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收纳支架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1812发布日期:2021-09-22 23:02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收纳支架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收纳支架轮,属于支架轮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移动,支架轮也就在全世界应用越来越广泛,各行各业几乎离不开脚轮。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也越来越多功能和高利用率,支架轮就成了不可缺少的部件。支架轮主要在手推车、移动脚手架、车间货车等方面应用广泛,现有的用于承载货物运输的支架轮一般为单轮。并且一般不具有收纳功能,在运移过程中占用空间,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收纳支架轮,以至少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支架轮不能收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收纳支架轮,包括支撑柱、固定设置于支撑柱底部的活动架、通过第一转轴旋转安装于活动架上的支撑架和旋转安装于支撑架上的滚轮,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位于前侧的第一卡接柱和位于后侧的第二卡接柱,支撑架的后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从后侧支撑第二卡接柱以阻止第二卡接柱向后运动的第一卡槽,活动架的内部设置有脚踏板,脚踏板通过第二转轴可旋转地安装于活动架内,脚踏板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脚踏的脚踏部,脚踏板的前端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从前侧支撑第一卡接柱以阻止第一卡接柱向前运动的第二卡接槽,脚踏板位于第二卡槽后侧的部分上设置有供第一转轴穿过的让位孔,第一转轴位于该让位孔内,
5.脚踏板的后侧通过连杆组件连接活动架,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活动架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脚踏板铰接,
6.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一端抵压于脚踏板上,扭簧的另一端抵压于第一转轴上,脚踏板在扭簧的作用下,处于向前旋转的极限位置。
7.正常使用状态下,支撑架绕第一转轴向后旋转至第二卡接柱卡接于第一卡槽内;需要收纳支撑架时,扳动支撑架绕第一转轴向前旋转至第一卡接柱卡接于第二卡槽内,此过程中可通过踩踏脚踏部,引导支撑架绕第一转轴向前旋转至第一卡接柱到位后,松开脚踏部,使第一卡接柱卡接于第二卡槽内;再次需要使用时,踩踏脚踏部,脚踏板绕第二转轴旋转的过程中,将第一卡接柱挤出第二卡槽,并在重力作用下,支撑架绕第一转轴向后旋转至第二卡接柱卡接于第一卡槽内。
8.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的前侧设置有便于用户握持的握持部。
9.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柱包括外管、内管和驱动丝杆,内管可沿轴向滑动地设置于外管内,内管的底端伸出外管并与活动架固定连接,内管的内部设置有螺母,驱动丝杆的上部与外管的顶端可旋转地连接,驱动丝杆的下部伸入内管内部并与螺母通过螺纹连接,驱动
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把柄。通过操作手把柄驱动驱动丝杆正向或反向旋转,从而可以调节支撑柱的高度。
10.优选的,所述的驱动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容置槽,手把柄通过铰接轴铰接于容置槽的一端。从而当手把柄可在不使用时收纳于容置槽内。
11.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包括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分设于活动架的左右两侧,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均设置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且均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的活动架由依次连接的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构成,活动架具有前侧、后侧和下侧均开口的容置腔,脚踏板设置于该容置腔内。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两个状态下的结构均稳定可靠,并且两个状态的转换方便操作,能够满足两种工况的定位需求,通过收纳能够减小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收纳支架轮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收纳支架轮的活动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收纳支架轮的脚踏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收纳支架轮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收纳支架轮的两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类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4.请参阅图1

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收纳支架轮,包括支撑柱
6、固定设置于支撑柱6底部的活动架1、通过第一转轴21旋转安装于活动架1上的支撑架3和旋转安装于支撑架3上的滚轮5,支撑架3上固定设置有位于前侧的第一卡接柱31和位于后侧的第二卡接柱32,支撑架3的后侧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从后侧支撑第二卡接柱32以阻止第二卡接柱32向后运动的第一卡槽11,活动架1的内部设置有脚踏板4,脚踏板4通过第二转轴22可旋转地安装于活动架1内,脚踏板4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脚踏的脚踏部41,脚踏板4的前端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从前侧支撑第一卡接柱31以阻止第一卡接柱31向前运动的第二卡接槽42,脚踏板4位于第二卡槽后侧的部分上设置有供第一转轴21穿过的让位孔,第一转轴21位于该让位孔内,
25.脚踏板4的后侧通过连杆组件连接活动架1,所述的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43和第二连杆44,第二连杆44的一端与活动架1铰接,第二连杆44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与第一连杆43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43的另一端与脚踏板4铰接,
26.所述第二转轴22上设置有扭簧45,扭簧45的一端抵压于脚踏板4上,扭簧45的另一端抵压于第一转轴21上,脚踏板4在扭簧45的作用下,处于向前旋转的极限位置。
27.如图5所示,正常使用状态下,支撑架3绕第一转轴21向后旋转至第二卡接柱32卡接于第一卡槽11内;需要收纳支撑架3时,扳动支撑架3绕第一转轴21向前旋转至第一卡接柱31卡接于第二卡槽内,此过程中可通过踩踏脚踏部41,引导支撑架3绕第一转轴21向前旋转至第一卡接柱31到位后,松开脚踏部41,使第一卡接柱31卡接于第二卡槽内;再次需要使用时,踩踏脚踏部41,脚踏板4绕第二转轴22旋转的过程中,将第一卡接柱31挤出第二卡槽,并在重力作用下,支撑架3绕第一转轴21向后旋转至第二卡接柱32卡接于第一卡槽11内。
28.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3的前侧设置有便于用户握持的握持部33。
29.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支撑柱6包括外管61、内管62和驱动丝杆63,内管62可沿轴向滑动地设置于外管61内,内管62的底端伸出外管61并与活动架1固定连接,内管62的内部设置有螺母64,驱动丝杆63的上部与外管61的顶端可旋转地连接,驱动丝杆63的下部伸入内管62内部并与螺母64通过螺纹连接,驱动丝杆6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把柄65。通过操作手把柄65驱动驱动丝杆63正向或反向旋转,从而可以调节支撑柱6的高度。
30.优选的,所述的驱动丝杆6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容置槽66,手把柄65通过铰接轴铰接于容置槽66的一端。从而当手把柄65可在不使用时收纳于容置槽66内。
31.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架3包括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分设于活动架1的左右两侧,第一卡接柱31和第二卡接柱32均设置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之间且均与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固定连接。
32.优选的,所述的活动架1由依次连接的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构成,活动架1具有前侧、后侧和下侧均开口的容置腔,脚踏板4设置于该容置腔内。
33.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两个状态下的结构均稳定可靠,并且两个状态的转换方便操作,能够满足两种工况的定位需求,通过收纳能够减小占用空间。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
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