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保险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骨架。
背景技术:2.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保险杠骨架是安装在保险杠后方的支撑件。传统的保险杠骨架在使用时,对保险杠缓冲性能不足,同时保险杠骨架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3.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骨架。
技术实现要素: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骨架,能够解决传统的保险杠骨架在使用时,对保险杠缓冲性能不足,同时保险杠骨架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保险杠骨架,包括骨架组件,所述骨架组件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支脚;
8.所述骨架组件包括外骨架和内骨架,所述外骨架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外骨架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滑动部;
9.所述内骨架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连接部,所述滑动部卡接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骨架的内底面之间,所述滑动部的下端面与所述内骨架的内底面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保险杠骨架受挤压时,外骨架受力向内骨架方向进行位移,外骨架与内骨架相对滑动连接,加之缓冲弹簧的作用,提高了保险杠骨架整体的缓冲性能,同时外骨架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便于加强板对保险杠骨架整体的抗压能力进行加强,提高了保险杠骨架整体的抗弯折强度。
11.优选的,所述外骨架与所述内骨架之间连接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与所述加强板相连接的出气筒,所述内骨架的内底面设置有进气筒,所述出气筒的下端伸进所述进气筒内且与所述进气筒滑动连接,所述出气筒的外壁与所述进气筒的开口之间留有进气道,所述出气筒位于所述进气筒的一端倾斜设置有压片;所述外骨架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孔;其中,压片从所述出气筒一端朝所述进气筒的内底面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压片能够弯曲,正常状态下朝所述进气筒的内底面方向倾斜弯曲设置,此时,所述压片的尾端与所述进气筒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压片与所述进气筒的内底面之间围合组成内腔。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正常状态下,受缓冲弹簧的支撑作用使得外骨架的滑动部滑动道与连接部相接触的位置,此时,空气由进气孔进入到内骨架与外骨架的内部,并通过进气道进入到进气筒中,进气筒中的空气通过间隙进入到内腔内部。
13.优选的,所述出气筒靠近所述压片的一端设置有挡气板,所述挡气板的中间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出气筒内放置有圆球,所述圆球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气孔的直径。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正常状态下,圆球将通气孔堵塞住,空气不能从通气孔中流通。
15.优选的,所述出气筒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处设置有气囊。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保险杠骨架受挤压时,外骨架受力向内骨架方向进行位移,则出气筒向进气筒内壁进行位移挤压,压片在压力的作用下紧贴进气筒的内壁,使得间隙关闭,空气不能从间隙中流出,此时,圆球在空气的推动下向远离通气孔方向移动,圆球从通气孔内移开,使得通气孔打开,被压缩的空气从通气孔流至出气筒内,在通过出气孔流动至气囊内,使得气囊充气,填充在外骨架与内骨架之间,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17.优选的,所述外骨架内设置有空腔,所述滑动部位于所述空腔的下端,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空腔的下部位置,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外骨架的上方内壁之间设置有蜂窝板,所述蜂窝板的蜂窝孔内设置有发泡填料。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蜂窝板、加强板和发泡填料之间相互配合,加强了保险杠骨架整体结构的强度。
19.优选的,所述内骨架内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滑动部相配合。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板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滑动部在滑动时的位置,从而减缓事故发生时外骨架的受伤程度。
21.优选的,所述缓冲支脚包括
″
山
″
字结构的加强承接部,所述加强承接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骨架组件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相匹配的安装部,通过螺栓将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板、安装部和螺栓之间相互配合,使得缓冲支脚与骨架组件相连接进行固定,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
23.优选的,所述缓冲支脚还包括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与所述加强承接部之间连接有缓冲板。
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接底座用于保险杠骨架与汽车框架的连接。
25.(三)有益效果
26.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保险杠骨架,其中设置有外骨架与内骨架滑动连接,加之缓冲弹簧的作用,提高了保险杠骨架整体的缓冲性能,加强板对保险杠骨架整体的抗压能力进行加强,提高了保险杠骨架整体的抗弯折强度;缓冲部件有效分解骨架整体受到的整体的冲击,从而降低骨架整体的受伤程度,有利于提高骨架整体的使用寿命。
