修孔四周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条用于加强板体的第三凸起筋条;
19.所述第三中部下防护板上开设有用于检修分动箱和消声器的第四检修孔,第三中部下防护板位于第四检修孔四周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条用于加强板体的第四凸起筋条。
20.进一步的所述后部下防护结构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后部下防护板和第二后部下防护板;所述第一后部下防护板上开设有用于检修后桥部分的第五检修孔,第一后部下防护板位于第五检修孔四周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根用于加强板体的第五凸起筋条,第一后部下防护板纵向两侧设置有与车身连接的第三翻边;所述第二后部下防护板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第二后部下防护板上安装有与车身连接的支撑架。
2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设置于第二后部下防护板的横向两端,支撑架包括与第二后部下防护板连接的横杆、固定在横杆纵向两端的竖杆以及固定在竖杆上端与车身连接的支撑杆。
22.本发明的优点有:1、本发明通过在车身底部重要部分的下方布置防护结构,针对车身底部的前桥部分、后桥部分、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和消声器进行保护,通过拆分为三
个独立的部分,方便安装、拆卸,且每个防护结构针对性更好,能够更加有效的对车身底部的重要部分进行保护,防止在空投过程中出现损伤;
23.2、本发明的前部下防护结构包括前部防护板,前部防护板通过第一翻边与车身前横梁固定连接,前部防护板上开设有第一检修孔,方便从车底对发动机进行检修围护,第一凸起筋条可以增强板体的结构强度,对发动机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4.3、本发明的中部防护结构包括中部下防护框架以及安装在中部下防护框架上的第一中部下防护板、第二中部下防护板、第三中部下防护板,中部下防护框架为支撑框架,三块中部下防护板分别对应不同的车底部件,三块中部下防护板分别固定在中部下防护框架上,安装拆卸都极为方便;
25.4、本发明的中部下防护框架由中部下纵梁和中部下横梁构成,通过纵横交错布置的梁体结构,分割成不同的中部下防护板安装空间,既方便与车身的固定连接,又方便对中部下防护板的固定安装,结构稳定性好;
26.5、本发明的连接结构极为简单,通过立柱使中部下防护框架悬置于车底下方,通过支架将中部下防护框架与车身支架连接固定起来,安装操作极为简单;
27.6、本发明的中部下防护框架包括中部下前纵梁、中部下后纵梁、中部下连接横梁、中部下前横梁、中部下前支撑梁、中部下后支撑梁,通过以上梁体纵横交错布置,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方便对中部下防护板的安装和拆卸,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28.7、本发明的中部下连接横梁是固定第二中部下防护板、第三中部下防护板的支撑结构,中部下连接横梁本身可以直接固定在车身上,连接牢固,方便安装和拆卸,槽钢和u型结构稳定性好,结构强度高;
29.8、本发明的第一中部下防护板、第二中部下防护板、第三中部下防护板结构简单,分别针对被保护的车底部件设置了检修孔,并通过凸起筋条对板体进行了加强,安装拆卸也极为方便;
30.9、本发明的后部下防护结构包括第一后部下防护板和第二后部下防护板,可以有效对车身底部的后桥部分进行完整的保护,避免在空投中产生损坏,板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1.10、本发明的支撑架可以方便的将第二后部下防护板固定在车身底部,安装操作极为简单方便。
32.本发明的防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也极为方便,针对车身的重要部件进行防护,避免在空投中损坏这些重要部件,提高了车辆在空投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33.图1:本发明的下防护装置布置结构示意图;
34.图2:本发明的下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35.图3:本发明的前部下防护结构示意图;
36.图4:本发明的中部下防护结构示意图;
37.图5:本发明的中部下防护框架结构示意图;
38.图6:本发明的第一中部下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39.图7:本发明的第二中部下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40.图8:本发明的第三中部下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41.图9:本发明的后部下防护结构示意图;
42.图10:本发明的中部下防护结构与后部下防护结构与车身底部连接示意图;
