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4163发布日期:2021-11-22 20:4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车用座椅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座椅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2.随着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苛,汽车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轻量化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现有车身结构中,座椅安装横梁一般有两种方案,一种为“工”字梁工字梁结构,一种为“二”字梁结构。
3.我们以“工”字梁为例,现有结构主要由以下零部件焊接而成。
4.焊接顺序为:前排座椅前安装螺母板ⅰ(右)、前排座椅后安装外侧支架ⅰ(右)、前排座椅后安装螺母板ⅰ(右)、前排座椅前安装横梁(右)、前排座椅后安装内侧支架ⅰ(右)、前排座椅后安装内侧支架ⅰ(右)焊接为一个总成;前排座椅后安装内侧支架ⅰ(左)、前排座椅后安装螺母板ⅰ(左)、前排座椅后安装外侧支架ⅰ(左)、前排座椅前安装横梁(左)、前排座椅前安装螺母板ⅰ(左)焊接为一个总成;然后两个总成一起与前地板、左内门槛、右内门槛焊接而成,前地板材质为dc01,0.7mm料厚,其余结构件均为dc01,1.5mm料厚。
5.现有结构存在四个主要的问题:
6.1.结构重量比较重,零件组成较多,不利于车身轻量化,以下零件共计9.68kg。
7.2.由于零件数量较多,零部件的模具、夹具、检具开发开发费用高,以上总成10个零件组成,共计需要开发模具30套,夹具6套,单件检具10套,小总成检具2套,工装开发数量多,开发成本高约70万元。
8.3.座椅横梁分焊以后与前地板和左右门槛焊接时存在两侧都有部分焊点无法焊接,一般采用二保焊进行补焊,焊接稳定性差,极容易烧穿前地板,这样造成生产线节拍不足,影响产能,而且二保焊施工条件差,有空气污染和光污染,同时施工稳定下差,极易造成烧穿和焊接不良,影响产品质量。
9.4.座椅横梁外侧与门槛梁处涂装密封板无法连续打胶,导致整车气密性有所下降,在电动车车型会存在上海等地标车涉水试验漏水想象,无法满足上海等地标法规试验要求,在座椅横梁与门槛梁的的焊接面需要打上连续的涂装密封胶,来保证气密性和水密性,只能采用边缘密封线路打胶,从断面上可知,在前排座椅后安装外侧支架ⅰ下方,因空腔结构的遮挡无法布置焊点和打涂装密封胶,影响气密性和水密性。
[0010]“二”字梁同样带有上述几个问题点,但较“工”字梁方案在气密性和水密性方面较“工”字梁有优势,但“二”字梁方案不利于车型平台化,同时影响二排人员脚部放置的舒适性。
[0011]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车用座椅安装构造,能够降低座椅安装梁与门槛梁的交叉安装,提高整车气密性和水密性,并使得降低制造成本,利于车型平台化,并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12]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车用座椅安装构造,能够降低座椅安装梁与门槛梁的交叉安装,提高整车气密性和水密性,并使得降低制造成本,利于车型平台化,并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性。
[0013]
本实用新型的车用座椅安装构造,至少包括车身地板和安装于车身地板的座椅安装梁,所述车身地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座椅安装梁将所述安装孔密封的安装于车身地板,所述座椅安装梁具备由前向后斜向下倾斜与车身地板呈角度布置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用于安装座椅。
[0014]
进一步,所述座椅安装梁包括用于密封安装孔的底板和由底板向上凸出形成的安装纵梁,所述安装面位于安装纵梁的顶面。
[0015]
进一步,所述安装纵梁沿纵向呈条状向上凸出,所述安装纵梁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纵梁沿横向并列平行布置。
[0016]
进一步,所述座椅安装梁还包括沿横向连接在相邻安装纵梁之间的连接梁,所述连接梁与所述安装纵梁近似垂直。
[0017]
进一步,所述安装纵梁为两个,所述连接梁为一个,所述连接梁由底板向上凸出形成,且所述连接梁连通两个所述安装纵梁的内腔,以使得所述底板向上凸出形成“工”字形的加强腔。
[0018]
进一步,所述底板由前向后呈阶梯状向后上方弯折,以使得形成沿高度方向呈高度差的前底板和后底板,所述前底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后底板的高度,所述前底板和后底板通过过渡板过渡连接,所述安装纵梁的第一端部位于前底板,所述安装纵梁的第二端部位于后底板。
[0019]
进一步,所述连接梁位于所述前底板,且所述连接梁与过渡板之间形成加强槽。
[0020]
进一步,所述后底板的中部沿纵向呈条状向下凹陷形成后加强筋。
[0021]
进一步,所述前底板的中部向上凸出形成前加强筋,所述前加强筋呈闭合结构连通于连接梁的内腔。
[0022]
进一步,所述安装面与车身地板所成角度α的范围为:4
°
<α<7
°

