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安全座椅上的头靠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4456发布日期:2022-01-19 15:59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安全座椅上的头靠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座椅头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安全座椅上的头靠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2.安全座椅是一种专为不同体重(或年龄段)的儿童设计,安装在汽车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的座椅。在汽车碰撞或突然减速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冲压力和限制儿童的身体移动从而减轻对他们的伤害。安全座椅会设有头靠,为头部提供支撑保护。为适应不同体重(或年龄段)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头靠通常会设计成分段式可调节结构。
3.但是在现有的安全座椅技术中,头靠分段调节需要双手操作,单手无法调节到最高,同时调节的结构稳定性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安全座椅上的头靠调节结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安全座椅上的头靠调节结构,包括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前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头靠,所述头靠与所述座椅靠背前侧之间通过插槽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调节拉板;所述座椅靠背沿着前后方向通过滑块滑动设有卡接固定装置;所述调节拉板沿长度方向设有弯折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弯折槽内;位于所述头靠内的插槽上方设有阻碍所述卡接固定装置移动的凹陷槽;所述调节拉板底部设置有插销固定装置,所述插销固定装置可连接所述调节拉板与所述头靠。
7.本头靠调节结构实现了单手调节分段式头靠到最高位置,同时保证所述头靠的稳定性。
8.所述调节拉板通过所述插槽能够进行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拉板底部设置有插销固定装置,所述插销固定装置可连接所述调节拉板与所述头靠,当所述调节拉板移动时,所述头靠也能随之进行移动。
9.所述弯折槽设置在所述调节拉板上,所述调节拉板上下移动时,所述弯折槽也会上下移动;通过上下移动的所述弯折槽,所述卡接固定装置能够沿着所述座椅靠背前后方向进行滑动,实现所述卡接固定装置与所述座椅靠背之间的松动与固定。
10.当所述调节拉板向上移动,所述卡接固定装置移动到所述凹陷槽处时,所述卡接固定装置能够与所述凹陷槽进行卡接,所述凹陷槽对所述卡接固定装置的移动进行阻碍,此时所述卡接固定装置与所述座椅靠背之间处于固定状态,所述卡接固定装置不再移动。通过所述弯折槽,所述调节拉板可继续向上移动,所述头靠也也随着向上移动,直至所述头靠调节到最高点。通过上述方式,本头靠调节结构实现了单手调节分段式头靠到最高位置,同时保证所述头靠的稳定性。
11.进一步的,所述弯折槽按照自上而下顺序依次分为第一直槽、“v”形槽、第二直槽;所述第一直槽、所述“v”形槽、所述第二直槽相通;所述“v”形槽槽身弯折处靠近所述座椅靠背,所述“v”形槽槽身开口处远离所述座椅靠背。上述内容为所述弯折槽多种结构中的一种,可实现所述弯折槽上下移动,所述卡接固定装置能够沿着所述座椅靠背前后方向进行滑动的效果。
12.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固定装置包括活动件、横杆、连接件、卡接件;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活动件可通过所述滑块沿着所述弯折槽槽身移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卡接件均与所述活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自由端沿着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头靠,且所述连接件自由端贯穿设有所述横杆;所述座椅靠背后侧沿长度方向设有限制所述调节拉板移动的齿槽,所述横杆卡在所述齿槽中;所述卡接件自由端设有与所述凹陷槽相适配的突出块;所述连接件沿着所述头靠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齿槽设有多个突起齿,所述横杆卡在所述突起齿之间。
13.上述内容介绍了所述卡接固定装置结构,所述活动件可通过所述滑块沿着所述弯折槽槽身移动。当所述活动件顺着所述弯折槽移动至远离所述座椅靠背位置时,所述横杆与所述座椅靠背之间的距离缩短,所述横杆会卡在所述齿槽中,将所述卡接固定装置与所述座椅靠背进行固定。
14.当所述活动件顺着所述弯折槽移动至靠近所述座椅靠背位置时,所述横杆会远离所述座椅靠背,所述横杆会从所述齿槽中离开,所述卡接固定装置与所述座椅靠背之间不再固定,所述卡接固定装置能够相对所述座椅靠背移动。
15.所述连接件主要起连接作用,连接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横杆,使得当所述活动件移动时,所述横杆也能随之移动。
16.所述卡接件主要起卡接固定作用,通过所述突出块与所述凹陷槽卡接。
17.所述齿槽能够对所述横杆进行卡接,实现所述卡接固定装置与所述座椅靠背之间的固定。
18.进一步的,所述突出块呈三角形设置,三角形设置的所述突出块能够起到更好的卡接固定效果,保证了所述头靠的稳定性。
19.进一步的,设置在所述头靠内的所述调节拉板部分为上拉板,设置在所述头靠后侧与所述座椅靠背前侧之间的所述调节拉板部分为下拉板;所述下拉板为对称设置的两根杆状结构,所述座椅靠背前侧对称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下拉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20.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调节拉板在上下移动时不会偏离方向。