43.其中:1—前部下防护结构;11—前部防护板;12—第一翻边;13—第一检修孔;14—第一凸起筋条;2—中部下防护结构;21—中部下防护框架;211—立柱;212—支架;213—中部下前纵梁;214—中部下后纵梁;215—中部下连接横梁;216—中部下前横梁;217—中部下后横梁;218—中部下前支撑梁;219—中部下后支撑梁;2110—连接翻边;22—第一中部下防护板;221—第二翻边;222—第二检修孔;223—第二凸起筋条;23—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1—第三检修孔;232—第三凸起筋条;24—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1—第四检修孔;242—第四凸起筋条;3—后部下防护结构;31—第一后部下防护板;311—第五检修孔;312—第五凸起筋条;313—第三翻边;32—第二后部下防护板;3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48.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涉及到一种空投车辆的整车下防护装置,用于对空投车辆车身底部进行保护,避免在空投过程中车辆落地时,对车身底部的重要部件造成损伤。本实施例通过在车身底部重要部件的下方布置防护结构,来应对空投落地时对重要部件的保护。具体包括三个防护结构,分别为固定在整车前车架上且悬置于前桥部分的下方用于保护前桥部分的前部下防护结构1、固定在整车车身底部且悬置于发动机、变速箱、分动箱和消声器的下方用于保护上述部件的中部下防护结构2以及固定在整车后车架上且悬置于后桥部分的下方用于保护后桥部分的后部下防护结构3。前部下防护结构1、中部下防护结构2和后部下防护结构3沿纵向依次间隔布置,彼此之间并没有任何的连接关系,为了方便可以从车身底部对车身重要部件进行检修,本实施例在前部下防护结构1、中部下防护结构2和后部下防护结构3上设置有对所保护部件进行维修的检修通道。
49.如图2~3所示,前部下防护结构1包括前部防护板11,前部防护板11为高强度铝合金冲压而成,前部防护板11的横向两端设置有沿竖向布置的第一翻边12,第一翻边12上开
设有螺孔,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前横梁上,前部防护板11上开设有用于检修前桥部分的第一检修孔13,前部防护板11位于第一检修孔13四周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条用于加强板体的第一凸起筋条14,第一凸起筋条14是长条腰型加强筋条。
50.如图2、4、5、6、7、8所示,中部防护结构2包括固定于车身上的中部下防护框架21以及安装在中部下防护框架21上的第一中部下防护板22、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中部下防护框架21被分隔为三个区间,第一中部下防护板22、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分别固定在一个区间上形成整体防护结构。
51.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中部下防护板22、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沿纵向间隔布置,第一中部下防护板22悬置于发动机下方,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悬置于变速箱下方,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悬置于分动箱和消声器下方。三块中部下防护板分别用于保护不同的车身部件。
52.本实施例的中部下防护框架21结构如图4~5所示,中部下防护框架21包括沿纵向布置的两根中部下纵梁和设置于两根中部下纵梁之间的四根中部下横梁,中部下纵梁包括中部下前纵梁213和中部下后纵梁214,中部下前纵梁213和中部下后纵梁214并不直接相连,中部下前纵梁213和中部下后纵梁214之间设置有一根中部下连接横梁215。
53.本实施例的中部下横梁包括设置于中部下前纵梁213和中部下后纵梁214之间的中部下连接横梁215、设置于两根中部下前纵梁213之间的两根中部下前横梁216以及设置于两根中部下后纵梁214端部的中部下后横梁217,两根中部下前横梁216之间设置有一根沿纵向布置的中部下前支撑梁218,中部下连接横梁215和中部下后横梁217之间设置有一根沿纵向布置的中部下后支撑梁219。
54.如图5所示,中部下防护框架21固定于车身上是通过中部下纵梁上的竖向连接结构实现的,具体的,竖向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中部下纵梁上的立柱211,立柱211侧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架212,支架212是由一块与立柱211侧部连接的竖板和一块与车身连接的横板形成的l型支架结构。
55.另外,本实施例的中部下连接横梁215也直接与车身连接,如图5所示,中部下连接横梁215是沿横向布置且开口朝下的槽钢结构,中部下连接横梁215两端高、中间低,两端向上弯折形成与车身连接的凸起,中部下连接横梁215纵向两端设置有连接翻边2110,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分别固定在中部下连接横梁215的两侧连接翻边2110上。中部下连接横梁215可以作为分动箱的悬置安装横梁,中部下连接横梁215上设置有一根短横梁(图2中可见),短横梁作为分动箱悬置的安装支架。中部下连接横梁215是衔接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的横梁结构,将前后两侧的中间防护结构拆分开来了,这样做可以避免中部下防护框架21中的纵梁部分过长导致的强度降低的问题,另外过长的纵梁部分不方便制造、安装和拆卸,因此本实施例通过中部下连接横梁215将中部下防护框架21中的纵梁部分进行截断为两个部分,另外,如果中部下防护框架21中的纵梁部分为一根完整的梁体,还存在与其他结构有干涉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将中部下防护框架21中的每侧的纵梁部分设置为两根。
