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顶行李箱系统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18699发布日期:2022-01-29 14:5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车顶行李箱系统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顶行李箱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自驾游和自驾探险活动越来越多。对于在户外旅游和探险的用户来说,往往需要用到车顶行李箱用来装额外的行李和随车用品。但是,传统的车顶行李箱仅仅能够提供一个收纳空间,无法再提供其他的功能,因而,用户在户外旅游和探险时的实际需求,比如洗澡、洗车、饮水等需求,则无法得到满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车顶行李箱系统以及车辆,该车顶行李箱系统在保留原有储物功能的基础上,拓展出水源搜集、水源净化、加热加压、净水存储等功能,使得用户在户外生活更加方便。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车顶行李箱系统,所述车顶行李箱系统包括箱体以及净水单元;所述箱体具有能够容纳水的容水腔室以及与所述容水腔室连通的注水口,所述容水腔室与所述净水单元连通;所述净水单元配置为能够净化从所述容水腔室中接收到的水并将净水排出。
5.可选的,所述净水单元呈筒状结构以能够设置在车辆的内饰板中;所述净水单元包括沿水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pp棉层、第一椰壳活性炭层、反渗透膜层以及第二椰壳活性炭层。
6.可选的,所述车顶行李箱系统包括净水水箱,所述净水单元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容水腔室及所述净水水箱连通。
7.可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容水腔室连通的多个渗透孔。
8.可选的,所述车顶行李箱系统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配置为能够在遮挡全部所述渗透孔的遮挡位置和露出至少部分所述渗透孔的露出位置之间移动。
9.可选的,所述箱体设有排水口;所述车顶行李箱系统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入水口与所述容水腔室连通,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水口连通。
10.可选的,所述车顶行李箱系统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容水腔室中。
11.可选的,所述车顶行李箱系统包括支架、伸缩杆、输水软管以及花洒喷头;所述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伸缩杆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花洒喷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伸缩杆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输水软管在所述花洒喷头和所述排水口之间提供流体连通。
12.可选的,所述容水腔室配置为能够容纳行李物品。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箱体具有能够容纳水的容水腔室以及与所述容水腔室连通的注水口,并且所述容水腔室与所述净水单元连通,因此,通过所述注水口能够向所
述容水腔室中加注水,使得所述箱体中储存充足的水,当用户在户外需要饮用水时,可以将所述箱体中的水引流至所述净水单元,通过所述净水单元的净化功能得到能够饮用的净水,从而使得用户在户外生活更加方便。
14.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顶行李箱系统。
15.所述车辆与上述车顶行李箱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顶行李箱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9.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0.图4是图1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顶行李箱系统的箱体的俯视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顶行李箱系统用于洗车时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车顶行李箱系统用于沐浴时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00-箱体,110-注水口,120-渗透孔,130-排水口,
26.200-净水单元,
27.300-净水水箱,
28.400-增压泵,
29.500-加热器,
30.610-支架,620-伸缩杆,630-输水软管,640-花洒喷头,
31.700-水枪,
32.800-车身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4.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顶行李箱系统包括箱体100以及净水单元200;箱体100具有能够容纳水的容水腔室以及与容水腔室连通的注水口110,容水腔室与净水单元200连通;净水单元200配置为能够净化从容水腔室中接收到的水并将净水排出。
35.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箱体100具有能够容纳水的容水腔室以及与容水腔室连通的注水口110,并且容水腔室与净水单元200连通,因此,通过注水口110能够向容水腔室中加注水,使得箱体100中储存充足的水,当用户在户外需要饮用水时,可以将箱体100中的水引流至净水单元200,通过净水单元200的净化功能得到能够饮用的净水,从而使得用户在户外生活更加方便。
36.应当理解的是,净水单元200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只要其能够净化来自于容水腔室的水即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净水单元200呈筒状结构以能够设置在车辆的
