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头枕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2.在车辆等的座椅中,出于保护和支承使用者头颈部的考虑,通常会设置供使用者的头部倚靠的头枕。然而对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而言,其后背和颈部长度不同,能够适应其头颈部高度的头枕所处的高度也不同。因此,座椅的头枕通常会被设计成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拆装且能够调节其相对于座椅靠背安装时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通常,头枕通过由爪部和缺口构成的固定机构实现其相对于座椅靠背的定位。
3.如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其头枕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拆装且能够调节其相对于座椅靠背安装时的高度。其头枕上具有撑杆,在撑杆上设置有多个位于高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的凹状的被卡合部4a,平时使用时,多个被卡合部4a中的某一个与操作部6a处的卡合部卡合。当需要相对于座椅调整头枕的高度时,对操作部6a进行操作,此时操作部6a与卡合部联动,解除对被卡合部4a的卡合,于是头枕能够相对于座椅向上下方向移动以进行高度调整。当调整到合适的高都位置时,松开操作部6a,此时卡合部与附近位置的另一个被卡合部4a卡合,于是头枕在新的高度位置相对于座椅固定。
4.然而,在这种汽车座椅中,不同高度位置的被卡合部4a呈外露状态,会使整个汽车座椅呈现出不够美观的外观状态。此外,出于强度等方面的要求,该撑杆往往为金属等硬质材料构成,因此其上的多个被卡合部4a的边缘部可能会呈锋利的形状,有可能会划伤使用者的皮肤或可能与边缘部触碰到的其他各种物件。
技术实现要素: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枕保持装置,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在实现头枕相对于座椅靠背进行高低位置调节的同时还能够使座椅整体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外观状态,并能防止头枕保持装置划伤使用者的皮肤等。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想到了以下的结构。即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头枕保持装置,其包括头枕和头枕保持部,在该头枕和该头枕保持部中的一者上设置撑杆,在另一者上设置能够收纳所述撑杆的收纳部,所述撑杆在相对于所述收纳部进出的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处被卡合部,所述头枕保持装置还具有操作部和与该操作部联动的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具有卡合部,所述操作部能够通过操作而使所述联动机构联动,进而使所述卡合部在退避位置和卡合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撑杆被收纳于所述收纳部的状态下,当所述卡合部位于退避位置时,所述卡合部不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此时所述撑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收纳部进出;当所述卡合部位于卡合位置时,所述卡合部能够与任一所述被卡合部卡合,此时所述撑杆相对于所述收纳部的位置被固定,当所述卡合部卡合于不同的所述被卡合部时,所述撑杆相对于所述收纳部的进出程度不同,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与任一所述被卡合部卡合时,所有所述被卡合部都不外露于所述收纳部之外。
7.另外,优选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头枕保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具有供所述撑杆出入的出入口侧和位于对所述撑杆进行收纳的收纳空间内的内部侧,相对于所述操作部而言,所述卡合部设置于靠所述内部侧而远离所述出入口侧。
8.另外,优选为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头枕保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为杠杆结构,该杠杆结构包括杠杆和相对于所述收纳空间固定,且相对于杠杆枢接的枢接部,所述操作部和所述卡合部居于所述杠杆上的所述枢接部两侧。
9.另外,优选为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头枕保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为板簧结构,该板簧结构的位于所述内部侧的一端侧相对于所述收纳空间固定,在该板簧结构的位于所述出入口侧的另一端侧设置所述操作部和所述卡合部。
10.另外,优选为在技术方案3或4所述的头枕保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部还具有覆盖部,该覆盖部为相对于所述收纳空间固定的硬质构造,且对至少所述联动机构和所述卡合部进行覆盖。
11.另外,优选为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保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和被卡合部为通过凹凸结构进行卡合的结构。
12.另外,优选为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保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设置于所述撑杆相对于所述收纳部出入的出入口。
13.另外,优选为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头枕保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复位部,该复位部始终对所述操作部施以从所述退避位置向所述卡合位置复位的力。