56.本实施例的第一中部下防护板22、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固定在中部下防护框架21上,具体的第一中部下防护板22、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的结构如图6~8所示,第一中部下防护板22的横向两侧和纵向前端一侧设置有第
二翻边221,第一中部下防护板22上开设有用于检修发动机的第二检修孔222,第一中部下防护板22位于第二检修孔222四周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条用于加强板体的第二凸起筋条223;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上开设有用于检修变速箱的第三检修孔231,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位于第三检修孔231四周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条用于加强板体的第三凸起筋条232;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上开设有用于检修分动箱和消声器的第四检修孔241,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位于第四检修孔241四周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条用于加强板体的第四凸起筋条242。
57.具体的安装方式为,第一中部下防护板22上的第二翻边221上开设有通孔,通过螺栓结构与中部下前纵梁213和中部下前横梁216固定连接;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的板体上开设有通孔,横向两侧与两侧的中部下前纵梁213固定连接,纵向前端一侧与中部下前横梁216固定连接,纵向后端一侧直接与连接翻边2110搭接,通过螺栓固连为一体;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上开设有通孔,横向两侧通过螺栓结构与中部下前纵梁213固定连接,纵向后端一侧通过螺栓结构与中部下后支撑梁219固定连接,纵向前端一侧搭接在连接翻边2110上,通过螺栓结构固连为一体。
58.可以向按照上述方式将第一中部下防护板22、第二中部下防护板23、第三中部下防护板24与中部下防护框架21组装到一起形成中部下防护结构2,然后通过支架212将中部下防护结构2固定在车身上,通过螺栓结构将中部下连接横梁215固定在车身上。
59.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后部下防护结构3的结构示意图,后部下防护结构3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后部下防护板31和第二后部下防护板32,第一后部下防护板31上开设有用于检修后桥部分的第五检修孔311,第一后部下防护板31位于第五检修孔311四周的板体上设置有多根用于加强板体的第五凸起筋条312,第一后部下防护板31纵向两侧设置有与车身连接的第三翻边313,第三翻边313上开设有通孔,通过螺栓结构可以方便的将第一后部下防护板31固定在车身后横梁上(如图10所示)。
60.如图9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二后部下防护板32结构示意图,第二后部下防护板32上开设有多个减重孔,第二后部下防护板32上安装有与车身连接的支撑架33。支撑架33设置于第二后部下防护板32的横向两端,支撑架33包括与第二后部下防护板32连接的横杆、固定在横杆纵向两端的竖杆以及固定在竖杆上端与车身连接的支撑杆。第二后部下防护板32通过支撑架33固定在车身底部后方的纵梁上形成悬置于车身底部后方的防护结构。
61.第一后部下防护板31和第二后部下防护板32保护的结构不同,第一后部下防护板31是用来保护后桥部分的,固定在后桥部分的安装横梁上,后桥部分部分突出于车身底盘,在高度方向上更低,而第二后部下防护板32是用来保护油气悬架的油箱的,油箱和后桥部分存在高度差异,第一后部下防护板31和第二后部下防护板32的安装位置完全不一样,因此无法将第一后部下防护板31和第二后部下防护板32作为一块防护板,本实施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进行不同部分的防护,制造更加简单,安装拆除更加方便。
62.本实施例的下防护装置在空投以后会检查车身底部的下防护装置的状态,若状态完好,就一直安装在车身底部进行长期使用,如果下防护装置出现破损、变形、断裂、缺失等问题,就需要对损坏的部分进行拆除更换。下防护装置可以一直安装在车身底部,起到防磕碰的作用。
6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