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安装的车载AR导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5897发布日期:2021-12-22 23:32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便于安装的车载AR导航的制作方法
便于安装的车载ar导航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ar导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车载ar导航。


背景技术:

2.车载ar导航仪是一种能够帮助用户准确定位当前位置,并且根据既定的目的地计算行程,通过地图显示和语音提示两种方式引导用户行至目的地的仪器的行车辅助设备,车载ar导航仪是由芯片、 ar

hud显示器、天线、处理器、内存、显示屏、扬声器、按键、扩展功能插槽、地图导航软件等组成,现有的车载ar导航在使用时,大多采用吸盘实现车载导航仪的安装,例如申请号201720823061.7,公开的一种便于安装车载导航仪,以及申请号201921649552.x,公开的一种便于安装的车载导航,其均是通过吸盘的方式实现车载导航仪的安装固定;
3.现有的车载ar导航其存在放置不稳固的缺点,虽然通过吸盘可以实现车载ar导航的快速安装,吸盘吸附能防止上下跳动的现象,但是不能有效的防止横向平滑,一旦被误碰平滑至错开台面边角导致吸盘漏气,极易发生掉落现象,且不能够增强吸盘的吸附力,存在掉落的风险较大,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便于安装的车载 ar导航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便于安装的车载ar导航。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便于安装的车载ar导航,包括车载ar导航本体,所述车载ar 导航本体的下方设有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底座,底座的底部四角均粘接固定有硅胶吸盘,所述车载ar导航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安装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固定块转动套设在对应的连接轴上,两个连接轴中位于右侧的连接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位于左侧的连接轴上螺纹套设有摩擦块,摩擦块的右侧与两个固定块中位于左侧的固定块的左侧紧密接触,第一旋钮位于右侧的固定块的右侧,底座的底部内壁与四个硅胶吸盘的顶部相连通,底座内密封滑动套设有两个活塞,两个活塞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套管,底座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螺杆,两个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伞形齿轮,第一伞形齿轮的顶部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顶端延伸至底座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底座转动套设在转轴上,内螺纹套管螺纹套设在对应的螺杆上,内螺纹套管滑动安装在底座的顶部内壁上,底座的下方设有回形弹性防滑胶块,回形弹性防滑胶块位于四个硅胶吸盘之间,回形弹性防滑胶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与底座的底部活动接触,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块,矩形块的顶部延伸至底座内,安装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定位杆的顶端延伸至底座内并固定连
接有防脱块,底座滑动套设在四个定位杆上,内螺纹套管的底部与矩形块的顶部之间铰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连接杆,左右相对的两个连接杆对称设置,底座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气孔,矩形块位于两个第一通气孔之间。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四个第二通气孔,硅胶吸盘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气孔,第二通气孔与对应的第三通气孔相连通,第二通气孔位于对应的活塞远离内螺纹套管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孔和四个第二矩形孔,第一矩形孔的内壁与矩形块的外侧滑动连接,第二矩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定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9.优选的,两个内螺纹套管相互靠近的顶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底座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t形滑轨,滑块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t形滑槽,t形滑轨与对应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对应的连接轴的外侧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对应的螺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活塞上粘接套设有矩形密封圈,矩形密封圈的外侧与底座的内壁滑动连接。
13.优选的,位于左侧的固定块的左侧设为摩擦面,所述摩擦块的右侧与摩擦面的左侧摩擦接触,摩擦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位于左侧的连接轴的外侧设有外螺纹,螺纹孔与外螺纹螺纹连接。
