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9314发布日期:2022-02-19 15:11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吸盘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车载支架吸盘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吸盘。


背景技术:

2.车载手机支架是为了方便驾驶员在行驶途中,可以把手机放置在车辆的适当位置,并能够方便拿下来或者直接进行操作,提高在驾驶途中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3.一般情况下,可以借助车辆中控台上现有的结构,将车载手机支架进行固定。例如:可以将车载手机支架借助吸力盘固定在中控台的仪表盘或者前挡风玻璃上。
4.然而,现有的吸力盘存在吸附不牢固,导致手机容易掉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吸盘,以改善至少部分上述的问题。
6.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7.提供一种吸盘,包括安装座、拉杆组件以及变形件。安装座沿第一方向开设有贯通孔,安装座凸设有环设于贯通孔的挤压凸部。拉杆组件穿设于贯通孔且包括连接端。变形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环设于第一连接部周向的凹槽,拉杆组件的连接端与第一连接部连接,挤压凸部插设于凹槽,且将变形件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位于第二区域的内部。当拉杆组件在外力作用下驱动变形件的第一区域沿第一方向运动时,以使第二区域在沿第一方向上保持不变。
8.进一步地,挤压凸部为圆环,凹槽为与圆环相匹配的圆环槽。
9.进一步地,安装座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座和支撑架,底座开设有第一穿设孔,支撑架开设有与第一穿设孔相对应的第二穿设孔,第一穿设孔和第二穿设孔连通以形成贯通孔,挤压凸部凸设于底座背离支撑架的一侧。
10.进一步地,拉杆组件还包括与连接端相对应的驱动端,驱动端凸设于支撑架背离底座的一侧,支撑架背离底座的一侧开设有避让槽,以使拉杆组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运动。
11.进一步地,支撑架背离底座的一侧还设置有支耳,支耳用于和手机支架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变形件包括变形本体和滴胶层,变形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连接部和凹槽均开设于变形本体的第一面上,滴胶层贴设于变形本体的第二面。
13.进一步地,变形本体的第二面开设有容置腔,滴胶层嵌设于容置腔内,变形本体包括第一变形部和第二变形部,滴胶层包括第一滴胶部和第二滴胶部,第一变形部和第一滴胶部分别与第一区域相对应,第二变形部和第二滴胶部分别与第二区域相对应,拉杆组件在外力作用下驱动第一变形部和第一滴胶部沿第一方向变形。
14.进一步地,拉杆组件包括拉杆、锁销及把手,拉杆的第一端与变形件连接,拉杆的第二端穿设于贯通孔后通过锁销与把手铰接。
15.进一步地,把手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开设有转轴孔,拉杆开设有与转轴孔相对应的铰接孔,拉杆的第二端穿设于贯通孔后,锁销依次穿设于转轴孔和铰接孔。把手
包括第一锁止面和第二锁止面,第一锁止面与转轴孔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锁止面与转轴孔之间的距离。
16.进一步地,把手还包括过渡面,过渡面位于第一锁止面和第二锁止面之间,第二锁止面与转轴孔之间的距离小于过渡面与转轴孔之间的距离。
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盘,通过在安装座上凸设挤压凸部,在变形件上设置凹槽。当吸盘安装完成后,挤压凸部插设于凹槽内,从而将变形件分为第一区域和位于第一区域外部的第二区域。
18.当拉杆组件在外力作用下带动变形体的第一区域沿第一方向运动时,拉杆组件可以向变形件提供朝向拉杆组件的倾斜拉力,该倾斜拉力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和竖直方向的力。由于挤压凸部插设于凹槽内,可以向与其匹配的部分变形件提供向下的压力。
19.在倾斜拉力的作用下,变形件的第一区域可以沿拉杆组件的倾斜方向变形运动。对于第二区域而言,挤压凸部提供的向下的压力可以与倾斜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力抵消,从而仅保留水平方向的作用力。该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不会拉动位于第二区域内的部分变形件沿第一方向运动。
20.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盘可以提升在锁紧状态下的吸附稳定性,有利于改善现有吸盘容易脱离吸附面,而导致车载手机支架掉落的问题,也提高了手机在夹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盘在解锁状态下的剖视图;
24.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盘的分解示意图;
