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98502发布日期:2022-03-17 02:2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配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在所有国家加强建设安全的城市和人类住区,以加强所有国家的包容和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可持续的人类住区规划和管理能力。因此,在所有国家需要加强向所有人提供安全、负担得起的、易于利用、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系统,需要改善道路安全,特别是扩大公共交通,要特别关注处境脆弱者、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的需要。在交通领域,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应对环境问题,以开发能够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交通安全性的技术。
3.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日益仰赖于车辆自身的传感器。举例来说,车辆的保险杠横梁与减振器之间可设置压力管,压力传感器通过感测压力管的压力变化以判断保险杠横梁与减振器处是否受承受撞击力。若撞击力无法有效地传递至保险杠横梁与减振器之间的压力管,则压力管的压力变化可能不足以让压力传感器正确地对撞击进行感测。因此,有必要针对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进行改善,以使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感测效果。
4.[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告第6070647号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可使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感测效果。
[000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包括保险杠横梁,所述保险杠横梁的上部及下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往前突出;减振器,安装在所述保险杠横梁前,其中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减振器的上部分离于所述保险杠横梁的所述上部或所述减振器的下部分离于所述保险杠横梁的所述下部;压力管,设置在所述保险杠横梁与所述减振器之间,其中所述压力管在所述车辆的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上部及所述下部之间;以及压力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压力管。
[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上部分离于所述保险杠横梁的所述上部,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下部不分离于所述保险杠横梁的所述下部。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前后方向上,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上部分离于所述保险杠横梁的所述上部,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下部分离于所述保险杠横梁的所述下部。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器具有多个突起,所述多个突起连接于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上部或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下部,所述多个突起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
隔地设置且接触所述保险杠横梁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器具有至少两勾部,所述至少两勾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减振器的所述上部及所述下部且将所述减振器连接到所述保险杠横梁,所述至少两勾部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偏离。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管延伸至所述保险杠横梁的延伸部的侧边且连接于位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侧边的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延伸部的上部及下部在所述侧边沿着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往外突出。
[0014]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中,减振器的上部和/或下部分离于所述保险杠横梁,且压力管位于减振器的上部与下部之间。从而,当保险杠横梁与减振器处承受撞击力时,撞击力不会过度地在减振器的上部和/或下部往保险杠横梁传递,而是会较集中地在减振器的上部与下部之间往压力管传递。据此,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可使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感测效果。
[0015]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0017]
图2是图1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的部分结构透视图;
[0018]
图3是图1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的俯视图;
[0019]
图4是图1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的部分结构剖面图;
[0020]
图5是图1的减振器的立体图;
[0021]
图6是图1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于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图;
[0022]
图7是图1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的局部前视图。
[0023]
附图标记说明:
[0024]
100: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
[0025]
110:保险杠横梁;
[0026]
112、1161、122:上部;
[0027]
114、1162、124:下部;
[0028]
116:延伸部;
[0029]
116a:侧边;
[0030]
120:减振器;
[0031]
1201:导引部;
[0032]
123:突起;
[0033]
127:凸缘;
[0034]
125:勾部;
[0035]
125a:开槽;
[0036]
130:压力管;
[0037]
1301:弯曲区段;
