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扭转式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90822发布日期:2022-03-09 12:3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扭转式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减震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扭转式减震器。


背景技术:

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其在汽车上应用广泛,汽车的发动机通常安装在发动机架上,发动机与机架之间具有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等方式,其中刚性连接方式由于动力元件与机架之间没有隔震措施,发动机和传动元件的震动或底盘与地面间的冲击都会彼此直接传导,对可靠性、舒适性和环保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所以逐渐被淘。
3.发动机的柔性安装通常是通过减震器实现的,现有的减震器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两个刚性元件一一对应分别用于与机架和发动机连接,两个刚性元件之间安装柔性元件,最常见的方式,两个刚性元件采用外套管和内套管的形成套装,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安装橡胶件,具有弹性的橡胶件作为柔性元件,使得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可以相对变形。
4.现有的减震器由于具有变形能力的衬套安装于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使得减震器在轴向的减震效果较好,但在扭转和摆动方向上的减震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减震器针对扭转和摆动等较大偏移的振动时,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扭转式减震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扭转式减震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发动机扭转式减震器,包括支架臂、连接臂和减震元件,所述支架臂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臂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平行,所述减震元件有两个并一一对应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连接臂两端与两个所述减震元件螺栓固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架臂分别用于与需要进行连接的两个装置或元件连接,通过连接臂连接两个支架臂,最终实现两个装置或元件之间的连接,连接臂与支架臂之间设置的减震元件,使得连接臂与支架臂之间柔性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减震作用,减震效果更好,两个装置或元件的振动传递到连接臂以后不容易继续传递给下一个支架臂,同时由于两个减震元件的变形能力,使得两个支架臂之间相对扭转和摆动的距离可以更大。
9.可选的,所述连接臂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有两个,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对应两个所述减震元件,所述减震元件夹持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并螺栓固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连接板对减震元件进行夹持并螺栓固定,实现连接臂与支架臂之间的连接,连接更加牢固,同时连接板与支架臂之间具有相对摆动的能力,提高减震器的变形能力。
11.可选的,所述连接臂还包括关联板,所述关联板位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关联板两侧与两个所述连接板一体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联板用于把两个连接板连接为一体,使得连接臂是一
个完整的整体,连接臂与支架臂之间的连接强度更高。
13.可选的,所述减震元件包括外衬套、内衬套和橡胶件,所述外衬套和所述内衬套同轴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橡胶件嵌装于所述内衬套与所述外衬套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元件的外衬套用于与安装孔的孔壁作用,把减震元件固定于安装孔内,内衬套用于与连接臂连接固定,内衬套与外衬套之间的橡胶件部分起到弹性减震作用,使得减震元件与连接臂和支架臂之间的连接均较为牢固。
15.可选的,所述橡胶件包括内胶套、外胶套和连接胶块,所述内胶套和所述外胶套同轴设置,所述内胶套套装于所述内衬套外,所述外胶套嵌装于所述外衬套内,所述连接胶块位于所述内胶套和所述外胶套之间并与所述内胶套和所述外胶套之间均一体设置,所述连接胶块至少两个并沿所述内胶套周向等角度间隔布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胶套和外胶套的设置,使得连接胶块在内衬套和外衬套之间安置的更加稳固,在未受到外力时,内衬套与外衬套可以保持同轴状态,连接胶块起到直接的弹性减震功能,同时内胶套与外胶套之间的空隙,使得缓冲幅度更大,间接提高缓冲效果。
17.可选的,所述支架臂包括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呈类圆柱形,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安装部,所述连接部呈类平板状,所述连接部开设有螺钉孔,所述支架臂上开设有减重槽,所述减重槽开设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臂的连接部用于与其他装置和工件连接,支架臂的安装部供减震元件安装,其中安装部呈类圆柱形,从而更好的适配减震元件的外形,支架臂上开设的减重槽降低了支架臂本身的质量,从而降低本身的负重。
19.可选的,所述外胶套两端的外壁设置有环形限位凸起,所述环形限位凸起的外径等于所述外衬套的外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胶套两端设置的环形限位凸起,从而提高外衬套与外胶套之间的连接强度,外胶套更加不容易从外衬套内脱出。
21.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关联板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加强肋板提高关联板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23.综上所述,两个支架臂分别用于与需要进行连接的两个装置或元件连接,通过连接臂连接两个支架臂,最终实现两个装置或元件之间的连接,连接臂与支架臂之间设置的减震元件,使得连接臂与支架臂之间柔性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减震作用,减震效果更好,两个装置或元件的振动传递到连接臂以后不容易继续传递给下一个支架臂,同时由于两个减震元件的变形能力,使得两个支架臂之间相对扭转和摆动的距离可以更大。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减震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减震元件位置的截面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支架臂;12、第二支架臂;2、连接部;21、螺钉孔;3、安装部;31、安装孔;4、减重槽;5、连接臂;51、连接板;52、关联板;53、加强肋板;6、减震元件;61、外
衬套;62、内衬套;631、内胶套;632、外胶套;633、连接胶块;634、环形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发动机扭转式减震器。
30.参照图1,一种发动机扭转式减震器,包括支架臂、连接臂5和减震元件6,支架臂有两个,两个支架臂分别与连接臂5的两端一一对应固定,且支架臂与连接臂5之间通过减震元件6关联固定,实现柔性连接。
31.两个支架臂分别设为第一支架臂11和第二支架臂12,支架臂包括连接部2和安装部3,安装部3呈类圆柱形,安装部3上开设有安装孔31,连接部2呈类平板状,连接部2一侧与安装部3侧壁一体,连接部2上开设有两个螺钉孔21,使得连接部2可以螺钉固定,支架臂上并排开设有两个减重槽4,减重槽4沿安装部3到连接部2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支架臂11用于与发动机连接,第一支架臂11上的减重槽4开设于连接部2和安装部3之间,第二支架臂12用于与机架连接,第二支架臂12上的螺钉孔21为沉头孔,且第二支架臂12上的安装部3外也开设有减重槽4并朝连接部2延伸。
32.连接臂5包括两块连接板51和一块关联板52,连接板51呈长条状,两块连接板51的板面相互平行且延长方向一致,关联板52的板面与连接板51的板面垂直,且关联板52位于连接板51中部的下侧,关联板52的两侧与两块连接板51一一对应一体设置,使得连接臂5长度方向中部的横截面呈u形,同时关联板52与每个连接板51之间焊接固定有加强肋板53,加强肋板53为三角板。
33.减震元件6有两个并一一对应安装于两个安装孔31内,减震元件6包括外衬套61、内衬套62和橡胶件,外衬套61和内衬套62同轴安装于安装孔31内,其中外衬套61过盈插装于安装孔31内,橡胶件嵌装于内衬套62与外衬套61之间。
34.橡胶件包括内胶套631、外胶套632和连接胶块633,内胶套631和外胶套632同轴设置,内胶套631套装于内衬套62外并胶黏固定,且内胶套631的长度小于内衬套62的长度,外胶套632嵌装于外衬套61内并胶黏固定,且外胶套632的长度大于外衬套61的长度,外胶套632位于外衬套61外的部分外周壁设置有环形限位凸起634,环形限位凸起634的外径等于外衬套61的外径,使得外衬套61被外胶套632包围。
35.连接胶块633位于内胶套631和外胶套632之间并与内胶套631和外胶套632之间均一体设置,连接胶块63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连接胶块633绕外胶套632间隔180度设置。
36.支架臂的安装部3位于连接臂5的两个连接板51之间,且安装孔31的轴线与连接板51的板面垂直,其中内衬套62与两块安装板螺栓固定,螺栓可以采用法兰螺栓。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