26.图5为图4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4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图4中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图4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图4中变形本体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图4中变形本体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盘在锁紧状态下的剖视图。
33.图标:001-第一方向;003-第二方向;100-吸盘;110-安装座;112-底座;1120-第一穿设孔;1125-挤压凸部;115-支撑架;1150-锁紧配合部;1152-第二穿设孔;1154-避让槽;1156-支耳;120-拉杆组件;122-拉杆;1220-止挡板;1224-铰接孔;124-锁销;126-把手;1260-第一锁止面;1262-第二锁止面;1264-过渡面;1266-转轴孔;130-变形件;1301-第一区域;1303-第二区域;132-变形本体;1321-第一变形部;1323-第二变形部;1325-第一连接
部;1327-凹槽;133-第一面;134-第二面;135-滴胶层;1350-第一滴胶部;1352-第二滴胶部。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6.车载手机支架是为了方便驾驶员在行驶途中,可以把手机放置在车辆的适当位置,并能够方便拿下来或者直接进行操作。例如:查看导航或者接听电话,以提高在驾驶途中的方便性和安全性。
37.通常,车载手机支架可以借助车辆内部的现有结构进行固定。例如,空调出风口、cd口、仪表台、前挡风玻璃等位置。
38.当车载手机支架固定在仪表台或前挡风玻璃上时,需要借助于吸盘进行吸附安装。目前,吸盘在吸附时,驱动组件可以拉动变形件变形,使得变形件与吸附面之间产生真空腔,从而将吸盘吸附于仪表台或前挡风玻璃上。
39.然而,当吸附表面不平整、落有灰尘、手机支架较重或者车辆在行驶途中颠簸时,吸盘存在吸附不牢固,易脱落的风险,进而容易导致手机掉落的问题。
40.基于上述问题,请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盘100。
41.该吸盘100可以包括安装座110、拉杆组件120以及变形件130。其中,变形件130连接于安装座110的底部,拉杆组件120穿设于安装座110且与变形件130连接。
42.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3,其中,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001开设有贯通孔,安装座110上还凸设有挤压凸部1125,挤压凸部1125环设于贯通孔的外周,且挤压凸部1125位于安装座110靠近变形件130的一侧。拉杆组件120可以包括相对的连接端和驱动端。安装时,拉杆组件120穿设于贯通孔,且拉杆组件120的驱动端凸出于安装座110的外部,连接端位于安装座110的内部。变形件130包括第一连接部1325和环设于第一连接部1325周向的凹槽1327。
43.安装后,拉杆组件120的连接端与变形件130的第一连接部1325连接,同时,安装座110的挤压凸部1125插设于变形件130的凹槽1327内。挤压凸部1125能够将变形件130分为第一区域1301和第二区域1303,其中,第一区域1301位于第二区域1303的内部。
44.在需要吸附时,首先将该吸盘100设置于吸附面,然后外力作用于拉杆组件120,以使拉杆组件120沿第一方向001进行运动。当拉杆组件120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第一方向001被拉动的同时,拉杆组件120也可以驱动变形件130的第一区域1301沿第一方向001进行变形运动。而此时,通过挤压凸部1125和凹槽1327的配合,可以使得变形件130的第二区域1303在沿第一方向001上保持不变。当变形件130沿第一方向001变形运动后,可以使得变形件130在背离拉杆组件120的一侧产生真空腔。通过变形件130第二区域1303的保持,可以提升吸盘100的吸附稳定性。
45.具体地,如图4,所示为吸盘100的分解示意图。
46.其中,安装座110可以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座112和支撑架115。
47.底座112为圆盘状结构,底座112上沿轴向可以开设有第一穿设孔1120。支撑架115用于和车载手机支架连接,为车载手机支架提供支撑结构。其中,支撑架115的中间位置也开设有第二穿设孔1152,且第二穿设孔1152与第一穿设孔1120相对应且连通,以形成上述的贯通孔。
48.由于拉杆组件120可以带动变形件130沿第一方向001变形运动,为了使得变形件130和拉杆组件120在沿第一方向001变形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与安装座110的内部结构发生干涉。可选地,底座112上开设的第一穿设孔1120应大于变形件130沿第一方向001被拉动变形的最大尺寸。又由于支撑架115上开设的第二穿设孔1152是用于穿设拉杆组件120,因此,第二穿设孔1152的尺寸只需要稍微大于拉杆组件120的外径即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穿设孔1152的尺寸小于第一穿设孔1120的尺寸。
49.如图5,所示为底座112的结构示意图。
50.其中,挤压凸部1125凸设于底座112上,且挤压凸部1125位于底座112背离支撑架115的一侧凸起。
51.可选地,挤压凸部1125为圆环状结构,且挤压凸部1125的圆心和第一穿设孔1120的圆心重合,以使第一穿设孔1120位于挤压凸部1125的中心位置。
52.可选地,底座112上可以开设有多个锁紧孔,且多个锁紧孔间隔的围绕在第一穿设孔1120的周向开设。与锁紧孔相对应的,支撑架115的内壁也可以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多个固定孔与多个锁紧孔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以使安装时,采用锁紧件穿设于锁紧孔后固定在固定孔内,从而将底座112和支撑架115固定连接。
