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22447发布日期:2022-12-13 20:0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汽车座椅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现在的汽车座椅调节方式多数通过手动调节,或是通过录入人体数据根据预先设置的模型生成对应的座椅角度,中央控制器再根据该得到的座椅角度调节座椅。例如,驾驶员进入汽车后,通过输入框输入身高和体重信息,根据预先设置的模型生成对应的座椅角度。上述调节方式均不够自动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高座椅调节的自动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方法,包括:
5.获取人靠近所述汽车的车门的指示信息;
6.获取所述车门上设置的第一毫米波雷达所采集的第一数据;
7.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得到人体特征数据;
8.基于所述人体特征数据,调节所述车门对应的目标座椅。
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包括:
10.指示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人靠近所述汽车的车门的指示信息;
11.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门上设置的第一毫米波雷达所采集的第一数据;
12.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得到人体特征数据;
13.粗调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人体特征数据,调节所述车门对应的目标座椅。
14.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门和座椅,所述汽车还包括:
15.第一毫米波雷达,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设置于所述车门上,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用于采集第一数据;
16.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电连接;
17.所述处理器根据获取的人靠近所述汽车的车门的指示信息,获取所述第一毫米波雷达输出的第一数据,并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调整所述座椅。
18.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本技术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方法。
19.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本技术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汽
车座椅调节方法。
20.第六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技术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方法的步骤。
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22.可通过车辆上安装的毫米波雷达采集人体数据,并根据人体数据实现对车辆内对应的座椅进行自动调节。
2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24.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25.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26.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门的示意图。
27.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28.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车内座椅的示意图。
29.图5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30.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的框图。
31.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的框图。
32.图8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的框图。
33.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34.图中:
35.1-第一毫米波雷达,2-第二毫米波雷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38.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节方法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节方法可应用于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该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可被配置于汽车的控制器上。如图1所示,该汽车座椅调节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4。
39.在步骤s101中,获取人靠近汽车的车门的指示信息。
40.可选的,通过车门上的感应模块获取人靠近汽车的车门的指示信息,感应模块电
连接汽车的处理器。
41.其中,感应模块可为电容开关,汽车的车门把手上设置电容开关。
42.当人体准备打车车门上车的时候,必然先去拉车门把手,人体拉车门把手的时候触发该电容开关,通过该电容开关感知人体的开门动作。该电容开关将感应信号传输到处理器,处理器识别到将有人体进入车辆。