21.进一步的,所述插销固定装置包括固设在所述调节拉板下端的移动件、l形销,所述移动件对称设有倾斜设置的条状斜槽;所述l形销包括长杆销与短杆销;所述斜槽内设有短杆销;所述座椅靠背前侧对称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长杆销销身与所述第二限位槽滑动设置;所述座椅靠背前侧还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与所述长杆的自由端相适配。所述斜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槽呈“v”形设置,其开口处靠近所述调节拉板的下端。
22.所述调节拉板未向上移动前,所述短杆销设置在所述斜槽中靠近所述调节拉板的一端,此时长杆销自由端未插入所述插销孔中。当所述调节拉板向上移动,所述移动件也随
之向上移动,所述短杆销毁顺着所述斜槽的槽身移动,所述长杆销在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作用下朝着所述插销孔的方向移动,直至长杆销的自由端插进所述插销孔中,所述调节拉板与所述头靠固定。
2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拉板上端设有把手,设置所述把手,可以更加轻松的拉动所述调节拉板。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头靠调节结构实现了单手调节分段式头靠到最高位置,同时保证所述头靠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接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销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座椅靠背;2、头靠;3、调节拉板;4、卡接固定装置;5、弯折槽;6、凹陷槽;7、插销固定装置;8、活动件;9、横杆;10、连接件;11、卡接件;12、齿槽;13、上拉板;14、下拉板;15、第一限位槽;16、移动件;17、l形销;18、斜槽;19、把手;20、第一直槽;21、“v”形槽;22、第二直槽;23、长杆销;24、短杆销;25、第二限位槽;26、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安全座椅上的头靠调节结构,包括座椅靠背1,所述座椅靠背1前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头靠2,所述头靠2与所述座椅靠背1前侧之间通过插槽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调节拉板3;所述座椅靠背1沿着前后方向通过滑块滑动设有卡接固定装置4;所述调节拉板3沿长度方向设有弯折槽5,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弯折槽5内;位于所述头靠2内的插槽上方设有阻碍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移动的凹陷槽6;所述调节拉板3底部设置有插销固定装置7,所述插销固定装置7可连接所述调节拉板3与所述头靠2。
32.本头靠调节结构实现了单手调节分段式头靠到最高位置,同时保证所述头靠2的稳定性。
33.所述调节拉板3通过所述插槽能够进行上下移动。所述调节拉板3底部设置有插销固定装置7,所述插销固定装置7可连接所述调节拉板3与所述头靠2,当所述调节拉板3移动时,所述头靠2也能随之进行移动。
34.所述弯折槽5设置在所述调节拉板3上,所述调节拉板3上下移动时,所述弯折槽5也会上下移动;通过上下移动的所述弯折槽5,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能够沿着所述座椅靠背1前后方向进行滑动,实现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与所述座椅靠背1之间的松动与固定。
35.当所述调节拉板3向上移动,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移动到所述凹陷槽6处时,所述卡
接固定装置4能够与所述凹陷槽6进行卡接,所述凹陷槽6对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的移动进行阻碍,此时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与所述座椅靠背1之间处于固定状态,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不再移动。通过所述弯折槽5,所述调节拉板3可继续向上移动,所述头靠2也也随着向上移动,直至所述头靠2调节到最高点。通过上述方式,本头靠调节结构实现了单手调节分段式头靠到最高位置,同时保证所述头靠2的稳定性。
36.进一步的,所述弯折槽5按照自上而下顺序依次分为第一直槽20、“v”形槽21、第二直槽22;所述第一直槽20、所述“v”形槽21、所述第二直槽22相通;所述“v”形槽21槽身弯折处靠近所述座椅靠背1,所述“v”形槽21槽身开口处远离所述座椅靠背1。上述内容为所述弯折槽5多种结构中的一种,可实现所述弯折槽5上下移动,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能够沿着所述座椅靠背1前后方向进行滑动的效果。
37.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包括活动件8、横杆9、连接件10、卡接件11;所述活动件8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活动件8可通过所述滑块沿着所述弯折槽5槽身移动;所述连接件10与所述卡接件11均与所述活动件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10自由端沿着前后方向贯穿所述头靠2,且所述连接件10自由端贯穿设有所述横杆9;所述座椅靠背1后侧沿长度方向设有限制所述调节拉板3移动的齿槽12,所述横杆9卡在所述齿槽12中;所述卡接件10自由端设有与所述凹陷槽6相适配的突出块;所述头靠2沿着长度方向设有下沉槽,所述连接件10位于所述下沉槽内,所述连接件10通过所述下沉槽沿着所述头靠2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所述齿槽12设有多个突起齿,所述横杆9卡在所述突起齿之间。