53.可以理解的是,底座112上开设的锁紧孔为通孔,支撑架115上开设的固定孔可以为螺纹盲孔,以使通过锁紧件将底座112和支撑架115固定后,锁紧件不会外露在支撑架115的外部影响美观。
54.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拉杆组件120穿设于安装座110后,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动作,以使拉杆组件120具有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
55.可选地,如图6,所示为支撑架115的结构示意图。
56.支撑架115背离底座112的一侧设置有锁紧配合部1150,锁紧配合部1150可以位于支撑架115的中间位置。第二穿设孔1152沿第一方向001开设于锁紧配合部1150,锁紧配合部1150可以和拉杆组件120中的把手126相配合,以使把手126能够稳固的处于锁紧状态或者解锁状态。
57.其中,锁紧配合部1150可以开设有避让槽1154。当拉杆组件120穿设于支撑架115的第二穿设孔1152后,拉杆组件120中的把手126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在一定角度内进行扳转,从而解锁吸盘100或锁紧吸盘100。避让槽1154为把手126提供了活动空间,有利于方便操作。
58.为了使得车载手机支架与支撑架115方便连接,且连接稳固。
59.可选地,支撑架115背离底座112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支耳1156。支耳115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支耳1156相对设置,以形成安装腔,便于车载手机支架固定连接。
60.请继续参照图4,拉杆组件120可以包括拉杆122、锁销124及把手126。拉杆组件120作为驱动机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带动变形件130沿第一方向001变形运动。
61.如图7,所示为拉杆122的结构示意图。
62.拉杆122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拉杆122的第一端设置有止挡板1220,拉杆122的第二端开设有铰接孔1224。其中,铰接孔1224用于和把手126的转轴孔1266相对应,止挡板1220用于和变形件130配合连接,止挡板1220可以嵌设于变形件130中。
63.当拉杆122安装于安装座110后,拉杆122的第一端位于安装座110的内部,第二端位于安装座110的外部。且拉杆122的第一端通过止挡板1220与变形件130固定连接,拉杆122的第二端穿设于安装座110的贯通孔后,凸出于支撑架115。通过锁销124穿设于铰接孔1224和把手126的转轴孔1266可以将拉杆122和把手126铰接。当需要将拉杆组件120从解锁状态转换为锁紧状态时,外力扳动把手126,把手126可以绕锁销124转动,且把手126在绕锁销12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拉杆122沿第一方向001运动。
64.请参照图8,所示为把手126的结构示意图。
65.具体地,把手126沿与第一方向001垂直的第二方向003可以开设有转轴孔1266,该转轴孔1266和拉杆122第二端开设的铰接孔1224相对应。以使安装时,锁销124能够依次穿设于转轴孔1266和铰接孔1224,从而将把手126与拉杆122进行铰接。
66.为了使得把手126在锁紧后,可以稳固的处于锁紧状态,而不会自动转换为解锁状态。
67.可选地,把手126还可以包括与支撑架115相配合的第一锁止面1260和第二锁止面1262。其中,第一锁止面1260与转轴孔1266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锁止面1262与转轴孔1266之间的距离。
68.当该吸盘100处于解锁状态时,把手126的第一锁止面1260与支撑架115的锁紧配合部1150相贴合;当吸盘100处于锁紧状态时,把手126的第二锁止面1262与支撑架115的锁紧配合部1150相贴合。
69.当拉杆组件120从解锁状态转化为锁紧状态时,把手126相对于支撑架115在避让槽1154内进行扳转,把手126会驱动拉杆沿第一方向001运动,拉杆带动变形件130同步运动。此时,变形件130与吸附面之间的间隙会变大,从而可以形成真空腔。
70.可选地,第一锁止面1260和第二锁止面1262均可以为平面,且第一锁止面1260与第二锁止面1262之间可以具有夹角。当第二锁止面1262与支撑架115的锁紧配合部1150贴合时,可以将把手126稳固的锁定在该状态。
71.进一步地,把手126还可以包括过渡面1264,过渡面1264位于第一锁止面1260和第二锁止面1262之间。过渡面1264可以为圆弧状结构,有利于把手126顺畅的在解锁状态和锁紧状态之间进行转换。在该结构下,第二锁止面1262与转轴孔1266之间的距离小于过渡面1264与转轴孔1266之间的距离。即过渡面1264可以作为一拐点,当拉杆组件120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时,把手126绕锁销124转动,且当把手126与锁紧配合部1150之间的接触面从第一锁止面1260通过拐点转换为第二锁止面1262时,把手126的第二锁止面1262在拐点的阻挡作用下就可以稳固的与支撑架115的锁紧配合部1150贴合。从而避免了把手126从锁紧状态自动转换为解锁状态。
72.请继续参照图4,变形件130可以包括变形本体132和滴胶层135,滴胶层135固定连接于变形本体132背离拉杆组件120的一侧。吸附安装时,滴胶层135和吸附面接触。