14.实用新型的效果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头枕保持装置的结构,能够通过撑杆与收纳部的配合完成头枕的不同高度的位置调节。由于所有被卡合部都不外露于收纳部之外,因此无论头枕处于哪一高度位置处,都能够使整个座椅呈现出良好的外观状态,并能防止头枕保持装置对皮肤、衣物等外物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枕保持装置的撑杆被固定的状态时的纵向剖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枕保持装置的撑杆未被固定的状态时的纵向剖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枕保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枕保持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头枕保持装置的又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21.图6是现有技术的头枕保持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头枕保持部;2、撑杆;3、收纳部;4、被卡合部;5、保持件;6、操作部;7、卡合部;8、枢轴;9、连接杆;10、盖;11、覆盖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第1实施方式
25.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头枕保持装置具备未图示的头枕和用于固定头枕的头枕保持部1。该头枕保持部1包含撑杆2和能够收纳该撑杆2的收纳部3,该撑杆2与头枕设置
为一体,该收纳部3设置于座椅主体。在收纳部3上设有用于在撑杆2被插入于收纳部3中的状态下使撑杆2相对于收纳部3固定的保持件5。该保持件5包含操作部6和与该操作部6联动的联动机构。该联动机构具有一端固定于操作部6的连接杆9、设于连接杆9的另一端的卡合部7和设置于卡合部7与操作部6之间的枢轴8。操作部6设置于撑杆2相对于收纳部3出入的出入口。在撑杆2的外表面,沿着撑杆2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处能够与卡合部7卡合的被卡合部4。
26.将图1的状态设为卡合位置,其示出了卡合部7与撑杆2的最下端的被卡合部4卡合的情形。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通过对操作部6进行按压操作,连接杆9随之以枢轴8为支点转动,从而使卡合部7相对于被卡合部4脱出,成为图2所示的退避位置的状态,保持件5对撑杆2的固定被解除,能够沿撑杆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收纳部3来插拔撑杆2。由于撑杆2上设有至少两处被卡合部4,所以能够根据需要来将撑杆2调节为至少两种不同的高度。例如,将撑杆2相对于收纳部3向图1中的下方按压,在高度合适之后解除对操作部6的按压,使操作部6在保持件5中设置的未图示的弹力构件的作用下,带动连接杆9和卡合部7绕着枢轴8转动,使卡合部7与合适的高度位置附近的某一被卡合部4卡合来固定撑杆2。即使将撑杆2向下按压至卡合部7与最上方的被卡合部4相面对的位置,由于比最上方的被卡合部4靠下方的其他被卡合部4只是在头枕或头枕保持部中移动而并未暴露于外部,所以任一被卡合部4都不会与头枕保持装置之外的事物接触从而防止各种损伤的发生。
27.如图1所示,撑杆2从图中的上方插入于收纳部3,贯穿收纳部3的内部并从其下方穿出,将收纳部3的上侧设为出入口侧,将收纳部3的下侧设为内部侧。
28.也可以是,头枕保持部1还设置有复位部,该复位部始终对操作部6施以从退避位置向卡合位置复位的力。该复位部例如可以是各种弹簧。
29.在收纳部3的上方设有覆盖操作部6和收纳部3的内部空间的盖10。
30.另外,虽然图1中示出的枢轴8位于连接杆9的大致中间位置,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能够使连接杆9、卡合部7伴随着对操作部6的操作而转动以实现卡合部7相对于被卡合部4的卡合与脱出即可。
31.第2实施方式
32.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操作部6设于靠收纳部3的出入口侧的位置,卡合部7位于靠内部侧的位置,枢轴8设于比卡合部7靠出入口侧的位置,换言之,操作部6和卡合部7位于枢轴8的两侧。图1的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是基于杠杆原理的联动机构。在第2实施方式中,联动机构则是采用板簧结构来代替杠杆结构。该板簧结构的位于收纳部3的内部侧的一端侧相对于收纳空间固定,该板簧结构的位于出入口侧的另一端侧设置操作部6和卡合部7。即,将第1实施方式中的卡合部7和枢轴8的设置位置彼此对调,将枢轴8设于收纳部3的靠内部侧的位置而卡合部7位于比枢轴8靠出入口侧的位置。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下面仅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33.如图3、图4所示,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将刚性的连接杆9改为具有弹性的板簧9a,并通过硬质连结构件与操作部6连接,将枢轴8改为不可转动的固定连接部且设于收纳部3的靠内部侧的位置,该固定连接部例如是铆接或螺钉固定等,将卡合部7设于固定连接部与操作部6之间。在操作部6被按压时,经由硬质连结构件的联动,克服板簧9a的弹力使卡合部
7从被卡合部4脱出,进而能够调节撑杆2的固定位置。
34.第3实施方式
35.第3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区别仅在于多设置了一个覆盖部11,该覆盖部11为相对于收纳部3的收纳空间固定的硬质构造,且对至少上述联动机构和卡合部7进行覆盖。即,该第3实施方式中覆盖的是连接杆9和枢轴8,但如果采用的是板簧结构,则覆盖的是板簧9a,总之,该覆盖部11是对涉及联动时产生移动的构件进行覆盖。由此,涉及联动时产生移动的构件为覆盖部11所保护,其运动不会受到临近的其他构件的干扰。
36.以上提供了实施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但该技术方案还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以上方案中,撑杆2与头枕设置为一体,收纳部3设置于座椅主体,但显然也可以是撑杆设置于座椅主体,而收纳部设置于头枕。此外,联动机构也不仅限于杠杆结构和板簧结构,只要能够与操作部联动而使卡合部与被卡合部之间实现卡合状态和非卡合状态的切换即可。操作部也不限于设于座椅主体顶部的撑杆相对于收纳部出入的出入口,例如也可以设置于座椅主体的其他部位,例如座椅主体后侧的大致对应于被卡合部的位置,当向前推按操作部时,操作部直接或经由其他联动机构而将被卡合部顶开,而解除与卡合部之间的卡合状态。总之,只要是以实现本技术的“不使卡合结构外露”这一发明构思为前提,在等同的设计变更范围内,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