27.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保险杠骨架,其中保险杠骨架受挤压时,外骨架受力向内骨架方向进行位移,则出气筒向进气筒内壁进行位移挤压,压片在压力的作用下紧贴进气筒的内壁,使得间隙关闭,空气不能从间隙中流出,此时,圆球在空气的推动下向远离通气孔方向移动,圆球从通气孔内移开,使得通气孔打开,被压缩的空气从通气孔流至出气筒内,在通过出气孔流动至气囊内,使得气囊充气,填充在外骨架与内骨架之间,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蜂窝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其中:1骨架组件、10安装部、11外骨架、110滑动部、12内骨架、120连接部、13加强板、14冲弹簧、15进气孔、16空腔、17蜂窝板、18发泡填料、19限位板、2缓冲支脚、21加强承接部、22连接板、23螺栓、24连接底座、25缓冲板、3缓冲部件、31出气筒、32进气筒、320内腔、33进气道、34压片、340间隙、35挡气板、36通气孔、37圆球、38出气孔、39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4.参阅图1
‑
图4,一种汽车保险杠骨架,包括骨架组件1,所述骨架组件1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支脚2;
35.所述骨架组件1包括外骨架11和内骨架12,所述外骨架11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13,所述外骨架11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滑动部110;
36.参阅图2,所述内骨架12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连接部120,所述滑动部110卡接在所述连接部120与所述内骨架12的内底面之间,所述滑动部110的下端面与所述内骨架12的内底面之间连接有缓冲弹簧14。
3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保险杠骨架受挤压时,外骨架11受力向内骨架12方向进行位移,外骨架11与内骨架12相对滑动连接,加之缓冲弹簧14的作用,提高了保险杠骨架整体的缓冲性能,同时外骨架11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板13,便于加强板13对保险杠骨架整体的抗压能力进行加强,提高了保险杠骨架整体的抗弯折强度。
38.所述外骨架11与所述内骨架12之间连接有缓冲部件3,所述缓冲部件3包括与所述加强板13相连接的出气筒31,所述内骨架12的内底面设置有进气筒32,所述出气筒31的下端伸进所述进气筒32内且与所述进气筒32滑动连接,所述出气筒31的外壁与所述进气筒32的开口之间留有进气道33,所述出气筒31位于所述进气筒32的一端倾斜设置有压片34;所述外骨架11的侧壁设置有进气孔15;其中,压片34从所述出气筒31一端朝所述进气筒32的内底面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压片34能够弯曲,正常状态下朝所述进气筒32的内底面方向倾斜弯曲设置,此时,所述压片34的尾端与所述进气筒32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340,所述压片34与所述进气筒32的内底面之间围合组成内腔320。
3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正常状态下,受缓冲弹簧14的支撑作用使得外骨架11的滑动部110滑动道与连接部120相接触的位置,此时,空气由进气孔15进入到内骨架12与外骨架11的内部,并通过进气道33进入到进气筒32中,进气筒32中的空气通过间隙340进入到内腔320内部。
40.所述出气筒31靠近所述压片34的一端设置有挡气板35,所述挡气板35的中间设置有通气孔36,所述出气筒31内放置有圆球37,所述圆球37的直径大于所述通气孔36的直径。
4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正常状态下,圆球37将通气孔36堵塞住,空气不能从通气孔36
中流通。
42.所述出气筒31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出气孔38,所述出气孔38处设置有气囊39。
4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保险杠骨架受挤压时,外骨架11受力向内骨架12方向进行位移,则出气筒31向进气筒32内壁进行位移挤压,压片34在压力的作用下紧贴进气筒32的内壁,使得间隙340关闭,空气不能从间隙340中流出,此时,圆球37在空气的推动下向远离通气孔36方向移动,圆球37从通气孔36内移开,使得通气孔36打开,被压缩的空气从通气孔36流至出气筒31内,在通过出气孔38流动至气囊39内,使得气囊39充气,填充在外骨架11与内骨架12之间,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44.参阅图2
‑
图3,所述外骨架11内设置有空腔16,所述滑动部110位于所述空腔16的下端,所述加强板13位于所述空腔16的下部位置,所述加强板13与所述外骨架11的上方内壁之间设置有蜂窝板17,所述蜂窝板17的蜂窝孔内设置有发泡填料18。
4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蜂窝板17、加强板13和发泡填料18之间相互配合,加强了保险杠骨架整体结构的强度。
46.参阅图4,所述内骨架12内靠近所述连接部120的位置设置有限位板19,所述限位板19与所述滑动部110相配合。
4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板19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滑动部110在滑动时的位置,从而减缓事故发生时外骨架11的受伤程度。
48.所述缓冲支脚2包括“山
″
字结构的加强承接部21,所述加强承接部21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22;所述骨架组件1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22相匹配的安装部10,通过螺栓23将所述连接板22固定在所述安装部10上。
4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板22、安装部10和螺栓23之间相互配合,使得缓冲支脚2与骨架组件1相连接进行固定,增加了连接的稳定性。
50.所述缓冲支脚2还包括连接底座24,所述连接底座24与所述加强承接部21之间连接有缓冲板25。
5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接底座用于保险杠骨架与汽车框架的连接。
5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外骨架11与内骨架12滑动连接,加之缓冲弹簧14的作用,提高了保险杠骨架整体的缓冲性能,加强板13对保险杠骨架整体的抗压能力进行加强,提高了保险杠骨架整体的抗弯折强度;缓冲部件3有效分解骨架整体受到的整体的冲击,从而降低骨架整体的受伤程度,有利于提高骨架整体的使用寿命。
53.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