内饰板中;净水单元200包括沿水流动方向依次布置的pp棉层、第一椰壳活性炭层、反渗透膜层以及第二椰壳活性炭层,可以充分过滤掉泥沙、铁锈、病菌等杂质。这样设置的好处是,由于净水单元200呈筒状结构,其能够呈竖直状态设置在车辆的内饰板中,水由于自身重力自上而下依次流经pp棉层、第一椰壳活性炭层、反渗透膜层以及第二椰壳活性炭层,得到有效地净化,同时净水单元200也不会占用车辆的存储空间。
37.为了能够及时地提供饮用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车顶行李箱系统包括净水水箱300,净水单元200的两端分别和容水腔室及净水水箱300连通。当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净水单元200能够持续地向净水水箱300中提供净水,而净水水箱300则有效地存储净水,在用户需要饮用净水时,能够及时地从净水水箱300中获取净水。应当理解的是,净水水箱300及其出水龙头可以采用多种材质制成,例如,净水水箱300采用pp材质以及食品级材质制成,净水水箱300的出水龙头采用pvc材质制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38.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的注水口110向容水腔室中加注水,但是,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加高效地加注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箱体100的顶部设有与容水腔室连通的多个收集雨水的渗透孔120。
39.而当不需要向容水腔室中加注水时,为了防止雨水通过渗透孔120进入容水腔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车顶行李箱系统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箱体100的顶部的遮挡件,遮挡件配置为能够在遮挡全部渗透孔120的遮挡位置和露出至少部分渗透孔120的露出位置之间移动。
40.在一些情况下,用户在户外可能需要洗车,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箱体100还设有排水口130;车顶行李箱系统还包括增压泵400,增压泵400的入水口与容水腔室连通,增压泵400的出水口与排水口130连通。当用户需要洗车时,如图6所示,用户可以先将洗车用的水枪700通过软管连接至箱体100的排水口130,再启动增压泵400,增压泵400能够将容水腔室中的水加压并通过水枪700喷出,从而实现洗车功能。
41.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从排水口130排出的水具有一定的温度,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车顶行李箱系统包括加热器500,加热器500设置在容水腔室中。
42.为了解决用户在户外的沐浴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车顶行李箱系统包括支架610、伸缩杆620、输水软管630以及花洒喷头640;支架610固定设置于箱体100,伸缩杆620可拆卸地连接于支架610,花洒喷头640可拆卸地连接在伸缩杆620的远离支架610的一端,输水软管630在花洒喷头640和排水口130之间提供流体连通。当用户需要沐浴时,首先将浴帐和花洒喷头640悬挂在伸缩杆620的一端,伸缩杆620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架610上,将输水软管630连接到箱体100的排水口130,通过增压泵400和加热器500将加压加热后的水通过花洒喷头640喷撒出,由于车身800和箱体100本身均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花洒喷头640的离地高度可以达到1.8m以上,从而为用户提供了淋浴空间。当沐浴完成后,可折叠浴帐,并将伸缩杆620从支架610上拆下,将花洒喷头640从伸缩杆620上拆下,并将这些部件收纳在后备箱或箱体100中。
43.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100的容水腔室不仅仅可以用于容纳水,还可以容纳行李物品。换言之,当用户没有用水需求时,箱体100即作为传统的车顶行李箱,而当用户有用水需求时,将行李等物品从箱体100中取出即可。
4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身800以及设置于车身800的上述的
车顶行李箱系统。
45.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与上述车顶行李箱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6.本实用新型的车顶行李箱系统,在箱体100的顶部设计多个渗透孔120、多个pp材质的支架610以及一个尺寸足够大的注水口110。在箱体100的容水腔室内设计了一个潜水式增压泵400,在洗车模式时,可以对原水进行增压,更易于冲洗车辆的泥沙。在净水模式时,可以加快原水过滤的速度。同时,在箱体100的容水腔室的底部设计了一个高压加热器500,其电源可以来自于车辆的高压动力电池。在淋浴模式时,可以对原水进行加热,让用户在户外享受到热水浴;在净水模式时,可以让过滤出的净水具有较高的温度,方便用户泡茶、做饭等日用需求。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筒状的净水单元200通过多层设计,可以充分过滤自然界水源中的杂质、颗粒、病菌等,借助于水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势能,加快过滤速度。
47.本实用新型的车顶行李箱系统可以覆盖但并不限制为以下几个用水场景:
48.户外下大雨时:通过箱体100的渗透孔120搜集雨水。
49.户外大雪和结冰时:将冰雪通过注水口110加入到箱体100中,再通过加热器500对冰雪进行加热以产生原水。
50.房车基地:有自来水龙头时,通过软管将自来水通过注水口110加注到箱体100中。
51.江、湖、河边:通过水桶、水泵将自然界水源加注到注水口110中。
52.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