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防烫降温装置

文档序号:26664480发布日期:2021-09-15 09:0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防烫降温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降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防烫降温装置,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儿童座椅和赛车座椅等。
3.我国汽车产业近几年快速发展,未来一段时期还将稳步发展,这对座椅有大量的需求,因此乘用车座椅行业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4.汽车座椅在夏天时会被太阳晒得温度变高,使得人很难坐下去,无法快速的使用汽车座椅,现有的汽车座椅降温装置采用喷雾式降温技术,会导致汽车座椅潮湿,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汽车座椅发霉,且不能快速降温,影响汽车座椅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防烫降温装置,设有增压泵、水箱、循环水管、连接水管和导热板,可以循环降低座椅本体的温度,避免座椅本体高温烫伤,提高座椅本体的使用舒适性。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7.一种汽车座椅防烫降温装置,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冰垫,所述冰垫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内部的锗石坐垫,所述座椅本体的内部后侧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冰垫固定连接的座椅骨架,所述座椅本体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橡胶缓冲块,所述座椅本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冰垫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导热板,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设置在所述导热板下端的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连通有设置在所述座椅本体内部底端的水箱,所述循环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所述水箱通过连接水管连接。
8.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管螺旋分布在所述导热板的下端,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支撑架、所述导热板均通过螺丝卡扣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架为金属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座椅本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增压泵、所述水箱均为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水管与所述水箱、所述增压泵均为密封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水箱为矩形结构,所述水箱通过连接垫片和螺丝与所述座椅本体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橡胶缓冲块为弧形结构,所述橡胶缓冲块的上端水平面与所述座椅本体的上端水平面平齐。
13.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为矩形结构,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支撑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增压泵、水箱、循环水管和连接水管的配合使用,可以快速带走导热板上的热量,循环降低温度,避免座椅本体的高温烫伤,提高座椅本体的使用舒适性。
16.2、锗石坐垫具有消除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避免驾驶员疲劳,冰垫具有消暑降温,防痱降火的功能,同时可以减缓驾驶员疲劳,提高座椅本体的使用舒适性。
17.3、橡胶缓冲块避免腿部与座椅本体摩擦,有效保护腿部,提高使用安全性。
18.4、导热板可以快速吸收座椅本体上的热量,降低座椅本体的温度。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水管的俯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的立体图。
24.图中,1

座椅本体,2

锗石坐垫,3

橡胶缓冲块,4

冰垫,5

座椅骨架,6

支撑架,7

循环水管,8

水箱,9

连接水管,10

增压泵,11

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6.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防烫降温装置,包括座椅本体1,座椅本体1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冰垫4,冰垫4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设置在座椅本体1内部的锗石坐垫2,锗石坐垫2具有消除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避免驾驶员疲劳,冰垫4具有消暑降温,防痱降火的功能,同时可以减缓驾驶员疲劳,提高座椅本体1的使用舒适性;
27.座椅本体1的内部后侧固定设置有与冰垫4固定连接的座椅骨架5,座椅本体1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橡胶缓冲块3,橡胶缓冲块3为弧形结构,橡胶缓冲块3的上端水平面与座椅本体1的上端水平面平齐,橡胶缓冲块3避免腿部与座椅本体1摩擦,有效保护腿部,提高使用安全性;
28.座椅本体1的内部底端固定设置有与冰垫4固定连接的支撑架6,支撑架6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导热板11,支撑架6为矩形框架结构,支撑架6为金属件,支撑架6与座椅本体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导热板11为矩形结构,导热板11与支撑架6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导热板11可以快速吸收座椅本体1上的热量,降低座椅本体1的温度;
29.支撑架6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设置在导热板11下端的循环水管7,循环水管7的一端连通有设置在座椅本体1内部底端的水箱8,水箱8为矩形结构,水箱8通过连接垫片和螺丝与座椅本体1固定连接,循环水管7的另一端连通有增压泵10,增压泵10与水箱8通过连接水
管9连接,循环水管7螺旋分布在导热板11的下端,循环水管7与支撑架6、导热板11均通过螺丝卡扣固定连接,循环水管7与增压泵10、水箱8均为密封固定连接,连接水管9与水箱8、增压泵10均为密封固定连接,通过增压泵10、水箱8、循环水管7和连接水管9的配合使用,可以快速带走导热板11上的热量,循环降低温度,避免座椅本体1的高温烫伤,提高座椅本体1的使用舒适性。
30.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防烫降温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使用时,先开启增压泵10,导热板11会吸收座椅本体1上的热量,然后增压泵10运行,将水箱8内的冷却水循环送入循环水管7内,循环水管7内的水会带走导热板11上的热量,从而降低座椅本体1的温度,通过增压泵10、水箱8、循环水管7和连接水管9的配合使用,可以快速带走导热板11上的热量,循环降低温度,避免座椅本体1的高温烫伤,提高座椅本体1的使用舒适性,然后导热板11再次吸热,循环降温,同时锗石坐垫2和冰垫4可以快速降低座椅本体1的温度,避免烫伤皮肤。
31.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32.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3.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