[0038]
140:压力传感器;
[0039]
g:间隙;
[0040]
x、y、z: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2是图1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的部分结构透视图。图3是图1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的俯视图。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100包括保险杠横梁110、减振器120、压力管130及压力传感器140。保险杠横梁110例如是车辆的前保险杠横梁,减振器120例如是发泡材且安装在保险杠横梁110前,用以在发生撞击时提供缓冲作用。压力管130设置在保险杠横梁110与减振器120之间,压力传感器140连接于压力管130。当车辆在减振器120处承受撞击力时,撞击力传递到压力管130而使压力管130内的压力改变。压力传感器140通过感测压力管130的压力变化以判断车辆在减振器120处承受的撞击力。
[0042]
图4是图1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的部分结构剖面图。图5是图1的减振器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保险杠横梁110的上部112及保险杠横梁110的下部114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平行于轴向x的方向)往前突出。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减振器120的上部122(亦标示于图5)分离于保险杠横梁110的上部112,减振器120的下部124(亦标示于图5)分离于保险杠横梁110的下部114。压力管130在车辆的上下方向(平行于轴向z的方向)上位于减振器120的上部122及减振器120的下部124之间。
[0043]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由于减振器120的上部122及下部124分离于保险杠横梁110且压力管130位于减振器120的上部122与下部124之间,故当保险杠横梁110与减振器120处承受撞击力时,撞击力不会过度地在减振器120的上部122及下部124往保险杠横梁110传递,而是会较集中地在减振器120的上部122与下部124之间往压力管130传递。据此,可使压力传感器140具有良好的感测效果。
[0044]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仅将减振器120的上部122设置成分离于保险杠横梁110的上部112,且将减振器120的下部124设置成不分离于保险杠横梁110的下部114。在此配置方式之下,由于减振器120的上部122分离于保险杠横梁110且压力管130位于减振器120的上部122的下方,故当保险杠横梁110与减振器120处承受撞击力时,撞击力不会过度地在减振器120的上部122往保险杠横梁110传递,而是会较集中地在减振器120的上部122下方往压力管130传递。并且,此配置方式使减振器120的上部122有更佳的变形及缓冲能力,能够减轻行人与减振器120撞击时受到的伤害。
[0045]
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仅将减振器120的下部124设置成分离于保险杠横梁110的下部114,且将减振器120的上部112设置成不分离于保险杠横梁110的上部112,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在此配置方式之下,由于减振器120的下部124分离于保险杠横梁110且压力管130位于减振器120的下部124的上方,故当保险杠横梁110与减振器120处承受撞击力时,撞击力不会过度地在减振器120的下部124往保险杠横梁110传递,而是会较集中地在减振器120的下部124上方往压力管130传递。
[0046]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减振器120具有两凸缘127,两凸缘127用以抵顶保险杠横梁110,压力管130被限位于减振器120的两凸缘127之间而可妥善地设置于减振器120与保险杠横梁110之间。当进行组装时,例如是先将压力管130装设至减振器120的两凸缘127之
间,然后再将减振器120安装至保险杠横梁110。此外,压力管130在保险杠横梁110的上部112与下部114之间是位于较靠近上部112的位置。藉此,当减振器120与较矮的障碍物(如地面上的交通锥)发生撞击时,压力管130的压力变化较小而不会被压力传感器140感测到。从而,可使压力传感器140正确地感测到减振器120与较高的障碍物(如行人)的撞击。并且,在压力管130的下方,减振器120与保险杠横梁110之间具有间隙g,如此可使减振器120承受的撞击力集中传递至两凸缘127及压力管130处,藉以进一步提高压力传感器140的的感测效果。
[0047]
在本实施例中,减振器120如图5所示具有多个突起123,这些突起123连接于减振器120的上部122及减振器120的下部124。这些突起123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平行于轴向y的方向)上间隔地设置且接触保险杠横梁110。藉此,减振器120的上部122及减振器120的下部124可确实地分离于保险杠横梁110且可相对于保险杠横梁110达到定位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减振器120还具有至少两勾部125,两勾部125分别设置在减振器120的上部122及下部124且将减振器120连接到保险杠横梁110。减振器120在勾部125处有部分结构被挖空而形成开槽125a,稍微降低了减振器120在勾部125处的结构强度。两勾部125如图5所示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偏离,以避免勾部125在位置上过于集中而过度弱化减振器120在勾部125处的结构强度。
[0048]
图6是图1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于另一视角的局部立体图。图7是图1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的局部前视图。请参考图6及图7,在本实施例中,压力管130延伸至保险杠横梁110的延伸部116的侧边116a,且压力管130通过减振器120末端的导引部1201的导引而连接至位于延伸部116的侧边116a的压力传感器140。延伸部116的上部1161及下部1162在侧边116a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往外突出。藉此,当延伸部116的侧边116a受到撞击时,往外突出的上部1161及下部1162会先受到撞击,以防止侧边116a处的压力管130损坏。压力传感器140本身可包含结构强度较高的外壳,以抵抗撞击力。此外,在对应于压力管130的弯曲区段1301(标示于图2)处,保险杠横梁110的形状可设计为具有适当弧度,使压力管130的弯曲区段1301能够良好地沿着保险杠横梁110的表面延伸。
[0049]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中,减振器的上部和/或下部分离于所述保险杠横梁,且压力管位于减振器的上部与下部之间。从而,当保险杠横梁与减振器处承受撞击力时,撞击力不会过度地在减振器的上部和/或下部往保险杠横梁传递,而是会较集中地在减振器的上部与下部之间往压力管传递。据此,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配置结构可使压力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感测效果。
[005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