43.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取人靠近汽车的车门的指示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在车门上设置一个触发模块,乘客开门时触发该触发模块,获取人靠近汽车的车门的指示信息。还有,可以通过采集车门外侧图像识别人体,结合距离传感器判断人体与车门的距离的方式,来确定人靠近了哪个车门。获取人靠近汽车的车门的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44.在步骤s102中,获取车门上设置的第一毫米波雷达所采集的第一数据。
4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车门外侧设置第一毫米波雷达1,通过该车门外侧设置第一毫米波雷达采集人体数据,用于汽车座椅的调节。在每个车门外侧设置第一毫米波雷达,能够采集准备打开该对应车门的人体的基础数据,即用户打开不同的车门将触发不同位置的座椅做出相应的调整。且车门外侧设置第一毫米波雷达可以防止金属屏蔽。
46.例如,当处理器收到电容开关输出的感应信号后,处理器发送指令到车门外侧设置的第一毫米波雷达,令该车门外侧设置的第一毫米波雷达采集人体的第一数据。
47.毫米波雷达就是指工作频段在毫米波频段的雷达,测距原理跟一般雷达一样,也就是把无线电波(雷达波)发出去,然后接收回波,根据收发之间的时间差测得目标的位置数据。毫米波雷达就是这个无线电波的频率是毫米波频段。毫米波雷达是测量被测物体相对距离、相对速度、相对方位的高精度传感器。
48.在步骤s103中,基于第一数据,得到人体特征数据。
49.根据车门上设置的第一毫米波雷达所采集的第一数据,提取用于座椅调节的人体特征数据。
50.可选的,处理器根据该第一数据,根据预设算法得到人体特征数据。
51.因为毫米波雷达是有穿透性的,不但能够采集人体的外轮廓数据,可以根据外轮廓数据获取人体的身高、体重等特征。还能够采集人体的骨骼特征,从而获取例如人体的大腿长度、小腿长度、胯宽、胳膊长度、头围等数据。例如,根据人体的大腿长度调节座椅的坐垫的仰角,使该座椅上给人提供更好的舒适度。根据头围数据调节头枕的参数等。
52.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车辆中座椅产品的不同,可以实现的自动调节的项目不同,例如,有些座椅可能只能实现座椅靠背角度的调节以及座椅与车辆内部相对位置的调节(即调节座椅前后距离)。但是有些比较高级的座椅产品,可以调节的项目比较多;例如还可调节座椅靠背的包裹性、头枕角度和高度、坐垫的角度和高度、座椅空间等。根据座椅可调项目的不同,从该第一数据中,获取对应可调项目需要的人体特征数据。
53.对于某些高级车辆,还能根据人体特征数据调节后视镜的角度,方向盘的伸缩还是凸出等。
54.在步骤s104中,基于人体特征数据,调节车门对应的目标座椅。
55.结合开门位置将所要乘坐的座椅作为将要进行调节的目标座椅。
56.需要说明的是,本调节步骤属于做座椅的粗调环节,主要是根据经验值,只要座椅支持的调节参数都可以调节。根据获取的人体特征数据,调节车门内侧对应的目标座椅的
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采用数据比对的方式,得到座椅的各个项目调节的调节参数。也可以采用预设模型的方式,将人体特征数据输入预设模型得到座椅的各个项目调节的调节参数。下面将给出这两种示例的实现方式,得到大体上适合的参数:
57.作为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示例,将所述人体特征数据与预存的人体特征数据集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度最高的目标人体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目标人体特征数据对应的座椅参数,调节所述目标座椅。
58.作为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的示例,将所述人体特征数据输入预设模型,得到座椅参数;根据该座椅参数,调节所述目标座椅。其中,该预设模型是根据大量的经验数据训练好的。
59.可选的,处理器中的座椅调节单元将会根据该输入的人体特征数据调节对应的座椅,将座椅调至满足该乘客乘坐的一般位置。
60.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节方法,可以在人体进入汽车之前,自动采集人体特征数据,根据该人体特征数据,调节汽车座椅,为汽车的乘客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座椅环境。
61.上述实施例的座椅调节方法实现的是对汽车座椅的初调,属于粗调,将座椅调至满足该乘客乘坐的一般位置。乘客落座后,由于是粗调,所以很多座椅的角度均不是最理想的,所以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下一步的细调。图3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汽车座椅调节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301-步骤s307。
62.在步骤s301中,获取人靠近汽车的车门的指示信息。
63.在步骤s302中,获取车门上设置的第一毫米波雷达所采集的第一数据。
64.在步骤s303中,基于第一数据,得到人体特征数据。
65.在步骤s304中,基于人体特征数据,调节车门对应的目标座椅。
6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1-步骤s304的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步骤s101-s104的实现过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67.在步骤s305中,获取设置于目标座椅内部的第二毫米波雷达所采集的第二数据。
68.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座椅的坐垫、靠背和头枕的内部均设置第二毫米波雷达,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的座椅项目,在座椅的坐垫、靠背和头枕之中的部分单元内部设置第二毫米波雷达。例如,只在靠背的内部设置第二毫米波雷达。且对座椅的每个部分设置的第二毫米波雷达的个数不做限制。作为一个示例,如图4所示,在汽车的座椅的坐垫、靠背和头枕内部均设置第二毫米波雷达2。
69.在步骤s306中,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得到人体与目标座椅之间的距离特征数据。
70.可以理解,在完成座椅的粗调后,在对乘客所坐的座椅进行细调时,是根据乘客与座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调节座椅,使人体与座椅对应部分贴合,使座椅对人体产生足够的支撑作用。
