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开口信息自动识别与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02957发布日期:2022-01-08 01:3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开口信息自动识别与输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开口信息自动识别与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各等级公路的总里程数始终处于大幅增长的趋势,与机动车总量大幅提高造成的共同影响就是交通事故总量也呈居高不下的态势。随着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减量控大”目标的提出,尤其是农村地区国省道交通安全秩序的管理成为工作重点。
3.根据权威统计,农村地区交通安全事故有三分之二发生在路口。路口点位的安全隐患治理是“减量控大”任务开展的重要抓手。如何识别道路开口信息,包括路侧开口、道路中间线开口,是对路口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的前提。面对大量的道路开口信息,现有手段只是能人工路段巡检识别和手工登记处理的方式,一是巡检效率低下,二是漏登率较高。
4.目前用于道路巡检的车载摄像头均结构简单,虽然已具备伸缩功能,但是不具备转动功能,难以对一些特殊位置的道路图像进行采集。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开口信息自动识别与输出装置,包括摄像头本体和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固定在信息采集车的顶部,其中,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伸缩转动组件,所述伸缩转动组件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所述伸缩转动组件的上端与摄像头本体固定连接。
6.优选的是,所述伸缩转动组件包括伸缩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上端与转动组件的下端连接,所述转动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摄像头本体连接。
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伸缩组件为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内杆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能够控制所述伸缩内杆进行伸缩从而驱动所述转动组件上下移动。
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转动组件为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下端与所述伸缩内杆连接,所述转动盘的上端与所述摄像头本体连接,所述转动盘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摄像头本体转动。
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摄像头本体上设置遮阳板。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摄像头本体内设置电源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转动盘和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并用于控制述转动盘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电源与各个电器元件连接并为其供电。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道路开口信息自动识别与输出装置,通过在传统的车载道路采集摄像头上设置能够进行伸缩和转动的伸缩转动组件,使
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更大视野的信息采集。
附图说明
12.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开口信息自动识别与输出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13.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开口信息自动识别与输出装置的图1实施例右视图。
14.图中标注说明:1-摄像头本体;2-转动盘;3-电动伸缩杆;4-固定底座;5-伸缩内杆;6-遮阳板;7-辅助灯;8-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
16.实施例一
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开口信息自动识别与输出装置,包括摄像头本体1和固定底座4,所述固定底座4固定在信息采集车的顶部,所述摄像头本体1上设置若干辅助灯7和一个镜头8,其中,所述固定底座4上设置伸缩转动组件,所述伸缩转动组件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底座连接,所述伸缩转动组件的上端与摄像头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转动组件能够对所述摄像头本体1进行高度上的调节并且能够进行角度上的转动,所述伸缩转动组件包括伸缩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下端与所述固定底座4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的上端与转动组件的下端连接,所述转动组件的上