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93250发布日期:2022-02-12 13:3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自卸汽车按其用途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非公路运输用的重型和超重型自卸汽车,主要承担大型矿山、水利工地等运输任务,另一类属于公路运输用的轻、中、重型普通自卸汽车,它主要承担砂石、泥土、煤炭等松散货物运输。
3.由于自卸车运输的货物在相同体积下都较为称重,在装车时难以及时掌握货物重量,使得在运输时容易因为超重而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通过在自卸车上安装智能电子秤可以实现对货物质量的实时检测。
4.在现有技术中,安装在自卸车上的智能电子秤通常通过线路和驾驶室中的显示设备和报警设备连接,方便驾驶员掌握货物质量,在货物超重时,或者运输时货物掉落所称得重量快速降低时进行报警提示,但是显示设备在损坏后更换新的显示设备设备时,由于不同的显示设备和线路的接口位置不同,以及所安装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导致用于和电子秤连接的线路存在长度不足的问题,需要对线路也一同进行更换,不方便显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解决了由于不同的显示设备和线路的接口位置不同,以及所安装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导致用于和电子秤连接的线路存在长度不足的问题,需要对线路也一同进行更换的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在自卸车上用于称重的电子秤;
8.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固定于所述电子秤上;
9.导线装置,所述导线装置固定于所述自卸车的底部,所述导线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曲管,并且壳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轴,所述绕线轴上螺纹连接有防脱环;
10.其中,所述数据线的穿过两个导向曲管和壳体,并且连接到自卸车驾驶室中的显示设备和报警设备上,穿过所述壳体的部分数据线还缠绕在导向曲管上。
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用于将所述定位块固定到所述自卸车的底部。
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可拆盖板,所述可拆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可拆盖板固定到所述壳体上的连接螺栓。
13.优选的,所述自卸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显示重量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和所述电子秤电性连接。
14.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所述蓄电池安装的外壳,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柔性护垫,并且显示屏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对所述安装板进行固定的固定螺栓。
15.优选的,所述蓄电池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自卸车的底部,所述柔性护垫固定于所述蓄电池靠近所述外壳的一侧。
16.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取电接口,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和所述取电接口配合使用的取电插头。
17.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通过在安装设备时,将部分的数据线缠绕在绕线轴时,在设备检修维护时,可以增长数据线的可用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设备和安装在不同位置的设备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导线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2所示导线装置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所示壳体底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4所示壳体内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5所示绕线轴和防脱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号:
27.1、自卸车,2、电子秤,3、数据线;
28.4、导线装置,41、壳体,42、导向曲管,43、绕线轴,44、防脱环;
29.5、定位块,6、定位螺栓,7a、可拆盖板,7b、连接螺栓,8、蓄电池,9、显示屏;
30.10、外壳,11、柔性护垫,12、安装板,13、固定螺栓,14、取电接口,15、电源线,16、取电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2.第一实施例
3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导线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导线装置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壳体底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壳体内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绕线轴和防脱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包括:固定在自卸车1上用于称重的电子秤2;
34.数据线3,所述数据线3固定于所述电子秤2上;
35.导线装置4,所述导线装置4固定于所述自卸车1的底部,所述导线装置4包括壳体41,所述壳体4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曲管42,并且壳体4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绕线轴43,所述绕线轴43上螺纹连接有防脱环44;
36.其中,所述数据线3的穿过两个导向曲管42和壳体41,并且连接到自卸车1驾驶室中的显示设备和报警设备上,穿过所述壳体41的部分数据线3还缠绕在导向曲管42上。
37.如图1和图2,电子秤2采用智能电子秤,安装在自卸车车身和车厢之间,可以对车厢和车厢上搭载的货物进行称重,再自动减去车厢的重量,通过数据线3将所得重量发送到自卸车驾驶室的显示设备之上,数据线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驾驶室中和电子秤2上,方便对电子秤2所称得的数据进行传输,同时在驾驶室中还安装有报警器,在电子秤2称得重量大幅降低时进行报警。
38.所述壳体4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所述定位块5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6,所述定位螺栓6用于将所述定位块5固定到所述自卸车1的底部。
39.如图3,在定位块5上设置有螺纹槽,通过定位螺栓6将定位块5固定在自卸车1的底部,完成壳体41的安装。
40.所述壳体41的底部设置有可拆盖板7a,所述可拆盖板7a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可拆盖板7a固定到所述壳体41上的连接螺栓7b。
41.通过连接螺栓7b可以将可拆盖板7a安装到壳体41的底部,如图3和图4,在壳体41上有连接螺栓7b配合使用的螺孔。
42.所述自卸车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显示重量的显示屏9,所述显示屏9和所述电子秤2电性连接。
43.电子秤2所称得的重量也会在显示屏9上进行实时显示,方便在装在货物时,工作人员通过观看显示屏9实时掌握已经装车的货物重量。
4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45.数据线3从壳体41和导向曲管42中穿过,方便电子秤2和车厢内部其他设备的连接,通过部分的数据线3缠绕在绕线轴43上时,当取下连接螺栓7b,打开可拆盖板7a,即可转动防脱环44,将防脱环44取下,此时即可将缠绕在绕线轴43上的数据线3向下拉下,增长数据线3的可用部分,方便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4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7.通过在安装设备时,将部分的数据线3缠绕在绕线轴43时,在设备检修维护时,可以增长数据线3的可用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设备和安装在不同位置的设备进行使用。
48.第二实施例
49.请结合参阅图7,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基于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50.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基于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还包括
51.用于所述蓄电池8安装的外壳10,所述显示屏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柔性护垫11,并
且显示屏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对所述安装板12进行固定的固定螺栓13。
52.所述蓄电池8固定于所述外壳10的底部,所述外壳10固定于所述自卸车1的底部,所述柔性护垫11固定于所述蓄电池8靠近所述外壳10的一侧。
53.所述蓄电池8的一侧设置有取电接口14,所述显示屏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线15,所述电源线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和所述取电接口14配合使用的取电插头16。
5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卸车载重量智能化监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5.通过在外壳10和显示屏9之间设置的柔性护垫11,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造成导致显示屏9和外壳10之间产生磕碰造成损伤,且通过取电插头16和取电接口14的连接,方便快速从蓄电池8上为显示屏9供电,方便通过取下固定螺栓13快速完成对显示屏9的安装和拆卸,便于显示屏9的检修和维护。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