71.座椅调节的原理:例如,当座椅的靠背表面与人体皮肤没有接触的时候,则判断座椅的靠背对人体的支撑度是不够的,这时根据经验值调节座椅靠背的角度到与人体皮肤接触,也可以说,调整到座椅对人体皮肤产生一定的压缩。
72.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乘客与座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调节座椅,这个乘客与座椅之间的距离,可以指的是座椅表皮与人体皮肤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指的是座椅表皮与人体骨
骼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是其他可能的距离特征,或者多种距离得到的融合距离特征。
73.毫米波雷达的测距原理:是把无线电波(雷达波)发出去,然后接收回波,根据收发之间的时间差测得目标的位置数据,即距离数据。
74.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数据中还可能包括人体的角度,例如,座椅靠背处设置一个毫米波雷达,就一个发射源,但是辐射出的是一个不停扩散的一个球形波。因此,在计算距离的时候,需要先将得到的原始距离根据人体角度调整到座椅与人体之间的绝对距离。
75.利用毫米波雷达的穿透性和反射性,不同的材质还有不同的人的反射波不同,可以得到毫米波雷达与座椅表皮之间的距离,毫米波雷达与人体皮肤的距离,还可以获取毫米波雷达与人体的骨骼之间的距离等。
76.可以理解,人体与座椅接触后,还是不能说明座椅已经在支撑人体,座椅起到支撑作用时,会使人体的肌肉产生一定的压缩。这时需要判断人体骨骼与座椅表皮的距离,以及人体骨骼与人体表皮的距离;满足一个经验值时,判断有足够的支撑作用了,实现进一步的细条环节。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这个经验值可以通过预先训练好的模型得到,根据历史数据学习,训练得到模型。
77.可选的,该第二数据包括第二毫米波雷达与人体皮肤之间的第一距离,第二毫米波雷达与座椅表皮之间的第二距离、以及第二毫米波雷达与人体骨骼之间的第三距离。
78.可选的,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得到人体与目标座椅之间的距离特征数据,包括:
79.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得到所述目标座椅的表皮与所述人体皮肤之间的第四距离;
80.响应于所述第四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得到人体肌肉自然厚度;
81.响应于所述第四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得到人体肌肉压缩厚度;
82.基于所述人体肌肉自然厚度与所述人体肌肉压缩厚度,得到人体肌肉压缩量;
83.将所述人体肌肉压缩量,作为人体与座椅之间的距离特征数据。
84.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人体的肌肉压缩量的经验值,对座椅实现进一步的细调。
85.在步骤s307中,基于距离特征数据,调节所述目标座椅。
86.可选的,处理器的座椅调节单元根据该距离特征数据,调节所述目标座椅。
87.可选的,将距离特征数据输入预选得到的细调模型,得到座椅调节参数;根据该座椅调节参数,调节目标座椅。其中,该细调模型是根据大量的经验数据训练得到的。
88.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节方法,分为粗调和细调,在乘客进入汽车之前,自动采集人体特征数据,根据该人体特征数据,粗调汽车座椅,为乘客初步提供整体上相对舒适的座椅环境。在乘客落座之后,通过座椅上设置的毫米雷达波采集乘客与座椅的距离数据,根据该距离数据,做座椅进行细调,实现座椅多乘客的可靠支撑。
8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当人体出现前倾或后仰的动作,可以调节座椅跟随人体进行前倾或后仰,主要是对座椅的靠背角度的调节。图5是根据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307之后,如图5所示,该汽车座椅调节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501-步骤s504。
90.在步骤s501中,获取设置于目标座椅内部的第二毫米波雷达所采集的第三数据。
91.需要说明的是,在座椅的靠背内部设置毫米波雷达,通过该毫米波雷达辐射出的是一个不停扩散的一个球形波,通过该球形波采集位于座椅上的人体的数据。
92.在步骤s502中,基于第三数据,获取人体相对于目标座椅的相对移动数据。
93.可以理解,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例如,当人体向前倾时,这时人体被挤压的肌肉变得松弛,即人体肌肉的压缩量逐渐变小,判断人体骨骼有一个反向离开座椅靠背的移动动作,这个移动动作是可以被测到的。例如,人体向后仰的时,人体肌肉会有一个大幅度的压缩,即人体肌肉的压缩量会逐渐变大,此时判断人体骨骼有一个向后靠的移动动作。
94.当毫米波雷达采集数据的频率比较高的话,就能采集得到人体前倾的动作,这时可以调节座椅自动的追随人体。
95.在步骤s503中,根据相对移动数据,判断人体是否发生前倾或后仰动作。
96.根据上步骤描述,判断人体骨骼有一个反向离开座椅靠背的移动动作时,判断人体发生前倾。判断人体骨骼有一个向后靠的移动动作时,判断人体发生后仰动作。
97.在步骤s504中,响应于人体发生前倾或后仰动作,调整目标座椅追随人体进行前倾或后仰。
98.即通过毫米波雷达跟踪人体的前倾或后仰动作,令座椅追随人体,进行相同幅度的前倾或后仰。实现方式为,此时调整座椅保持座椅对人体肌肉的压缩量维持在一个舒适的范围。
99.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节方法,还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毫米波雷达追踪人体的前倾或后仰,自动调节座椅的靠背的角度,实现座椅跟随人体一起前倾或后仰,为乘客提供更好的乘车体验。
100.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的框图。参照图6,该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可以包括:指示信息获取模块601、第一获取模块602、第一计算模块603和粗调节模块604。
