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充电室的扩展仓及换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1769发布日期:2022-07-01 21:4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具有充电室的扩展仓及换电站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换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充电室的扩展仓及换电站。


背景技术:

2.目前,换电站已经大规模应用于电动车辆的换电。换电站内允许存放的电池数量和为电池提供充电位置影响到换电站的运营,当允许存放的电池数量少,电池充电的位置少时,换电站容易因为满载而导致一定时间内无法继续提供换电服务,从而换电站的持续运营受到挑战。现有的换电站将除换电过程中采用的设备之外的许多设备设置在充电室,挤压了存放电池的空间和给电池充电的空间,导致由于运营需求而需要对充电室进行扩容,而在对充电室进行扩容时往往通过横向增加电池存放空间而增加换电站的占地面积,导致改造扩容的成本过高,甚至因为建站用地并未预留扩容空间而无法进行对换电站进行改造扩容。
3.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11717062a公开了一种换电系统,其具有在车辆换电停靠区域正上方的第一存储区域(电池存储区域)和/或在车辆换电停靠区域侧方的第二存储区域(电池存储区域),虽然是在车辆换电停靠区域上方和侧方均设置了电池存储区域,但是此结构是在换电站建造时候形成的,无法与换电站的其他部分分离。就算其可以作为独立的一部分,对换电站进行扩容,也仅适用于车辆换电停靠区域的侧面设置有换电堆垛机的换电站,且加装在现有的换电站上时,需要对换电站进行大幅度改造,改造成本高。
4.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6043247a公开了一种充电架和换电站,充电架由多个独立的电池存储模块采用积木化的方式组成,实现电池存储模块在规模上的自由伸缩。由于电池转运装置设置为可在电池存储模块中穿行,因此在电池存储模块内为电池转运装置预留出供其水平运动和竖向运动的空间以及在电池存储模块内安装相应的供电池转运装置水平运动和竖向运动的装置,致使充电架的结构复杂以及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室的扩展仓及换电站。
6.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7.一种具有充电室的扩展仓,用于自上而下安装至换电站上方,包括:
8.至少一个充电室;
9.电池承载机构,设于所述充电室内,具有供电池进出的第一侧和与所述第一侧相邻或相背的第二侧;
10.供升降转运机构运行的运动区域,设于所述充电室内,并位于所述电池承载机构的第一侧;
11.充电机构,设于所述充电室内,并位于所述电池承载机构的第二侧。
12.本方案中,自上而下设置扩展仓,并利用扩展仓扩展了存放电池的空间和对电池
充电的空间;扩展仓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换电系统的上方加装,实现在不增加换电站的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对现有换电站的扩容。
13.本方案中,对电池承载机构所在区域、供升降转运机构运行的运动区域及充电机构所在位置进行了区分设置,使得电池承载机构、升降转运机构及充电机构的布置相对独立,至少实现了如下效果:(1)升降转运机构和充电机构不占用电池承载机构内部的空间,且电池承载机构上多个电池的存取共用一个升降转运机构,从而相同空间内能够存放的电池数量更多;(2)充电机构的位置集中设置,并避开了升降转运机构,从而充电机构连接电网的线能够集中走线,且充电机构的散热管道能够较好地避开升降转运机构和电池承载机内部的空间进行布置;(3)通过对升降转运机构、电池承载机构和充电机构区分布置,实现了三者的模块化安装,可以将三者预先装配好,然后在换电站的现场进行组装,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期;(4)通过对升降转运机构、电池承载机构和充电机构区分布置,便于维护人员快速排查问题点和更换零部件,提高了换电站维护过程中的效率。