[00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车用座椅安装构造,将车身地板开设安装孔,通过密封安装于安装孔内的座椅安装梁,并且座椅安装梁不在依靠车架和门槛,提高了整车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并能在等同性能下至少降低车身地板的重量,并且座椅安装梁为一体成型制造,省去极大的模具,降低制造成本,利于车型平台化,并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安装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

a向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

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安装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

a向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

b向结构示意图;本方案所述横向即为车身宽度方向,所述纵向为车身长度方向,所述前、后对应于纵向车头至车尾的前和后,车头为前,车尾为后,所述的高度方向为整车组装后的高度方向,所述的上和下对应于高度方向的高和低,在此不再赘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车用座椅安装构造至少包括车身地板01和安装于车身地板01的座椅安装梁02,所述车身地板01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座椅安装梁02将所述安装孔密封的安装于车身地板01,如图所示,本方案中至少包括沿横向对应位于座椅之下的两个所述座椅安装梁02,且座椅安装梁02一体成型的密闭安装于车身地板01,使得不仅在安装时座椅安装梁02不依靠车架和门槛,还使得座椅安装梁02更便于安装在车身地板01上,提高了整车的气密性和水密性,且一体成型制造的座椅安装梁02,更能进一步保证气密性和水密性,还使得工装夹具、检具、模具等成本降低,本方案更利于车型平台化,且车身地板01轻量化明显,座椅安装梁02的布制方式也不会干扰司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所述座椅安装梁02具备由前向后斜向下倾斜与车身地板01呈角度布置的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用于安装座椅。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面与车身地板01所成角度α的范围为:4
°
<α<7
°
。优选的α为4.5
°
,安装面呈倾角的布制可使得车用座椅安装的更加稳定,并且更适合人体工学,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性。
[0031]
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安装梁02包括用于密封安装孔的底板1和由底板1向上凸出形成的安装纵梁2,所述安装面位于安装纵梁2的顶面。也就是所述安装面至少包括安装纵梁2的顶面,向上凸出形成的安装纵梁2,使得座椅安装梁02整体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得到提升,不需要二次装配,当然安装纵梁2也可单独拆卸出单一部件安装在底板1上,在此不再赘述。
[0032]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纵梁2沿纵向呈条状向上凸出,所述安装纵梁2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纵梁2沿横向并列平行布置。当然所述安装纵梁2也可以为两个交叉的方式布置,或是四个呈闭合矩形结构的布置,其数量和布制结构均可自由布置,在此不再赘述,如图所示,所述安装纵梁2为平行于纵向的两个,且两个所述安装纵梁2均为由上至下尺寸逐渐增大的条状梯形结构,所述安装纵梁2沿纵向的两端均为分力效果优,稳定性好的圆弧状加强结构,更能保证安装纵梁2的稳定性,其中每个安装纵梁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车用座椅安装点,用于安装车用座椅。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安装梁02还包括沿横向连接在相邻安装纵梁2之间的连接梁3,所述连接梁3与所述安装纵梁2近似垂直。本方案仅设置一个连接梁3,连接梁3的两端分别对应连通于两安装纵梁2的内腔,当然连接梁3也可为多个,以间隔交叉分设在两安装纵梁2之间的方式布置,也可起到稳定座椅安装梁02结构的作用,本方案中,连接梁3与所述安装纵梁2近似垂直,可分散车身地板01传递至车用座椅上的横向力和纵向力,提高结构强度,并能有效吸收能量,提高司乘人员的舒适性,所述的近似垂直即为在垂直的基础上,允许有制造和安装的误差,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连接梁3的截形为由上至下尺寸逐渐增大的梯形台结构。
[0034]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纵梁2为两个,所述连接梁3为一个,所述连接梁3由底板1向上凸出形成,且所述连接梁3连通两个所述安装纵梁2的内腔,以使得所述底板1向上凸出形
成“工”字形的加强腔。如图所示,所述连接梁3的顶面低于安装纵梁2的顶面,所述底板1一体向上凸出形成“工”字形的加强腔,“工”字形的上下两部分即分别对应两个所述安装纵梁2,中间部分即对应一个连接梁3,不仅可提高气密性和水密性,还能降低二次安装工序,还能保证整体构件的轻量化,更能节省大部分的夹具、检具、模具等成本,使得更利于车型平台化。
[0035]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由前向后呈阶梯状向后上方弯折,以使得形成沿高度方向呈高度差的前底板11和后底板13,所述前底板11的高度低于所述后底板13的高度,所述前底板11和后底板13通过过渡板12过渡连接,所述安装纵梁的第一端部21位于前底板11,所述安装纵梁的第二端部23位于后底板13。如图所示,所述前底板11通过斜向后倾斜延伸的过渡板12过渡至后底板13,且对应的所述安装纵梁的第一端部21位于前底板11,所述安装纵梁的第二端部23位于后底板13,同时所述安装纵梁的第一端部21也通过斜向下倾斜的过渡圆角22过渡至安装纵梁的第二端部23,共同构成向座椅安装梁02重心聚合的结构,使得结构稳定性和支撑性更强,并且,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梁3位于所述前底板11,且所述连接梁3与过渡板12之间形成加强槽41。进一步使得整体座椅安装梁02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底板13的中部沿纵向呈条状向下凹陷形成后加强筋42。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底板11的中部向上凸出形成前加强筋43,所述前加强筋43呈闭合结构连通于连接梁3的内腔。所述前加强筋43的结构近似为“回”字形,且闭合于连接梁3,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并吸收以及分散横向和纵向的冲击力及震颤。
[0036]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