101.具体地,指示信息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人靠近所述汽车的车门的指示信息;
102.第一获取模块602,用于获取车门上设置的第一毫米波雷达所采集的第一数据;
103.第一计算模块60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得到人体特征数据;
104.粗调节模块604,用于基于所述人体特征数据,调节所述车门对应的目标座椅。
10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粗调节模块604,具体用于:
106.将所述人体特征数据与预存的人体特征数据集进行匹配,得到匹配度最高的目标人体特征数据;
107.根据所述目标人体特征数据对应的座椅参数,调节所述目标座椅。
108.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可以在人体进入汽车之前,自动采集人体特征数据,根据该人体特征数据,调节汽车座椅,为汽车的乘客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座椅环境。
109.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的框图。参照图7,该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可以包括:指示信息获取模块701、第一获取模块702、第一计算模块703和粗调节模块704。
11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指示信息获取模块701、第一获取模块702、第一计算模块703和粗调节模块704分别与指示信息获取模块601、第一获取模块602、第一计算模块603
和粗调节模块604,具体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111.所述装置还包括:
112.第二获取模块705,用于获取设置于所述目标座椅内部的第二毫米波雷达所采集的第二数据;
113.第二计算模块706,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得到人体与目标座椅之间的距离特征数据;
114.细调节模块707,用于基于所述距离特征数据,调节所述目标座椅。
1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毫米波雷达与人体皮肤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毫米波雷达与座椅表皮之间的第二距离以及所述毫米波雷达与人体骨骼之间的第三距离;第二获取模块705,具体用于:
116.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得到所述目标座椅的表皮与所述人体皮肤之间的第四距离;
117.响应于所述第四距离大于等于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得到人体肌肉自然厚度;
118.响应于所述第四距离小于第一阈值时,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三距离,得到人体肌肉压缩厚度;
119.基于所述人体肌肉自然厚度与所述人体肌肉压缩厚度,得到人体肌肉压缩量;
120.将所述人体肌肉压缩量,作为人体与座椅之间的距离特征数据。
121.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分为粗调和细调,在乘客进入汽车之前,自动采集人体特征数据,根据该人体特征数据,粗调汽车座椅,为乘客初步提供整体上相对舒适的座椅环境。在乘客落座之后,通过座椅上设置的毫米雷达波采集乘客与座椅的距离数据,根据该距离数据,做座椅进行细调,实现座椅多乘客的可靠支撑。
122.图8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装置的框图。参照图8,该汽车座椅调节装置可以包括:指示信息获取模块801、第一获取模块802、第一计算模块803、粗调节模块804、第二获取模块805、第二计算模块806和细调节模块807。
1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指示信息获取模块801、第一获取模块802、第一计算模块803、粗调节模块804、第二获取模块805、第二计算模块806和细调节模块807分别与指示信息获取模块701、第一获取模块702、第一计算模块703、粗调节模块704、第二获取模块705、第二计算模块706和细调节模块707,具体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124.所述装置还包括:
125.第三获取模块808,用于获取设置于所述目标座椅内部的第二毫米波雷达所采集的第三数据;
126.第三计算模块809,用于基于所述第三数据,获取人体相对于所述目标座椅的相对移动数据;
127.判断模块810,用于根据所述相对移动数据,判断人体是否发生前倾或后仰动作;
128.追随调节模块811,用于响应于所述人体发生前倾或后仰动作,调整所述目标座椅追随所述人体进行前倾或后仰。
129.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130.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座椅调节装置,还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毫米波雷达追踪人体的前倾或后仰,自动调节座椅的靠背的角度,实现座椅跟随人体一起前倾或后仰,为乘客提供更好的乘车体验。
13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车门和座椅,所述汽车还包括:
132.第一毫米波雷达,设置于车门上,用于采集第一数据;
133.处理器,与第一毫米波雷达电连接;
134.处理器根据获取的人靠近汽车的车门的指示信息,获取第一毫米波雷达输出的第一数据,并基于第一数据调整所述座椅。
135.可选的,处理器包括座椅调节单元和指示信息获取单元,处理器与第一毫米波雷达电连接;根据指示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人靠近所述汽车的车门的指示信息,处理器获取第一毫米波雷达输出的第一数据,并令座椅调节单元基于第一数据调整所述座椅。
136.可选的,车门的车门把手上设置有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感应模块;该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所述车门的开门动作、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所述指示信息。