14.本方案中,扩展仓作为一个完整的拓展单元,加装于现有的换电系统上时,只需要保证现有的换电系统和扩展仓的运动区域之间能够互送电池即可,对现有的换电系统的改造比较小,且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换电系统。优选地,所述扩展仓还包括功能室和两个所述充电室,两个所述充电室位于所述功能室的两侧。
15.本方案中,对于双侧换电的换电站提供了对应的扩展仓,功能室对应下方换电站的换电室,两侧充电室分别对应下方换电站的充电间;其中,双侧换电为从换电室的一侧进行拆卸亏电电池的操作并存储,从换电室的另一侧取下满电电池并安装倒车辆上的方式。对于双侧换电的换电站,本方案中的扩展仓能够直接加装到现有的换电系统上,充电室与充电间上下对应,电池被集中地存放在换电室的两侧,充电间和充电室能够共用一套升降转运机构,不仅便于电池的管理,还降低了换电系统的改造成本,换电室与功能室上下对应,功能室中预留出了安装调温机构或其他辅助设备的空间。诚然,本方案中的扩展仓也可适用于双侧换电以外的换电系统,功能室内的空间依然可以用于安装调温机构,来调控两侧的两个充电室的温度。优选地,所述具有充电室的扩展仓还包括调温机构,所述调温机构设于所述功能室,以供所述功能室和/或充电室调温。
16.本方案中,将调温机构设于功能室,可不占用充电室空间,从而可对电池承载机构扩容以存放更多的电池。且本方案中,扩展仓兼具了充电室和功能室,且充电室设置在功能室的两侧,功能室内安装有调温机构,扩展仓内具有扩容和温控的功能,作为一个整体加装到现有的换电系统中时,由于其不依赖于现有的换电系统的温控系统,对现有的换电系统改造比较小,也可以与现有的换电系统的温控系统进行兼容,改造成本容易控制。对于采用本方案的新建造的换电站,可以利用功能室的空间设置调温机构对整个换电站进行温控,调温机构涉及的构件所处位置相对集中,便于安装和维护。
17.优选地,所述调温机构包括空调内机、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内机设置所述功能室的顶面以内,所述空调外机设置于所述功能室的顶面以外。
18.本方案中,通过将空调外机设置于功能室外部,可不占用功能室空间,且具有隔温效果,避免了空调内机和外机之间的直接热交换,优化了电池充放电时的温度环境,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19.优选地,所述调温机构还包括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与所述空调内机的出
风端连通的出风道,和与所述空调内机的进风端连通的进风道,所述出风道设置于所述充电室的顶部,所述进风道设置于所述充电室与所述功能室相邻的侧面,所述进风道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充电室底部且具有与下方换电站内的下进风道连通的进风口连通部。
20.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进风口连通部,可与下方换电站内的下进风道快速连通,使得换电站扩容时可将扩展仓快速对接至下方换电站上,同时可实现对换电站整站调温,从而对现有的换电系统改造时,对换电系统内的温控系统的改造成本小。
21.优选地,所述充电室内具有两列并列设置的所述电池承载机构,所述出风道的出风口设于两列所述电池承载机构之间的顶部。
22.本方案中,充电室内的两列电池承载机构共用升降转运机构,使得在保证换电效率的情况下充电室内结构紧凑。
23.本方案中,出风道的出风口和进风道的进风口远离,避免风短路,提高了温控的均匀性。
24.本方案中,充电室内的两列电池承载机构共用升降转运机构,使得在保证换电效率的情况下充电室内结构紧凑。
25.优选地,所述充电室内设有用于为充电机构散热的排风管,所述充电机构具有复数个竖向排列的充电机单元,所述充电机单元的出风口与排风管相通,所述排风管底部与下方换电站内的下排风管连通,所述排风管顶部具有排风风机和与所述扩展仓外部连通的排风口。
26.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排风管有效对充电机构散热,且在保证排风效果的同时不干涉其他零部件。
27.本方案中,各充电机单元设置在电池承载机构的第二侧,避开了升降转运机构所处的区域,从而排风管的布置能够较好地避开电池承载机构和升降转运装置不会干扰电池的转运。