端与所述摄像头本体1连接,所述伸缩组件为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伸缩内杆5与所述转动组件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3能够控制所述伸缩内杆5进行伸缩从而驱动所述转动组件上下移动,所述转动组件为转动盘2,所述转动盘2的下端与所述伸缩内杆5连接,所述转动盘2的上端与所述摄像头本体1连接,所述转动盘2转动能够带动所述摄像头本体1转动,所述摄像头本体1上设置遮阳板6,所述遮阳板6能够遮光,所述摄像头本体1内设置电源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转动盘2和电动伸缩杆3电性连接并用于控制述转动盘2和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源与各个电器元件连接并为其供电,本实用新型提供通过在传统的车载道路采集摄像头上设置能够进行伸缩和转动的伸缩转动组件,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进行更大视野的信息采集。
18.实施例二
19.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本体1由高清摄像机、定焦镜头、算法处理与设备控制处理器、以太网络传输组件、无线网络传输组件(wifi、4g、5g)、北斗/gps定位组件、存储组件、供电组件、主动加热组件、补光组件组成。
20.装置采用一体化设计,具备高强度防尘、防水等级,可以安装在机动车车辆顶部,采用内部蓄电池供电与外部供电相结合的方式。
21.工作逻辑
22.1、设备供电后,由高清摄像和定焦镜头共同对道路沿线进行频率输出可以设置的、不间断的图像采集。摄像机和镜头组合的数量可以根据不同的道路情况进行安装设定,
选择一台或者更多数量的装置,满足道路开口图像采集的需求。
23.设备在执行任务前,需要对抓拍范围内的距离进行标定,用于确认输出图片信息中的道路开口信息的实际长度/宽度值
24.2、图片输出频率可以由系统预置、手工指定、根据gps输出的速度信息自动计算并设定,目的是在满足对车辆行驶路线周边图片采集需求的情况下,减少图片的输出总量。
25.根据gps输出的速度信息自动计算并设定,是指根据gps产生的设备实时前进速度,设定摄像机以每米一帧或者其他可用频率的方式,采集行驶路线周边的图像信息。
26.3、算法处理与设备控制处理器负责控制设备的整体运行与管理,并对摄像机采集到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深度识别算法,通过识别路口标志柱、道路标线开口、人行横道线、以及其他能够满足需求的图像识别算法,使装置自动识别采集道路开口信息。
27.算法处理与设备控制处理器将采集到的道路开口信息附加采集到的地理坐标信息,实时输出到设备的存储组件,进行实时存储;也可以通过以太网络传输组件或者无线网络传输组件将输出内容进行实时转发。
28.4、北斗/gps定位组件,负责采集设备的实时地理坐标信息以及设备实时前进速度。实时前进速度可以用于摄像机图像输出频率的计算,实时地理坐标信息与采集到的图像数据、道路开口信息共同作为设备的输出信息进行存储或者转发。
29.5、以太网络传输组件和无线网络传输组件是设备对外连接的组成部分,用于设备与外部操控指令、数据传输的传输渠道。
30.6、存储组件:用于设备输出数据信息的存取。
31.7、供电组件,包含蓄电池装置,也可以引入外部电源。设备在外接电源时可以持续工作;外接电源实效时,通过蓄电池装置也具备一定时间的自主工作能力。
32.8、外壳与安装固定装置。设备需要采用一体化设计,以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振动、尘土、雨水以及其他可能对设备安全运行造成的威胁。安装固定装置使设备可以快速部署安装在机动车辆的合适位置。
33.9、主动加热组件。由于设备始终处于户外运行的模式,当天气寒冷时,镜头部分在刚开始使用时会存在雾气,导致抓拍图像模糊。通过开启设备的主动加热组件,可以快速有效的去除摄像机镜头前的雾气,提高设备的可用性。
34.10、补光组件。设备具备补光组件,在环境光不能满足图像采集要求时,提供补光功能。
35.创新点
36.1、目前市场上进行专业输出的摄像装置只有人脸识别相机、车辆识别相机(卡口摄像机)等少数种类,道路开口信息输出摄像机的发明弥补了技术空白。
37.2、道路开口信息的自动识别与输出,解决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使得对道路开口信息的统计更简单、精准与高效,避免了人工统计造成的漏登率高的问题,为道路开口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提供了最详实的基础信息。
38.3、道路开口信息的自动识别与输出结果,可以配合后台管理系统,由相关技术专家在在后台进行统一的安全隐患排查并提供整改建议,为道路开口安全隐患治理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率、更便捷的排查方式。也为安全隐患的排查提供了更为规范性的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方式,提高评估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准确性与全面性。
39.4、道路开口信息的自动识别与输出结果配合后台管理系统,可以快速生成道路开口安全隐患治理工单,便于道路安全管理人员、维护人员全面整改,为道路安全隐患的治理提供准确、高效的方式。
40.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开口信息自动识别与输出装置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实用新型内容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以及附图所示出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并为使说明书简明而没有将这些组合构成的各方案一一描述。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