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通过车载ar导航本体、底座、硅胶吸盘、回形弹性防滑胶块、安装块、连接轴、摩擦块、活塞、内螺纹套管、螺杆、定位杆、矩形块、连接杆、滑块、第一伞形齿轮、第二伞形齿轮、转轴、防脱块与固定块相配合,安装车载ar导航本体时,向下按压底座对四个硅胶吸盘进行挤压,使得硅胶吸盘发生形变,放松对底座的按压力,此时发生形变的硅胶吸盘逐渐复位并初步产生负压吸附在放置台面上,紧接着正向转动第二旋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第二伞形齿轮带动第一伞形齿轮转动,第一伞形齿轮带动两个螺杆转动,两个螺杆转动带动两个内螺纹套管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内螺纹套管带动对应的活塞移动,活塞移动的同时并依次通过对应的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对硅胶吸盘内部进行抽吸,使得硅胶吸盘内的负压增强,内螺纹套管带动对应的连接杆对矩形块向下转动挤压,使得矩形块向下移动并通过安装板带动回形弹性防滑胶块向下与放置台面紧密接触,此时与放置台面紧密接触的回形弹性防滑胶块配合吸力同步增强的硅胶吸盘,提高车载ar导航本体放置稳固性;
16.当需要对车载ar导航本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时,正向转动摩擦块,摩擦块转动并向左移动与摩擦面分离,此时即可转动车载ar 导航本体,使得其倾斜角度发生改变,调节好车载ar导航本体的倾斜角度时,停止转动车载ar导航本体,紧接着反向转动摩擦块,使得摩擦块转动的同时并向右移动至与摩擦面的左侧紧密接触,进而完成了调节。
17.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在增强硅胶吸盘吸附力的同时同步带动回形弹性防滑胶块向下与放置台面紧密接触,利用吸力增强的硅胶吸盘与回形弹性防滑胶块相互作用力
的配合,能够有效防止车载ar 导航本体发生平滑或跳动倾倒现象,提高其放置稳固性,且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车载ar导航本体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便于安装的车载ar导航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00车载ar导航本体、1底座、2硅胶吸盘、3回形弹性防滑胶块、4安装块、5连接轴、6摩擦块、7活塞、8内螺纹套管、 9螺杆、10定位杆、11矩形块、12连接杆、13滑块、14第一伞形齿轮、15第二伞形齿轮、16转轴、17防脱块、18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

2,便于安装的车载ar导航,包括车载ar导航本体100,车载ar导航本体100的下方设有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底座1,底座1 的底部四角均粘接固定有硅胶吸盘2,车载ar导航本体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8,安装块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5,固定块18转动套设在对应的连接轴5上,两个连接轴5中位于右侧的连接轴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位于左侧的连接轴5上螺纹套设有摩擦块6,摩擦块6的右侧与两个固定块18中位于左侧的固定块18的左侧紧密接触,第一旋钮位于右侧的固定块18的右侧,底座1的底部内壁与四个硅胶吸盘2的顶部相连通,底座1内密封滑动套设有两个活塞7,两个活塞 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套管8,底座1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两个螺杆9,两个螺杆9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螺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伞形齿轮14,第一伞形齿轮14 的顶部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15,第二伞形齿轮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6,转轴16的顶端延伸至底座1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底座1转动套设在转轴16上,内螺纹套管8螺纹套设在对应的螺杆 9上,内螺纹套管8滑动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内壁上,底座1的下方设有回形弹性防滑胶块3,回形弹性防滑胶块3位于四个硅胶吸盘2 之间,回形弹性防滑胶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与底座1的底部活动接触,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矩形块11,矩形块11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内,安装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10,定位杆10的顶端延伸至底座1内并固定连接有防脱块 17,底座1滑动套设在四个定位杆10上,内螺纹套管8的底部与矩形块11的顶部之间铰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连接杆12,左右相对的两个连接杆12对称设置,底座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第一通气孔,矩形块11位于两个第一通气孔之间,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在增强硅胶吸盘2吸附力的同时同步带动回形弹性防滑胶块3向下与放置台面紧密接触,利用吸力增强的硅胶吸盘2与回形弹性防滑胶块3 相互作用力的配合,能够有效防止车载ar导航本体100发生平滑或跳动倾倒现象,提高其放置稳固性,且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车载ar 导航本体100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满足使用需求。