28.本方案中,排风管与下方的换电系统内的下排风管连通,从而扩展仓内对充电单元进行散热的排风结构与下方的换电系统内的排风结构兼容形成一套排风系统,当在现有的换电系统中加装本方案中的扩展仓进行扩容改造时,只需要将扩展仓的排风管的底部与现有的换电系统的下排风管连通,便实现了充电机单元对应的排风系统的改造,改造成本低。对于采用本方案的扩展仓的新建的换电站,可使得排风管和下排风管上下对应,降低了排风系统的建造成本,且排风管和下排风管的布置归整,不与电池承载机构内部和升降转运机构干涉。
29.当需要多个扩展仓逐层加装到换电系统上后,各扩展仓上下设置,相邻的扩展仓之间的排风管能够上下对应,加装方便。
30.优选地,所述排风管与所述充电机构并排设于电池承载机构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为与所述第一侧相邻的一侧。
31.本方案中,排风管靠近充电机构,减少了充电机构到排风管的距离,两者之间连接用的管道较短,经由该些管道向扩展仓内扩散出的热量少,从而本方案结构紧凑、节省空间并提高了散热效率。
32.本方案中,将排风管和充电机构并排设置,充分利用了电池承载机构第二侧的空间,另外,排风管完全避开了升降转运机构对应的运动区域,从而降低了排风管与升降转运
机构干涉的风险。
33.优选地,所述充电室内包括两列相对而设的所述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各自的充电机单元的进风口相对而设,且其之间形成进风通道。
34.本方案中,在相对的充电单元的进风口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有利于空气流经充电单元后从排风管排出,有效带走热量,同时提升了散热的均匀性。
35.优选地,所述进风通道底部具有与下方换电站内的下进风通道连通的进风通道连通部。
36.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排风管连通部,可与下方换电站内的下排风管快速连通,使得换电站扩容时可将扩展仓快速对接至下方换电站上,同时将进风通道与换电站下部的下进风通道连通后形成一个整体的散热系统,实现整站的充电机构区域的散热调温,使得充电机构能在最适宜的温度环境下运行。
37.本方案中,扩展仓兼具了扩容功能、充电功能、基于调温机构的温控功能及针对充电机构的散热功能,作为一个整体加装到现有的换电系统上之后,对现有的换电系统的改造的地方少,且基于调温机构的温控功能和针对充电机构的散热功能预留出了与现有的换电系统进行连通的接口,便于换电系统和扩展仓的温控共用一套系统,散热也共用一套系统。
38.优选地,所述具有充电室的扩展仓还包括用于容纳与所述升降转运机构配合的配重块的移动空间,所述配重块移动于电池承载机构的第三侧,所述第三侧位于所述第二侧的相对面,所述第二侧为与所述第一侧相邻的一侧。
39.本方案中,配重块设置在第三侧,不干涉其他零部件。
40.本方案中,对配重块、升降转运机构、充电机构及电池承载机构区分布置,降低了相互之间的物理干涉,也使得各个部分模块化,能够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41.优选地,所述充电室和所述功能室之间具有连通两者的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设于靠近所述电池承载机构的第二侧和/或第三侧。
42.本方案中,通过在两者之间设置连接通道,方便在功能室和充电室之间进出,为安装和维护提供了便利性。
43.优选地,所述具有充电室的扩展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被隔离成所述功能室和所述充电室。
44.本方案中,功能室和充电室集成在一个箱体内,结构紧凑。将功能室和充电室集成在箱体内,能够作为一个整体预先装配好,然后加装到换电系统上方,或者将扩展仓的各个部分模块化并安装在换电系统上后利用箱体集成在一起。
45.一种换电站,其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充电室的扩展仓,所述换电站还包括至少一个全功能仓,所述扩展仓安装于所述全功能仓上方。
46.本方案中,全功能仓能够实现车辆换电所需要的所有功能,相当于现有的换电系统,在全功能仓的上方设置扩展仓,在不增设换电站占地面积的情况下为扩展功能模块提供了空间,有效的对换电站进行扩容。
47.优选地,所述全功能仓具有对应所述扩展仓的所述功能室下方的换电间和对应所述扩展仓的所述充电室下方的充电间,所述扩展仓的底部空间与所述全功能仓的顶部空间部分连通,以使得所述升降转运机构在所述全功能仓和扩展仓之间升降,和/或使得所述充