73.如图9,所示为变形本体132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74.其中,变形本体132可以包括相对的第一面133和第二面134。变形本体132的第一
面133上开设有上述的第一连接部1325和凹槽1327,滴胶层135贴设于变形本体132的第二面134(如图10)。
75.当变形件130分别与安装座110和拉杆组件120安装后,安装座110凸设有挤压凸部1125的配合面与变形本体132的第一面133相配合,拉杆组件120与变形本体132的第一连接部1325相配合,挤压凸部1125插设于变形本体132的凹槽1327内。
76.挤压凸部1125可以设计为圆环状结构,为了与挤压凸部1125相匹配,可选地,变形本体132第一面133上设置的凹槽1327可以为与圆弧相匹配的圆环槽。
77.为了使得滴胶层135可以稳固的嵌设于变形本体132内,且滴胶层135和变形本体132能够随拉杆组件120沿第一方向001变形运动。
78.如图10,所示为变形本体132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79.可选地,变形本体132的第二面134可以开设有容置腔,该容置腔为圆环腔结构,以使滴胶层135可以稳固的嵌设于容置腔内。
80.可选地,滴胶层135可以为圆环状结构。需要注意的是,在可选的其他实施例中,滴胶层135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不局限于圆环状。只要保证滴胶层135的形状和变形本体132开设的容置腔的形状相同,且滴胶层135正好可以嵌设于变形本体132的容置腔内即可。
81.当安装座110与变形件130连接后,安装座110的挤压凸部1125插设于变形件130的凹槽1327内。通过挤压凸部1125和凹槽1327的配合,可以把变形件130分为第一区域1301和围设于第一区域1301外部的第二区域1303。
82.具体地,通过挤压凸部1125的挤压,变形本体132可以包括第一变形部1321和第二变形部1323,第一变形部1321位于第二变形部1323的内侧。同理,滴胶层135可以包括第一滴胶部1350和第二滴胶部1352,第一滴胶部1350位于第二滴胶部1352的内侧。
83.当变形件130与安装座110安装完成后,变形本体132的第一变形部1321和滴胶层135的第一滴胶部1350分别与第一区域1301相对应;变形本体132的第二变形部1323和滴胶层135的第二滴胶部1352分别与第二区域1303相对应。
84.如图11,所示为吸盘100在锁紧状态下的剖视图。
85.当拉杆组件120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一方向001运动时,拉杆组件120可以向变形件130提供朝向拉杆组件120的倾斜拉力f,该倾斜拉力f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f1和竖直方向的力f2。
86.在倾斜拉力f的作用下,变形本体132的第一变形部1321和滴胶层135的第一滴胶部1350可以沿拉杆组件120的倾斜方向变形运动。由于挤压凸部1125插设于凹槽1327,挤压凸部1125会向与其匹配的变形件130部分提供向下的压力,该向下的压力可以与倾斜拉力f在竖直方向的力f2抵消,则作用于第二区域1303内的变形件130部分仅受到水平方向的力f1。
87.因此,在挤压凸部1125的挤压下,变形本体132的第二变形部1323和滴胶层135的第二滴胶部1352则沿第一方向001上不会被拉动,从而可以有利于提升该吸盘100的吸附稳定性。
88.可选地,变形本体132和滴胶层135可以一体成型。
89.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1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盘100的吸附原理如下:
90.如图2,在解锁状态下,把手126的第一锁止面1260与支撑架115配合,变形件130贴
设于车辆仪表台或者前挡风玻璃的待吸附面上。此时,变形件130与吸附面之间具有与外界大气压强相同的密封腔体,该密封腔体内的气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相同。
91.然后,在图2的视角下,顺时针扳动把手126,以使把手126转换为第二锁止面1262与支撑架115配合(如图11)。
92.在扳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二锁止面1262与把手126的转轴孔1266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锁止面1260与转轴孔1266之间的距离。在扳转后,如图11,锁销124的位置会相对于扳动前锁销124的位置沿第一方向001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拉杆带动变形件130的第一区域1301向上移动。又由于变形件130的第一区域1301在挤压凸部1125的抵压下,仅受到沿水平方向的力,与吸附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不会减小。从而使得变形件130被拉动变形后,变形件130与吸附面之间的密封腔体变大,形成真空腔,产生负压,进而可以稳固的粘附于吸附面上。
9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盘100,通过在安装座110与变形件130相配合的面上设置挤压凸部1125,在变形件130相应的位置开设凹槽1327,挤压凸部1125插设于凹槽1327内,从而使得在锁紧状态下,拉杆组件120可以驱动变形件130的第一区域1301部分沿第一方向001变形运动,而第二区域1303的部分不会沿第一方向001发生运动,从而提升吸附稳定性,从而较好的改善了现有的吸盘100容易脱离吸附面,导致手机掉落的问题。
9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