23.本实用新型中,底座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四个第二通气孔,硅胶吸盘2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气孔,第二通气孔与对应的第三通气孔相连通,第二通气孔位于对应的
活塞7远离内螺纹套管8的一侧,底座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矩形孔和四个第二矩形孔,第一矩形孔的内壁与矩形块11的外侧滑动连接,第二矩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定位杆10的外侧滑动连接,两个内螺纹套管8相互靠近的顶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3,底座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t 形滑轨,滑块13的顶部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设置的t形滑槽,t形滑轨与对应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底座1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孔,第一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转轴 16的外侧固定连接,固定块18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形孔,第二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对应的连接轴5的外侧固定连接,底座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对应的螺杆9的外侧固定连接,活塞7上粘接套设有矩形密封圈,矩形密封圈的外侧与底座1的内壁滑动连接,位于左侧的固定块18的左侧设为摩擦面,摩擦块6的右侧与摩擦面的左侧摩擦接触,摩擦块6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位于左侧的连接轴5的外侧设有外螺纹,螺纹孔与外螺纹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在增强硅胶吸盘2吸附力的同时同步带动回形弹性防滑胶块3向下与放置台面紧密接触,利用吸力增强的硅胶吸盘2与回形弹性防滑胶块3相互作用力的配合,能够有效防止车载ar导航本体100发生平滑或跳动倾倒现象,提高其放置稳固性,且便于根据实际需要对车载 ar导航本体100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满足使用需求。
24.工作原理:使用时,安装车载ar导航本体100时,向下按压底座1,底座1对四个硅胶吸盘2进行挤压,挤压的力使得硅胶吸盘2 发生形变,放松对底座1的按压力,此时发生形变的硅胶吸盘2逐渐复位并初步产生负压吸附在放置台面上,紧接着正向转动第二旋钮,第二旋钮带动转轴16转动,转轴16带动第二伞形齿轮15转动,第二伞形齿轮15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一伞形齿轮14转动,第一伞形齿轮14带动两个螺杆9转动,两个螺杆9转动带动两个内螺纹套管8 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内螺纹套管8带动对应的活塞7移动,在矩形密封圈的作用下,活塞7移动的同时产生抽吸力并依次通过对应的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对硅胶吸盘2内部进行抽吸,在抽吸力下,使得硅胶吸盘2内的负压增强,达到增强硅胶吸盘2的吸附力,使得吸的更牢固;
25.内螺纹套管8移动的同时对对应的连接杆12进行挤压,挤压的力使得连接杆12位置移动并转动,四个连接杆12同时挤压着矩形块 11向下移动,矩形块11带动安装板向下移动,安装板带动回形弹性防滑胶块3向下移动的同时逐渐对与放置台面紧密接触或产生挤压力,在挤压力下回形弹性防滑胶块3收缩变形的同时会与放置台面接触的更紧密,此时与放置台面紧密接触的回形弹性防滑胶块3能够有效防止平滑现象,同时配合吸力同步增强的硅胶吸盘2,达到能够有效防止车载ar导航本体100发生平滑或跳动倾倒现象,提高其放置稳固性,有效降低倾倒掉落摔坏的风险,当需要将车载ar导航本体 100取下时,反向转动第二旋钮,同理与正向转动第二旋钮的运动过程相反,使得两个内螺纹套管8转变为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内螺纹套管8带动对应的活塞7对底座1内部进行推动,活塞7依次通过对应的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对硅胶吸盘2内部进行推动,解除对硅胶吸盘2内部的抽吸力,同时内螺纹套管8拉动对应的连接杆12 位置移动并转动,连接杆12依次通过矩形块11和安装板放松对回形弹性防滑胶块3的挤压力,使得回形弹性防滑胶块3逐渐复位,此时即可掀起硅胶吸盘2的一侧,解除对车载ar导航本体100的固定;
26.当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车载ar导航本体100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时,正向转动摩擦块6,摩擦块6转动并向左移动与摩擦面分离,解除对车载ar导航本体100的固定,此时即
可根据实际需要转动车载ar导航本体100,使得其倾斜角度发生改变,调节好车载ar导航本体100的倾斜角度时,停止转动车载ar导航本体100,紧接着反向转动摩擦块6,使得摩擦块6转动的同时并向右移动至与摩擦面的左侧紧密接触,在摩擦块6与摩擦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使得车载ar导航本体100被固定,进而完成了调节。
27.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