电室内的所述电池承载机构与所述充电间内的电池承载机构对接。
48.本方案中,扩展仓和全功能仓连通,便于为电池承载机构扩容,和/或,为升降转运机构提供了充足的运行空间。将扩展仓加装到全功能仓上时,使两者至少局部连通,保证升降转运机构能够在全功能仓和扩展仓之间升降,和/或上、下电池承载机构对接即可,装配简单,便于实现对现有的全功能仓的改造扩容。
49.优选地,所述功能室和所述换电间之间设置有分隔面。
50.本方案中,设置分隔面便于在功能室和/或换电间内安装其他设备以扩展换电站的功能,分隔面使得功能室和换电间之间的设备相对独立,从而避免了相互影响。
51.优选地,所述分隔面设有供进入功能室的楼梯。
52.本方案中,设置楼梯为功能室和换电间之间的交通提供了便利性。
53.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54.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55.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扩展仓,并利用扩展仓扩展了存放电池的空间和对电池充电的空间,实现了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对换电站扩容的效果。
56.本发明中,对电池承载机构所在区域、供升降转运机构运行的运动区域及充电机构所在位置进行了区分设置,使得电池承载机构、升降转运机构及充电机构的布置相对独立,至少实现了如下效果:(1)升降转运机构和充电机构不占用电池承载机构内部的空间,且电池承载机构上多个电池的存取共用一个升降转运机构,增大了相同空间内能够存放的电池的数量;(2)充电机构的位置集中设置,并避开了升降转运机构,从而充电机构连接电网的线能够集中走线,且充电机构的散热管道能够较好地避开升降转运机构和电池承载机内部的空间进行布置;(3)通过对升降转运机构、电池承载机构和充电机构区分布置,实现了三者的模块化安装,可以将三者预先装配好,然后在换电站的现场进行组装,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期;(4)通过对升降转运机构、电池承载机构和充电机构区分布置,便于维护人员快速排查问题点和更换零部件,提高了换电站维护过程中的效率。
57.本发明中,扩展仓作为一个完整的拓展单元,加装于现有的换电系统上时,只需要保证现有的换电系统和扩展仓的运动区域之间能够互送电池即可,对现有的换电系统的改造比较小,且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换电系统。
附图说明
58.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扩展仓的俯视图;
59.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换电站的局部剖视图;
60.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换电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1.附图标记说明:
62.功能室1
63.充电室2
64.电池承载机构3
65.第一侧301
66.第二侧302
67.第三侧303
68.升降转运机构4
69.充电机构5
70.调温机构6
71.空调内机601
72.空调外机602
73.风道组件603
74.出风道604
75.进风道605
76.进风口连通部606
77.配重块7
78.连接通道8
79.全功能仓9
80.换电间10
81.充电间11
82.分隔面12
83.楼梯13
84.排风管14
具体实施方式
85.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下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86.请参阅图1和2进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充电室的扩展仓,用于自上而下安装至换电站上方。扩展仓包括至少一个充电室2、电池承载机构3、升降转运机构4的运动区域和充电机构5。
87.充电室2用于存放电池和/或为电池充电。
