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安装的充电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3722发布日期:2022-01-08 01:4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快速安装的充电桩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石油资源的紧张和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充电桩越来越普及,目前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的充电桩主要分为落地式和挂壁式,但是目前在市面上的充电桩现场切改、焊接的施工方式复杂,成本高且效率低,充电桩在现场安装施工时存在难度大,不规范,很难保证时间效率且美观度不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安装的充电桩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充电桩现场安装难度大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安装的充电桩结构,包括有一横梁、两立柱以及一主机;该横梁内设置有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三连接器以及多个充电插座;该第一连接器外露于横梁的一端底面,第二连接器和第三连接均外露于横梁的顶面,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之间通过输入线束导通连接,输入线束位于横梁内,该多个充电插座横向间隔排布并外露于横梁的前侧面,每一充电插座均通过输出线束与第三连接器导通连接,输出线束位于横梁内;该两立柱可拆卸地安装在横梁的两端底部,至少一立柱的上下端面贯穿形成有供外部线束穿入的通道,该第一连接器正对通道;该主机可拆卸地安装在横梁上,主机的底部具有第四连接器和第五连接器,该第四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对插连接导通,该第五连接器与第三连接器对插连接导通。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梁包括有主梁和两端盖,该主梁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该两端盖可拆卸地安装在主梁的两端并盖住主梁的两端开口,每一端盖上均开设有多个对流散热孔。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梁的两端底部均具有一套合部,每一立柱的顶端均插入对应的套合部中,且每一立柱的顶端侧面均延伸出有法兰部,该法兰部与套合部叠合在一起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机位于横梁的中部位置,主机的底面抵于横梁的顶面上,且主机具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抵于横梁的后侧面上并通过螺栓与横梁固定连接。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连接器还连接有多根伸缩线,该多根伸缩线吊挂在横梁的下方并横向间隔排布,每一伸缩线的尾端均连接有充电头。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立柱的底部具有一底座。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预先在横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三连接器、充电插座、输入线束和输出线束,使得在现场安装时,采用连接器进行快速对插连接,并将立柱和主机分别
与横梁固定连接,从而使现场施工简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保证了安装规范,美观度也更好。
1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14.附图标识说明:
15.10、横梁
ꢀꢀꢀꢀꢀꢀꢀꢀꢀꢀꢀꢀꢀꢀꢀꢀꢀꢀꢀꢀꢀꢀꢀꢀ
11、主梁
16.12、端盖
ꢀꢀꢀꢀꢀꢀꢀꢀꢀꢀꢀꢀꢀꢀꢀꢀꢀꢀꢀꢀꢀꢀꢀꢀ
101、对流散热孔
17.102、套合部
ꢀꢀꢀꢀꢀꢀꢀꢀꢀꢀꢀꢀꢀꢀꢀꢀꢀꢀꢀꢀꢀ
20、立柱
18.21、通道
ꢀꢀꢀꢀꢀꢀꢀꢀꢀꢀꢀꢀꢀꢀꢀꢀꢀꢀꢀꢀꢀꢀꢀꢀ
22、法兰部
19.23、螺栓
ꢀꢀꢀꢀꢀꢀꢀꢀꢀꢀꢀꢀꢀꢀꢀꢀꢀꢀꢀꢀꢀꢀꢀꢀ
24、底座
20.30、主机
ꢀꢀꢀꢀꢀꢀꢀꢀꢀꢀꢀꢀꢀꢀꢀꢀꢀꢀꢀꢀꢀꢀꢀꢀ
31、第四连接器
21.32、第五连接器
ꢀꢀꢀꢀꢀꢀꢀꢀꢀꢀꢀꢀꢀꢀꢀꢀꢀꢀ
33、连接板
22.34、螺栓
ꢀꢀꢀꢀꢀꢀꢀꢀꢀꢀꢀꢀꢀꢀꢀꢀꢀꢀꢀꢀꢀꢀꢀꢀ
41、第一连接器
23.42、第二连接器
ꢀꢀꢀꢀꢀꢀꢀꢀꢀꢀꢀꢀꢀꢀꢀꢀꢀꢀ
43、第三连接器
24.44、充电插座
ꢀꢀꢀꢀꢀꢀꢀꢀꢀꢀꢀꢀꢀꢀꢀꢀꢀꢀꢀꢀ
45、输入线束
25.46、输出线束
ꢀꢀꢀꢀꢀꢀꢀꢀꢀꢀꢀꢀꢀꢀꢀꢀꢀꢀꢀꢀ
47、伸缩线
26.48、充电头。
具体实施方式
27.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一横梁10、两立柱20以及一主机30。
28.该横梁10内设置有第一连接器41、第二连接器42、第三连接器43以及多个充电插座44;该第一连接器41外露于横梁10的一端底面,第二连接器42和第三连接43均外露于横梁10的顶面,第二连接器42与第一连接器41之间通过输入线束45导通连接,输入线束45位于横梁10内,该多个充电插座44横向间隔排布并外露于横梁10的前侧面,每一充电插座44均通过输出线束46与第三连接器43导通连接,输出线束46位于横梁1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梁10包括有主梁11和两端盖12,该主梁11为两端贯穿的中空结构,该两端盖12可拆卸地安装在主梁11的两端并盖住主梁11的两端开口,每一端盖12上均开设有多个对流散热孔101,以使横梁10内的热量能够及时排出;所述横梁10的两端底部均具有一套合部102。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器43还连接有多根伸缩线47,该多根伸缩线47吊挂在横梁10的下方并横向间隔排布,每一伸缩线47的尾端均连接有充电头48。
29.该两立柱20可拆卸地安装在横梁10的两端底部,至少一立柱20的上下端面贯穿形成有供外部线束(图中未示)穿入的通道21,该第一连接器41正对通道21;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立柱20的顶端均插入对应的套合部102中,且每一立柱20的顶端侧面均延伸出有法兰部22,该法兰部22与套合部102叠合在一起并通过螺栓23固定连接,以及,所述立柱20的底部
具有一底座24,该底座24用于与地面固定安装。
30.该主机30可拆卸地安装在横梁10上,主机30的底部具有第四连接器31和第五连接器32,该第四连接器31与第二连接器42对插连接导通,该第五连接器32与第三连接器43对插连接导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机30位于横梁10的中部位置,主机30的底面抵于横梁10的顶面上,且主机30具有一连接板33,该连接板33抵于横梁10的后侧面上并通过螺栓34与横梁10固定连接。
31.详述本实施例的安装过程如下:该横梁10上预先安装好第一连接器41、第二连接器42、第三连接器43、多个充电插座44、输入线束45、输出线束46和伸缩线47等,在现场安装时,首先,将两立柱20固定在地面上并将外部线束穿入对应立柱20的通道21中,外部线束的尾端预先连接有连接器,接着,将横梁10架设在两立柱20之间,并将外部线束尾端上的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41插接导通,然后,将横梁10的两端分别与两立柱20固定连接;接着,将主机30抵于横梁10上,使第四连接器31与第二连接器42对插连接导通,第五连接器32与第三连接器43对插连接导通,最后,将连接板33与横梁10固定连接即可完成安装。
3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预先在横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三连接器、充电插座、输入线束和输出线束,使得在现场安装时,采用连接器进行快速对插连接,并将立柱和主机分别与横梁固定连接,从而使现场施工简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保证了安装规范,美观度也更好。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