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性能好的汽车座椅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57858发布日期:2022-04-07 09:3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舒适性能好的汽车座椅骨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舒适性能好的汽车座椅骨架。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骨架指的是汽车座椅的内部支撑骨架,操作人员乘坐汽车时,其臀部紧贴在座椅的坐垫上,天气热的时候,臀部无法直接感受到空调的凉风,天气冷的时候,臀部无法直接感受到空调的热风,使得操作人员乘坐汽车的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性能好的汽车座椅骨架,用于根据天气的冷暖对座椅的坐垫进行加热或降温,以提升操作人员乘坐汽车的舒适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舒适性能好的汽车座椅骨架,包括坐垫骨架和靠背骨架,所述坐垫骨架铰接在所述靠背骨架下端,所述坐垫骨架和所述靠背骨架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坐垫骨架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坐垫板,所述坐垫板上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以对所述坐垫板进行加热,所述坐垫板上设置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用以对所述坐垫板进行降温。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固定连接在所述坐垫板底面上,所述加热箱内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加热箱上设置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所述加热箱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盖体,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加热箱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盖体,所述加热箱内设置有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箱侧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加热管电性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加热管包括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和第三弧形段,所述第一弧形段通过所述第二弧形段与所述第三弧形段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段、所述第二弧形段和所述第三弧形段均匀分布在所述加热箱内。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固定连接在所述靠背骨架侧面,所述坐垫板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坐垫板顶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容纳腔相互贯通,所述坐垫板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容纳腔相互贯通,所述风扇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连通管道。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靠背骨架靠近所述坐垫骨架的侧面设置有靠背板,所述靠背板和所述靠背骨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压缩弹簧,所述靠背板上形成有第一支撑凸部,所述第一支撑凸部用以支撑腰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坐垫板远离所述靠背骨架的一端形成有第二
支撑凸部,所述第二支撑凸部用以支撑腿部,所述第二支撑凸部设置为柔性材料。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坐垫骨架两侧之间设置坐垫板,天气冷的时候,通过坐垫板上设置的加热组件对坐垫板进行加热,天气热的时候,通过坐垫板上设置的降温组件对坐垫板进行降温,根据天气的冷暖对坐垫板进行加热或降温,以提升操作人员乘坐汽车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1、坐垫骨架;2、靠背骨架;3、坐垫板;4、加热组件;41、加热箱;42、电加热管;43、进水管;44、出水管;45、第一盖体;46、第二盖体;5、降温组件;51、风扇;52、容纳腔;53、第一通孔;54、第二通孔;55、连通管道;6、温度传感器;7、靠背板;8、压缩弹簧;9、第一支撑凸部;10、第二支撑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7.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舒适性能好的汽车座椅骨架,包括坐垫骨架1和靠背骨架2,坐垫骨架1铰接在靠背骨架2下端,坐垫骨架1和靠背骨架2之间形成有夹角,坐垫骨架1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坐垫板3,操作人员的臀部坐在坐垫骨架1的坐垫板3上,靠背骨架2靠近坐垫骨架1的侧面设置有靠背板7,操作人员的背部靠在靠背骨架2的靠背板7上,靠背板7和靠背骨架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压缩弹簧8,操作人员的背部靠在靠背骨架2的靠背板7上时,压缩弹簧8被压缩并产生回复力,对操作人员的背部进行支撑,使得操作人员的背部更舒适,以提升操作人员乘坐汽车的舒适度,靠背板7上形成有第一支撑凸部9,第一支撑凸部9用以支撑腰部,第一支撑凸部9对操作人员的腰部进行支撑,使得操作人员的腰部更舒适,以提升操作人员乘坐汽车的舒适度。
18.坐垫板3远离靠背骨架2的一端形成有第二支撑凸部10,第二支撑凸部10用以支撑腿部,第二支撑凸部10对操作人员的腿部进行支撑,使得操作人员的腿部更舒适,以提升操作人员乘坐汽车的舒适度,第二支撑凸部10设置为柔性材料。操作人员的腿部靠在第二支撑凸部10上时,第二支撑凸部10根据操作人员腿部的形状发生形变,使得第二支撑凸部10贴合操作人员的腿部,使得操作人员的腿部更舒适,以提升操作人员乘坐汽车的舒适度。
19.坐垫板3上设置有加热组件4,加热组件4用以对坐垫板3进行加热,当天气冷的时候,加热组件4对坐垫板3进行加热,从而给操作人员的臀部带来暖意,以提升操作人员乘坐汽车的舒适度。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箱41,加热箱41固定连接在坐垫板3底面上,加热箱41内设置有电加热管42,电加热管42固定连接在加热箱41内,加热箱41上设置有进水管43和出水管44,进水管43远离加热箱4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盖体45,第一盖体45与进水管43螺纹连
接,出水管44远离加热箱4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盖体46,第二盖体46与出水管44螺纹连接,加热箱41内设置有水。当需要向加热箱41内注入水时,操作人员打开第一盖体45,通过进水管43向加热箱41内注入水,当需要从加热箱41放出水时,操作人员打开第二盖体46,水通过出水管44流出。加热箱41侧面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6与加热箱41侧面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6与电加热管42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6检测温度,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温度过低时,电加热管42工作,对水进行加热,较为便捷。电加热管42包括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和第三弧形段,第一弧形段通过第二弧形段与第三弧形段相互连接,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和第三弧形段均匀分布在加热箱41内。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和第三弧形段均匀分布使得水加热均匀,使得坐垫板3受热均匀,以提升操作人员乘坐汽车的舒适度。
20.当天气冷的时候,操作人员通过进水管43向加热箱41内注满水,然后盖上第一盖体45,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温度过低时,电加热管42工作,对水进行加热,使得加热箱41变热,进而使得坐垫板3变热,从而给操作人员的臀部带来暖意,以提升操作人员乘坐汽车的舒适度。
21.坐垫板3上设置有降温组件5,降温组件5用以对坐垫板3进行降温。当天气冷的时候,降温组件5对坐垫板3进行加热,从而给操作人员的臀部带来凉意,以提升操作人员乘坐汽车的舒适度。降温组件5包括风扇51,风扇51固定连接在靠背骨架2侧面,坐垫板3内开设有容纳腔52,坐垫板3顶面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53,第一通孔53与容纳腔52相互贯通,坐垫板3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54,第二通孔54与容纳腔52相互贯通,风扇51和第二通孔54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55,风扇51的出风口朝向连通管道55,当天气热的时候,风扇51工作,风扇51的风通过连通管道55进入坐垫板3的容纳腔52内,然后通过坐垫板3上的第一通孔53向外流通,从而给操作人员的臀部带来凉意,以提升操作人员乘坐汽车的舒适度。
22.工作原理:操作人员坐在汽车座椅骨架上,操作人员的背部靠在靠背骨架2的靠背板7上,压缩弹簧8被压缩并产生回复力,对操作人员的背部进行支撑,第一支撑凸部9对操作人员的腰部进行支撑,操作人员的臀部坐在坐垫骨架1的坐垫板3上,第二支撑凸部10对操作人员的腿部进行支撑;
23.当天气热的时候,风扇51工作,风扇51的风通过连通管道55进入坐垫板3的容纳腔52内,然后通过坐垫板3上的第一通孔53向外流通,从而给操作人员的臀部带来凉意;当天气冷的时候,操作人员通过进水管43向加热箱41内注满水,然后盖上第一盖体45,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温度过低时,电加热管42工作,对水进行加热,使得加热箱41变热,进而使得坐垫板3变热,从而给操作人员的臀部带来暖意。
2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