88.电池承载机构3用于承载电池,电池承载机构3设于充电室2内,具有供电池进出的第一侧301和与第一侧301相邻或相背的第二侧302。其中,第一侧301可以为电池承载机构3上朝向或者背离功能室1的侧面。
89.升降转运机构4用于转运电池,升降转运机构4的运动区域为扩展仓中供升降转运机构4运动的空间,升降转运机构4的运动区域设于充电室2内,并位于电池承载机构3的第一侧301,从而便于升降转运机构4向电池承载机构3运送电池,或从电池承载机构3取出电池。
90.充电机构5用于为电池充电,充电机构5设于充电室2内,并位于电池承载机构3的第二侧302,充电机构5和升降转运机构4分布于电池承载机构3的不同侧,避免了相互之间的影响。
9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扩展仓,并利用扩展仓扩展了存放电池的空间和对电池充电的空间,实现了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对换电站扩容的效果。
92.本发明中,对电池承载机构3所在区域、供升降转运机构4运行的运动区域及充电
机构5所在位置进行了区分设置,使得电池承载机构3、升降转运机构4及充电机构5的布置相对独立,至少实现了如下效果:(1)升降转运机构4和充电机构5不占用电池承载机构3内部的空间,且电池承载机构3上多个电池的存取共用一个升降转运机构4,从而相同空间内能够存放的电池数量更多;(2)充电机构5的位置集中设置,并避开了升降转运机构4,从而充电机构5连接电网的线能够集中走线,且充电机构5的散热管道能够较好地避开升降转运机构4和电池承载机内部的空间进行布置;(3)通过对升降转运机构4、电池承载机构3和充电机构5区分布置,实现了三者的模块化安装,可以将三者预先装配好,然后在换电站的现场进行组装,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期;(4)通过对升降转运机构4、电池承载机构3和充电机构5区分布置,便于维护人员快速排查问题点和更换零部件,提高了换电站维护过程中的效率。
93.本发明中,扩展仓作为一个完整的拓展单元,加装于现有的换电系统上时,只需要保证现有的换电系统和扩展仓的运动区域之间能够互送电池即可,对现有的换电系统的改造比较小,且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换电系统。
94.本发明实施例中,扩展仓还包括功能室1,两个充电室2位于功能室1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对于双侧换电的换电站提供了对应的扩展仓,功能室1对应下方换电站的换电室,两侧充电室2分别对应下方换电站的充电间;其中,双侧换电为从换电室的一侧进行拆卸亏电电池的操作并存储,从换电室的另一侧取下满电电池并安装到车辆上的方式。
95.对于双侧换电的换电站,本实施例中的扩展仓能够直接加装到现有的换电系统上,充电室2与充电间上下对应,电池被集中地存放在换电室的两侧,充电间和充电室2能够共用一套升降转运机构4,不仅便于电池的管理,还降低了换电系统的改造成本,换电室与功能室1上下对应,功能室1中预留出了安装调温机构6或其他辅助设备的空间。诚然,本实施例中的扩展仓也可适用于双侧换电以外的换电系统,功能室1内的空间依然可以用于安装调温机构6,来调控两侧的两个充电室2的温度。
96.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充电室2的扩展仓还包括调温机构6,调温机构6设于功能室1,以供功能室1和/或充电室2调温。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调温机构6设于功能室1内,可不占用充电室2空间,有利电池承载机构3扩容。且本方案中,扩展仓兼具了充电室2和功能室1,且充电室2设置在功能室1的两侧,功能室1内安装有调温机构6,扩展仓内具有扩容和温控的功能,作为一个整体加装到现有的换电系统中时,由于其不依赖于现有的换电系统的温控系统,对现有的换电系统改造比较小,也可以与现有的换电系统的温控系统进行兼容,改造成本容易控制。对于采用本方案的新建造的换电站,可以利用功能室1的空间设置调温机构6对整个换电站进行温控,调温机构6涉及的构件所处位置相对集中,便于安装和维护。
97.本发明实施例中,调温机构6基于空调技术实现,调温机构6包括空调内机601、空调外机602,空调内机601设置功能室1的顶面以内,即功能室1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容置空调内机601的容置空间,空调外机602设置于功能室1的顶面以外。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空调外机602设置于功能室1外部,可不占用功能室1空间,并具有隔温效果,而且不必为了隔离空调内机601和空调外机602而在扩展仓内或换电站内设置隔温构件来区分保温区和非保温区,从而降低了建造成本。