38.上述内容介绍了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结构,所述活动件8可通过所述滑块沿着所述弯折槽5槽身移动。当所述活动件8顺着所述弯折槽5移动至远离所述座椅靠背1位置时,所述横杆9与所述座椅靠背1之间的距离缩短,所述横杆9会卡在所述齿槽12中,将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与所述座椅靠背1进行固定。
39.当所述活动件8顺着所述弯折槽5移动至靠近所述座椅靠背1位置时,所述横杆9会远离所述座椅靠背1,所述横杆9会从所述齿槽12中离开,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与所述座椅靠背1之间不再固定,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能够相对所述座椅靠背1移动。
40.所述连接件10主要起连接作用,连接所述活动件8与所述横杆9,使得当所述活动件8移动时,所述横杆9也能随之移动。
41.所述卡接件11主要起卡接固定作用,通过所述突出块与所述凹陷槽6卡接。
42.所述齿槽12能够对所述横杆9进行卡接,实现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与所述座椅靠背1之间的固定。
43.进一步的,所述突出块呈三角形设置,三角形设置的所述突出块能够起到更好的卡接固定效果,保证了所述头靠2的稳定性。
44.进一步的,设置在所述头靠2内的所述调节拉板部分为上拉板13,设置在所述头靠2后侧与所述座椅靠背1前侧之间的所述调节拉板部分为下拉板14;所述下拉板14为对称设置的两根杆状结构,所述座椅靠背1前侧对称设有第一限位槽15,所述下拉板14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5内。
45.通过所述第一限位槽15,所述调节拉板3在上下移动时不会偏离方向。
4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拉板3上端设有把手19,设置所述把手19,可以更加轻松的拉动所述调节拉板3。
47.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插销固定装置7包括固设在所述调节拉板3下端的移动件16、l形销17,所述移动件16对称设有倾斜设置的条状斜槽18;所述l形销17包括长杆销23与短杆销24;所述斜槽18内设有短杆销24;所述座椅靠背1前侧对称设有第二限位槽25,所述长杆销23销身与所述第二限位槽25滑动设置;所述座椅靠背1前侧还设有固定座26,所述固定座26内设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与所述长杆的自由端相适配。所述斜槽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槽18呈“v”形设置,其开口处靠近所述调节拉板3的下端。
48.所述调节拉板3未向上移动前,所述短杆销24设置在所述斜槽18中靠近所述调节拉板3的一端,此时长杆销23自由端未插入所述插销孔中。当所述调节拉板3向上移动,所述移动件16也随之向上移动,所述短杆销24会顺着所述斜槽18的槽身移动,所述长杆销23在所述第二限位槽25的作用下朝着所述插销孔的方向移动,直至长杆销23的自由端插进所述插销孔中,所述调节拉板3与所述头靠2固定。
49.工作流程:
50.①
所述调节拉板3未向上拉动前,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位于所述第一直槽20中,所述横杆9卡接设置在所述齿槽12的突出齿中,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与所述座椅靠背1固定设置。所述插销固定装置7中的短杆销24设置在所述斜槽18中靠近所述调节拉板3的一端,
51.②
通过所述把手19单手向上拉动所述调节拉板3,所述弯折槽5向上移动。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会顺着第一直槽20滑至所述“v”形槽21中,此时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的所述活动件8会朝着所述座椅靠背1的方向滑动,所述横杆9也会脱离所述齿槽12的凸出齿。
52.所述调节拉板3向上移动,所述移动件16也随之向上移动,所述短杆销24会顺着所述斜槽18的槽身移动,所述长杆销23在所述第二限位槽25的作用下朝着所述插销孔的方向移动,直至长杆销23的自由端插进所述插销孔中,所述调节拉板3与所述头靠2固定。
53.③
当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移动至所述“v”形槽21的弯折处时,所述横杆9脱离所述齿槽12。此时继续拉动所述调节拉板3,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所述调节拉板3、所述头靠2三者一起向上移动,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与所述“v”形槽21相对静止。直至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的所述卡接件11突出块与所述凹陷槽6卡接。
54.④
此时,所述横杆9与所述齿槽12卡接设置,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与所述座椅靠背1固定设置。继续用力拉动所述调节拉板3,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与所述“v”形槽21之间发生相对移动,直至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移动至所述第二直槽22中。所述调节拉板3拉动过程中,在所述插销固定装置7的作用下,所述头靠2也随着向上移动。
55.⑤
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位于所述第二直槽22中,继续移动所述调节拉板3,会继续带动所述头靠2向上移动,直至所述卡接固定装置4移动所述第二直槽22最低端,此时所述头靠2移调节至至最高点。
5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