137.可选的,所述汽车还包括:第二毫米波雷达,多个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分别设置于所述座椅的坐垫内部、靠背内部和头枕内部,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用于采集第二数据;且所述第二毫米波雷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毫米波雷达输出的第二数据,并令所述座椅调节单元基于所述第二数据调整所述座椅。
138.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可以根据汽车车门上设置的毫米波雷达采集的数据,对座椅进行粗调。还可以根据座椅内部设置的毫米波雷达采集的数据,对座椅进行下一步调节。
139.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140.如图9所示,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实现汽车座椅调节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技术的实现。
141.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1、存储器902,以及用于连接各部件的接口,包括高速接口和低速接口。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gui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同样,可以连接多个电子设备,各个设备提供部分必要的操作(例如,作为服务器阵列、一组刀片式服务器、或者多处理器系统)。图9中以一个处理器901为例。
142.存储器902即为本技术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座椅调节的方法。本技术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座椅调节的方法。
143.存储器9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
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汽车座椅调节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6所示的指示信息获取模块601、第一获取模块602、第一计算模块603和粗调节模块604,或者,图7所示的第二获取模块705、第二计算模块706和细调节模块707,或者,图8所示的第三获取模块808、第三计算模块809、判断模块810和追随调节模块811)。处理器9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
144.存储器9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汽车座椅调节的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9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瞬时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瞬时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9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汽车座椅调节的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145.汽车座椅调节的方法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903和输出装置904。处理器901、存储器902、输入装置903和输出装置9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146.输入装置9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汽车座椅调节的电子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9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等。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147.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专用asic(专用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148.这些计算程序(也称作程序、软件、软件应用、或者代码)包括可编程处理器的机器指令,并且可以利用高级过程和/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和/或汇编/机器语言来实施这些计算程序。如本文使用的,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计算机程序产品、设备、和/或装置(例如,磁盘、光盘、存储器、可编程逻辑装置(pld)),包括,接收作为机器可读信号的机器指令的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信号”指的是用于将机器指令和/或数据提供给可编程处理器的任何信号。
149.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
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150.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151.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
15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上述方法。
153.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154.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155.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