98.本发明实施例中,调温机构6还包括风道组件603,风道组件603包括与空调内机601的出风端连通的出风道604,和与空调内机601的进风端连通的进风道605,进风道605和
出风道604均设置在换电站的内部,出风道604的出风口设置于充电室2的顶部,用于将空调内机601输出的气流向换电站的空间内传送,进风道605设置于充电室2与功能室1相邻的侧面,用于将换电站内的室内风送回空调内机601中。
99.本发明实施例中进风道605的进风口位于充电室2底部且具有与下方换电站内的下进风道605连通的进风口连通部606,从而便捷地与下进风道605向连通,对现有的换电系统改造时,对换电系统内的温控系统的改造成本小。风道组件603从换电站的下端吸收室内风送入空调内机601中,对换电站整站调温,风道组件603加速了换电站内的空气对流,室内空气的温度更加均匀。诚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作为可替换的手段,进风口连通部606也可对外敞开,扩展仓下部的风通过进风口连通部606进入进风道605,并进一步进入空调内机601。
100.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室2内具有两列并列设置的电池承载机构3,两列电池承载机构3中的一列靠近与功能室1相邻的充电室2的侧壁设置,另一列靠近与功能室1相对的充电室2的侧壁设置。升降转运机构4设置在两个电池承载机构3之间,两列电池承载机构3共用一台升降转运设备。充电室2内的两列电池承载机构3共用升降转运机构4,提高了使得在保证换电效率的情况下充电室内结构紧凑。出风道604的出风口设于两列电池承载机构3之间的顶部,从而出风道604的出风口和进风道605的进风口远离,避免风短路。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室2内设有用于为充电机构5散热的排风管14,用于对充电机构5进行散热。充电机构5具有复数个竖向排列的充电机单元,充电机单元的出风口与排风管14相通,排风管14底部与下方换电站内的下排风管连通,排风管14顶部具有排风风机和与扩展仓外部连通的排风口,排风风机提供排风动力,将排风管14内的气流经由排风口排放到外部,从而有效对充电机构5散热,且在保证排风效果的同时不干涉其他零部件。
101.本实施例中,各充电机单元设置在电池承载机构3的第二侧302,避开了升降转运机构4所处的区域,从而排风管14的布置能够较好地避开电池承载机构3和升降转运装置不会干扰电池的转运。
102.本实施例中,排风管14与下方的换电系统内的下排风管14连通,从而扩展仓内对充电单元进行散热的排风结构与下方的换电系统内的排风结构兼容形成一套排风系统,当在现有的换电系统中加装本方案中的扩展仓进行扩容改造时,只需要将扩展仓的排风管14的底部与现有的换电系统的下排风管14连通,便实现了充电机单元对应的排风系统的改造,改造成本低。对于采用本方案的扩展仓的新建的换电站,可使得排风管14和下排风管14上下对应,降低了排风系统的建造成本,且排风管14和下排风管14的布置归整,不与电池承载机构3内部和升降转运机构4干涉。
103.当需要多个扩展仓逐层加装到换电系统上后,各扩展仓上下设置,相邻的扩展仓之间的排风管14能够上下对应,加装方便。
104.本发明实施例中,排风管14与充电机构5并排设于电池承载机构3的第二侧302,第二侧302为与第一侧301相邻的一侧。通过将排风管14设置在靠近充电机构5的位置,减少了充电机构5到排风管14的距离,两者之间连接用的管道较短,经由该些管道向扩展仓内扩散出的热量少,从而节省了空间并提高了散热效率。
105.本实施例中,将排风管14和充电机构5并排设置,充分利用了电池承载机构3第二侧302的空间,另外,排风管14完全避开了升降转运机构4对应的运动区域,从而降低了排风
管14与升降转运机构4干涉的风险。
106.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室2内包括两列相对而设的充电机构5,充电机构5各自的充电机单元的进风口相对而设,且其之间形成进风通道,从而提升散热的均匀性的同时提高换电站结构的紧凑性。
107.本发明实施例中,进风通道底部具有与下方换电站内的下进风通道连通的进风通道连通部,可与下方换电站内的下排风管14快速连通,使得换电站扩容时可将扩展仓快速对接至下方换电站上,同时将进风通道与换电站下部的下进风通道连通后形成一个整体的散热系统,实现整站的充电机构5区域的散热调温,使得充电机构5能在最适宜的温度环境下运行,还使得整个换电站的结构更加紧凑,也减缓了风速,便于不同气流充分进行热交换,并提升散热的均匀性。
108.本实施例中,扩展仓兼具了扩容功能、充电功能、基于调温机构6的温控功能及针对充电机构5的散热功能,作为一个整体加装到现有的换电系统上之后,对现有的换电系统的改造的地方少,且基于调温机构6的温控功能和针对充电机构5的散热功能预留出了与现有的换电系统进行连通的接口,便于换电系统和扩展仓的温控共用一套系统,散热也共用一套系统。
109.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充电室2的扩展仓还包括用于容纳与升降转运机构4配合的配重块7的移动空间,配重块7移动于电池承载机构3的第三侧303,第三侧303位于第二侧302的相对面,第二侧302为与第一侧301相邻的一侧。将配重块7设置在第三侧303,靠近充电室2的侧壁的位置,不干涉其他零部件。本实施例中,对配重块7、升降转运机构4、充电机构5及电池承载机构3区分布置,降低了相互之间的物理干涉,也使得各个部分模块化,能够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110.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室2和功能室1之间具有连通两者的连接通道8,连接通道8设于靠近电池承载机构3的第二侧302和/或第三侧303。连接通道8可以是供人和/或设备运行的构件,也可为连通充电室2和功能室1的空间。通过在侧面设置连接通道8,方便了在功能室1和充电室2之间进出,为安装和维护提供了便利性。
111.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充电室2的扩展仓包括箱体,箱体被隔离成功能室1和充电室2。隔离箱体的构件可采用板件、梁或其他类型的构件。通过将功能室1和充电室2集成在一个箱体内,使得结构紧凑,并且箱体对功能室1和充电室2内的各设备保护作用。将功能室1和充电室2集成在箱体内,能够作为一个整体预先装配好,然后加装到换电系统上方,或者将扩展仓的各个部分模块化并安装在换电系统上后利用箱体集成在一起。
112.请结合图1-3进行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电站,其包括了如上任一项所阐述的具有充电室2的扩展仓,换电站还包括至少一个全功能仓9,全功能仓9能够实现车辆换电所需要的所有功能,相当于现有的换电系统,扩展仓安装于全功能仓9上方。电动汽车的换电操作在全功能仓9中进行。通过在全功能仓9的上方设置扩展仓,在不增设换电站占地面积的情况下为扩展功能模块提供了空间。
113.本发明实施例中,全功能仓9具有对应扩展仓的功能室1下方的换电间10和对应扩展仓的充电室2下方的充电间11,扩展仓的底部空间与全功能仓9的顶部空间部分连通,以使得升降转运机构4在全功能仓9和扩展仓之间升降,和/或使得充电室2内的电池承载机构3与充电间11内的电池承载机构3对接。通过将扩展仓和全功能仓9设置为相连通的结构,为
电池承载机构3扩容,和/或为升降转运机构4提供了充足的运行空间。将扩展仓加装到全功能仓9上时,使两者至少局部连通,保证升降转运机构4能够在全功能仓9和扩展仓之间升降,和/或上、下电池承载机构3对接即可,装配简单,便于实现对现有的全功能仓9的改造扩容。
114.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室1和换电间10之间设置有分隔面12。分隔面12将功能室1和换电间10隔开。分隔面12可以将换电间10和功能室1为部分隔开,也可为将两者全部隔开。分隔面12可作为板状结构的表面的形式体现,也可通过其他硬件构件的表面的形式体现。设置分隔面12便于在功能室1和/或换电间10内安装其他设备以扩展换电站的功能,分隔面12使得功能室1和换电间10之间的设备相对独立,避免两个空间内的设备相互影响,便于安装换电站的其他功能模块,同时提升了换电间10内的视觉效果。从而本发明实施例中,分隔面12设有供进入功能室1的楼梯13。通过设置楼梯13为功能室1和换电间10之间的交通提供了便利性。
115.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